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管理培訓 > 家政管理層培訓

家政管理層培訓

發布時間:2021-01-02 17:16:33

Ⅰ 社區的主要工作職能是什麼

1、管理職能: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下,組織社區成員進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區衛生、社會保障、文化、計生和治安等各項管理,完成社區成員代表大會,共建理事會確定的管理目標。

2、服務職能:組織社區成員進行便民服務,動員和組織社區成員共駐共建,資源共享,辦理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組織志願者隊伍,辦好社區服務業;協助政府落實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介紹就業和開展優撫救濟工作。

3、教育職能: 組織引導社區成員開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青少年教育和「兩勞」人員教育,開展職業培訓,文化娛樂和體育活動,開展五好文明創評活動,形成具有本社區特色的文化氛圍,增強社區成員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4、監督職能: 受社區成員代表大會成員指派或共建理事會成員委託,並及時將監督意見向上級機關及部門反饋,對社區內的物業管理,履行其工作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

5、配合協助政府及其派出機構完成有關任務。

(1)家政管理層培訓擴展閱讀:

自1986年民政部倡導社區服務以來,社區服務已從最初探索社會福利社會辦和職工福利向社會開放,向社會生活更廣泛的領域拓展和延伸,這對於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

社區服務范圍和內容得到拓展。目前,社區服務的項目和內容已基本涵蓋廣大居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服務內容由10多項發展到200多項,包括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青壯年人和優撫對象、駐社區單位等各類群體,社區衛生、社區文化、社區環境、社區治安、社區保障等服務項目普遍展開,多種便民生活服務圈不斷涌現,社區居民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滿足。

尤其是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一些社區服務企業開始為社區內居民和單位提供送餐、存車、物業管理等後勤社會化服務,開辟了社區服務業發展的新領域。目前初步構築起以社會救助為基礎的集家政服務、物業管理、職業中介、心理咨詢、健康保健等內容於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

服務設施和網路初具規模。目前,我國有城區852個,街道6152個,社區79947個。各城區、街道普遍建立了社區服務中心,各居民委員會大都建立了社區服務站,形成了區、街道、居委會三級社區服務網路,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目前,我國已建成社區服務中心8479個,各類社區服務設施19.5萬個,便民利民網點66.5萬個。

2001年至2003年,各級民政部門通過實施「星光計劃」,籌集134.8億元在全國城鎮建立起了3.2萬個老年活動之家,有效改善了為老服務條件。目前全國40%的社區組織服務用房已達到100平方米以上,87%的社區有社區服務中心(站),93%的社區有勞動保障所(站),80%的社區有警務室,85%的社區建有衛生服務站(點),70%的社區有圖書室。初步形成了以社區服務中心為紐帶,廣泛聯系各類社區服務企業、服務人員的社區服務網路。

吸納就業和維護社會穩定作用突出。各城區、街道和社區以社區服務為載體,認真做好社區就業崗位開發、社區再就業服務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加快社區服務業的發展,推動社區再就業工作融入到社區,服務到社區,落實到社區,促進社區再就業工作與社區建設同步發展。

積極拓寬社區就業門路,引導和幫助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在社區服務領域實現再就業,2005年底,我國現有社區服務從業人員357.8萬人,其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38.8萬人。特別是一批大中型工業企業通過剝離後勤服務、利用閑置資源、興辦社區服務實體等,實現了人員分流,增加了職工收入,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穩定。

改進了社區服務的方式和方法。全國許多地方在街道層面開展 「一站式」服務,為居民提供便捷優質的辦事服務。一些地方還加大了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在社區配備了勞動保障、計劃生育、衛生保潔、社會治安等協管員,使社區服務的社會效益明顯增強。許多城市社區還建立了陽光超市、慈善超市、扶貧超市等扶貧幫困載體,積極為社區困難群體排憂解難。

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把計算機信息網路技術應用於社區服務,一些地方的城區和街道普遍建立了信息網路平台,並與社區居委會的社區服務站實現聯網,為廣大社區居民提供優質快捷的服務。

目前,全國60%的城區建有社區管理服務信息網路,例如太原市廟前街社區創建的《社區服務網》,在方便社區居民隨時獲取社區服務信息的同時,促進了社區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Ⅱ 開託管中心需要辦理什麼證件嗎

首先是手續,如果打算長期發展,最好辦理正規手續,一般規模大於200人,需要《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不然家長也不信任你,你也提不高收費,只是辦理手續比較麻煩,你如果沒有這方面經驗,建議你去了解掛靠品牌,一個品牌,這也是我們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因為品牌操作比較簡單一點,而且做的也比較正規,開店經營的經驗直接可以復制大品牌,所以成功率也比較高。

1、身份合法。不同地區的要求不一樣。有規范的名稱和必要的組織機構;有必要的場地、設施;利用非國有資產設立;有三萬元以上資金;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衛生和消防條件。

2、選址。對於店面選址,想開辦託管輔導班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最好是選擇再人群密集的居民區、幼兒園、學校附近等地方。

3、資金。開辦託管輔導班的投資者在選定了地址後,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就是籌集資金。如果您要辦學,那麼資金需求會比較大!對於新手來說,連鎖品牌是最低投資風險,有成功運營的方案直接復制操作。

4、選對品牌。成熟的託管輔導式教育品牌在方面的所有措施都是相對完善的,所以市場知名度的積累會日漸攀升。

Ⅲ 石家莊白求恩醫學院怎麼樣啊

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白求恩校區簡介

一、學校概況
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白求恩校區其前身是白求恩醫學專修學院,創辦於1988年8月。學院座落在冀中平原,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市區,是一所面向國際開辦的高等醫學院校。2003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了河北省唯一一所具有獨立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民辦醫學普通高校—「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同時也是天津醫科大學石家莊校區。附設有經省教育廳、衛生廳批準的重點醫學中專——石家莊白求恩醫學中等專業學校。學校定位是:「立足農村,面向基層,立足河北,面向全國,立足國內,面向國外。」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和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以培養「能醫能護,能防能治,能西能中(中西醫結合),既會葯物治療,又會保健、懂心理療法、樂回農村、山鄉服務的全科醫生」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素質為核心,狠抓教學質量,不斷改革教學,推動學校滾動發展。校區現有專兼職教職工606人,其中專職教師396人,兼職教師78人,專職管理幹部132人;在校生7100餘人(含實習生);佔地面積18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0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達1.1億元。現已發展成為一所教學設備齊全配套、管理規范、秩序良好、校園環境優美、全省民辦規模較大的高等醫學院校。
學校現開設有中西醫結合、護理學、口腔醫學、口腔工藝、葯學、眼視光技術、康復治療技術、針灸推拿、醫療美容、中醫美容、葯品經營與管理、中葯、衛生信息管理、臨床醫學、計算機管理與應用等15個專業和涉外護理及家政培訓教育等,分為大專、中專二個層次的教育。16年共招生18000餘人,現有在校生7100餘人,培養了畢業生11000餘人。有10餘人考取了碩士研究生,1人到日本留學,35%畢業生已成為醫院骨幹。他們開拓精神強,能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理論和技能,表現出較強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學校由於辦學規范、成績突出,曾多次受到國家教育部有關領導與省、市政府和省教育廳、市教育局的好評,在國內外產生了良好的信譽。多年來,連續獲得「全國優秀民辦高校」、「全國先進民間組織」、省市「先進辦學單位」、「省社會力量辦學學校管理示範校」、高等自學考試和學歷文憑考試「先進學校」、河北省民辦教育「明星學校」、民政部「全國先進民間組織」、河北省「優秀民辦非企業單位」等榮譽稱號。1997年11月和1999年10月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和國家教育部、衛生部考察團對學校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為學校進一步發展提出了寶貴意見。1999年8月加拿大駐京新聞中心首席記者聖海孟一行5人專程來院采訪並攝制了專題錄像片,在加拿大作了專題播報。2000年8月,趙英校長應邀赴加拿大白求恩故鄉格雷溫赫斯特市參加白求恩銅像落成揭幕儀式,受到加拿大總督伍冰枝親切接見,並把學校的名字刻在了銅像的底座上,以示紀念,增進了中加人民的友誼。近幾年來,先後有十多個國家的國際教育機構來我校考察,聯系開展國際間教育交流與合作事宜
教學組織及業務部門有:醫學系、口腔系、護理系、醫學美容系、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圖書館、4個臨床教學醫院、白求恩職業技術學校、門診部、腫瘤疑難病研究所、口腔醫學研究院等。四個教學系編有公共課、外語、顯微、機能、解剖、化學、中醫、內科、外科、葯劑、口腔基礎、口腔外科、口腔內科、口腔修復、基礎護理共15個教研室;臨床教學編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五官科、預防醫學、皮膚性疾病、醫技、護理9個教研室。
全院現有專兼職教師474人(含實驗員),其中專職教師396人,兼職教師78人,專職管理幹部132人。職稱結構是:高級職稱183人,占教師總數的38.6%;中級職稱162人,佔34.2%;初級職稱129人,佔27.2%。年齡構成:40歲以下221人,40—49歲123人,50—59歲98人,60歲以上32人。從任課情況看,專職教師承擔教學任務的65%,兼職教師承擔教學任務的35%,中高職以上教師承擔教學任務的81%,初級職稱教師承擔教學任務的19%。
現有教學、科研、實驗樓四座,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教室均達到「三機一幕」,有機能、顯微形態和診療技能現代教學模擬實驗室12個,學科實驗室35個,有配套的常規實驗儀器設備。教學設備總投資2000多萬元,其中800元以上教學儀器1500餘件,「586」以上檔次的微機300餘台,建有院史陳列館和一個白求恩生平事跡展覽館。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Ⅳ 獨居老人社區應該如何處理

在人口結構高齡化的浪潮下,強調運用社區志願,提供老人相關社區福利服務的措施,是實踐「在地老化」的重點所在。尤其是針對獨居老人的照顧,由於獨居老人的需求涉及多方面問題,如健康問題、心理問題、社會人際關系、居住問題以及經濟問題等等。因此,針對社區獨居老人的服務,應該經過綜合性評估並提供整合性服務,才能符合其多元需求。
以台灣為例,台灣社區獨居老人的照顧,多由民間慈善團體,或地方政府以公私協力的方式,委由民間非營利組織辦理。台灣以各地方政府為中心,各自獨立發展社區獨居老人的關懷方案,不但是為著福利服務的需求能夠因地制宜,也與社區發展以及民主化後福利分權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樣的背景,由於政府在人力和經費的差別,造成獨居老人關懷方案在實施上有著不同的困難。然而,另一方面來說,台灣在社區獨居老人關懷的服務商,在「在地老化」的理念上,獨居老人的社區服務方案內容,多是電話問候、送餐服務、關懷訪視、家務整理、支持陪伴等等。
社區中的獨居老人多數面臨生活上的健康風險,例如:跌倒、脫水、低體溫症狀、感染及外傷等。事實上,相較於生理健康的問題,獨居老人更可能面臨心理及社交方面的問題。社會支持度較低、親人朋友較疏離、社交生活貧乏以及個人社會適應等潛在問題,致使獨居老人可能成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對於社區中的老人而言,社會支持是一項重要的環境因素,影響其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因此,如何在社區中給獨居老人提供適當的資源與支持,有助於他們社會生活的施營和社會參與,也是社會福利服務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與傳統的家庭養老相比,社區養老服務具有專業、便利和成本低廉的獨特優勢。 從專業化來看,由專業人員來照料老人,可以提供多方面的服務,保證服務質量,滿足老年人的多種需求。 從便利性來看,社區養老服務具有方便、靈活的特點,大家同在一個社區,彼此熟悉,感覺親切,服務上門,辦事方便。 從成本來看,社區養老服務能夠避免機構養老成本過高的弊端,低成本運作,不需要為新建許多養老設施而增加人力和資金的投入,可以充分整合社區資源。
實行社區管理服務,不僅要考慮到離退休人員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還要考慮他們的精神生活需要,應盡力做到「養、醫、樂、學、為」為一體,可以選擇如下服務模式。
一是家政服務。將一些原來由家庭負擔的事務性工作納入服務范圍,開通服務專線電話,實行上門服務,這一服務體系應包括家庭保姆介紹、代買菜、洗衣、打掃衛生、維修、搬運等內容。
二是社區醫療服務。開展醫療服務「下訪」活動,開設家庭病房,上門送醫送葯,實行巡診制度、義務查體制度,實現從「有病去醫院」到「小病進社區、大病去醫院」的轉變。
三是文體活動服務。圍繞「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積極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群眾性文化、體育、娛樂活動,如棋類、球類、書法、健身、合唱等,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四是設立社區老年服務機構。城區獨居老人在老年人中的比例越來越高,發展社區老年公寓、日間照料室、托老所等老年人服務機構,對家庭撫養照顧有困難的老人、獨居老人實行集中統一的管理服務。
除了社區服務,對獨居老人的關懷還有「社區照顧」。社區照顧源自於人們對福利機構照顧的批評。社區照顧模式在我國已經開始構建,基本形成規范化的社區照顧流程,並且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也有了專業性的體現。在實踐上, 「機構養老、社區照料、義工援助、鄰里互助、親情慰藉、協會維權」六位一體養老模式已開始發揮其養老功能。社區照顧倡導五種雙向互動:一是服務人員與服務對象之間的互動,二是老人與家人之間的互動,三是鄰里之間的互動,四是老人之間的互動,五是老年群體與其他社會群體之間的互動

閱讀全文

與家政管理層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