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就職與任職的區別
主要抄區別是,意思不同、基本解釋不同、引證解釋不同,具體如下:
一、意思不同
1、就職
意思是正式到任。
2、任職
意思是指任免機關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任命某一同志擔任某一職務的活動。
二、基本解釋不同
1、就職
正式到任,任職,從事工作。
2、任職
①、擔任官職,擔任職務。
②、任命官職。
③、稱職,盡職。
三、引證解釋不同
1、就職
《漢書·朱博傳》:「故事,二千石新到,輒遣吏存問致意,乃敢起就職。」
白話文:「故事,二千石新到,就派官吏慰問意,才敢起就職。」
2、任職
沈從文《會明》:「一直到這時,他還仍然在原有位置上任職。」
㈡ 怎樣才能進中央黨校學習
中央黨校培訓和輪訓黨的高中級領導幹部的學校。
根據《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第五條黨校的基本任務是:
(一)培訓輪訓各級黨員領導幹部及後備幹部,培養理論幹部;
(二)承辦黨委和政府舉辦的專題研討班;
(三)圍繞國際國內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科學研究,承擔黨委和政府下達的調研任務,推進理論創新;
(四)針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理論宣傳,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
(五)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開展學位研究生以及其他形式的幹部繼續教育和培訓;
(六)開展同國內國(境)外教育、研究等機構和組織的合作與交流。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的職責整合,組建新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作為黨中央直屬事業單位。
中共中央黨校的前身是1933年3月創辦於中央革命根據地瑞金的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1935年隨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改稱為中央黨校。1937年遷入延安,1943年3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親任中央黨校校長。1947年,中央黨校撤離延安。1948年中共中央決定創辦高級黨校,名為馬列學院,劉少奇兼任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