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創新
作為中國國電集團公司風電開發核心平台,2013年以來,在中國國電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堅強領導下,按照「一個目標、五篇文章、五個國電」戰略體系的總體部署,龍源電力全面開啟第三次創業,著力打造效益型、管理型、創新型企業。
開展國際一流頂層設計:
2014年以來,龍源電力深入開展公司頂層設計,歷時9個月充分調研國際一流典型企業,提煉出7大要素、23項標准、1118個指標,形成6個專項報告,制定了建設國際一流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管理標准體系。
全面深化考核機制改革:
龍源電力創新考核機制,突出價值創造導向,強化過程動態激勵和約束,在公司本部和所有基層單位鋪開實施月度績效評價兌現管理。2014年11月,龍源電力績效管理案例榮獲全國電力行業管理創新一等獎。
創新合作開發模式:
龍源電力加強與國電各分(子)公司及當地知名企業的合作,充分發揮對方屬地區位優勢和龍源電力的專業平台優勢,在山東、重慶等11個省份簽訂合作項目33個、287萬千瓦,實現共贏發展。
建立新型風電運檢體系:
龍源電力引領行業率先建立新型風電運檢體系,編制《風電場運檢模式標准化指導手冊》,根據風電場的規模、機型、環境等特點,科學設計運檢模式,在公司系統200多個風電場推行運行和檢修標准化管理。規范備品備件管理,創新構建全國范圍布局合理的新型備品備件管理體系,建立一體化、信息化管理系統。
推廣區域集中監控管理模式:
在北京本部建成全國風電運營監控中心,實時監測公司分布在全國各地所有風電場的每一台風機,同時率先在9個省推廣區域集中監控管理模式,為實現風電場無人值守、少人值守奠定基礎。
構建境內外多渠道低成本資金籌措平台:
龍源電力在上海自貿區組建雄亞公司境內總部公司,構建跨境雙向資金池,有效打通境內外資金通道,進一步壓降資金成本。全面提升融資能力,與境內外50餘家大型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簽署金融戰略合作協議,總額超過2000億元。
B. 在電力工作中本人如何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在制定規則的時候一定要以具體的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及員工的個人條件作為依據,以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作為准繩,這樣才能使規定真正地落到實處,才能夠成為規范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保障。
提升電力安全生產管理方法:
(一)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強 化安全意識
各級領導要樹立「管理就是責任,責任重於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則,帶頭遵守好《安規》和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各級安全網路。在日常 工作和生活中,要了解每個員工的思想狀態和喜怒衰樂,既嚴格要求他們,又熱隴關心他們。這是因為,電力生產一線的職工日常工作單調、重復、枯燥, 要應對隨時發生的電力事故,心理承受著很大的壓力。此外,我們還耍對全體 人員進行深入細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體職工自保、互保意識。
(二)堅持理論、制度、機制、科技創新。是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產管理也耍根據形勢的發展,與時倶進,開拓創新,以適應市場經 濟體制的發展與要求。首先要堅持理論創新,樹立與市場化運作相適應的現代 管理理念。其次要堅持制度創新,制度創新是指能使創新者獲得最大利益的變 革,是在組織形式、經營管理方面的一種新發明的結果。再次要堅持機制創新, 關鍵是繼續深化企業內部改革,要開展多層次的員工職業道德培訓、職業技能 培訓和管理知識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以適應電力體制改革與發展 的要求。最後要堅持科技創新,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要高度重視企業信 息化建設,在安全管理上充分發揮計算帆信息網路的優勢,利用先進的微機監 控系統與網路結構可極大降低電力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三)加強現場管理,嚴格執行規章制度
現場管理是落實安全管理制度的關鍵,必須從嚴要求,養成良好的習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組管理是安全作業的基礎,必須高度重視,抓細抓實。 在一些電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於現場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疏忽大意,釀 成了事故。一些工作人員或者是貪圖省事,抱著僥幸心理,或者是自以為是, 盲目尚信,不僅給自己和家庭帶來了不幸和災難,而且也給國家和人民財產帶 來了巨大損失,給社會帶來了不穩定因素。因此,建議對多發性和重復性的事 故進行認真的總結,提高改進辦法,並形成規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環節。
(四)加強安全工器具的質量管理
其一,要求嚴格工器具的報廢制度。到期的,已損壞的和定期試用中檢查 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強制報廢並破壞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將己 報廢的工器具轉售(租)給其他企業或個人使用。
其二,要嚴格外包施工隊伍的 資質審查制度。發包單位和監理單位應認真行使安全監督職能。
其三,要制定 並落實安全工器具檢修管理標准化制度。對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試 記錄、驗收記錄都應做出具體詳細的規定,做到有據可查,責任落實。
(五)加強安全性評價工作
開展安全性評價是實現安全生產的管理創新並與國際安全生產管理先進水平接軌的重要體現。以往的安全管理手段在預見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 能力上不盡人意。安全性評價是應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貫徹「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的方針,推動安全生產全員、全方位、全過程閉環管理的方法。它 綜合運用系統工程這一現代化的科學方法對日常生產工作的安全性進行度量和預測,確認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提出相應的整改和控制措施,達 到預防、控制隱患和事故。開展安全性評價是對現有的安全工作進行診斷,做 到心中有數,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體水平的有效途徑。
C. 中國電力行業如何進行技術創新
在傳統的火電上,建立風電,光伏發電,而目前在上海的最新技術創新就是電熱了。
電熱比光伏還有好多的恨不能,光伏污染太重,而且成本也很高,還不能儲存,光熱都解決了。
D. 誰有技術創新對標管理辦法
黑龍江省地方及企業自備電廠管理辦法
6月2日,省經委頒布了《黑龍江省地方及企業自備電廠管理辦法》,這是省經委根據《電力法》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製定的我省第一部地方及企業自備電廠管理的辦法。為我市強化電力行政管理職能,加強地方和企業自備電廠的行政管理,確保我省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加大電力行政監管力度,堅持依法行政、規范執法提供了法律依據。《辦法》規定,省經委作為省政府電力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負責全省電力事業的監督管理,地、市經委負責行政區內的電力事業的監督管理,對本行政區內的地方及企業自備電廠開展行政管理工作。
《辦法》共分7章25條,重點對地方及企業自備電廠的並網運行、生產管理、設備管理、監察與監督和技術限制措施做了詳細規定。
地方及企業自備電廠管理是市經委的一項重要職能。近年來,我委組織電業部門認真做好各項管理工作,保持了電力體制改革「廠網分開」後,我市地方和企業自備電廠管理工作的連續性,防止了管理上出現「真空」。下一步,市經委將按照《辦法》的各項要求和規定,繼續對地方及企業自備電廠進行規范性管理,引導企業加快電廠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提高發電企業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地方及企業自備電廠的作用,促進電廠的創新發展。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1、加強電廠統計工作。掌握地方及企業自備電廠包括發電、供熱主要生產經濟指標在內的生產情況。
2、開展法律法規宣傳和新技術、新產品推廣工作。及時向企業宣傳貫徹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能源及產業政策和行業標准以及安全生產規范規程,推薦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工作。
3、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開展安全文明生產達標考核工作,嚴查事故隱患,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4、組織電力專業培訓工作。定期組織電廠生產和管理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實行持證上崗。
5、抓好工程質量監督工作。會同建設單位和電力質量監督機構做好工程全過程質量監督。
6、做好電氣設備和保護裝置管理工作。組織電廠按照規程、規定定期對運行和備用的設備進行認真的維護、檢修和試驗,不斷提高設備完好率,開展設備評定工作。
7、組織超期服役機組康復認證工作。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對電廠超期服役機組進行評價審核。
附件: 無附件
E. 2012年10月24日,張黎明獲得2012年電力改革創新成果幾等獎
一等獎。
2012年,張黎明在國家電網舉辦的「服務之星」競賽中,力挫群雄,捧得國回家電網公司「十答佳服務之星」榮譽稱號,服務隊獲「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天津市「優秀志願者服務團隊」、國家電網「金牌」共產黨員服務隊等榮譽。
(5)電力改革下的創新管理培訓擴展閱讀:
張黎明2012年搶修事件:
2012年7月26日深夜,一場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席捲津門。告急!告急!告急!停電!停電!停電!80多個報修電話彷彿雷鳴閃電中絕望的呼救。
張黎明帶領隊友們立即投入戰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汗水,泥水,雨水;張家,王家,李家……所有報修任務初戰告捷,可他們個個累成了一攤泥。
「大夥兒吃口飯吧。」張黎明這才意識到,連續奮戰8個小時,他和隊友們滴水未進。疲倦和睏乏排山倒海般襲來,他們最大的願望,只是睡個好覺。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明星」黎明與萬家燈火(時代楷模)
F. 淺析如何做好電力企業管理的創新工作
在構建市場抄經濟體系的浪潮下,電力事業的發展正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振興電力事業、創造國家經濟和社會美好的未來,需要電力企業加強企業管理,通過科學、合理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企業的經營水平和競爭能力.本文從電力企業管理的實際工作出發,在總結電力企業管理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分析了電力企業管理創新工作的特點,提出了做好電力企業管理創新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