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的家校合作教育家長發言稿
常見的形式有:
①開門見山提出本人要談的問題及對問題的看法,然後說明理由,最後照應開頭對全文做簡明的總結。
②直接寫出要講的問題或意見,可用序號1、2、3等表示,問題講完,即告結束,不寫開頭和結尾。
Ⅱ 家長對留守兒童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留守兒童的教育是在社會發展形勢下,學校教育面臨的新課題,留守兒童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更是我們代理家長的重點。作為代理家長,深知責任的重大,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做到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有愛心、耐心。
許多教育家都指出,沒有對學生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愛是教育學生前提,在代理家長工作中應把愛放在重中之重的位臵。對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更缺少愛,更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社會的關注。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因此,我們作為代理家長要努力從生活上、學習上給他們無微不至的愛,從小事上細節上多關心他們。時刻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http://tongxiehui.net/by/58004.html及時溝通。
二、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外出務工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溫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大影響。留守兒童一般內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較脆弱。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裡寄錢,有的甚至給孩子買了手機,加上監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成大把花錢、逃學上網、吸煙喝酒、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為,這樣的學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蠻橫。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課余時間講節儉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讓他們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體會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使他們生活更好。關愛留守兒童心得體會。並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另外,開展心理質詢活動,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幫他們少走彎路。鼓勵、組織留守兒童們多參加業余活動,以填補父母不在身邊的空虛。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們不能在父母身邊撒嬌,和父母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所以他們的思想上難免會出現空虛,又由於他們有比別人多出來的大量的時間無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確引導,他們很容易養成自閉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戲等不良的嗜好。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平時多引導他們多讀書等進行有益的業余活動。
三、加強對留守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大多數留守兒童由於缺少父母的監管,自製力差,脾氣暴躁,往往因為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安全,造成極壞影響。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作為他們代理家長,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講如何自我保護。從電視上、網路上、多搜集一些實際例子,對學生進行教育。
四、多進行家訪,及時了解情況
對於這些孩子,要多進行家訪,及時了解他們的情況,與他們現有監護人進行交流,授予他們家教的方法,讓這些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兒童,能夠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問題及時和學校溝通,並能與學校教育同步,從而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這樣既能讓兒童們勞逸結合,又能讓他們形成一定的生活規律,要善於和兒童交流溝通,讓他們從監護人身上感到親情,進而對監護人產生依賴性和信任感。
總之,作為老師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溝通」很重要。「三多」,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並採取針對措施,提供必要的幫助。用關愛、親情為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裡也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並讓每一個留守兒童不再孤單,不再無助,在學校同樣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Ⅲ 怎樣開家長會發言稿我們是農村而且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該怎樣去和這些爺爺奶奶們去開長會呢
成長的快樂,是綠洲那勃勃的生機.
青春嘩嘩而來,嘩嘩而去。歲月的輪回,專一轉眼變到了。人屬的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小孩,少年,青年,老人……那是人生的一個個階梯,也代表了一次次的成長,一次次的學會,一次次的看透。
快樂是人人都渴望的心情,但他們都不知道,其實他們都擁有,沒有快樂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快樂對於成長是不可缺少的催生劑,也只有快樂能充實一個人的成長。如果說一個人沒有煩惱只有快樂,那我可以說那不是真正的快樂。就像有黑就有白,有黑暗就有光明一樣。快樂和煩惱是2個靈魂,只有當一個靈魂照撤另一個靈魂的時候,才能真正飛升到那唯一的美好。
成長中的快樂——你是否錯過……
Ⅳ 留守兒童家長通話記錄內容怎麼寫
inventory adjustment是什麼意思
Ⅳ 父母對留守兒童表示歉意的話
歉意的話說抄的再多再好聽沒有任何的意義。只有自己盡快的掙些錢,回到家裡做點小生意,或者幹啥的。離孩子近一點可以經常照顧他們就行了。如果實在因為家庭經濟所迫,不能離孩子近一點的話。那就多給孩子打幾個電話。關心一下他們,買點他們喜歡的東西借給他們安慰一下吧!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Ⅵ 感謝園長的句子園長對我說:關愛留守兒童,支持鄉村教育,我代表家長們和孩子們衷心的感謝,李老師您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在這美好的金秋時節,我們歡聚一堂,共同慶祝中秋佳節,關愛留守兒童發言稿。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七年級的全體教師,祝各位領導和代理家長和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各位留守兒童學習進步、健康成長! 留守兒童是當前社會備受關注的一個群體,他們的成長和發展牽動幾萬人的心,二郎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率先提出了「三關」這一民生工程。近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全體「代理家長」的努力工作下,「三關」 工程得到了順利開展,工作機制日趨完善,工作模式不斷創新,工作成果日漸豐碩,引來了無數的學習和效仿者。 今天 ,二郎鄉黨委政府再施大愛,召集留守兒童和代理家長共度中秋佳節,讓留守兒童在集體中感受家的溫暖,我的心情非常激動。作為一名代理家長,此刻的我,千言萬語也難表達我的激動情懷。 自進二郎中學就深刻地認識到了「三關「工程的重要性,我將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視為和教學工作同等重要的事,在政府和中學的領導下,認真的做到對留守兒童的「三管一強化」、「五必訪」、「十個一」。盡量讓代管的留守兒童心理有依賴,學習有進步,成長有關注,生命有陽光。 去年我代管的留守兒童中,有一個叫xx的同學,她的情況十分具體,她是一名走讀生,作為留守兒童的她獨自在家生活,除了學習以外,還得承擔一定量的家務勞動。看到面黃肌瘦和整體憂郁的她,我的直覺告訴我,她一定是有故事的人,於是我決定去她家家訪,當我歷盡山路來到她家,已完成家務上山幹活,,關愛留守兒童發言稿。我從她的鄰居的交談中了解到她的具體情況,她是一名從小被父母遺棄的孩子,是現在的家庭收留了她將她撫養長大,原本活潑開朗的她,在一次和父母的交談鍾,偶然得知自己的身世之謎。自此,笑容不再出現在她的臉上,沉重的心理壓力讓她學習沒有了動力,對生活也失去了信心。由於家庭的並不寬裕,所以養生父母不得不留她在一人在家中而外出務工。 當我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我的心理不由的一顫:多麼可憐的孩子埃年幼的她竟要獨自承受這一切,我 當時就下定決心,我要助她走出陰影。於是,那一夜我沒有回家,和她在床上談到深夜。 之後,我每節課都要關注她,讓她回答問題,及時地鼓勵她,樹立她的信心。隔三差五的找她談心,助她走出心靈的陰影。並且在生活和學習上幫助她,給她買學慣用品,中午請她在食堂吃飯,堅持每兩個星期到她家家訪一次。 就這樣,我成了她最親密的朋友和傾訴者,她把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和我無話不談。我每次和她談話都引導她要對生活充滿信心,懂得回報社會。 今天,雖然她沒能進入高一級學校深造,當時她對生活充滿了嚮往,她走進社會,她要用她的實際行動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我們仍然保持著每周一次的電話,我將繼續做好她生活的引路人。 有時,教師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贊許的眼神,一絲無謂的關愛,就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需要我們關心得留守兒童,我們全體教師定當在各級領導的帶領下,全力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還她們一片蔚藍的天空。 親愛的留守兒童們,雖然你們的父母不在身邊,但有各級領導的關懷,有學校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和陪伴,你們並不孤獨,你們是幸福的。 最後,值此中秋佳節之際,真摯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工作順利、家庭幸福!謝謝大家!
Ⅶ 我要有關「關愛留守兒童」的演講稿
你刪減刪減
萬州移民璧山辦起幼兒村辦幼兒園——為留守兒童留住陽光 12月15日中午,彭陽縣城陽鄉長城村幼兒園孩子們由老師照看著集中休息。為了能讓留守兒童走出孤僻,健康快樂成長,今年9月長城村興辦了固原市第一家村級公辦幼兒園。
空間不大的校園里放著一個龍船、滑梯還有老師用紙箱製作的小火車。在幼兒大班,30名小朋友跟著腳踏琴唱起童謠,一張張笑臉在快樂旋律中綻放。一片片貼著孩子照片的綠葉下對應著各自的毛巾,整齊地掛著,牆上醒目地貼著一幅師生用紅黃絨布和大頭針共同繪制的中國地圖 長城村幼兒園院長韓勤禮說,幼兒園有102名孩子,四位教師、一個廚師和一個保健醫生,中午孩子們在學校集中用餐休息,下午被接送回家。下午4時,幼兒園門口便聚集了不少爺爺奶奶,56歲的楊惠珍是來接兩個孫女的,兒子在陝北打工孩子便由她照管,「內向的娃娃現在快樂了,我省下心來可以干點農活了,兒子在外打工
也安心了。
山村幼兒園留守兒童的樂園
本報訊 5月初,記者在正安縣安場鎮大灣村看到,在兩間寬敞的大房間里,40多個農村娃有的在歡快地唱歌,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認真作畫……村幹部告訴記者,這兩間民房是大灣村的幼兒園,雖然簡陋,卻是偏遠山村孩子們的樂園 「我們村有2000多人,有500多青壯年在外打工,娃娃都留在家裡。我的兒子和兒媳婦一起到廣州打工了,3歲多的孫子就只有我帶了。沒有辦幼兒園的時候,大人走到那裡就得將他帶到那裡,擔肥挖土有時候都背在背上,很累人。現在好了,娃兒進了幼兒園,和別的娃娃在一起,成天玩得很開心;我們老人也輕鬆了,可騰出更多精力干農活。」年近50的婦女馮友群高興地說。 住:o?A?
「當初辦幼兒園的時候,就是考慮到打工出去的多,娃娃沒人管,鄭傳惠老師放棄了城裡的工作,來這里領300元一個月的工資當老師才辦了起來。」村裡的幹部說,幼兒園辦起三年來,已有140多小孩入托。 住:o?A?
幼兒園旁邊是村民宋廣群的家。「外孫女上幼兒園後,學的東西真不少。」宋廣群指著一旁的2歲多的孫子說,「這小傢伙現在也能跟著跳舞呢。」宋廣群放起音樂,小孩跟著節奏就扭了起來,一旁的人都笑了起來。 住:o?A?
據了解,正安縣不少偏遠山村都因地制宜辦起了幼兒園,既解決了打工人員後顧之憂,又減輕了帶小孩的老人負擔,同時也能使孩子能較好地得到教育。 關愛留守兒童:讓他們擁有花樣年華
「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當成千上萬的青壯年勞動力由農村湧入城市,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打拚時,留守在家鄉的孩子們卻因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走上了一條坎坷的彎路。
近年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問題引起了我市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和社會方方面面
的廣泛關注。各級婦聯組織在實際工作中努力找尋解決的方案。「讓農村孩子也能擁有一個花樣的年華」成為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市婦聯副主席申建華說,由於代理監護人無法或無力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農村留守兒童極易產生生活失助、學業失教、行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問題。近年來,各級婦聯大力實施了「留守兒童關愛工程」,創建了留守兒童示範家長學校,提高了農村留守兒童監護人在促進兒童道德培養、營養健康、體能訓練、心理健全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
申建華說,六一兒童節期間,我市將掀起關愛留守兒童的高潮,如舉辦「四老」家長學校,面向全市家庭招募關愛留守兒童志願者,與農村留守兒童接對幫扶等。組織好參加全國婦聯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我市10名留守兒童將於六一前夕在北京與打工的父母團聚。
郟縣婦聯主席王英梅說,郟縣准備在六一開展演講比賽,讓孩子們把心裡話說出來,以喚回部分常年不給孩子音訊的父母的迴音;開展讓孩子們體驗不同的生活活動,讓農村孩子「過一天有父母的生活」、讓城裡孩子「過一天農村生活」;找幾個典型,舉辦「四老」育兒經驗教育報告會。
葉縣婦聯副主席張宇在前不久召開的該縣「兩會」上,提出了成立農村「四老學校」和成立農村寄宿制小學的議案、提案,旨在在全社會形成關愛孩子特別是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
魯山縣副縣長宋戰功認為,摸清留守兒童的底子。加強宣傳,教育打工父母正確處理好贍養老人、教育孩子的關系,不能只生不養。
郟縣婦聯通過長達1年的實地調查、走訪,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以學校為單位,實行寄宿制教育保護管理。吸納留守兒童住校,安排專職人員管理其生活起居,專任教師輔導其學習。動員社會力量在周末或節假日關愛留守兒童,如把留守兒童接到家中,使他們享受到「父母」的關愛。目前,該縣各中小學校均成立了「家長學校」,對家長或臨時監護人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家庭教育知識普及和咨詢溝通。學校還建立了留守兒童檔案,並針對不同類型的留守兒童,採取相應的教育保護管理方法。該縣還要求外出打工的家長每周給孩子打一個電話,每月給孩子寫一封信,每月與孩子的班主任聯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到兩次。學校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對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家長或臨時監護人進行專門培訓。該縣還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使不管在公立學校還是在私立學校學習的農村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補助資金。
記者了解到,在全國婦聯等單位組織開展的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活動中,王格格等10名魯山籍孩子成為了幸運者,他們將前往北京與打工的父母團圓。據全國婦聯的最新統計,全國共有留守兒童2000萬。要想救助他們,一次、二次的愛心行動是不夠的。
救助留守兒童,最終要靠制度。日前,我省有關部門下發了《關於在全省實施「留守兒童關愛工程」的意見》的文件,提出積極構建以父母親屬為主體的家庭監護網路、以黨政為主體的組織管理網路、以教職工為主體的學校幫護網路、以群團組織為主體的社會呵護網路、以政法部門為主體的法律保護網路等「五大關護網路」。同時,建立留守兒童長效工作機制。
對那些只將孩子生下來,而沒有盡到養育、教育的父母,我們不僅要用道德譴責,還要用法律規范他們。在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村,能不能開辦寄宿制幼兒園、小學,把他們的教育託付給有能力的人;商業保險公司能不能開辦留守兒童保險,給他們及家庭多一分保障。
三塘鋪鎮3000名留守兒童有「新家」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婁底日報 點擊數: 9 更新時間:2007-5-11
4月29日,雙峰縣三塘鋪鎮長田村上豐山組女村民陽子方來到本組託管老人劉四奎家,對老人說:「我家2歲和5歲的兩個小孩就託付你帶管了,請你將小的送幼兒園,大的送學前班,晚上請你照管,我們按月匯錢給你,今天我們夫婦就放心搭車到廣東深圳去打工掙錢了。」至此,全鎮3000名留守兒童有了2000個新家。像這樣將小孩託管,自己外出掙錢的夫婦,三塘鋪鎮就有2800對,他們每年掙回的收入達9000萬元。
三塘鋪鎮人多地少,剩餘勞動力與下崗人員較多,就業壓力大,為了盡快把全鎮經濟搞上去,使村民快步奔小康、該鎮黨委、政府把安置就業人員作為親民為民的大事來抓,每年從鎮財政拿出一定資金給鎮培訓基地,分批培訓回鄉的退伍軍人、大中專落榜學生、農村剩餘勞力,同時聯系企業單位定向輸送富餘勞動力就業。去年,鎮人大、政協搞調研時,了解到還有不少年輕夫婦因小孩拖累不能脫身出外掙錢,嚴重製約著全鎮村民奔小康步伐,他們及時將情況向鎮黨委、政府匯報並提議,在全鎮鼓勵支持有幼教知識的人開辦幼兒園,小學辦好學前班,中學和有條件的小學收留路途遙遠、父母在外打工的學生讀寄宿,解除年輕夫婦出外打工的後顧之憂,鎮黨委、政府採納了這一建議,並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該鎮已先後辦起了10所幼兒園,15個學前班,安排了2000名託管人員,從而使3000名留守兒童擁有了2000個託管新家,解除了2800對打工夫婦的後顧之憂。(作者:鄧錦慶 賀順遂 李麗梅)
萬州移民璧山辦起幼兒園 30留守兒童有了"家園
華龍網訊(特約通訊員 王天全)近日,璧山縣璧城街道觀音村六組楊金蓉大娘來到村裡的移民幼兒園,接5歲的孫子吳坤亮回家。「牟老師,再見!」吳坤亮依依不捨地對老師牟其紅說道。
「他爸爸媽媽都在河北石家莊打工,長期不在家,平常只有我和他爺爺在家。去年9月,牟老師辦起了家庭幼兒園,小孫孫就進了幼兒園。」楊金蓉大娘笑呵呵地對筆者說。
今年39歲的牟其紅原是萬州區高梁鎮三清村的村民,1987年高中畢業後,長期在私人幼兒園打工,具有豐富的幼教經驗。去年4月,她和母親、弟妹、兒子作為外遷移民落戶到了璧城街道辦事處觀音村六組。
觀音村有1/3的村民在外打工,全村有30多名留守兒童跟著年邁的婆婆爺爺生活,缺乏必要的學前教育。
有著豐富幼教經驗的牟其紅見此,萌發了辦一家幼兒園的想法。她的這一想法得到了村幹部和村民的支持和歡迎。去年7月,她自費到重慶三峽師范學校,參加了幼師專業培訓,獲得了幼兒教師資格證。在縣、街道、村的支持下,去年9月初,牟其紅創辦的「移民幼兒園」迎來了第一批15名村裡的留守兒童。
牟其紅懷著一顆慈母之心善待每一位留守兒童,路遠的兒童每天親自接送,對生病的兒童端水送葯,兒童們常常稱她為「移民阿姨」、「移民媽媽」。目前,牟其紅的幼兒園的留守兒童已有30名,村裡的留守兒童從此結束了沒有地方學習玩樂的生活
園 30留守兒童有了"家園"
Ⅷ 留守兒童的爸媽該對孩子說些什麼
我也算第一批留守抄兒童了,最想聽到他們打來的電話,最不想他們問我成績。
其實不管是否留守兒童,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關心都集中在成績上,所以孩子慢慢會不想和父母溝通的。一個人最喜歡跟自己最親密的人分享什麼?父母可以問一下自己,肯定是開心的事、新奇的事、傷心的事。留守兒童的父母本來就和孩子接觸得少,更應該和孩子多聊聊他想聊的話題。至於成績,可以問爺爺奶奶可以問班主任,對孩子就一句話夠了:"聽說你最近的成績變好了/變差了,我相信你,你會繼續努力的/你會加倍努力的。「造成孩子成績差的原因有很多,但遠在天邊的父母恐怕想改變也有心無力,這個時候只把孩子罵一頓是弊大於利的。
我們小時候喜歡交筆友,和現在的網友一樣,是一個「樹洞」一樣的存在,不在身邊的父母就別再扮演教育者的角色了,應該扮演這個樹洞,讓孩子相信自己不是被父母放棄的,父母一直是最值得信任和交心的人,這樣才能確保孩子能心理健康地成長,在受欺凌、性騷擾時父母能第一時間幫他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