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管理培訓 > 企業培訓質量評估流程規范

企業培訓質量評估流程規范

發布時間:2020-12-29 19:10:29

㈠ 培訓效果評價(關於ISO9001質量認證8.5.2糾正措施)怎麼寫

培 訓 記 錄 表
時間:2012年1月18日
參加培訓人員:

地點: 會議室
授課人:
培訓內容
ISO/16949:2009質量管理體系內 汽車生產件及相容關維修零件組織應用ISO9001:2008的特別要求
《質量手冊》FLY-QM4220-2010
《生產件批准控製程序》FLY-QP7363-2010
《FMEA控制管理辦法》 FLY-QJ7100-2010
《控制計劃管理辦法》 FLY-QJ7300-2010
培訓有效性評價:
受培訓人員通過培訓,對標准要求的理解明確,對程序掌握准確,能夠對FMEA和控制計劃正確運用,培訓達到了預期目的。

評價人: 年 月 日

㈡ 從管理的角度談一談教師培訓質量管理體系應當如何建設

質量管理體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是指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並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策劃、控制、保證和改進來使其實現的全部活動,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對質量管理及其實施方法有所介紹。
通常一個完整的培訓體系包括:培訓課程體系、培訓講師管理制度、培訓效果評估和培訓管理體系四部分組成。其中前三項是培訓體系的三大核心工作內容。培訓管理體系是把原本相對獨立的培訓課程體系、培訓講師管理制度、培訓效果評估融入到企業管理體系中,尤其要和晉升體系、薪酬體系相配合。
1、 如何建立培訓課程體系
培訓課程設置是建立在培訓需求分析基礎之上,根據培訓課程的普及型、基礎型和提高型將培訓課程分為員工入職培訓課程、固定課程和動態課程三類。
員工入職培訓課程設置較為簡單,屬普及性培訓,課程主要包括企業文化、企業政策、企業相關制度、企業發展歷史等。
固定培訓課程是基礎性培訓。是從事各類各級崗位需掌握的應知應會知識和技能,崗位調動、職位晉升、績效考核反應知識、技能有欠缺者需加強固定課程培訓。
動態培訓課程是根據科技、管理等發展動態,結合企業發展目標和競爭戰略做出培訓分析,這類培訓是保證員工能力的提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不難理解,固定培訓課程設置是培訓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在企業中必須建立起以員工職業化為目標的分層分類員工培訓體系,明確不同崗位,不同級別的人員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
首先,人力資源部會同各級部門,從崗位分析入手,對所有崗位進行分類,如分為管理類、專業類、技術類等。在分類基礎上對每一類進行層次級別定義和劃分。由此,按照企業的組織結構和崗位勝任模式來建立固定課程體系就有了分析的基礎和依據。以各級各類崗位為基礎,分析員工開展業務工作所需的職業化行為模塊和行為標准,在分析這些活動時,可以遵循以下三種思路。
從活動開展的內在邏輯關系來考慮。
從活動范圍來考慮。
從活動內容本身組成部分來分析。
分析支持這此職業化行為模塊和行為標准所需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由此,確定各級各類的培訓課程,從而開發出相應的培訓教材。不同級別的必備知識可以是相同的,但在深度和廣度上應該有所區別。
動態培訓課程可以從二個層次上進行分析。
企業目標。分析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競爭戰略,所希望達到的目標。考慮與此相關的管理思路、管理觀念和工作重點的轉移,組織流程的改造及涉及新的技術領域、工藝技術,並與此確定培訓課程。
從科技發展角度分析。如今科學技術、管理知識發展日新月異。當一項工作內容發生重大革新時,由此帶來的新技術、新的管理理念來確定培訓課程。
培訓體系建立之後,培訓對象的確定,可以遵循以下思路。
高層管理者。根據企業經營策略確定企業的人員要求,並由人力資源部分析並確定相應的人員培訓,例如烽火獵聘。
中層管理者。根據企業為他們制定的發展計劃和績效考評的結果,由高層管理者和人力資源部分析和確定他們的下一步發展需求。
基層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由中層管理者根據員工的績效考評來分析確定他們的培訓需求。
員工可以自己提出培訓需求,得到上一級主管及人力資源部認可。
2、 培訓講師隊伍建設
講師是整個培訓流程的源頭,講師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培訓質量的好壞。培訓講師來源基本上有兩種途徑:一是外部聘請;二是企業內部講師。限於篇幅,本文只對內部講師的隊伍建設略作介紹。
講師的主要任務是講課、教材開發和參與培訓課程的設置。為保證講師隊伍的高素質,企業內部應制訂《講師資格認證制度》,可以從專業知識、專業經驗、成就及表達能力四方面進行認證。對講師的工作績效可每半年或一年考核一次,優勝劣汰。同時為支持和鼓勵講師主動積極地開展培訓工作,給講師一定的時間從事教材的開發和一定的講課費和教材開發費。最後企業應幫助講師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組織他們進行專業培訓和技能訓練。
3、培訓效果評估
培訓效果評估是培訓流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評估結果將直接作用於培訓課程的改進和講師調整等方面。評估從四個方面考察。
第一層評估,反應層面。這類評估主要是考核學員對培訓講師的看法,培訓內容是否合適等。這是一種淺層評估,通常是通過設計問卷調查表的形式進行。
第二層評估,學習層面。主要是檢查學員通過培訓,掌握了多少知識和技能。可以通過書面考試或撰寫學習心得報告的形式進行檢查。
第三層評估,行為層。該層關心的是學員通過培訓是否將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工作績效。此類評估可以通過績效考核方式進行。
第四層評估,結果層。這類評估的核心問題是通過培訓是否對企業的經營結果產生影響。結果層的評估內容是一個企業組織培訓的最終目的,也是培訓評估最大的難點。因為對企業經營結果產生影響的不僅僅是培訓活動,還有許多其他因素都會影響企業的經營結果。
4、培訓管理體系
培訓體系是動態平衡的體系。包括培訓課程體系和培訓講師調整,及如何激勵學員培訓意願?如何開發和管理培訓供應商?如何把培訓課程的內容轉化為工作流程和規范化的操作文件等等,這些都是培訓管理體系要考慮的,並通過制訂相關制度加以落實。正如前文提到的培訓管理體系是保證培訓體系有效運作,對培訓活動順利開展起支持作用。
培訓體系建設
一個培訓體系構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制度、課程和講師。
制度是基礎,包括培訓管理辦法、培訓計劃、相關表單、工作流程、培訓評估辦法及內部講師制度。
課程是靈魂,包括課程設計、課件的製作、課程的審核評估。
講師是載體,也就是說講師僅僅是培訓的其中一個執行者,扮演的只是去演繹課程的角色。
培訓制度的作用在於規范公司的培訓活動,作為保證培訓工作順利進行的制度依據。應當包括:培訓管理辦法、培訓計劃、相關的表單、工作流程、培訓評估辦法及內部講師制度等幾個部分。培訓管理辦法中應充分體現培訓的過程及培訓結果評估將與員工的績效考核想結合。內部講師制度應體現選拔和激勵內部講師的精神,起到管理內部講師,規范內部講師授課行為的作用。
建立培訓體系首要工作就是建立培訓制度,設計培訓工作流程,製作相關的表單,制訂培訓計劃。
完成了制度建設,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培訓調研,即根據公司的發展規劃及人力資源規劃,針對培訓體系建設提出問題,對公司情況進行全方位的了解,並作出調研報告,完成崗位核心勝任知識和技能的確定,提出培訓目標,制訂相應的培訓計劃。根據培訓計劃進行課程設計。
課程是靈魂,培訓的核心內容就是課程。培訓的目的是提高員工的知識和技能水平,那麼如何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呢?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根據崗位說明書和作業指導書對現有崗位進行有效的崗位分析,提取該崗位的核心勝任技能及關鍵技能;其次,對目前在崗員工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測評,找出改進點;再根據改進點進行培訓課程設計。這是以勝任崗位、改進目前工作為目標的課程設計方式。
課程設計、課件的內容,課程的審核評估會根據培訓目標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講師是課程的演繹者,主要職責是將該課程的核心精髓傳達給學員。一個好的講師必須對課程涉及到內容有很深刻的了解,同時配合適當的授課技巧。如:技術類培訓課程的講師首先必須是一個技術專家,對該項目有充分的了解,培訓部門能夠幫助他完成的僅僅是改善授課技巧。
有了制度的保證,完成了課程的編、導、演,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培訓評估。
培訓評估是目前的最受企業關注的問題。沒有評估的培訓很容易就變成了「賠訓」,無法達成預先設定的培訓目標。我設計的評估包括兩個部分課程評估和培訓效果。課程評估又可以分為課程內容評估和授課效果評估。
課程內容評估主要是評估課程內容是否與培訓目標相吻合,是否體現了培訓的目標;採用量化關鍵指標的評估方式。授課效果評估主要是評估講師的授課技巧和演繹方式是否能被學員所接受;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
培訓效果評估的關注點是員工知識和技能的提升,採用的是書面考核和訓前訓後的兩次測評的數據差的形式來完成。
最後是培訓的形式和內部講師建設。
培訓通常是由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相結合來完成的。其形式不僅僅是通常意義上的課堂授課,還包括目前流行的沙盤模擬,情景演示,戶外拓展。當然不能忽略傳統的師帶徒、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指導和指引也是非常理想的培訓形式。
有選擇的引入外部培訓,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對於促進企業內部的知識更新和思想沖擊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內部培訓應該在整個培訓過程中佔有較大的比重,這樣既有助於節約企業的成本,又防止了企業核心機密的外泄,同時形成學習型組織的氛圍。更重要的是,企業的核心技術在企業內部的傳播防止了關鍵員工離職對企業造成的損失。建立內部講師制度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建立內部講師隊伍的難點在於無法充分的調動講師的積極性。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分析需要層次理論把握人的核心需求的形式來改善,建立一套合理的講師管理辦法和激勵機制來解決。

㈢ 培訓質量評估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培訓質量評估的根本目的是從各方面(學員、教師、課程設置、培訓時間等)檢查該培訓是否達到培訓目的,為隨後的培訓工作提供改進依據。

㈣ 參加首席質量官培訓有什麼考核

一、培訓對象及條件:
參加首席質量官任職資格培訓的人員一般為企業質量負責人、質量部領導、質量管理人員,並至少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 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從事質量管理工作5年以上,具有較好的溝通、協調、組織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實踐經驗;
* 具有中級以上的質量專業職業資格,並熱愛質量工作,熟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能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職業道德素養;
二、培訓內容:
1、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
2、首席質量官的質量視野
3、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
4、質量經濟分析
5、企業社會責任與產品質量責任
6、企業質量文化
7、品牌培育與管理
8、質量管理常用方法和培訓
二、培訓考核:
1、培訓評估:企業組織在人員培訓過程中,依據培訓的目的和要求,運用一定的評估指標和評估法,檢查和 評定培訓效果的環節。
2、抽樣評估法:即抽樣調查,依據評估的項目,對若干局部或個體培訓教學活動效果進行剖析。
3、調查評估法:評估主體深入到培訓實踐中,面向參加培訓的領導、管理者、導師、學員作調查,或查閱培 訓機構的有關總結、報告,聽取管理部門及群眾的反映,以取得可作為評估的資料、證據。
4、定量評估法:對培訓作用的輕與重、影響程度的深與淺、范圍的大與小以及評估對象的認識和行為表現的 程度等各種量的關系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最後做結論的評價方法。
5、定性評估法:定性評估法是通過對培訓活動以及受訓人員的表現進行分析與綜合,剖析其失誤的根源,查 找問題、分析原因,總結成功的經驗,最後做出結論性評價的方法。
6、單項評估法:側重或集中某一方面對評估對象進行分析、判定。如對某一學員的學科成績、思想道德品質 和某方面能力的評估。
7、動態評估法:動態評估就是把有關的人和事放到培訓的整個過程中去進行檢測評估,既看原有基礎,又看 目前狀況,更要看發展的潛力和趨勢,也就是從發展的趨勢上,從長遠的意義上,來評估其效果。
8、比較評估法:比較評估法是一種相對評估法,包括縱向比較評估和橫向比較評估兩個方面,縱向評估是將 評估對象放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進行歷史和和現實的比較,看其發展的相對發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其效果是增強了還是減弱了。
9、追蹤評估法:對評估對象在不同的環境、不同時間的狀態連續不斷地考察,比如對某一學員返回工作崗位 後定期或不定期的走訪、詢問、測試等。
10、問卷評估法:一些評估指標可以通過問卷的方式直接向評估對象了解,然後把答案按一定標准摺合成分數。 這種方法也是目前企業培訓活動中運用非常普遍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的關鍵在於設計出一份優秀的問 卷。
11、全方位評估法: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對評估對象進行綜合的全面的評估。包括:自我評估、同事評估和 上下級評估。
12、集體討論評估法:集體討論評估法是採取集體輿論評議、群體表決等方式,對評估對象做出評價和估量的 方法。

㈤ 如何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幹部教育培訓質量評估標准和體系

強化幹部教育培訓體制要不斷修訂完善幹部教育培訓管理體制,強化幹部教回育培訓工作的剛性管答理。
一是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的幹部教育培訓質量評估機制。要結合當前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實際,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幹部教育培訓質量評估標准和體系;
二是逐步規范對幹部教育培訓的管理。杜絕幹部教育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多頭培訓、重復培訓的現象,要嚴格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實行辦班申報制度,規范幹部教育培訓秩序;
三是加強制度建設。要不斷完善現有的幹部教育培訓規章制度,解決幹部教育培訓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

㈥ 質量管理體系評審培訓記錄怎麼填

請你將問題再具體點,你所說的質量管理體系評審是指管理評審么?管理評審為專什麼需要培訓啊?管理評審一般屬都是領導在一起討論、評審一些事情或會議討論一些事情,為什麼需要培訓呢?還是做質量《管理評審程序文件》的培訓呢?

我很願意盡力解答,但我不明確你提的問題哦

㈦ iso標准及質量手冊培訓效果評價怎麼寫

關於工廠質量標准能力要求的培訓有效性評價怎麼寫

㈧ 企業員工培訓材料記錄怎麼寫

RoHS是《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的英文縮寫。

首次注意到電氣、電子設備中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是2000年荷蘭在一批市場銷售的游戲機的電纜中發現鎘。事實上,電氣電子產品在生產中目前大量使用的焊錫、包裝箱印刷的油墨都含有鉛等有害重金屬。

歐盟將在2006年7月1日實施RoHS,屆時使用或含有重金屬以及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聯苯PBB等阻燃劑的電氣電子產品將不允許進入歐盟市場。

RoHS針對所有生產過程中以及原材料中可能含有上述六種有害物質的電氣電子產品,主要包括:白家電,如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空調,吸塵器,熱水器等,黑家電,如音頻、視頻產品,DVD,CD,電視接收機,IT產品,數碼產品,通信產品等;電動工具,電動電子玩具醫療電氣設備

一些大公司已經注意到RoHS並開始採取應對措施,如SONY公司的數碼照相機已經在包裝盒上聲明:本產品採用無鉛焊接;採用無鉛油墨印刷。
信息產業部2004年也出台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內容與RoHS類似,並於十月份成立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標准工作組」,研究和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標准體系;開展與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有關的標准研究和制修訂工作,特別是加快制定產業急需的材料、工藝、名詞術語、測試方法和試驗方法等基礎標准。

根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的最新數據,2004年一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在我國出口中所佔比重達55%。而歐盟已經成為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由於中國廠商環保理念和工藝水平的落後,RoHS指令使得將近270億美元的中國機電產品面臨歐盟的環保壁壘。
中國政府一直在給以密切關注和研究對策,國務院專門責成信息產業部負責針對歐盟環保指令的研究和應對工作。信息產業部根據《清潔生產促進法》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有關法規制定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已經完成,並於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規定,自2006年7月1日起,列入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重點防治目錄中的電子信息產品中不得含有鉛、汞、鎘、六價鉻、聚合溴化聯苯乙醚和聚合溴化聯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對於2006年7月1日以前的一段時間,中國政府要求電子信息產品製造商們實行有毒有害物質的減量化生產措施,並積極尋找可替代品。
同時,一個名為「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標准工作組」的機構也已經開始籌備成立,該機構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和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標准,開展與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有關的標准研究和制定工作,特別是加快制定急需的材料、工藝、測試方法和實驗方法的基礎標准。

因為企業做這個檢測報告無公信力,這個一般是在第三方檢測中心做。

更多詳細資料可以在網路上面找到.

體系與「標准化」
一、體系就是「標准化」
由13個國際組織制訂的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規范》是全球的「安全質量標准化」的標准。它和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依據相同的管理原理。

二、安全性評價就是「標准化」
航天集團和原一機部等行業率先在我國開展了「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安全性評價,並取得很大成績。
目前的「標准化」的有關規定在某些方面比安全性評價更全面,尤其是基礎管理部分,但沒有本質區別。安全性評價進一步完善能達到安監部門「標准化」的要求。

三、體系與「標准化」的區別
1.「標准化」缺少或減弱了一些要素
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標准化」的共性就是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所有核心要素——17個要素,缺少了任一要素的「標准化」都不是完整的「標准化」。
目前所見到的「標准化」要求缺少或減弱了以下要素(按OHSAS 18001):目標和方案(4.3.3),協商與溝通(4.4.3),記錄及其控制(4.5.4),內部審核(4.5.5),管理評審(4.6)。
2.體系是動態的,「標准化」是靜態的
體系對要素不斷更新的要求和監控機制(4.5、4.6)使企業的績效能持續滿足法規和企業自身的要求,「標准化」達不到這個層次。
實現了「標准化」的企業如能持之以恆並不斷改進,就構成了一個較好的體系。因為「標准化」包含了體系的大部分要素,但「標准化」本身沒有持之以恆、不斷改進的動力。
3.審核機構不同
體系和「標准化」都要求進行第一方、第三方審核。但體系的第三方審核由獨立的認證機構進行,每年有監督審核,三年一復評;「標准化」的第三方審核由政府認可的行業組織或事業單位進行,未要求每年進行監督審核。
4.體系對PDCA循環體現得更加清楚,對風險管理的核心作用體現得更加清楚。
(應當說明,如體系做的不好,上述的優點體現不出來。)

四、目前我國安全質量標准化的標准制訂情況
1.礦山
(1)煤礦:國家安監總局2004年3月20日發布「關於印發《煤礦安全質量標准化標准及考核評級辦法(試行)》的通知」。2007年12月7日發布《關於在全國煤礦繼續深入開展安全質量標准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2)金屬與非金屬礦山:安全總管一字[2005]27號《金屬與非金屬礦山安全質量標准化企業考評辦法及標准(試行)》。
2.危險化學品
國家安監總局2005年198號文《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質量標准化標准及考核評級辦法》(試點工作用)和《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質量標准化導則》。2005年9月發布《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准化規范》(送審稿)。
3.煙花爆竹
《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規范》和《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考核辦法》
4.機械行業
2005年《機械製造企業安全質量標准化標准及考核評級辦法(試行)》和《機械製造企業安全質量標准化考核評級標准》。
《農業機械製造企業安全質量標准化考核評級辦法與考核評級標准》
《汽車工業機械製造企業安全質量標准化考核評級辦法與考核評級標准》
《石化通用機械製造企業安全質量標准化考核評級辦法》
5.化工
《煤化工企業安全質量標准及考核評級辦法》
《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安全質量標准化管理及質量達標全程式控制制檢測技術及國家強制性條文》
《氯鹼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規范》(國家安監總局危化品登記中心)
《合成氨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規范》(國家安監總局危化品登記中心)
6.建築行業
《建築工程施工安全質量標准化達標與技術檢驗規范及國家強制性條文》
7.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安全生產標准化考核評級》。

五、簡單評述
1.有兩類安全質量標准化的標准,一種是較具體、要求定量化的,如煤礦、機械行業、航天科工的標准,一種是較原則性的,如關於危險化學品的標准。較原則性的標准,其包含的要素不如管理體系標准全面,其敘述不如管理體系標准嚴謹、精練。
2.在相關標准較完善、要求具體、有可操作性、適用於企業的情況下,按安全質量標准化的標准去做對企業是有好處的。
3.如果企業願意搞安全質量標准化,應將標准化和體系工作結合起來,而不應搞兩套(兩套工作程序、兩套文件),總體應以體系出現,即將標准化納入體系之中;同時滿足安全質量標准化考核評級的需要。

六、如何把體系與「標准化」結合起來?
在建立體系的過程中,把相關、適用的標准化要求納入其中。
例如,以危險化學品為例,把《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質量標准化標准及考核評級辦法》的要素納入OHSAS 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規范》之中,見下表。同時准備好相關資料,滿足安全質量標准化考核評級的需要。

標准化要素
OHSAS 18001(2007)要素

4.1 領導與責任

4.1.1 領導
4.4.1資源、角色、責任、職責與許可權

4.1.2 方針目標
4.2方針

4.1.3 機構設置
4.4.1

4.1.4職責
4.4.1

4.1.5安全生產投入
4.4.1

4.2 風險分析

4.2.1范圍與評價方法
4.3.1危險源識別、風險評價及控制策劃

4.2.2風險評價
4.3.1

4.2.3 控制措施
4.3.3目標與方案, 4.4.6運行控制

4.2.4風險控制
4.4.6, 4.4.7應急准備和響應

4.2.5風險信息更新
4.3.1

4.2.6重大危險源
4.3.1, 4.4.6

4.3 法律法規與管理制度

4.3.1 法律法規
4.3.2法律及其它要求

4.3.2 符合性評價
4.5.2合規性評價

4.3.3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4.4.4文件化

4.3.4 安全操作規程
4.4.4

4.3.5 管理制度修訂
4.4.5文件控制

4.4 培訓教育

4.4.1 管理人員培訓教育
4.4.2能力、培訓與意識

4.4.2 從業人員培訓教育
4.4.2

4.4.3 新從業人員培訓教育
4.4.2

4.4.4 其他人員培訓教育
4.4.2

4.4.5 日常安全教育
4.4.2

4.4.6 培訓教育管理
4.4.2

4.5 生產設施完整性

4.5.1 生產設施建設
4.4.6運行控制

4.5.2 生產設施管理
4.4.6

4.5.3 關鍵裝置及重點部位
4.4.6

4.5.4 檢維修
4.4.6

4.5.5 拆除和報廢
4.4.6

4.6 作業安全

4.6.1 作業證
4.4.6

4.6.2警示標志
4.4.6

4.6.3 直接作業環節
4.4.6

4.6.4分包商
4.4.6

4.6.5變更
4.4.6

4.7 產品安全與危害告知

4.7.1化學品檔案
4.4.6

4.7.2 鑒別與分類
4.4.6

4.7.3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
4.4.6

4.7.4化學事故應急咨詢服務電話
4.4.6

4.7.5危險化學品登記
4.4.6

4.7.6危害告知
4.4.6

4.8 職業衛生

4.8.1前期預防
4.4.6

4.8.2 防護與管理
4.4.6

4.8.3 個體防護用品
4.4.6

4.8.4 職業健康檢查
4.4.6

4.8.5作業場所管理
4.4.6

4.9 事故與應急

4.9.1事故報告
4.5.3事件調查、不符合、糾正及預防措施

4.9.2搶險與救護
4.5.3

4.9.3事故調查和處理
4.5.3

4.9.4應急指揮系統
4.4.7

4.9.5應急救援器材
4.4.7

4.9.6應急救援預案與演練
4.4.7

4.10 檢查與績效考核

4.10.1安全檢查要求
4.5.1績效測量與監視

4.10.2安全檢查形式與內容
4.5.1,4.5.5內部審核

4.10.3隱患整改
4.5.3

4.10.4績效考核
4.5.1,4.4.1,4.6管理評審

㈨ 教師培訓質量監控檢查評估制度

「三項制度」,即質量監控制度、質量分析制度和質量跟蹤制度,通過「二結合」,即隨機與定期檢查相結合,單項與綜合評估相結合,使課改工作達到「三落實」,落實到每一位教師,落實到每天教學工作,落實到每一堂課。 搜了好長時間,希望是這個^_^

閱讀全文

與企業培訓質量評估流程規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