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管理培訓 > 意識形態理論業務知識培訓

意識形態理論業務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27 22:11:08

① 黨員幹部意識形態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來自網上,僅供參考

目前黨員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黨員對教育培訓重視不夠。根據《2013年舊縣鎮黨員教育問卷調查表》統計數據,在被調查的農村黨員中,48%左右的黨員不能按時參加學習。原因歸根為部分黨員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缺乏黨性鍛煉;學習方式停留在念文件、讀報紙,單調枯燥;學習內容與實際需求脫鉤,缺乏實用性與吸引力;年輕黨員外出務工人數較多,組織集中培訓困難。
(二)村級教育培訓資源不足。在被調查的農村黨員中,95%以上的黨員對解決當地支柱產業發展瓶頸、創業就業培訓、學習農村適用新技術、獲取致富項目信息、發展高效農業等方面要求強烈。由於針對以上五個方面開展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的師資、獲取資料途徑十分有限,凸顯出了當前黨員教育的短板。
(三)教育培訓制度執行不嚴。部分黨支部未能認識到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對黨員的學習紀律要求有所放鬆,造成制度執行不嚴。同時,黨支部對不能長期按時參加學習的黨員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四)教育培訓經費保障不力。農村黨支部書記在座談會上普遍反映,由於缺乏一定的經費保障,開展黨員教育工作力不從心。為節約經費,只能通過簡單的會議形式集中學習文件、傳達精神,形式單一,效果不佳。

黨員是黨的細胞,黨的先進性需要全體黨員的先進性來體現,只有每個黨員都獨當一面,樹起旗幟,黨的先進性才有保證。黨員教育是黨的建設的基本問題,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當前,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也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
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不甚明確。有一部分同志對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指導思想的把握,存在模糊認識:一是認為經濟工作是中心,發展是「第一要務」,抓經濟建設要緊,黨員教育工作放一放無關大局。二是認為經濟工作是硬指標,黨員教育是軟指標,只要把經濟建設搞上去了,黨員教育工作就自然抓好了,「一俊遮百丑」。三是認為黨員教育是老一套,教育內容是「老三篇」,教育形式是「三會一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已有些過時了,不太起作用了,是在做「無用功」。四是認為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老辦法不靈、新辦法不明、好辦法難

② 一個團隊,如何才給做好績效管理

把團隊放在第一位,個人放在第二位,團隊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團隊之中每個人都團結,而且應該是互相包容對方的。每個人都應該努力讓自己的團隊越來越好要勇於奉獻。而且團隊之中應該公私分明不應該把個人情緒放在職場當中。


績效考核: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考察員工的績效結果。具體操作步驟包括:明確考核人員、擬定考核計劃、編制和修訂考核表、收集考核數據、考核員工績效、開展績效面談、受理績效申訴。在考核過程中,考核人員務必要做到客觀、公正、依據明確,確保考核結果准確、令人信服。

一個團隊要做好績效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所以一個人厲害沒有用,需要一個團隊的共同努力。

③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的邏輯起點是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展開的邏輯支撐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此為邏輯展開的起點,有其現實的根據。其一,在改革開放之初,提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判斷首先基於建國後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

當時,我國的社會基礎是: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在社會基本矛盾中,剔除人對人的剝削,人和自然的緊張關系凸顯。在1970年代末,人和自然的關系表現為產品的短缺。

其二,建國後,伴隨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一大二公的所有制體制和計劃經濟與自然經濟相結合的經濟發展模式嚴重製約了經濟發展,導致了生產能力落後,產品嚴重短缺,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得不到滿足。

提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是當時社會的現實要求。

其三,改變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社會發展路徑,回歸經濟發展邏輯,是中央審時度勢的科學判斷。中央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工作上來,是對現代性的認同。

(3)意識形態理論業務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毛澤東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把握就非常靈活,對不同社會、不同歷史階段、同一歷史階段的不同領域,其主要矛盾判斷各不相同。

毛澤東對主要矛盾的判斷為確立正確的政治經濟制度指明了方向。改革開放36年來,中國的社會現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作為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在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所處的地位和所發揮的作用也應當有所變化。

黨的十三大斷言「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有其現實根據的,這就是改革開放前我國經濟短缺的現實。

1978年,中國還是貧困國家,溫飽都沒有解決,這是確立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現實依據。但改革開放30多年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績輝煌。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中國已經基本進入小康社會,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在30年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驕人業績,我們逐步解決了溫飽問題,基本消滅了貧困,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緩和。

也就是說,當下中國仍然存在著需求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但這對矛盾的地位已經發生了變化。另外,在不同的領域,其主要矛盾表現也各有不同的特點。比如,農村和城市的主要矛盾就不一樣,教育領域和農業領域的主要矛盾也不相同。

閱讀全文

與意識形態理論業務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