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確定扶貧對象制定幫扶措施,考核脫貧成果的重要度量衡
精準扶貧是相對粗放扶貧而言的,重點是「精準」,他有三層意思,一是扶貧的對象要精準,幫扶的對象一定是需要幫助的人,不能魚目混珠,套取扶貧款;二是扶貧的辦法和方式要精準,就是要科學,要針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環境採取科學而有效的扶貧方式,不能大水漫灌,一概而論走形式;三是扶貧的管理要精準,不能搞花架子,包干負責到人。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實施扶貧戰略,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但是,「誰是貧困居民?」、「貧困原因是什麼?」、「怎麼針對性幫扶?」、「幫扶效果又怎樣?」,這些問題一直沒有搞清楚,扶貧更多的體現是一種「照顧」、一種「溫暖」,導致扶貧資金「天女散花」、「年年扶貧年年貧」,人情扶貧、關系扶貧現象大量存在。
因此原有的扶貧體制機制必須修補和完善。扶貧必須要有「精準度」,專項扶貧更要瞄準貧困居民,特別是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務必重點用在貧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確的方向上。扶貧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萬不能拿扶貧的錢去搞高標準的新農村建設,做形象工程不能實現扶真貧。
確定扶貧對象有嚴格的流程,各省市都有自己嚴格的標准,通常來說就是「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一進就是進戶摸底;二看是看房子和設施,對有轎車的、高檔家電的要慎重識別;三算就是要算出農民人均純收入、算出支出帳、算清明白賬;四比就是和算左鄰右舍比生活,家中有財政供養的、有擔任村幹部的、有法人股東的、城裡有房的都不得識別。五議,綜合考量,逐戶評議;六定,正式確定為扶貧對象的,有村兩委確定,鄉鎮黨委核定。
標准很完善、流程很嚴格,最關鍵的就是如何落實。從某鎮公布的名單來看,精準扶貧的對象,一類是本來有房有車的富人,一類是村鎮幹部的親戚朋友,一類是不務正業整天混在街面上吃煙喝酒賭博的小混混。這還是個普遍現象,不過在狠抓農村腐敗之風的新形勢下,這一問題會得到解決的,那些心裡有鬼的人會受到懲罰的。
❷ 脫貧戶的明白賬怎麼算
貧困戶家庭年人均收入計算:人均年純收入=(生產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生產經營性支出)/家庭人口數。
指標解釋:
1.工資性收入(元)
主要指調查年度該戶所有人外出務工的所有工資收入。
2.生產經營性收入(元)
主要指農戶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分為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工業、建築業以及第三產業。
3.財產性收入(元)
也稱資產性收入,指通過資本、技術和管理等要素參與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所產生的收入。即家庭擁有的動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和不動產(如房屋、車輛、收藏品等)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出讓財產使用權所獲得的利息、租金、專利收入;財產營運所獲得的紅利收入、財產增值收益等。
4.轉移性收入(元)
是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包括計劃生育補貼、低保金、養老保險金、生態補償金。除以上各類補貼外,還包括政府、非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對農戶轉移的退休金、社會救濟和補助、救災款、經常性捐贈和賠償等;住戶之間的贍養收入、經常性捐贈和賠償以及農村地區(村委會)在外(含國外)工作的本住戶非常住成員寄回帶回的收入等。包括如下:
a計劃生育金(元)
城鎮戶籍人口中實行計劃生育的獨生子女父母、以及雙女戶的獎勵。
b低保金(元)
農村低保即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它的保障對象是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村居民。必須是民政認定的低保戶,否則為0。
c五保金(元)
五保供養對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條件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對象指農村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雖有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但無贍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而設立的。
d養老保險金(元)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到達待遇領取年齡後領取的養老保險待遇。必須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否則為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但未到領取年齡者為0。
e生態補償金(元)
對個人或區域保護生態系統和環境的投入或放棄發展機會的損失的經濟補償。
f其他轉移性收入(元)
包括政府、非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對農戶轉移的退休金、社會救濟和補助、救災款、經常性捐贈和賠償,以及糧食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具補貼等生產類補貼等;住戶之間的贍養收入、經常性捐贈和賠償以及農村地區(村委會)在外(含國外)工作的本住戶非常住成員寄回帶回的收入等。
5.生產經營性支出(元)
主要指農戶以家庭為生產經營單位通過生產經營活動的支出。包括家庭經營費用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稅金和上交承包費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