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體。①「您懂不懂」應刪去②「你嚷什麼?」應改為「您別生氣」 ③「運動內員的拼搏精神容對我難道不是一種鼓舞嗎?」應改為「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對我也是一種鼓舞。」
㈡ 寧夏電視台少兒頻道將轉播如何培養良好學習生活習慣考試心理與孩子安全防範常識專題節目(心得體會)
自己領悟才是正道。
㈢ 根據下面的材料,完成後面各題 曉君晚上學習到9點,感到有些疲勞,正好電視台轉播世乒乓球決賽實況
(1)應刪去的是:你懂不懂?
(2)「您嚷什麼!」應改為: 您別著急(別生氣、聽我說)
(3)劃線句子應改為: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對我也是一種鼓舞
㈣ 浙江電視台公共頻道(浙江七套)播出的創新教育教學成果展視頻!
關於收看「中小學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專題節目的通知》教育部門稱:這是一個騙局
自稱中國教育學會的人拿來通知單,椒江教育教學發展中心被「忽悠」蓋章
上周,椒江中小學生家長先後接到孩子所在學校的通知,要求10月31日在家陪同學生收看一個學生素質教育的專題節目。可節目播出後,家長們發現,這個專題節目其實就是一個推銷學習光碟的電視廣告。
要求家長學生注意收看專題節目
陳先生的孩子在椒江一所中學上初中。上周,他收到學校一個通知,要他陪同孩子,在10月31日上午9時30分,收看浙江電視台經視頻道的一個專題節目,叫「中小學生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看完後需要填一張調查卷交給學校。
節目時間80分鍾左右,陳先生說,看了大半時間,他就覺得這是一個產品廣告,在推銷一套光碟,名叫「學習考試好幫手」。
這個節目以講座為名,一開始介紹如何應對考試,提出幾個要點,如充分准備好考試物品、考前探好考點、考試要冷靜沉著等基本常識。最關鍵的是,節目中間,主講人總是提起「考試學習好幫手」。
之後,主講人又提到自己有一套可以提高學生記憶力的方法,照他的方法,可以做到過目不忘。節目中,他在台下找了幾個學生上來表演,80多條語文詞條,選了40多條,看了一兩分鍾,就倒背如流。
「這怎麼可能,看都來不及看,明顯違背常理,純粹自編自演忽悠人的。」陳先生說。
在節目過程中,有提示在育才路一家書店可以買到該光碟,當天活動價格300元,平時360元。
據他向其他家長打聽,椒江二中、書生中學等,還有一些小學都被要求當天收看該節目。
在當天上午節目開始前,椒江二中還發簡訊通知家長注意收看。
收看通知上有椒江教育機構印章
周日,不少老師也看了講座,記者熟悉的一名中學語文教師說,他看著就覺得這是廣告,而且當天,就有家長打電話問他,為什麼讓他們看電視廣告。
椒江五中當時也收到了通知,該校學生處負責人鄔海濱說,上周,一個男的拿著通知單過來,說周日看講座。這個男的拿出一份通知,有椒江教育發展中心的印章,還有中國教育學會課題組的章,是紅頭原件。走前,他留下了一份復印件。
鄔海濱拿出這份通知,標題為《關於收看「中小學生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專題節目的通知》。
內容稱,浙江電視台經視頻道將轉播中國教育學會課題「中小學生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專題節目,播出時間為2010年10月31日早上9:30(時長80分鍾)。
協辦單位為中國教育學會,要求相關單位給予配合,通知學生和家長屆時在家收看並提出寶貴意見。
通知上面有兩個公章:台州市椒江區教育教學發展中心,中國教育學會課題組。還有椒江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吳宏保簽署的「收悉」字樣。
鄔海濱說,經常有人想來學校講座,其實都是推銷廣告,他還保留了9月份的一個通知,也是要求收看電視專題節目,台州電視台某頻道播出,雖然有椒江教育發展中心的蓋章,但這個通知他沒有下發。「肯定是電視廣告。」
椒江教育機構疑似被忽悠
椒江教育教學發展中心是椒江教育局下屬機構。昨日,記者致電該中心主任吳宏保。
吳宏保說,目前他正在成都出差,沒有看到當天的電視節目,不清楚電視廣告的事情。
他表示,當時自稱中國教育學會的人拿了一份通知單來,讓其簽收,他沒有在通知單上看出不妥之處,就簽收了。
記者在網上搜索了「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廣東、湖北等不少地方,都出現了關於收看「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的通知,由各地教育局發出。
對於「學習考試好幫手」,網路上有大量媒體報道和網友發帖,內容雷同,都認為,這是一個騙局,這些人先在電視台投入廣告,再以各種國家教育機構名義到各地教育部門發通知,要求收看電視節目,以達到推銷產品的目的。abh
㈤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潛能鄧日昌的現場直播
家長怎樣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一、潛能
兩個人都到醫院看病,一位真有病,很重的肺病,醫生給他照了X光,另一位沒病,但老懷疑自己有病,非得讓醫生也照一下X光,醫生拗不過他,只好給他也照了。沒想到洗出來之後,兩個人的胸透相片往病歷檔案里裝時弄反了。
到看片子的時候,有病的人一看自己的病已經好了,頓感輕松、愉快,每天都覺得自己是個健康的人,高高興興地生活,過了一年,到醫院復查,真的一點病都沒有了。
那位懷疑自己有病的人呢?本來就疑神疑鬼,再看自己肺部的病灶片子,情緒更加低落、沮喪,心理壓力極大,惶惶不可終日。這樣每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沒到一年時間,真的因病去世了。
這是著名教育家魏書生經常提及的一個經典案例,這幾乎是一個黑色幽默,關於醫生不具備職業道德和職業化管理能力的現象我們通常是司空見慣的,真的希望 不再出現類似這樣的「恐怖」,但這里暫且不去討論醫院的失誤,而是發現,當意識通過下意識告訴病人自己沒病時,潛意識便調動體內的潛能向病灶進攻,以使自 己真的沒病,潛意識的力量很大,果然戰勝了病灶,使病人逐漸康復。相反,當意識通過下意識告訴潛意識自己正犯病,且非常嚴重時,潛意識便組織身體各部分器 官撤退,把病灶引入體內,最終使健康的人變成名副其實的病人。
對於大腦的潛能開發也一樣,如果能不斷輸入積極的意識,讓意識通過下意識對大腦提出要求那潛意識就會調動體內的潛能發揮作用。其實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比如我們在鏡子前對自己笑一笑,心情馬上就會變得愉快輕松。再比如,有一道題苦思冥想都沒有做出來,在睡前將有關的條件、信息輸入大腦,第二天早上起來,說不準答案就出來了。
潛能是可以開發的。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男子鉛球世界紀錄在100年內翻了兩番,1886年是10.02米,1986年為22.04米。1864年世界跳高紀錄是1.67米,到1985年,瑞典的舍貝里跳過了2.42米。體育運動紀錄的不斷創新,除了與人身體素質的自然發展有一定關系以外,很大程度上與 體育訓練的改進,人的運動潛能得以開發相關聯。
人與人的區別不是智商,也不是學歷更不是社會地位,而在於是否有效地開發自己的潛能。對於孩子來說,所謂競爭優勢就是潛能得到比較有效的開發而已。
人們常說,我們只使用了我們全部智力潛能的10%,但實際上可能連1%都不到,也許是0.1%甚至更少,就人腦的復雜性和多用性而言,它遠遠超過地球 上的任何計算機。科學家一直在研究人腦的結構與運動規律,以便人類能更加充分地發揮自身的潛能。而作為我們,了解大腦的基本工作環節就可以了,關鍵是正確 選擇開發潛能的途徑,盡量地使大腦的潛力能在學習中發揮得更加充分一些。孩子的學習水平能否螺旋式地逐步得以提高,就取決於其潛能是否逐步得到開發。
二、激發潛能的六種方法
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通常有以下方法:
1.心情法
就是需要通過情感的陽光以及提供豐富多彩的環境,將孩子潛能的屏蔽捅開,比如貼近自然。總之,要培養孩子的豐富感情世界,從而導入良好的心情,有了好心情,就會自覺地輸入積極因素,從而調動潛意識進行工作。
而經過研究,我們發現,天才的秘密就是智力潛能比一般人開發得多一些早一些而已。所有天才的誕生都源於他們的幼年生活有著豐富多彩的環境,並獲得了較 好的心靈陽光。那麼,怎樣使用環境法開發孩子的潛能呢?就是為孩子的心靈生活布置充足的陽光,培植健康的情感世界,讓孩子始終有個好心情。
2.開竅法
學習法專家鍾道隆先生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他說,西?有一個高山湖,它的水位比雅魯藏布江高出數百米,如果能打通一個山洞,把水引出來發電的話,將是取 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實際上,該湖所具有的只是潛能,而不是「現實能」。就「現實能」而言,該湖的水與天津塘沽口海拔為0米的水是完全一樣的。「竅,孔 洞也」,打山洞就是在周圍的山上開竅,開了竅以後就可以把潛在的水能轉化為「現實能」。人的大腦潛能為高山所阻隔,這里的「高山」包括偏見、自卑、懈怠等 消極因素。
3.暗示法
1960年,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中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新學年開始,他讓校長?三位老師叫進辦公室,對他們說:「根據過去三年的 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好的老師。為了獎勵你們,今年我們特別挑選了三班全校最聰明的學生給你們教。這批學生的智商比同齡人都要高,希望你們能有更好的成 績。」
老師們表現出掩飾不住的喜悅,臨出門時校長又叮囑他們:要像平常一樣教他們,不要讓孩子或者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
一年之後,這三班的學生成績是整個學區中最優秀的,比平均分數高出兩三成。這時候,校長才告訴老師們真相,這些學生並不是刻意選出來的,而只是隨機抽 選出來的普通學生,三位老師萬萬沒?想到事情是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