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關於固體廢物的演講稿~5分鍾左右的
固體廢物是指人類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
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以及所造成的資源浪費是當今世界環境保護和資源保護的主要問題。固體廢物一詞中的「廢」具有鮮明的時間和空間特徵。從時間角度講,它僅僅相當於目前的科學技術和經濟條件,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礦物資源的日趨枯竭,生物資源滯後於人類需求,昨天的廢物勢必又將成為明天的資源。從空間的角度看,廢物僅僅相當於某一過程某一方面沒有使用價值,而並非在一切過程或一切方面沒有使用價值,某一過程的廢物,往往是另一過程的原料。 從我國面臨的經濟高速增長、環境狀況嚴峻、資源相對缺乏的形式出發,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發展循環經濟是重要的戰略選擇。自從90年代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來,發達國家正在把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看作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當今國際社會世界各國都在努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探尋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共贏的道路。根據國際上多年的實踐經驗,循環經濟是一條有別於傳統經濟的發展模式,在固體廢物的污染治理工作中,實現固體廢物的循環利用,能夠有效解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問題,並支持未來經濟高速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固體廢物的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施行8年來,我國的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總體上還處於起步階段,歷史欠賬較多,基礎設施薄弱,固體廢物污染仍然十分嚴重。我國固體廢物的現狀是,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穩中有升,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逐步提高,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有所加強,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從1996年的6.59億噸到2001年的8.88億噸,年增長xxxx;其排放量年增長1xxxx,其中,哈爾濱市2003年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871.3xxxx噸,較2002增加13.3xxxx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為636.9xxxx噸,綜合利用率7xxxx。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也在不斷增長,垃圾產生量年增長8-1xxxx,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僅為2xxxx。危險廢物累計儲存量達到200xxxx噸。2001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年綜合利用量4.73億噸,綜合利用率達到52.xxxx,垃圾年處理量783xxxx噸,處理率達到58.xxxx。
當前固廢防治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和處置問題突出,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渣越積越多,長期得不到有效處置,給周圍環境帶來了嚴重危害,許多省市的鉻渣危害尤為突出,鄉鎮企業工業固廢處置更是薄弱環節。據統計,全國堆積礦山固體廢物佔用或破壞土地達90xxxx公里,其中三分之二是耕地。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能力不足、標准不高,處理方式單一,生活垃圾急劇增加,處理方式又都採用衛生填埋,年復一年,土地資源不堪重負。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低下,全國危險廢物年產生量在90xxxx噸左右,綜合利用和處置僅為60xxxx噸,每年約有30xxxx噸被貯存起來,全國累計貯存量已達200xxxx噸。目前全國只有1xxxx城市建了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但因種種原因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危險廢物緊急事故快速反應能力長期處於較低水平。農村固體廢物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對農村固體廢物的處理,大多數地區還沒有提上日程。由於農業生產的集約化,畜禽糞便未經有效處理直接排入環境,嚴重污染空氣和水體。農村的大量生活垃圾基本沒有得到處理處置。
三、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的意義、原則和框架
(一)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的意義
固體廢物循環利用是循環經濟的一種具體體現形式,本質上也是一種生態經濟,是按照生態規律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固體廢物的生態化轉向,可以有效地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排放量,使其成為一種原料資源從而創造新的經濟價值。固體廢物要在這個不斷進行的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從而根本上解決長期以來固體廢物環境污染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尖銳沖突,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條有效途徑。
(二)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的原則
隨著固體廢物對環境污染程度的加重以及人們對環境污染為題越來越關注,《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首先確立了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則即:「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其中資源化是指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採取管理和工藝措施,在固體廢物中收回物質和能源,以前一種產品的廢物做後一種產品的原料,在以後一種產品的廢物生產第三種產品,如此循環和回收利用既可使固體廢物的排出量大大減少,還能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滿足良性的可持續發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