❶ 淺談如何做好企業統計工作
應該看到:我們許多公司、企業,由於企業領導不善於運用統計方法來對經濟運行狀況進行細致、科學的分析,造成公司(企業)經濟活動的原始記錄不全面、不準確,許多重要的經濟、質量、成本、生產等各方面都缺乏准確的記錄,導致企業各種經濟數據失真、造假,在管理上只能看到結果,不能分析其原因,不能描述過程的狀態。不能通過數量分析來揭示問題(或稱矛盾)的內部本質及其相互關系和發展變化趨勢。成為導致許多企業沒有勞動定額和消耗標准,管理混亂,費用失控,經濟效益低下的關鍵所在,導致在管理措施上只治標、不治本,在經營上感情用事,盲目決策、瞎指揮。使公司(或企業)的管理水平長期低下、粗放;抓管理始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症結所在。因此,可以說切實加強公司企業的統計工作,發揮統計分析的作用,已經成為解決上述諸多矛盾的一個突破口,成為改進經營管理,降低生產成本、完善經濟核算、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利潤水平,實現管理全面升級的一項基礎性的基本建設。因此,我要大聲呼籲:要大力、切實加強企業的統計工作。
統計是認識社會的有力武器。統計資料是企業制定經營計劃,進行科學的經營決策的基本依據,統計核算是加強產品過程式控制制和質量管理、完善企業經濟核算的重要手段。統計數據,是企業制訂勞動定額、產品消耗定額和經營計劃的基本依據和基礎,統一管理統計數據資料,建立起完善的內部統計信息傳遞系統,是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完善監督考核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根據《中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山東省統計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公司具體實際,對如何進一步做好統計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1、全面加強統計工作,配齊統計人員。公司應在綜合部門設立一名專職綜合計劃統計人員,負責組織全公司綜合計劃統計工作,側重做好員工出勤、勞動工資、績效考核、安全生產和經營計劃完成情況的統計工作。負責組織指導各車間、各部門的業務統計,統一管理各種統計報表資料,開展統計調查、統計分析工作。各部門和生產車間原則上應配備兼職統計人員,兼職統計必須以統計工作為主兼做其他業務,全面完成部門和車間的統計工作。其中:由於經營部門承擔著從供方——企業——到顧客價值鏈(或稱供應鏈)的管理業務,因此,必須配備一名有專業能力和水平的專職或兼職計劃統計人員。
2、由綜合統計統一管理、發布各種統計數據。今後一律由公司綜合統計承擔對外(對政府、對新聞單位、對企業)提供統計報表資料的任務,不準數出多門。其他部門非經綜合計劃統計同意,不準對外提供統計數據資料。今後公司對部門工作進行考核、檢查、評比和總結,原則上一律以綜合計劃統計提供的數據為准。當業務統計與綜合統計發生矛盾時,應查清事實,協調解決。對不能協調解決的,必須維護綜合統計的權威。
3、提高統計工作的時效性和權威性。公司綜合統計有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山東省統計管理條例的要求,獨立的向各部門、各車間進行統計調查,查閱各種文件、各種原始憑證,業務憑證和有關的票據,收集各種統計信息資料。各部門、各車間應積極予以協助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刁難、推委、搪塞和拒絕。為使公司綜合統計人員全面了解生產經營狀況,掌握第一手資料,綜合計劃統計人員有權列席參加生產經營方面的有關會議,包括生產經營調度會議,經濟核算會議,經濟活動分析、質量分析會議,生產經營計劃會議等。
4、綜合統計人員,應根據企業管理的實際和領導的要求,在公司內設計一套綜合反映企業采購、生產、質量、消耗、營銷、倉儲和效益情況的內部報表,建立健全統計信息網路,及時、准確、全面的向總經理提供統計報表資料,完成各種統計調查、統計分析任務。指導各車間、各部門的統計業務工作,培訓指導各車間、各部門的統計人員。定期公布企業生產經營、質量目標和績效考核的數據,開展統計分析核算,運用統計監督,為公司領導指導工作提供依據。
5、建立強有力的統計信息網路。為在不增加非生產人員的前提下,做好企業的各項統計工作,建議由車間班組長兼任生產統計;由產品質檢人員兼任質量統計;由倉庫庫管員兼任倉庫統計;現將各部門、各車間統計的主要職責確定如下:
1)車間統計:主要是生產、消耗統計;負責產品品種、產量、產值、質量、生產進度的統計和產品質量的核算;負責原材料、燃料、設備、動力消耗的統計及單位生產成本、車間生產成本的核算;負責對工人出勤、勞動工時、生產定額、設備利用完成情況的統計。
2)業務部門統計:主要是采購和庫存的統計,負責公司原材料、燃料、設備、零配件和外協配件等生產用或非生產用物資采購、供應、調撥、庫存的統計、記錄和核算。主要負責采購合同訂貨數量、價格、金額、合同執行情況、貨款結算情況的統計與核算;負責公司產品銷售量、銷售額的統計與核算;負責營銷廣告發布數量、廣告發布費用的統計;負責建立產品用戶調查檔案和客戶檔案;
3)質量部門統計:主要是產品質量的統計;負責公司產品質量、原料利用率、產品合格率、返修率的統計與核算;負責公司質量目標、質量指標及質量計劃執行情況的統計和記錄;負責原材料、產品及零部件質量檢驗檢查情況的統計和記錄,通過統計掌握產品質量問題的分布、原因,描述和監控產品在不同生產工序的狀態。為加強和改進質量管理、制訂糾正措施提供依據。
4)財務部門統計:主要負責成本和采購價格的統計;做好公司大宗原材料采購的價格統計、價格數據的收集和比價、詢價工作,結合會計報表,進行產品生產成本、消耗費用、原料采購價格和企業經濟效益的統計與控制;負責公司企業資產、負債及營業外收支情況的統計。
總之,各車間、各部門應根據上述統計業務,建立有關的原始記錄、統計台帳和內部報表制度。
6、各級領導要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領導與支持,確保統計人員有足夠的時間從事統計工作,為統計人員提供必要的業務學習、培訓機會與條件,保持統計人員的相對穩定性,以確保統計工作的連續性。把各車間、各部門統計工作完成的怎樣,作為考核車間、科室全年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凡不能按時按要求完成統計工作的,部門負責人、車間主任個人不得評為先進、模範。
採納哦謝謝
❷ 企業統計的日常工作是什麼
企業統計以統計的方法收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數量方面相關信息,再通過對信息的統計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作出預測來指導企業以後的生產經營。
一、企業統計日常工作主要內容如下:
1、認真學習貫徹《統計法》,參加各類統計業務培訓和統計會議及統計資格考試;
2、制訂本單位年度統計工作計劃,嚴格執行統計報表制度;
3、建立人、財、物、產、供、銷及財務或業務核算等方面的資料為重點的統計原始記錄,按規定建立統計台帳,並做到統計台帳與原始記錄保持一致;
4、報送的各項統計報表,必須經單位負責人審核簽字,並不得遲報、拒報;
5、嚴格執行《統計法》,杜絕虛報、瞞報、遲報現象,自覺抵制授意篡改統計數據或編造虛假統計資料等統計違法行為,積極檢舉、舉報統計違法行為。
6、組織、協調本單位的統計工作,完成集團統計調查、企業統計調查和部門統計調查任務,搜集、整理、提供統計資料;
7、對本單位的生產和經營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和統計監督;
8、管理本單位的統計調查表,建立健全統計台帳制度,並會同有關機構或者人員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制度;
9、完成領導交辦其它的工作內容。
二、企業統計的職能如下:
1、企業統計的信息職能就是要求企業統計能及時、准確、系統採集、整理、展現與企業經濟活動相關的統計數據,形成完備的企業統計信息資料庫,發揮企業經濟信息的主體作用。豐富完備,標准系統和及時准確的企業統計信息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要素之一,是一種資源,具有使用價值,能為企業創造財富,產生效益,開拓市場。
2、企業統計的咨詢職能要求企業統計能充分使用企業經濟信息資料庫的統計信息資源,以及其他的的信息資源,深層次,多領域地展開企業經濟活動的綜合分析和專題研究,在廣泛研究政策,市場,企業自身情況的基礎上,就企業生產經營的眾多問題作出預測和置信評估,為企業的各種決策提供基礎依據及備選方案。
3、企業統計的監督職能要求企業統計應依據企業經濟信息資料庫的統計信息資源和其他的信息資源,及時、准確和全面地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狀況實施定量檢查,提供監測,預管,中止的信號,以其企業決策管理層及時調控,保障企業目標的順利實現。
❸ 在北京公司做數據統計工作 參加什麼培訓班能學學EXCEL方面的技巧 最好還可以考到什麼證
一般的電腦培訓機構都可以學得到這方面的知識和技巧,要證得話就是計算機專一級證。如果你已經屬參加了工作,我建議你還是討個好點的教程自學,十幾章,內容很詳細,幾天就能把所有內容掌握,還可以節約一筆錢,我都是這樣學的。
❹ 談談如何做好企業的統計工作麻煩告訴我
5牽偃縹頤塹鈉笠導頤鞘欽嫘氖狄獾匾ス芾恚檔拖模謔》延茫跎儷殺究В岣卟凡亢筒分柿浚敲淳鴕皇幣惶煲怖氬豢臣剖葑柿希捅匭朐擻猛臣品治觥⑼臣圃げ夥椒ǎ捅匭朐擻猛臣剖蕕募鍬肌⒎治齪兔枋鍪侄衛醇囁亍⒚枋鼉沒疃墓獺?梢運擔詼躍沒疃途彌副甑姆治齜矯媯臣剖欠獎恪⒆鈑辛Φ姆椒ê妥罨鏡氖侄巍
應該看到:我們許多公司、企業,由於長期忽視統計工作,不善於運用統計方法來對經濟運行狀況進行細致、科學的分析,造成公司(企業)經濟活動的原始記錄不全面、不準確,許多經濟、質量、成本、生產等各方面缺乏准確的記錄和完整的核算,導致企業各種經濟數據失真、造假,在管理上只能看到結果,不能分析其原因。不能通過數量分析來揭示問題(或稱矛盾)的內部本質及其相互關系和發展變化趨勢。這已經成為導致企業管理混亂,費用失控,經濟效益低下的關鍵所在,導致在管理措施上只治標、不治本,在經營上感情用事,盲目決策、瞎指揮。使公司(或企業)的管理水平長期低下、粗放。因此,可以說切實加強公司企業的統計工作,發揮統計分析的作用,已經成為解決上述諸多矛盾的一個突破口,成為改進經營管理,完善經濟核算、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管理現代化的一項基礎性的基本建設。因此,我要大聲呼籲:要大力、切實加強企業的統計工作。
統計是認識社會的有力武器。統計資料是企業制定經營計劃,進行科學的經營決策的基本依據,統計核算是加強產品過程式控制制和質量管理、完善企業經濟核算的重要手段。做好統計工作,統一管理統計數據資料,發揮統計工作的積極作用。根據《中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山東省統計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公司具體實際,對任何進一步做好統計工作提出如下建議:1、全面加強統計工作,配齊統計人員。公司在財務部門設立一名專職綜合計劃統計
人員,負責組織全公司綜合計劃統計工作,側重做好工業生產、勞動工資、財務成本、安全生產等項綜合計劃統計工作。負責組織指導各車間、各科室的業務統計工作,統一管理各種統計報表資料,開展統計調查、統計分析工作。機關各部門和生產車間原則上應配備兼職統計人員,兼職統計必須以統計工作為主兼做其他業務,全面完成部門和車間的統計工作。其中:由於經營部門承擔著從供方企業到顧客價值鏈(或稱供應鏈)的管理業務,因此,必須配備一名有專業能力和水平的專職或兼職計劃統計人員。2、由公司綜合統計統一管理、發布各種統計數據。今後一律由公司綜合統計承擔對
外(對政府、對新聞單位、對企業)提供統計報表資料的任務,不準數出多門。其他部門非經綜合計劃統計同意,不準對外提供統計數據資料。今後公司對工作進行考核、檢查、評比和總結,原則上一律以綜合計劃統計提供的數據為准。當業務統計與綜合統計發生矛盾時,應查清事實,協調解決。對不能協調解決的,必須維護綜合統計的權威。3、提高統計工作的時效性和權威性。公司綜合統計有權按照中華人
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山東省統計管理條例的要求,獨立的向各部門、各車間進行統計調查,查閱各種文件、各種原始憑證,業務憑證和有關的票據,收集各種統計信息資料。各部門、各車間應積極予以協助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刁難、推委、搪塞和拒絕。為使公司綜合統計人員全面了解生產經營狀況,掌握第一手資料,公司綜合計劃統計人員有權列席參加生產經營方面的有關會議,包括生產經營調度會議,經濟核算會議,經濟活動分析、質量分析會議,生產經營計劃會議等。4、綜合統計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統計法和統計報表制度的要求,
在公司內建立健全統計信息網路,及時、准確、全面的向總經理和上級統計部門提供統計報表資料,完成各種統計調查、統計分析任務。積極組織指導各車間、各部門的統計業務工作,培訓指導各車間、各部門的統計人員。定期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質量指標完成情況和產、供、銷、存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開展統計核算,實行統計監督,為公司領導指導工作提供依據。5、各部門、各車間統計應在公司綜合計劃統計人員的指導下,按照國家
統計法和統計報表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類原始記錄、統計台帳,按要求定期向公司綜合計劃統計上報統計報表資料,積極開展統計分析工作,完成各項統計工作任務。6、統計數據的真實、准確性,是統計工作的生命。因此,必須按
國家統計報表制度的要求,如實反映情況,實事求是的填報統計資料。不準弄虛作假,不準虛報、瞞報。7、建立強有力的統計信息網路。要加強各部門、各車間統計與公司
綜合統計的業務協作,保持合理的工作分工。現將各部門、各車間統計的主要職責確定如下:1)車間統計:由質檢人員兼任車間統計。主要負責產品品種、產量、產值、質量、生產進度
的統計和產品質量的核算;負責原材料、燃料、設備、動力消耗的統計及單位生產成本、車間生產成本的核算;負責對工人出勤、勞動工時、生產定額、設備定額完成情況的統計。2)經營部門統計:負責公司或分公司原材料、燃料、設備、零配件和外協配件等生產用或非生產用物資采購、供應、調撥、庫存的統計、記錄和核算。主要負責全公司或分公司合同訂貨數量、金額、合同執行情況、
貨款結算情況的統計與核算;負責公司產品銷售量、銷售額的統計與核算;負責營銷廣告發布數量、廣告發布費用的統計;負責建立產品用戶調查檔案和客戶檔案;
3)質量部門統計:負責公司產品質量、產品合格率、返修率、焊接合格
率的統計與核算;負責公司質量目標、質量指標及趕超計劃執行情況的統計和記錄;負責原材料、產品及零部件質量檢驗檢查情況的統計和記錄。
4)財務部門統計:主要負責產品銷售收入、凈產值、生產成本、費
用、稅金、利潤和利息的統計;負責公司企業資產、負債及營業外收支情況的統計,負責公司質量成本的核算和統計;
5)綜合管理部門統計:負責公司機關人員的勞動工資統計和技術、業務培訓方面的統計業務;
總之,各車間、各部門應根據上述統計業務,建立有關的原始記錄、統計台帳和內部報表制度。8、特別是在企業全面加強管理,完善績效評價制度,建立績效考核體系的情況下,建立起規范、完善的統計工作就顯的更為重要。因為我們要評價一個部門、一個員工的工作好壞,不能僅憑領導的印象和群眾的評價,還應通過各種統計指標的計算,通過對工作過程數據的記錄,來評價和衡量其工作完成的數量和質量;通過一系列生產指標、質量指標、費用指標完成情況的核算,來評價、衡量其工作的完成情況。
如果沒有科學、完善的統計數據和統計記錄,那麼要建立起客觀、公正的績效評價、考核體系,就是一句空話。因此,企業的各級領導要做好企業的管理工作,就應該從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領導與支持入手
,為統計人員提供必要的業務學習、培訓機會與條件,保持統計人員的相對穩定性,以確保統計工作的連續性。各部門在調換統計人員時,必須事先提前一個月通知公司綜合計劃統計人員,辦理好統計業務銜接和交接手續。在統計年報期間內,原則上不準調換統計人員。
年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凡不能按時按要求完成統計工作的,部門負責人、車間主任個人不得評為先進、模範。
❺ 淺談如何加強企業統計工作
企業統計數據是生產經營成果的反映,准確、及時的企業信息不僅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者管理非常重要,而且是政府宏觀調控不可缺少的基礎性資料。從今年的統計執法檢查中,我們發現當前企業統計存在著一些不和諧因素,企業統計工作亟待加強。
一、當前企業統計存在的問題
一是統計意識淡薄。企業經營者只看中經濟利益,而很少用統計資料進行定量分析,重會計輕統計現象普遍存在,認為統計只不過是數據的加減或匯總,主要是為政府服務,為國家宏觀決策服務,是為上級統計部門提供報表,對企業來說屬「無效」勞動。因而,一些企業不重視統計工作,統計基礎工作薄弱,在統計人員選擇上存在很大的隨意性,有些單位連統計崗位一職都未設,有統計員的也多由會計、出納、辦公室人員兼職,由此造成企業統計人員的不穩定性。
二是統計基礎工作薄弱。從近期的統計執法檢查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沒有企業統計制度,大部分企業統計台帳和原始記錄不健全,有些企業沒有產品入庫單或出庫單,填報統計數據的隨意性較大,造成每個月單價波動大,產值與產量不匹配等情況,數據的准確性和全面性無法保證。
三是統計人員素質不高,業務不熟。企業統計人員多為兼職會計、出納或辦公室人員等,還有一些統計人員沒有考取統計從業資格證,不具備專業的統計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憑經驗、憑感覺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匯總和加工,不能有效地將企業統計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聯系起來,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幫助。
四是法制觀念淡薄。在統計執法檢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企業存在統計違法行為。主要表現在一是瞞報,企業怕多交稅金,影響經濟效益,因此上報的數據偏離實際;二是遲報,報表沒人報,找不到人,屢次催屢次遲報;三是拒報,認為企業報表只報稅務,跟統計局無關;四是虛報,統計員懶得計算,只在去年基礎上隨意加個數。
二、加強企業統計工作的幾點建議
統計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性基礎工作。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統計。因此,加強企業統計工作,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統計管理模式,體現統計的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顯得十分必要。我們針對現實情況下企業統計人員流動較快、業務素質較差等問題,結合企業統計工作的現狀和統計部門的現實要求,向企業和統計機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加強依法統計,提高全民統計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加大對《統計法》和《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的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統計法律意識,同時加強統計執法,對各類虛報瞞報統計數據的行為加大懲罰力度。要建立健全統計違法案件通報制度,對一些重大統計違法案件要及時進行查處曝光,促進全社會遵守統計法,維護統計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第二,加強企業統計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統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是保障統計數據質量的核心和著力點。要加強對企業的業務指導和人員培訓,尤其是對新上崗人員的培訓,要按照《統計法》和《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辦法》的要求,督促基層統計人員持證上崗,接受統計新知識的再教育。同時,檢查、指導企業健全原始記錄、統計台帳,落實統計資料的審核、交接和檔案管理等統計制度。對企業統計工作進行有效指導、監督。統計人員自身也要善於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才能勝任本職工作。
第三,建立並完善企業統計工作制度。統計基層基礎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需要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一是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確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工作目標和工作責任。二是要建立健全統計資料的管理制度,統計資料的審核、評估、上報、保密和檔案管理等事項必須嚴格遵循有關規定。三是要建立並完善企業統計工作交接制度,嚴格落實「統計人員先交接,後調動」的原則,保持基層統計人員的相對穩定,保證統計工作的連續性。
第四,加快統計信息網路建設。企業統計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優勢,建立健全統計信息網路,實現主要數據及時更新,加快企業統計信息網路與政府統計部門網路連接,實行企業聯網直報。
❻ 談談如何做好企業的統計工作
5
❼ 如何推進第一產業方面統計工作落實
一、當前企業統計存在的問題
一是統計意識淡薄。企業經營者只看中經濟利益,而很少用統計資料進行定量分析,重會計輕統計現象普遍存在,認為統計只不過是數據的加減或匯總,主要是為政府服務,為國家宏觀決策服務,是為上級統計部門提供報表,對企業來說屬「無效」勞動。因而,一些企業不重視統計工作,統計基礎工作薄弱,在統計人員選擇上存在很大的隨意性,有些單位連統計崗位一職都未設,有統計員的也多由會計、出納、辦公室人員兼職,由此造成企業統計人員的不穩定性。
二是統計基礎工作薄弱。從近期的統計執法檢查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沒有企業統計制度,大部分企業統計台帳和原始記錄不健全,有些企業沒有產品入庫單或出庫單,填報統計數據的隨意性較大,造成每個月單價波動大,產值與產量不匹配等情況,數據的准確性和全面性無法保證。
三是統計人員素質不高,業務不熟。企業統計人員多為兼職會計、出納或辦公室人員等,還有一些統計人員沒有考取統計從業資格證,不具備專業的統計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憑經驗、憑感覺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匯總和加工,不能有效地將企業統計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聯系起來,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幫助。
四是法制觀念淡薄。在統計執法檢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企業存在統計違法行為。主要表現在一是瞞報,企業怕多交稅金,影響經濟效益,因此上報的數據偏離實際;二是遲報,報表沒人報,找不到人,屢次催屢次遲報;三是拒報,認為企業報表只報稅務,跟統計局無關;四是虛報,統計員懶得計算,只在去年基礎上隨意加個數。
二、加強企業統計工作的幾點建議
統計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性基礎工作。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統計。因此,加強企業統計工作,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統計管理模式,體現統計的信息、咨詢、監督三大職能顯得十分必要。我們針對現實情況下企業統計人員流動較快、業務素質較差等問題,結合企業統計工作的現狀和統計部門的現實要求,向企業和統計機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加強依法統計,提高全民統計意識。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加大對《統計法》和《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的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統計法律意識,同時加強統計執法,對各類虛報瞞報統計數據的行為加大懲罰力度。要建立健全統計違法案件通報制度,對一些重大統計違法案件要及時進行查處曝光,促進全社會遵守統計法,維護統計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第二,加強企業統計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統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是保障統計數據質量的核心和著力點。要加強對企業的業務指導和人員培訓,尤其是對新上崗人員的培訓,要按照《統計法》和《統計從業資格認定辦法》的要求,督促基層統計人員持證上崗,接受統計新知識的再教育。同時,檢查、指導企業健全原始記錄、統計台帳,落實統計資料的審核、交接和檔案管理等統計制度。對企業統計工作進行有效指導、監督。統計人員自身也要善於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才能勝任本職工作。
第三,建立並完善企業統計工作制度。統計基層基礎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需要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一是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確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工作目標和工作責任。二是要建立健全統計資料的管理制度,統計資料的審核、評估、上報、保密和檔案管理等事項必須嚴格遵循有關規定。三是要建立並完善企業統計工作交接制度,嚴格落實「統計人員先交接,後調動」的原則,保持基層統計人員的相對穩定,保證統計工作的連續性。
第四,加快統計信息網路建設。企業統計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優勢,建立健全統計信息網路,實現主要數據及時更新,加快企業統計信息網路與政府統計部門網路連接,實行企業聯網直報。
❽ 如何做好企業統計員工作
1、全面加強統計工作,配齊統計人員。公司應在綜合部門設立一名專職綜合計劃統計人員,負責組織全公司綜合計劃統計工作,側重做好員工出勤、勞動工資、績效考核、安全生產和經營計劃完成情況的統計工作。負責組織指導各車間、各部門的業務統計,統一管理各種統計報表資料,開展統計調查、統計分析工作。各部門和生產車間原則上應配備兼職統計人員,兼職統計必須以統計工作為主兼做其他業務,全面完成部門和車間的統計工作。其中:由於經營部門承擔著從供方——企業——到顧客價值鏈(或稱供應鏈)的管理業務,因此,必須配備一名有專業能力和水平的專職或兼職計劃統計人員。
2、由綜合統計統一管理、發布各種統計數據。今後一律由公司綜合統計承擔對外(對政府、對新聞單位、對企業)提供統計報表資料的任務,不準數出多門。其他部門非經綜合計劃統計同意,不準對外提供統計數據資料。今後公司對部門工作進行考核、檢查、評比和總結,原則上一律以綜合計劃統計提供的數據為准。當業務統計與綜合統計發生矛盾時,應查清事實,協調解決。對不能協調解決的,必須維護綜合統計的權威。
3、提高統計工作的時效性和權威性。公司綜合統計有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山東省統計管理條例的要求,獨立的向各部門、各車間進行統計調查,查閱各種文件、各種原始憑證,業務憑證和有關的票據,收集各種統計信息資料。各部門、各車間應積極予以協助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刁難、推委、搪塞和拒絕。為使公司綜合統計人員全面了解生產經營狀況,掌握第一手資料,綜合計劃統計人員有權列席參加生產經營方面的有關會議,包括生產經營調度會議,經濟核算會議,經濟活動分析、質量分析會議,生產經營計劃會議等。
4、綜合統計人員,應根據企業管理的實際和領導的要求,在公司內設計一套綜合反映企業采購、生產、質量、消耗、營銷、倉儲和效益情況的內部報表,建立健全統計信息網路,及時、准確、全面的向總經理提供統計報表資料,完成各種統計調查、統計分析任務。指導各車間、各部門的統計業務工作,培訓指導各車間、各部門的統計人員。定期公布企業生產經營、質量目標和績效考核的數據,開展統計分析核算,運用統計監督,為公司領導指導工作提供依據。
5、建立強有力的統計信息網路。為在不增加非生產人員的前提下,做好企業的各項統計工作,建議由車間班組長兼任生產統計;由產品質檢人員兼任質量統計;由倉庫庫管員兼任倉庫統計;現將各部門、各車間統計的主要職責確定如下:
1)車間統計:主要是生產、消耗統計;負責產品品種、產量、產值、質量、生產進度的統計和產品質量的核算;負責原材料、燃料、設備、動力消耗的統計及單位生產成本、車間生產成本的核算;負責對工人出勤、勞動工時、生產定額、設備利用完成情況的統計。
2)業務部門統計:主要是采購和庫存的統計,負責公司原材料、燃料、設備、零配件和外協配件等生產用或非生產用物資采購、供應、調撥、庫存的統計、記錄和核算。主要負責采購合同訂貨數量、價格、金額、合同執行情況、貨款結算情況的統計與核算;負責公司產品銷售量、銷售額的統計與核算;負責營銷廣告發布數量、廣告發布費用的統計;負責建立產品用戶調查檔案和客戶檔案;
3)質量部門統計:主要是產品質量的統計;負責公司產品質量、原料利用率、產品合格率、返修率的統計與核算;負責公司質量目標、質量指標及質量計劃執行情況的統計和記錄;負責原材料、產品及零部件質量檢驗檢查情況的統計和記錄,通過統計掌握產品質量問題的分布、原因,描述和監控產品在不同生產工序的狀態。為加強和改進質量管理、制訂糾正措施提供依據。
4)財務部門統計:主要負責成本和采購價格的統計;做好公司大宗原材料采購的價格統計、價格數據的收集和比價、詢價工作,結合會計報表,進行產品生產成本、消耗費用、原料采購價格和企業經濟效益的統計與控制;負責公司企業資產、負債及營業外收支情況的統計。
總之,各車間、各部門應根據上述統計業務,建立有關的原始記錄、統計台帳和內部報表制度。
6、各級領導要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領導與支持,確保統計人員有足夠的時間從事統計工作,為統計人員提供必要的業務學習、培訓機會與條件,保持統計人員的相對穩定性,以確保統計工作的連續性。把各車間、各部門統計工作完成的怎樣,作為考核車間、科室全年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凡不能按時按要求完成統計工作的,部門負責人、車間主任個人不得評為先進、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