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管理培訓 > 流程與質量管理培訓大綱

流程與質量管理培訓大綱

發布時間:2020-12-28 06:10:30

⑴ 求助;論文題目:內部營銷與服務質量管理.........論文提綱

題目:內部營銷與服務質量管理
一、論文中心議題:
1、概述企業發展史
2、開展內回部答營銷的必然趨勢
3、企業內部營銷的現狀
A、內部營銷的定義
B、內部營銷所遇困難
4、如何開展內部營銷
A、提高服務質量的途徑
B、開展內部營銷
由以上的內容導出中心議題,就是自己的理念。
二、 論據部分:
舉出例子,這個網上有的,一些知名企業的實例。
三、論點:
通過例子分析觀點。印證自己的中心議題。
四、論證層次
由外到內、透過現象反映本質。
1、 2、 3、 4、
五、參考資料:

這個是大約的提綱格式,按照這個寫出來就可以,主要是有思路了,就好寫了,素材自己好好找找,我的個人建議,希望能幫到你,呵呵

⑵ 質量管理大綱與管理手冊差別

質量大綱?現在應該是很少用這個詞了吧,我認為應該是質量總體規劃,相當於回質量方針一答類的東西。
管理手冊主要是對整個過程的一個描述和整個系統內各個介面、職責、過程的總體指導,同時引出程序文件等下層文件。相當於憲法作用,所以也成為一層文件,為金字塔的頂層。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⑶ 《材料員實務》學習提綱

材料員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法律法規基本知識
一、建築法
第五十七條、第五十九條、第七十四條、
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二十八條、第二九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七條第二款、第五十三條、第五十六條、第六十三條、第六十五條
三、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第一條、第二條、第六條、第九條、第十九條
四、合同法
第二章合同的訂立、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七章違約責任、第十三章租賃合同、第十六章建設工程合同、第十七章運輸合同、
五、市建委發布的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材產品目錄
京建材(1998)480號、京建材(1999)518號、京建材(2001)192號、京建材(2004)16號
六、關於發布《北京市建設工程材料使用導向目錄(2005-2008)》的通知
七、關於發布北京市第五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築材料及施工工藝目錄的通知(京建材[2007]837號)
八、關於印發《北京市建設工程材料使用監督管理若干規定》的通知(京建法[2007]722號)
第二部分崗位實務知識
一、專業基礎知識
(一)材料的物理性質
1.掌握材料與質量有關性質的定義、計算
2.熟悉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
3.了解材料與溫度有關的性質
(二)材料的力學性質
1.掌握強度的分類與計算
2.了解彈性與塑性
3.了解脆性與韌性
(三)材料的耐久性
1.了解耐久性的定義
2.掌握影響耐久性的因素
3.了解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4.掌握孔隙率對材料性質的影響
(四)、氣硬性無機膠凝材料
1、石灰
(1)了解石灰的生產
(2)掌握石灰熟化與陳伏
(3)了解石灰硬化過程
(4)熟悉石灰的技術標准
(5)了解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2、石膏
(1)了解建築石膏的生產、凝結、硬化
(2)熟悉建築石膏的性質和質量標准
(3)掌握建築石膏緩凝劑、促凝劑的選用
(4)了解石膏製品
3、水玻璃
(1)熟悉水玻璃模數
(2)熟悉水玻璃促硬劑
(3)了解水玻璃的主要技術性質與用途
(五)水泥
1、通用水泥
(1)熟悉通用型水泥的品種、命名與代號
(2)了解通用型水泥的水化特性與選用
(3)掌握通用型水泥的主要技術性質
(4)掌握通用型水泥儲運的技術要求
(5)掌握通用型水泥進場驗收標准
2、快硬硅酸鹽水泥
(1)熟悉快硬硅酸鹽水泥的特點
(2)了解快硬硅酸鹽水泥的用途
3.白色硅酸鹽水泥
了解白色硅酸鹽水泥的強度等級與白度等級的劃分
4.高鋁水泥
了解高鋁水泥的特性與使用、掌握其儲存要求
(六)、混凝土
1、了解混凝土的分類
2.掌握混凝土原材料及質量要求
⑴.水泥⑵.砂3.石⑷.水
3.熟悉混凝土的主要技術性質及其影響因素
⑴.和易性⑵.強度⑶.耐久性
4.了解常用混凝土外加劑的種類、品種與作用
5.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⑴.了解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基本要求
⑵.熟悉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與設計步驟
6.掌握施工配合比的換算
7.了解其他混凝土
(1)輕骨料混凝土--輕骨料的種類及技術要求
(2)加氣混凝土的品種
(3)防水混凝土的配製方法
(4)泵送混凝土對原材料的要求
(七)建築砂漿
1、了解建築砂漿的分類
2、砌築砂漿
(1)掌握砌築砂漿原材料的組成及質量要求
(2)了解砌築砂漿的技術性質
3、了解其他品種砂漿組成材料的質量要求
(八)牆體材料
1、熟悉砌牆磚的種類、技術要求與應用
2、熟悉建築砌塊的種類、技術要求與應用
3、了解輕質牆板的品種、規格與用途
(九)建築鋼材
1、掌握鋼材的力學性能與工藝性能
2、熟悉鋼材的主要化學成分及對鋼材性能的影響
3、建築鋼材
(1)熟悉普通碳素結構鋼的牌號表示方法、質量標准
(2)熟悉普通低合金結構鋼牌號表示方法、質量標准
4、掌握熱軋鋼筋的級別劃分、牌號表示方法、質量標准
5、熟悉型鋼的種類、型號表示方法
6、了解冷拉鋼筋的冷加工硬化原理、時效、冷拉效果
(十)防水材料
1、熟悉石油瀝青的主要組成、主要技術性質、主要技術指標
2、了解煤瀝青與石油瀝青的區別
3、熟悉防水卷材
(1)瀝青防水卷材主要品種、特性
(2)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主要品種、特性
(3)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主要品種、特性
4、了解其他防水製品(配製方法)
包括瀝青膠、冷底子油、乳化瀝青
(十一)了解保溫、吸聲材料
1、保溫材料的技術要求
2、無機保溫材料的特點、種類、品種及其製品
3、有機保溫材料的種類、品種特點及其製品
4、吸聲材料主要技術指標、種類及品種名稱
(十二)木材
1、了解木材的構造
2、了解木材的主要技術性質
3、了解木材品種和規格;熟悉鋸材的等級標准
4、了解木製品的種類、掌握有害物質控制標准
5、了解木材防火劑
(十三)建築裝飾材料
1、了解建築裝飾材料的作用
2、了解天然裝飾石材
包括大理石、花崗岩的主要礦物組成、構造特徵、酸鹼性,物理、化學性質,加工方法、使用范圍.
3、了解裝飾陶瓷製品
包括釉面磚、陶瓷錦磚、牆地磚、陶瓷劈離磚等
4、建築玻璃
(1)掌握普通玻璃(普通平板玻璃、磨砂玻璃、壓花玻璃)的規格、特點與用途
(2)熟悉安全玻璃(鋼化玻璃、夾絲玻璃、夾層玻璃、)的特點與用途
(3)了解熱工玻璃(吸熱玻璃、熱反射玻璃、中空玻璃、光致變色玻璃)的特點與用途.
5、建築裝飾塑料
(1)了解塑料的性能、特點
(2)了解建築裝飾塑料製品(塑料壁紙、塑料地板、塑料裝飾板)的特點與用途
6、建築裝飾塗料
(1)熟悉建築塗料的基本組成
(2)了解常用建築塗料的種類、適用范圍
7、金屬裝飾材料
(1)了解不銹鋼的主要特性及其主要產品
(2)了解彩色塗層鋼板的類型及其用途
(3)了解鋁合金及其製品
二、專業實務知識
(一)概述
1.了解建築物資供銷體制的基本形式
2.熟悉建築企業材料管理的基本內容
3.了解建築企業材料管理的基本職能
4.了解建築企業材料管理的基本規律
5.掌握建築企業材料管理的方法
(二)材料消耗定額管理
1.掌握材料消耗定額的概念
2.了解材料消耗定額在材料管理中的作用
3.熟悉材料消耗與材料消耗定額的內容分析
4.熟悉材料消耗定額的分類、構成與用途
5.熟悉"兩算"對比及其作用
6.掌握材料消耗定額的應用(材料分析)
7.了解材料消耗定額的制定方法
8.熟悉材料消耗定額的調整
9.熟悉材料消耗定額的考核
(三)材料計劃管理
1.了解材料計劃管理及其主要任務
2.熟悉材料計劃的種類及相互關系
3.熟悉材料需用計劃與材料供應計劃的編製程序
4.熟悉實施材料計劃過程管理
(四)材料采購管理
1.熟悉材料采購應遵循的原則
2.了解影響材料采購的因素
3.了解材料采購信息管理
4.掌握材料采購和加工加工訂貨的業務內容
5.掌握材料采購合同及其條款
6.熟悉材料采購合同管理
7.掌握材料采購對象的確定方法
8.熟悉經濟采購批量及費用測算
(五)材料供應管理
1.了解材料供應管理及其特點
2.了解材料供應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3.熟悉材料供應管理的內容
4.掌握材料供應考核辦法
5.熟悉材料供應方式及其選擇
6.掌握限額領料的概念、依據、執行程序
(六)材料運輸管理
1.了解材料運輸管理與材料合理運輸的概念
2.熟悉材料運輸的形式及其特點
3.了解材料運輸管理的原則
(七)材料儲備管理
1.了解材料儲備定額及其分類
2.熟悉材料經常儲備定額、保險儲備定額、最高最低儲備定額計算
3.熟悉材料儲備管理的內容
4.掌握材料驗收程序與材料數量驗收、質量驗收
5.掌握材料保管的目的與要求
6.掌握材料出庫程序
7.熟悉倉庫盤點的內容與方法
8.掌握ABC分類管理法在材料儲備管理中的應用
9.了解金額比例法
(八)施工現場材料管理
1.了解現場材料管理及其原則
2.熟悉現場材料管理的階段劃分與各階段管理的主要內容
3.掌握現場材料驗收和保管的基本方法
4.掌握現場材料發放和耗料程序
5.了解現場材料節約的途徑
(九)周轉材料及工具管理
1.了解周轉材料與周轉材料管理的內容
2.熟悉周轉材料租賃的管理內容和方法
3.了解周轉材料費用承包和實物量承包的方法及其適用性
4.了解工具的概念與工具管理的任務
5.了解工具的租賃管理
(十)材料核算管理
1.了解材料核算及其種類,特點
2.了解工程費用的組成
3.掌握材料成本核算的內容
4.熟悉材料核算的主要業務

⑷ 我要寫一篇關於質量管理方面的論文,開題報告和大綱無從下手

質量管理論文

「質量」一詞聽起來並不陌生,至少我們知道在買衣服時會聽到:「這衣服好不好呀」這樣的話。盡管有些抽象,不像蘋果、梨那樣可以摸得著,看得見,但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質量就是一種產品,一件物品的好與壞。

質量管理就是實施怎樣的措施,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對於像我們這樣的食品公司來說,質量是極其重要的。同樣提起它的危險性來,可能我們這些員工會是最受益不過了,這將會給公司工人的損失將會無法估量的。向每個人提出一個問題:假如一件事情你能夠一次做好,那你是一次做好呢,還是亡羊補牢呢?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選擇前者,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不是貶斥別人,我也是這樣,不是一直向著革命方向努力嗎?歌詞里不也是唱到「世間自有公道,付出自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說句實在話,如果一次就能做好,節約成本,公司是受益者,同時工人更是受益者。其實質都是在說明質量在各項工作中的重要性,無論是物品還是蔬菜、水果,食品都應該講究的是質量管理,如何管理好質量,才是員工進步,公司進步的保證。

我公司一直都很注重質量管理,在生產過程中一點都不敢疏忽,通過不斷的質量總結,採取了有效的措施,及時的把生產過程中的不合格品嚴格控制住,從而不僅保證了產品質量,同時也提高了公司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肯定的講:質量是維系整個公司的重要紐帶。今後我們全體員工都應更加註重起來:

1、我們要求每個員工都應首先保證個人衛生清潔無異物,他應該包括在進車間前和在車間生產過程中。

2、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產品工藝要求生產,保證質量達到客戶滿意。

3、要保證外包裝袋、外包裝箱上所有的標志清晰。因為它是很多客戶和消費者簽訂該產品是否標准、合格的基本依據,尤其是有效期。

4、嚴格控制異物,產品中一旦出現異物,消費者不僅會對改產品產生懷疑,更會對該公司產生想法,其後果是不想而知的。

上述種種都說明:質量管理勢在必行。質量在整個公司占據的地位,所以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應重視起來。質量顧名思義,就是講某種東西的品質與數量是否符合標准。質量就是公司賴以生存的基礎;質量就是公司的生命。沒有保證質量管理措施,就不會有更好的產品質量,沒有好的產品質量就沒有公司更美好的未來

⑸ 某公司的質量管理研究的論文,提綱怎麼寫大概,可以用哪些分析方式

挺簡單的,能班忙
寫一下具體的提綱

⑹ 請教一些質量管理制度的內容或起草提綱

別人確實無法幫你編寫,提供一個給你參考。

總 則

第一條 目的

為推行本公司質量管理制度,並能提前發現產品質量問題,並予以迅速處理,來確保及提高產品質量使之符合管理及市場需要,特製定本細則。

第二條范圍

本細則包括:

1.質量檢驗標准;

2.不合格品的監審;

3.儀器量規的管理;

4.製程質量管理;

5. 成品質量管理;

6.產品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

7.產品質量確認;

8.質量管理教育培訓

9. 產品質量異常分析及改善。

各項質量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設訂

第三條 制定質量檢驗標準的目的

使檢驗人員有所依據,了解如何進行檢驗工作,以確保產品質量。

第四條 檢驗標準的內容:應包括下列各項

(一)適用范圍

(二)檢驗項目

(三)質量基準

(四)檢驗方法

(五)抽樣計劃

(六)取樣方法

(七)群體批經過檢驗後的處置

(八)其它應注意的事項

第五條 檢驗標準的制定與修正

1.各項質量標准、檢驗規范若因①設備更新②技術改進③製程改善④市場需要⑤加工條件變更等因素變化,可以予以修正。

2.質量標准及檢驗規范修訂時,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填立「質量標准及檢驗規范設(修)訂表」,說明修訂原因,並交有關部門會簽意見,呈現總經理批示後,始可憑此執行。

第六條 檢驗標准內容的說明

(一)適用范圍:列明適用於何種進料(含加工品)或成品的檢驗。

(二)檢驗項目:將實放檢驗時,應檢驗的項目,均列出。

(三)質量基準:明確規定各檢驗項目的質量基準,作為檢驗時判定的依據,如無法以文字述明,則用限度樣本來表示。

(四)檢驗方法:說明在檢驗各檢驗項目時,是分別使用何種檢驗儀器量規或是以官感檢查(例如目視)的方式來檢驗,如某些檢驗項目須委託其他機構代為檢驗,亦應註明。

(五)取樣方法:抽取樣本,必須由群體批中無偏倚地隨機抽取,可利用亂數來取樣,但群體批各製品無法編號時,則取樣時,必須從群體批任何部位平均抽取樣本。

(六)群體批經過檢驗後的處置:

(略)

不合格品的監審辦法

第七條 適時處理不合格品,監審其是否能轉用或必須報廢,使物料能物盡其用,並節省不合格品的管理費用及儲存空間。

第八條 由質量管理單位負責召集工程、生產、物料等有關單位組成監審小組負責監審。

第九條 實施要點

(一)發現不合格品,由發生單位填具不合格品監審單(填妥不合格品的品名、規格、料號、數量、不良情況等)送交監審。

(二)監審時需慎重考慮,並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略)

(三)監審小組將監審情況及判定填入不合格品監審單內,並經廠長核准後,即由有關單位執行。

(四)監審小組應於三日內完成監審工作。

儀器管理

第十條 儀器校正、維護計劃 (略)

第十一條 校正計劃的實施 (略)
第十二條 儀器的維護與保養(略)
製程質量檢驗

第十三條 製程質量異常的定義

(一)不良率高或存在大量缺點。

(二)管理圖有超連串,連續上升或下降趨勢及周期時。

(三)進料不良,前工程不良品納入本工程中。

第十四條 製程質量檢驗

1.質檢部門對各製程在製品均應依「在製品質量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質量檢驗,以提早發現異常,迅速處理,確保在製品質量。

2.在製品質量檢驗依製程區分,由質量管理部IPQC負責檢驗:

3.質量管理工程科於製程中配合在製品的加工程序、負責加工條件的測試。

4.各部門在製造過程中發現異常時,組長應即追查原因,並加以處理後,將異常原因、處理過程及改善對策等開立「異常處理單」呈(副)經理指示後送質量管理部,責任判定後送有關部門會簽後再送總經理室復核。

5.質檢人員於抽驗中發現異常時,應反應單位主管處理並開立「異常處理單」呈經(副)理核簽後送有關部門處理改善。

6。各生產部門依自檢查及順次點檢發生質量異常時,如屬其他部門所發生者以「異常處理單」反應處理。

7.製程問半成品移轉,如發現異常時以「異常處理單」反應處理。

第十五條 實施要點

1.發現單位於製程中發現質量異常,立即採取臨時措施並填寫異常處理單通知質量管理單位。

2.填寫異常處理單需注意:

(1).非量產者不得填寫。

(2).同一異常已填單在24小時內不得再填寫。

(3).詳細填寫,尤其是異常內容,以及臨時措施。

(4).如本單位就是責任單位,則先確認。

3.質量管理單位設立管理簿登記,並判定責任單位,通知其妥善處理,質量管理單位無法判定時,則會同有關單位判定。

4.責任單位確認後立即調查原因(如無法查明原因則會同有關單位研商)並擬定改善對策,經廠長核准後實施。

5.質量管理單位對改善對策的實施進行稽核,了解現況,如仍發現異常,則再請責任單位調查,重新擬訂改善對策,如已改善則向廠長報告並歸檔。

第十六條 製程自主檢查

1.製程中每一位作業人員均應對所生產的製品實施自主檢查,遇質量異常時應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異常應立即報告科長或組長,並開立「異常處理單」見(表)一式四聯,填列異常說明、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送質量管理部門判定異常原因及責任發生部門後,依實際需要交有關部門會簽,再送總經理室擬定責任歸屬及獎懲,如果有跨部門或責任不明確時送總經理批示。

2.現場各級主管均有督促所屬確實實施自主檢查的責任,隨時抽驗所屬各製程質量,一旦發現有不良或質量異常時應立即處理外,並追究相關人員疏忽的責任,以確保產品質量水準,降低異常重復發生。

3.製程自主檢查規定依「製程自主檢查實施辦法」實施。

成品質量管理

第十七條 成品質量檢驗

成品檢驗人員應依「成品質量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質量檢驗,以提早發現問題,迅速處理以確保成品質量。

第十八條 出貨檢驗

每批產品出貨前,品檢單位應依出貨檢驗標示的規定進行檢驗,並將質量與包裝檢驗結果填報「出貨檢驗記錄表」呈主管批示後依綜合判定執行。

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

第十九條 原物料質量異常反應

1.原物料進廠檢驗,在各項檢驗項目中,只要有一項以上異常時,無論其檢驗結果被判定為「合格」或「不合格」,檢驗部門的主管均須於說明欄內加以說明,並依據「資材管理辦法」的規定呈核與處理。

2.對於檢驗異常的原物料經核決主管核決使用時,質量管理部應依異常項目開立「異常處理單」送製造部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安排生產時通知現場注意使用,並由現場主管填報使用狀況、成本影響及意見,經經理核簽呈總經理批示後送采購單位與提供廠商交涉。

第二十條 在製品與成品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

1.在製品與成品在各項質量檢驗的執行過程中或生產過程中有異常時,應提報「異常處理單」,並應立即向有關人員反應質量異常情況,使能迅速採取措施,處理解決,以確保質量。

2.製造部門在製程中發現不良品時,除應依正常程序追蹤原因外,不良品當即剔除,以杜絕不良品流入下製程(以「廢品報告單」提報,並經質量管理部復核才可報廢)。

產品質量確認

第二十一條 質量確認時機

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於安排「生產進度表」或「製作規范」生產中遇有下列情況時,應將「製作規范」或經理批示送確認的「異常處理單」由質量管理部門人員取樣確認並將供確認項目及內容填立於「質量確認表」,連同確認樣品送營業部門轉交客戶確認。

1.客戶附樣的印刷線路非本公司或要求不同者。

2.批量生產前的質量確認。

3.客戶附樣與製品材質不同者。

4.客戶要求質量確認。

5.生產或質量異常致產品發生規格、物性或其他差異者。

6.經經理或總經理指示送確認者。

第二十二條 確認樣品的生產、取樣與製作

1.確認樣品的生產

(1)若客戶要求確認底片者由研發部製作供確認。

(2)若客戶要求確認印刷線路、傳洋效果者,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以小時製作供確認。

2.確認樣品的取樣

質量管理部人員應取樣二份,一份存質量管理部,另一份連同「質量確認表」交由業務部客戶確認 。

第二十三條 質量確認書的開立作業

1.質量確認書的開立

質量管理部人員在取樣後應即填「質量確認表」一式二份,編號連同樣品呈經理核簽並於「質量確認表」上加蓋「質量確認專用章」轉交研發部及生產管理人員,且在「生產進度表」上註明「確認日期」後轉交業務部門。

2.客戶進廠確認的作業方式

客戶進廠確認需開立「質量確認表」質量管理人員並要求客戶於確認書上簽認,並呈經理核簽後通知生產管理人員排制,客戶確認不合格拒收時,由質量管理部人員填報「異常處理單」呈經理批示,並依批示辦理。

第二十四條 質量確認處理期限及追蹤

1.處理期限

營業部門接獲質量管理部或研發部送來確認的樣品應於二日內轉送客戶,質量確認日數規定國內客戶5日,國外客戶lo日,但客戶如需裝配試驗始可確認者,其確認日數為50日,設定日、數以出廠日為基準。

2。質量確認追蹤

質量管理部人員對於末如期完成確認者,且已逾2天以上者時,應以便函反應營業部門,以掌握確認動態及訂單生產。

3.質量確認的結案

質量管理部人員於接獲營業部門送回經客戶確認的「質量確認表」後,應即會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於「生產進度表」上註明確認完成並以安排生產,如客戶認為不合格時應檢查是否補(試)制。

質量管理教育訓練辦法

第二十五條 質量管理教育訓練的目的是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質量知識及質量管理技能,使員工充分了解質量管理作業內容及方法,以保證產品的質量,並使質量管理人員對質量管理理論與實施技巧有良好基礎,以發揮質量管理的最大效果,以及協助協作廠商建立質量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條 由質量管理部負責策劃與執行,並由管理部協辦。

第二十七條 實施要點

(一)依教育訓練的內容,分為以下三類:

1.質量管理基本教育:參加對象為本公司所有員工。

2.質量管理專門教育:參加對象為質量管理人員、檢查站人員、生產部及工程部的各級工程師與單位主管。

3.協作廠商質量管理:參加對象為協作廠商。

(二)依訓練的方式,分為以下二種:

1.廠內訓練:為本公司內部自行訓練,由本公司講授或外聘講師至廠內講授。

2.廠外訓練:選派員工參加外界舉辦的質量管理講座。
(三)由質量管理部先擬訂「質量管理教育訓練長期計劃」列出各階層人員應接受的訓練,經核准後,依據長期計劃,擬訂「質量管理教育訓練年度計劃」列出各部門應受訓人數,經核准後實施,並將計劃送管理部轉知各單位。

(四)質量管理部應建立每位員工的質量管理教育訓練記錄卡,記錄該員已受訓的課程名稱、時數、日期等。

質量異常分析改善

第二十八條 質量異常統計分析

1。質量管理部每日IPQC抽查記錄統計異常料號、項目及數量匯總編制「總機班、料號不良分析日報表「送經理核示後,送製造部一份以了解每日質量異常情況,以擬改善措施。

2。質量管理部每周依據每日抽檢編制的「各機班、料號不良分析日報表」將異常項目匯總編制「抽檢異常周報」送總經理室、製造部品保組並由製造科召集各機班針對主要異常項目、發生原因及措施檢查。

第二十九條 製程質量異常改善「異常處理單」經經理列入改善者,由經理室品保組登記交由改善執行部門依「異常處理單」所擬的改善對策確實執行,並定期提出報告,會同有關部門檢查改善結果。

第三十條 質量管理圈活動

為提高全體員工的工作能力,增強員工與群體的合作,創造明朗愉快的工作場所,促進管理活動的水平,實現「目標經營管理」,公司內各部門來共同組成質量管理圈,以推動改善工作。

附 則
第三十一條 實施與修訂

本細則呈總經理核准後實施,增補修改亦同

⑺ 如何編制年度企業品質管理規劃大綱

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來做,其次要結合產品特性,將質量損失,合格率,一次交檢合格率等作為質量目標,進行規劃

⑻ 如何從教學大綱,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教學思想的管理
學校教導主任或鄉(鎮)業務幹部抓教學管理,首先要把著眼點放在對教學思想的管理上,以保證教學工作的方向性,體現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的要求;體現傳授知識、塑造思想、發展智力、增強體質的要求;體現教學工作具有社會性、科學性、繼承性和創造性等特點的要求;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能力為目的、思維為核心的要求。以這些要求統帥教師的思想行為和教學工作的全過程;以這些要求來開展教學研究和實驗改革等活動。如玉溪一中的教學思想是:「以綱為綱,以本為本;抓好雙基,發展智能;課堂為主,課外為輔;改革教法,促進學法;繼承傳統,發展電教;發揮特長,因材施教;分類推進,全面提高。」
(二)教學環節的管理
教學環節指的是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成績的考核與評定等活動。這些活動,是基於教學規律、學生的認識規律而形成的先後銜接、各具智能、互相作用、互相制約的活動程序。這個活動持續猶如一條鏈條,上述的每一個活動都是這一條鏈條上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學環節的管理是整個教學管理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內容是,按照教育方針的要求,按照課程計劃、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各環節的質量標准,通過質量檢查、質量評估、質量分析等活動,進行質量管理;按照教學任務的要求,通過你們管理能力的發揮,強化計劃管理工作、教師管理工作、教學實驗改革工作,建立起合乎教學規律的穩定的有活力的教學環境、教學秩序;貫徹開放的原則,克服封閉式的缺點,實現課內外結合,努力建立適應時代要求的教學體系。
(三)教學事務管理
學校教學事務的管理,是一項細致、復雜的工作,是教學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既服務於教學,又管理教學,對保持正常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有教學計劃的擬訂(含周歷)、招生編班、學籍管理、排課程表、教學檔案資料、實驗教學、圖書室及校內外活動時間安排等的管理;課程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的落實;教學檢查、教學評估、教學經驗的總結等。因此,各位要充分發揮指導、調度、參謀、研究、視導、評價、服務的功能,強化自己的工作。
(四)教學質量管理
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學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在教學管理中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質量是教學的生命,教學質量管理就是通過抓質量來實施管理。具體地說,實施教學質量管理,一是要研究質量標準的確定,二是教學質量的控制;三是教學質量的評估。三者中,確定標準是起點,控制是保證,評價是工具。三者缺一不可,都是直接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 教學常規管理
教學常規是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根據教學工作規律和教學的實際而制定的管理和規范的行為准則。主要包括教學計劃、教學總結的管理、教學「五環」的管理,它是管理和評價教師工作的重要基準。
(一)計劃的管理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是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個規劃或打算,盲目地去做,是不會把事情做好的。因此,教導主任或業務幹部除了搞好本單位教學計劃的制定外,還要引導教研組長、教師搞好教學計劃的制定和管理。因為計劃是實現目標的行動指南。
1、學校教學計劃內容包括:教學情況分析(主要是對上學年或上學期教學工作的估計,取得主要經驗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本學年或本學期的新情況、新特點等)、本學年或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目標和要求、本學年或本學期教學工作的內容和措施。如:每學年上學期舉辦全校性青年教師(35歲以下)的研究課;每學年下學期舉辦全校性中老年教師的研究課、示範課等,以教學活動為載體,推動教學工作的開展。同時,每學年,以教研組為單位,舉辦相應的學生競賽活動。
2、教研組計劃內容包括:對本組前學期教學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和問題的簡要分析,本學期改進教學的基本設想和教學研究的基本內容與課題,按周安排好各次教學研究活動的內容、人員及時間,本組學科課外活動的內容、組織分工及時間安排。
3、教師教學計劃內容包括:前一學期所教學科的教學質量分析,所教班級優秀學生、退步生的情況分析,本期所教學科的目標(包括知識方面、「雙基」方面、能力方面、思想品德方面),教學進度(單元內容、時間安排),考核安排,針對實際的課題研究(課題提出的意義、課題研究的措施及步驟、預期目標),所教學科優秀生、退步生的輔導。
(二)總結的管理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也就是說,有開頭,就要有結尾。或者說有計劃,就要有總結。好的總結對工作起到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的作用,因此,搞好學校、教師的教學工作總結至關重要。
一份完整的總結包括工作的基本情況、取得的經驗、存在的問題及努力的方向。
(三)教學「五環」的管理
教學「五環」包括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所遵循的規則。也包括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日常學習中應遵循的規則。
1、教師教學「五環」。
(1)備課
備課是指在上課之前所做的各項准備工作,它是上好課的前提,是上好課的基礎。備課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編寫教案)。備課至少要做到通讀全期教材,熟讀單元教材,精讀課時教材,其基本要求是:
第一,鑽研教學大綱。要明確教學大綱所闡述的教學指導思想、學科性質和地位;明確教學大綱提出的教學總目標和所教年段的具體要求;明確本科教材的內容體系及安排;明確本科教學上的特點、教學大綱提出的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明確教學大綱中提出的所教學科教材的編寫原則、編寫意圖和基本結構。
第二,熟悉教材,鑽研教材。通覽教材,注意教材的系統性;熟讀教材,注意教材的科學性;研究教材,把握重點和關鍵。
第三,明確目標,考慮方法。根據教材內容,確定單元和章節的教學目標。同時,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努力做到從感性到理性,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有近及遠,由此及彼等這些符合人們認識客觀的規律。
第四,把握課堂,環環緊扣。一備復習提問,以舊引新,且問題必須忌偏、忌深、忌淺;二備教具(或演示實驗)該做則做;三備例題聯系生活,變難為易;四備語言要准確、鮮明、生動,通俗易懂;五備板書布局,字跡清楚明了,大小適中,重點突出,美觀大方;六備課外作業,要注意質量和數量,深淺恰當,由易到難。
第五,研究對象,因材施教。要根據學生實際、特點備課,講課才會恰當有效。
第六,編寫教案,開拓創新。做到:內容科學、准確、全面,結構完整;形式規范、合理、清楚;詳略得當,切實可用。具有創新意識,不照搬舊教案;教案在上課前編寫好。
2、授課
授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途徑。授課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教學思想,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主動地發展。
第二,要全面落實教學目標,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
第三,注意教學過程中進行學法指導。
第四,要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善於啟發誘導學生,要認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
第五,要靈活恰當地選擇運用教法,有效地運用教具和演示實驗,恰到好處地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第六,課堂教學結構合理、緊湊。要注重知識的整體性和條理性;要使教學環節有機地聯系起來。
第七,板書設計內容合理,條理清楚;形式靈活,美觀實用;書寫規范,速度適宜。
第八,要使用廣泛的教學語言,要使用普通話和學科術語,嚴禁使用方言土語和非教學語言。講授語言要准確、清晰、通俗、生動,具有條理性、啟發性。
第九,要保證教學時間,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拖堂、不善離課堂,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未經學校同意,不得隨意增減課時,不得隨意停課或串課。
第十,要衣著整齊,儀表端莊,舉止大方,教態親切自然。
第十一,要講求效果。做到精講多練,短時高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的課後作業負擔。
3、批改
批改作業是指對學生各種形式的作業進行檢查,它是檢查教學效果,指導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是教師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批改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批改作業要及時,不積壓。
第二,批改作業要認真細致,要寫好批改標記,寫出適宜的批改評語。
第三,批語要有啟發性、針對性和激勵性,能夠指導學生學習,能夠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
第四,批改作業要廣泛使用批改符號。符號醒目,使學生清楚地知道教師的批改意圖,有利於學生吸取經驗教訓,有利於改正錯誤。
第五,批改作業要有記錄,要及時講評,以便及時地、更好地改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4、輔導
輔導是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是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是教師在掌握了反饋信息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學習的有效手段。輔導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輔導要有針對性。輔導內容應是教材的重點內容和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內容。
第二,輔導要有層次性。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不同的輔導內容,採取不同的輔導方式,因材施教。
第三,輔導要有啟發性。要積極調動學生思維,指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規律。
第四,輔導要注意及時性。輔導要及時,一定階段教學結束後,或作業、考查批改完後,發現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輔導;注意輔導時間要短,內容要精。
5、測評
測評是指檢查和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教學過程進行調節控制,取得反饋信息,促進教與學的重要手段。測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測評目的要求明確。或者要獲取反饋信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測評學習效果,以改進教學;或者要查明學生的學習准備狀況及影響學生成績的原因,確定學生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第二,測評的內容科學、全面。試題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圍繞教學目標。要能正確反映學生的學習程度,難易適中,分量適宜,要有梯度。一般比例是,基礎題:較靈活的題:綜合題=6:3:1
第三,測評的標准要客觀、公正。試題的答案要具體、明確,評分標准要准確、統一。
第四,測評的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要形成性測評、診斷性測評和總結性測評;口試、筆試和操作實踐考核相結合;教師評定成績和學生自我評定成績相結合。
第五,測評的次數要適當。嚴格控制考試次數,注重平時考查(也就是形成性測評);要樹立正確的質量觀,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第六,測評的結果要及時總結。測評結束後要進行質量分析,找出教學得失的原因,及時改進教學。
2、學生學習「五環」常規管理。
(1)預習
預習是指上課前的自學,它是上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預習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預習要及時。根據教師的教學進度和教材的難易程度,適當地提前預習新課。
第二,預習態度要認真。認真細致閱讀教材,動腦分析,不要粗枝大葉、馬馬虎虎看一遍書了事。
第三,預習要注意方法。依據知識基礎、學習情況、教材內容和學科特點等,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預習方法。要記錄好新教材中的重點問題和不懂的問題,以便上課時加以注意。
第四,預習要講求質量。基本了解教材內容,明確學習的重點、難點。為上好新課做准備。
第五,預習要做好筆記。記好預習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預習中尚未解決的問題,並寫好預習心得。
(2)聽課
聽課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智能、培養健康情感的主要途徑。聽課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提前做好聽課准備。包括用品准備、知識准備、精力准備和心理准備。
第二,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不做與上課無關的事;要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各種活動。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努力聽懂新知識。
第四,要注意聽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的學法指導。
第五,要積極踴躍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第六,要圍繞教師講解的內容,積極思考,敢於發問,敢於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
第七,要認真做好聽課筆記。將教師所講的重點內容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等,摘要地記錄下來。
第八,要認真做好課題訓練題。認真地做好每一個題目,不可馬虎對付。
(3)復習
復習是學生自己或在教師指導下,加深和鞏固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檢查學習效果,防止知識遺忘,提高記憶能力和自學能力的重要過程,為下一次新課的學習打好知識基礎。復習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及時復習。課後復習要當天完成,以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在教師講完一個單元、一個階段的知識或講完全部教材後,要及時復習,及時鞏固知識,使知識系統化、網路化。
第二,復習要有針對性,要抓住要點,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通過理解加深記憶。
第三,復習要注意歸納總結知識,使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化,注意提高能力。
第五,要記好復習筆記。通過復習,把重點知識系統化、網路化,以及復習後的一些新的見解和體會,都記在復習筆記上,便於以後復習和查閱。
(4)作業
作業是學生加深和鞏固所學知識,檢查當天的學習效果,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環節。做好作業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及時完成作業。當天的作業要當天完成。
第二,要獨立完成作業。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不可抄襲作業。
第三,要注意解題方法,總結答題規律,答題要有一定的速度。
第四,要正確對待作業的評價。作業發回來後,要認真總結解題規律。
(5)考試
考試是學生平時學習的總結,是檢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有效手段,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這里主要指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學生考試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正確對待考試。要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對考試成績不要過分看重;要注意調節自己的心理和情緒,勤奮學習,講求方法,樹立信心,克服自卑感。
第二,要遵守考場紀律,不作弊,不抄襲。
第三,要注意卷面整潔。答題時不要隨想隨寫,隨寫隨改;字跡不要潦草;不要在試卷上亂勾劃,要注意保持試卷的整潔。
第四,要學會分析試卷。試卷發下來,不要只看一下分數了事,要養成分析、總結的習慣。
三 教學工作的組織管理
教學工作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它要求各個教師互相配合、互相促進,共同組成一個教學的整體。而學校教學工作又是由各個教師分別擔任各個不同的班級,不同學科的教學,每個教師的教學又具有個體性。對教學工作不進行組織管理,就會產生忙亂現象。教學工作的組織管理包括:
1、建立有效的指揮系統。建立在校長(教辦主任)領導下的包括教導主任(教辦幹部)、各科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在內的指揮系統,做到層層有人負責,環環有人把關,上行下達,指揮靈敏,以便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導主任(教辦業務幹部)要發揮職能作用,搞好教學計劃、組織教學力量、檢查督促教學活動、總結教學經驗等工作。同時,加強教研組的建設與管理。
2、建立健全各項教學工作管理制度。教導主任(教辦業務幹部)要建立健全教學常規管理制度,並把其納入教師的工作考評,學校(教辦)可成立考評組,嚴格考核,不弄虛作假,以促進教師盡快成才。
3、教學力量的組織和管理
根據教學力量需要和教師的專長、特點,合理分配教師的教學工作,是教學組織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關繫到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與專長的發揮,也關繫到教師隊伍的建設。同樣水平和數量的教師、安排,配備得當,水平就能充分發揮出來,應選擇最佳的配備方案,安排教師的工作。其要求是:知人善任,用其所長;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新老搭配,以老帶新;不同情況,不同要求。
4、教學活動時間的管理
教學工作總是以時間為坐標進行全面安排的。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是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重要保證。教學工作的時間安排,是教學組織工作的主要內容。安排教學時間主要體現在排好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和各項活動時間表這「三表」上。
安排「三表」,要注意全面、科學;要有利於提高效率,有利於教學設施,有利於教研活動和教師工作;要注意採納廣大教師的意見;要必須按照國家教學計劃規定辦事。
四 活動課程的管理
活動課程是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學生特長,讓學生自由選擇參加的有計劃、有組織開展的教學活動。它以啟發學生求知慾,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興趣,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為目的。它既自成體系,有相對的獨立性,又與學科課程緊密聯系,它能充分開拓學生視野,發展學生特長,是培養創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其內容包括:德育活動、科技活動、文藝活動、社會公益活動、文體活動和學科課外活動。
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端正教學管理思想,擺正活動課程在教學工作管理中的地位;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因時制宜;要處理好(課堂教學與學科課外活動、統一要求與發揮學生特長、普及與提高、思想性與科學性、知識性與趣味性)的關系。
五 教學改革實驗管理
(一)教學改革實驗管理的意義
教學改革實驗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外地校不能照搬,因此,必須通過實驗。在實驗基礎上,總結出帶規律性的經驗,以指導教改的全面發展,否則,容易陷入「瞎指揮」的境地,造成教學工作的混亂。
(二)教改實驗的指導思想和管理目標
1、指導思想:改革傳統的教學體系,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要作用和學生中主體作用,促使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成為四有新人。
2、教改實驗目的:是探索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德、智、體諸方面的質量規律,以便指導整個學校的教學改革,這個目的也是教改實驗的目標。
(三)教改實驗管理的內容
1、做好教師參與教改實驗的思想工作,立志教改。
2、搞好實驗課題的論證、申報、實施、總結與成果推廣等工作。
3、辦好實驗班,上好實驗課。
4、總結經驗,及時推廣。
(四)教改實驗管理的基本要求
1、端正辦學思想,擺正教學改革實驗管理在教學工作管理中的位置:應以「三個面向」為辦學指針,明確辦學方向,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傾向,把教學改革實驗管理放在整個教學工作管理的重要位置上,使教改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要動員一批有志改革,敢於改革的教師,挑起重擔,先行一步。
2、正確處理和協調教改實驗中各種關系:正確處理現代教學理論與傳統教學經驗的關系;正確處理與協調實驗班與平行班的關系;正確處理「雙基」與創新能力的關系。
3、教學改革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因時制宜。
總之,現代教學管理在學校管理中至關重要,作為主管教學的教導主任(業務幹部),要運用「三論」,採用「調查研究,數量統計、預測、反饋、協調」等方法,按照以上所述的管理內容,根據實際,靈活地、管好自己的一片天地,逐步達到教學管理序列化,教學檢查規范化,教學考核制度化,教學要求目標化。我相信,只要大家勤學習,善動腦,就一定能把本校或本鄉(鎮)的教學管理邁上一個新台階。

⑼ 畢業論文:如何建立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 提綱

如何建立和實施質量管理體系 提綱到 畢業設計部落 (BYSJBL)里找一下看看

⑽ 什麼是質量管理大綱舉個例子.

全面質量管理綱要
一.總則
1.為貫徹國家質量法律、法規、政策,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全面實現質量戰略,特製定本綱要。
2.本綱要作為公司質量管理總指南。
二.定義和術語
1.質量。產品過程或服務所具備的滿足明示或隱含需要的特徵和特性的總和。
2.質量控制。為達到質量要求而採取的作業技術和活動。
3.質量保證。為使人們確信某產品或服務能滿足特定質量要求所必需的全部有計劃、有系統的活動。
4.質量方針。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頒存布的總質量宗旨和目標。
5.質量管理。制定和實施質量方針的管理職能,是公司全而管理職能的一個方面。
6.質量體系。為實施質量管理責任所需的組織結構、職責、程序、過程和資源。
三.質量方針與目標
1).公司的質量方針為 。(如「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今天的質量、明天的市場」等。)
2).公司的質量總目標。(包括形成和保持公司的市場質量信譽,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提供專門設計、質量上乘、價格合理的產品,且服務周到。
3).公司的定量質量目標,如:
1.年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
2.提高質量對公司增長貢獻率為 %;
3.產品、服務質量優良率 %,合格率 %以上;
4.產品退貨率 %,投訴率 %以下;]
5.質監和社會對公司產品、服務質量抽檢合格率 %以上;
6.消費者、用戶滿意度 %以上。
10.公司實現質量方針和目標的措施。(包括措施項目、實施方法、落實單位、完成時間。)
11.公司的質量方針目標應聚集公司同工共同質量意志,員工參與、自下而上地討論制定,由公司最高管理者簽署發布,使員工人人皆知。
12.確定後的質量方針目標,逐次展開,自上而下地形成各部門、分廠、車間、工段、班組直至個人的質量目標、方針和措施。
四.組織體系與責任制
1.總經理為公司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總負責人。
2.公司可設立質量管理委員會,由總經理親任主任(主席),作為企業質量決策的參議或協調、監控機構。
3.公司設立質量管理辦公室(或處、部),負責全企業質量職能工作的具體組織、計劃、檢查、監督、評價。該部門一般置於總經理直接領導下。
4.公司可在製造部、技術部內專設質管科,在各職能處、部、室、分廠、車間、工段、班組設立質量管理小組或專職(兼職)質管員,以及質量控制點。
5.公司設專門的質管稽核、質管工程、質管統計、進料檢驗、製程檢驗、線上檢驗、出貨檢驗等職位。制定各崗位的職責和任職條件。
6.公司的質量職能落實到各有關部門,成為該部門的質量責任。各部門的質量責任進上步展開成若干項具體的工作和要求,再落實到各工作崗位或人咒,成為個人或崗位的質量責任。
7.將所有質量責任寫成書面文件,加上管理內容,形成質量責任制。在部門和崗位責任體系中,一般明列各部門和崗位的質量責任條文。
8.將各部門和崗位的質量責任制和管理標准,納入《質量手冊》,並作為質量體系審核的依據。
9.公司質量管理的邊界不單局限在本公司的內部,應與本公司相關聯的控股、參股子公司和供應商、經銷商等協作企業,共同形成一個集團式的質量管理體系。
五.公司在產品形成全過程中的質量職能有11項:
1.銷售情況和市場調研;2、設計、規范地編制和產品開發;3、采購;4、工藝准備;5、生產、製造;6、檢驗、試驗和測試;7、包裝和貯存;8、銷售和配送;9、安裝和運行;10、技術服務和維修;11、用後處置。
六.公司對以上質量職能進行細分,展開時應廣泛組織有關人員討論,力爭不漏項。
七.質管部門在質量職能展開基礎上,提出質量職能分配方案,規定哪些職能應由哪個部門承擔,並組織有關部門領導討論方案。
八.企業領導親自主持會議,協調並最終敲定質量職能分配方案。
九.根據分配的質量職能,修訂或制定該質量職能的管理標准,也列入《質量手冊》。
十.各部門的質量管理
(一).質量管理部門
1.主要工作內容為對產品質量進行事後檢驗把關。貫徹預防為主的質量管理原則。
2.制定各類質量標准,檢查執行情況。
3.制定質量管理方案和實施計劃,組織、協調並監促該計劃的完成。
4.清查索賠事件的質量原因,檢查各種制度的執行情況。
5.參與設計方案審查、工藝審查及試制鑒定工作,進行可靠性管理。
6.評價產品質量,進行質量管理教育。收集用戶對產品質量的意見,根據質量情報,對產品質量作出評價。
7.做好質量管理中的各項記錄工作,規定其保管方法和年限,指定專人妥善保管。
(二).產品開發部門
1.收集和分析技術情報和質量信息。
2.對市場現有產品、消費偏好和需求進行分析,找出公司產品之不足之處。

閱讀全文

與流程與質量管理培訓大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