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文化標語 誠信 正直 主動 服務 求英語翻譯
誠信 sincerity(真誠) 或 honesty
正直 integrity
主動 initiative
服務 service
建議第四個改為
熱情版 enthusiasm 或 奉獻 dedication
供參考。權
② 企業價值觀:正直誠信、責任、交付結果、不走捷徑通不通
這個企業的價值觀比較好。不走捷徑。感覺還是服從領導比較合適。
③ 誠信正直對職場有何作用
誠信正直對職場作用:
1、堅持誠信是做人之本,也是職場能順利發展的前提。
2、為人處事正直,這是職場人生的處事原則,不能所答言不及義。
3、誠信正直對職場人生發展至關重要。
④ 急求,有關大學生誠信正直的教育勵志題材的電影.......
這個簡單,強烈推薦《三傻大鬧寶萊塢》,真應該給中國所有的大學生看看!!
⑤ 如何理解誠信正直,並應用到工作中
個人的理解,也一直在實踐
誠信,企業之本,也是為人之本。
正直,堅持個人世界專觀、價值觀的標准和底線屬。
責任,對個人所處的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和人際關系要敢擔當。
服務,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坦白說最終還是為自己,但哪怕是忍,也得先為人人。
團隊,人在職場中,不是人在職場上。個人能力再強,幾世才出英雄。
人們對誠信的理解,以前主要局限於一個人誠實的程度,後來則擴展到可靠性、責任感和社會依從性等方面。
具有誠信的員工,會隨時隨地以誠信開展業務,遵守公司制度規定和社會道德規范,對工作認真負責。
⑥ 講表現人的正直、誠實好品質的故事
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
春秋時期,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到了戰國初期,比較大的諸侯國只剩下七個,這七個國家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世稱「戰國七雄」。秦國是當時七個諸侯國中最弱、最被別的諸侯國看不起的,年僅二十一歲的秦孝公即位時,面對自己的處境和地位非常著急。
「現在,我申明,為了招募有識之士,我願向天下發布求賢令,來為秦國出謀劃策。我要讓秦國強大起來,誰做得好,我就封他作官,還會重重的賞賜他。」
秦孝公的求賢令,引來了戰國時期最著名的改革家——公孫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商鞅。商鞅來到秦國後,與秦孝公長談了三次,最後說得秦孝公龍顏大悅,連連稱贊,兩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我很想支持你在秦國變法圖強,但這樣卻會損害秦國貴族們的利益。這樣,為了避免貴族們的反對、干涉,先召開一場宮廷辯論會吧。你快通知大家來大廳,有要事相商。」
「是,大王!」
在辯論會上,商鞅舌戰群雄。秦孝公看到了商鞅出眾的才華,當時就任命商鞅為左庶長,主持變法。獲得了秦孝公支持的商鞅,並不急於頒布新的法令,而是先到都城南門外,當著很多百姓的面,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桿,並且貼出了誘人的告示。
「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就賞他十兩黃金。」
不一會兒,城門口就聚集了好多人。好多人都對金子動了心,但他們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都怕扛了木頭卻又沒有得到錢,自己不僅挨了累還會成為別人的笑柄。商鞅知道老百姓懷疑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高到五十兩。可是賞金越高,大家就越覺得難以置信,就更沒有人敢去扛這根木頭。但過了一會兒,終於有人禁不住高額獎金的誘惑,從人群里擠了出來。
「我來,我來!」他挽起衣袖,扛起木頭就朝北門走去。他一到北門,商鞅就傳令將五十兩黃金賞給他。
這事一傳出去,就轟動了整個秦國。
「商鞅真是個說話算數的人,有了這樣的好官,百姓就有好日子過了。」
第二天,大夥兒又跑到城門口,看還有沒有木頭立在那裡。結果大家並沒有發現木頭,而是看到了商鞅變法的新法令。法令里有許多有利於百姓的條文,卻沒有一個人懷疑這個法令的真實性。 於是,老百姓努力耕田織布,積極參軍打仗,靠英勇殺敵、多立戰功來贏得地位和財富。秦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是公元前8世紀周朝的最後一個君王。他當政的時候昏庸無道,不管理國家,整天在後宮和美人嬉戲。周幽王特別寵愛一個叫褒姒的妃子,什麼都滿足她,可是褒姒卻總是不高興,很少露出笑容。周幽王想了很多辦法來逗褒姒,想讓她笑一笑,可是,他越是想讓褒姒笑,褒姒越是沉著臉,故意不笑。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真是傷透了腦筋。有一天,周幽王帶著褒姒到外面遊玩,他們到了驪山烽火台。
「褒姒,這就是烽火台,這是傳報戰爭消息的建築。那時候,從邊疆到國都,每隔一定距離修一個高土台,派士兵日夜駐守,當敵人侵犯邊境的時候,烽火台上的駐兵立刻點燃烽火,向相鄰的烽火台報警,這樣一路傳遞下去,邊境發生的情況很快就能傳到京城。而一旦國都受到威脅,驪山的烽火台也點燃烽火,向附屬於周朝的諸侯國傳遞消息,諸侯國就會立刻派兵來援助。呵呵,厲害吧!」
「我才不相信哩,不如你在這樣一個高土堆上點把火,看看能不能召來千里之外的救兵?」
"這……好!」「傳人, 立即下令,讓士兵點燃烽火。」
周幽王烽火在一個接一個的烽火台上點燃,各地的諸侯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以為國都受到進攻,紛紛率領軍隊前來救援。可是當各路諸侯匆忙趕到驪山腳下時,卻看見周幽王正和妃子在高台上飲酒作樂,根本就沒有什麼敵人,才知道自己被國王愚弄了。諸侯們不敢發脾氣,只能悻悻地率領軍隊返回。褒姒看到平時氣度不凡的諸侯們,被戲耍後都是一臉的狼狽相,覺得很好玩,忍不住微微一笑。周幽王一見寵愛的妃子終於笑了,心裡痛快極了。
等諸侯王都退走了以後,周幽王又讓士兵再點燃烽火,諸侯們又急匆匆地帶著軍隊趕來了。周幽王和褒姒一見諸侯們又上當了,在烽火台上一起哈哈大笑。就這樣,周幽王反復點烽火,戲弄諸侯。最後,當烽火再點燃時,已經沒有一位諸侯再上當了。
過了不久,周幽王想立褒姒為皇後,立褒姒的兒子為太子。為了達到目的,他廢掉了皇後和太子。皇後的父親是申國的國王,聽到自己的女兒被廢,非常生氣,立刻聯絡別的國家,發兵攻打周朝。周幽王趕緊下令點燃烽火,召喚諸侯。可是諸侯們已經不再相信周幽王了,任憑烽火不斷,就是沒有一個諸侯前來救援。很快,周朝的國都就被攻破了,周幽王被迫自刎,褒姒被抓走,周朝從此滅亡。
看,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實,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誠實。在學習中,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他認為這才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
在當代中國,誠實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發揚光大。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認真踏實,實事求是;表現在與人交往中,就是真誠待人,互相信賴;表現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我們一定要時刻把這種美德銘記在心,把它傳遞起來!
⑦ 有關「誠信正直"方面的古詩詞有哪些
有關「誠信正直"方面的古詩詞有:
《天可度》
《君子行》
《江夏贈韋南陵冰》
《墨梅 》
《石灰吟 》
⑧ 關於誠信與正直的典故
1、海瑞罷官
徐階的第三子徐瑛霸佔民田,魚肉鄉里,強占民女趙小蘭。小蘭母洪阿蘭告狀,華亭縣令王明友受賄,杖斃小蘭祖父。
應天巡撫海瑞微服出訪,路遇洪阿蘭,查明真相,判處徐瑛、王明友死罪,飭令退田。徐階買通太監、權貴,妄圖罷免海瑞,推翻定案。
海瑞識破奸計,斷然處斬二犯,然後交出大印,慨然罷官歸里。
2、拾金不昧
秀才何岳,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餘兩白銀,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
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於是把錢還給了他。
那人想從中取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岳說:「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些都不要,又怎麼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
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岳那裡,裡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說:「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
去了許多年,沒有一點音信,後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並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
秀才何岳,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一點也不動心,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3、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
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
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
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4、韓信報恩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
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
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
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
5、包拯清正廉明
包拯被提拔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廣東肇慶)時。當時端州特產端硯是宋朝士大夫最珍愛時髦的雅器,當地每年向朝廷進貢。
凡在這里做「一把手」的官員,都在「貢硯」規定的數量外加征幾十倍的數額以賄賂朝廷權貴,所謂「打點」中央的關系,此舉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
個性官員包拯一上任就高調破除這則運行多年的潛規則,下令只能按規定數量生產端硯,州縣官員一律不準私自加碼,違者重罰。並且表態,自己作為「一把手」,決不要一塊端硯。
此舉在當地掀起軒然大波。三年後,包拯任期滿,被調至中央任職,果然「歲滿不持一硯歸」。《包公擲硯》的故事以這個藍本創作的。
⑨ 營造誠信正直的企業文化環境是反舞弊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嗎
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醞釀更好的品牌意識、顧客意識、服務意識、學習意識、團隊意識、企業形象、凝聚力、歡愉氛圍。。。。。。這些都可以推動業務發展。
⑩ 正直誠信的評判標準是什麼
評判標準是沒有被抓到過不誠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