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川慶石油鑽探有限責任公司駕駛員冬季安全培訓心得體會
一輛汽車掌握在一個駕駛員手中,對駕駛工作要熱愛,對人民生命財產高度負責,對汽車技術精益求精,追求進步,出色完成各項任務的駕駛員,這輛汽車就會技術性能良好,安全性能好,在它使用過程中,就會是一部好車,物盡其用,終生「健康長壽」。 做一名汽車駕駛員,安全駕駛工作中,認真、負責、安全正點的完成每一次領導交給的任務。虛心向師傅學習,利用各種機會學習業務知識,所得到的經驗就能獨立處理雪、雨、風、泥濘等多種環境條件下駕駛。要開好一部車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駕駛員應該高標准、嚴要求,不但在各種情況下確保行車安全,了解多種車型的結構、性能及特點,作到發現故障及時排除,始終保持車輛良好技術狀態, 車輛安全運行:就是自己能夠正確對待和處理好汽車運行中人、車、路三者的關系,而這三大要素,首先是人和車的關系,保持汽車技術狀態正常完好是很重要的,但不是保證行車安全的決定因素,決定因素是駕駛員在行駛中能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和駕駛員操作規程,要應付各種復雜的交通情況,就得在思想上高度警惕,行駛中事事小心,處處預防,要准備隨時處理好與安全行車有關的各種情況,要把不利因素轉為有利因素,變被動為主動,要不斷地把情況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⑵ 在線等 急 寫一篇企業舉行活動的新聞稿
A 西寧供水公司與都市報舉辦首個水廠開放日活動
自來水和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用水高峰即將伴隨炎炎夏日到來。在暢快用水的同時,您可曾想到清澈的自來水不但緊缺,而且來之不易?為了讓市民更直觀地了解水資源的珍貴,5月4日,西寧供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本報舉辦首個水廠開放日活動,屆時,將邀請50位市民免費參觀第七水廠,了解家中的自來水是如何從地下水演變而來的。
據了解,第七水廠是西寧供水公司目前供水規模最大的一座園林式水廠,也是青海省飲用水供水單位衛生監督量化分級A級單位,這里從不對外開放。活動當天,市民可以隨同供水公司團員青年及本報記者,一同入廠參觀,了解自來水的來源、製作工藝及過程等。通過活動,增強供水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溝通和聯系,更好地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倡導市民珍惜水資源、合理用水。
如果您想知道每天飲用的自來水是怎樣生產出來的,現代化的第七水廠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自來水的水源水質如何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請加入我們的「觀水之旅」。
報名熱線:96369
活動時間:5月4日上午9時至12時
B 泗縣供電公司舉辦交通安全法規及消防培訓
11月29日,安徽泗縣供電公司舉辦了冬季交通安全法規及消防培訓班,來自該公司各生產單位安全員及駕駛員共30餘人參加了培訓。
此次培訓邀請泗縣消防大隊中隊長張丙銀和交警隊副教導員姚瑞峰進行授課。在消防方面,張隊長主要從發生火災的原因、火警報警程序、如何開展逃生自救、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以及日常生活中在防火方面需注意的事項等方面作了詳細的闡述和講解,並組織學員們進行了現場消防實地滅火演習。在交通安全方面,姚教導員帶領學員們學習了交通安全法規,交通事故通報,車輛安全方面的有關規定,並對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需注意的安全事項進行了剖析和講解,同時結合現實社會中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來教育駕駛員如何做到文明駕駛、安全行車。
通過培訓,提高了學員們的消防安全技能,增強了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意識,為確保冬季防火和車輛安全運行奠定了基礎。
C 三峽總公司舉辦企業文化培訓班
一批企業文化建設骨幹參加了培訓
根據《中國三峽總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綱要》要求,企業文化建設辦公室於5月22-23日在宜昌舉辦了企業文化培訓班。培訓旨在對總公司企業文化建設骨幹進行理論知識武裝和實戰技巧訓練。
來自北京財貿幹部管理學院王成榮教授以《企業文化理論與實踐創新》為題,系統介紹了企業文化的理論體系和發展趨勢;寶鋼股份企業文化部部長楊小川應邀介紹寶鋼股份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相關經驗;工程建設部黨委書記潘大中在培訓班上介紹了大慶石油管理局、豐滿電廠等企業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經驗和學習體會。
直屬單位黨委書記汪先緒對培訓班進行了總結。他要求培訓學員要堅持在大局下行動,認真貫徹落實國資委62號文,按照總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綱要的要求,抓住三季度這個黃金時段,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把今年企業文化建設12項具體工作落到實處。
總公司企業文化建設辦公室成員、所屬各公司分管領導、企業文化專干6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班。
⑶ 交通安全新聞!!!!!!!!!!!!!!!!!!!!!!!
交通安全 人們在道路上進行活動,玩耍中,按照交通法規的規定,安全地行車、走路、避免發生人身傷亡或財物損失。
2008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0.1億元。與2007年相比,分別下降19%、10%、25%、15%.39%。
近年來,有以下情況:
一、29個省(區、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減少
2005年,全國有29個省(區、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與2004年相比下降。其中,河北、遼寧、黑龍江、江西、河南、貴州6個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降幅超過10%。湖南、新疆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上升。
二、年末年初月份交通事故較多
2005年,下半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是上半年的1.2倍。全年月平均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8228人,各月事故呈「鞍型」分布,即年末年初月份事故較多,中間月份事故相對較少。月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是11月(死亡9458人),最少的是3月(死亡6856人)。
三、下午至晚間時段交通死亡事故多發
2005年,全國發生於日間的交通事故共272715起,導致51125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60.6%和51.8%;夜間發生177539起,導致47613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39.4%和48.2%。下午至晚間時段(14:00~22:00)發生交通死亡事故比例較高,共死亡44835人,占總數的45.4%。
四、機動車駕駛人交通違法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超速行駛、疲勞駕駛、客車超員等交通違法肇事減少
2005年,全國機動車駕駛人交通肇事417355起,造成91062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92.7%和92.2%。因非機動車駕駛人、乘車人及行人過錯導致交通事故20090起,造成4207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4.5%和4.3%。
因超速行駛導致16015人死亡,比2004年下降13%;疲勞駕駛導致2566人死亡,同比下降16%;違法超車、會車導致6871人死亡,同比下降11.8%;違法佔道行駛導致4488人死亡,同比下降19.8%。超員客車交通事故導致3039人死亡,同比下降 19.5%。
五、大貨車、小客車和摩托車肇事突出,營運車輛交通事故減少
2005年,大貨車肇事造成21505人死亡,占總數的21.8%;小型客車肇事造成20340人死亡,占總數的20.6%;摩托車肇事造成20774人死亡,占總數的21%。低速貨車、三輪汽車和拖拉機肇事共造成9874人死亡,占總數的10%,同比下降12.1%。
2005年,營運車輛肇事135114起,導致38752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30%和39.2%,與2004年相比分別下降16.3%和 6.1%。其中,營運客車肇事51247起,導致10566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11.4%和10.7%,同比下降19.9%和10%。另外,2005年發生運輸危險化學品車輛交通事故403起,導致268人死亡,與2004年相比分別下降3.2%和15.1%。
六、低駕齡駕駛人肇事減少,但所佔比例較高
2005年,全國3年以下駕齡機動車駕駛人肇事共導致31534人死亡,佔全部機動車駕駛人肇事導致死亡總人數的31.9%,比2004年下降7.6%。其中,1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造成12674人死亡,同比下降16.1%。
從交通方式看,3年以下駕齡機動車駕駛人駕駛大貨車肇事較多,共造成8299人死亡,佔3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致死人數的26.3%;其次是駕駛小客車肇事,共造成7669人死亡,佔3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致死人數的24.3%;駕駛兩輪摩托車肇事,共造成4198人死亡,佔3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致死人數的 13.3%
七、二、三級公路交通死亡事故突出
2005年,全國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272840起,造成76689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60.6%和77.7%。城市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177414起,造成22049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39.4%和 22.3%。
從公路技術等級看,二、三級公路上交通死亡事故最多,共造成47448人死亡,占總數的48.1%。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造成6407人死亡,占總數的6.5%,比2004年上升2.8%。從公路行政等級看,國道、省道上交通死亡事故最多,共造成52982人死亡,占總數的53.7%。
八、農村道路交通事故所佔比例較大
2005年,全國縣道、鄉道等農村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101757起,造成23707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22.6%和24%。全國農業人員及農民工因交通事故死亡28035人,占總數的28.4%,比2004年下降3%;受傷107792人,占總數的22.9%,比2004年上升2.3%。
九、群死群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多發
2005年,全國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47起,造成807人死亡、705人受傷。與2004年相比,事故起數減少8起,下降14.5%;死亡人數減少45人,下降5.3%;受傷人數減少172人,下降19.6%。
(一)24個省(區、市)發生了特大交通事故。其中,江西、廣東各發生4起,山西、雲南各發生3起,河北、內蒙古、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西、重慶、貴州、西藏、陝西、甘肅、青海13個省(區、市)各發生2起。山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等省(區、市)發生特大交通事故起數比2004年減少2起以上。其中,四川同比減少7起,廣西同比減少3起。另外,江蘇、廣東、青海3省同比增加2起。
(二)5月、10月份特大交通事故較多。平均每月發生4起特大交通事故,5、10月份高於其他月份,分別發生了7起和6起。2005年春運期間發生4起特大交通事故,比2004年減少14起,下降77.8%。
(三)超速行駛、疲勞駕駛、客車超員等交通違法嚴重,機械故障導致事故增多。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因駕駛人超速行駛導致12起,占總數的25.5%;因疲勞駕駛導致7起,占總數的14.8%;因違法超車、違法佔道行駛等導致事故5起,占總數的10.6%。有17起事故中存在客車超員違法行為,占總數的36.2%。此外,因機動車制動失效、爆胎等原因共導致9起事故,占總數的19.1%,比2004年增加3起。
(四)營運車輛肇事突出。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營運客車肇事29起,造成480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61.7%和60%。跨省長途營運客車肇事12起,占營運客車事故總數的41.4%;中短途營運客車肇事17起,占營運客車事故總數的58.6%。營運貨車肇事16起,造成296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34%和36.7%。
(五)國道、省道和高速公路上特大交通事故多發。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在公路上發生44起,造成746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93.6%和92.3%。其中,國道、省道上共發生22起,比2004年減少2起,占總數的46.8%;縣道、鄉道上共發生7起,同比減少15起。高速公路上發生10起,同比增加了2起。
(六)事故形態以單方事故為主,墜車事故較多。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共發生單方事故28起,占總數的59.6%。其中,有21起為墜車事故,多發生在西部多山地區,占總數的44.6%。非單方事故中,發生正面碰撞事故8起,追尾碰撞事故7起,兩者合計占事故總起數32.6%。(資料來源:公安部)
公安部通報的06年上半年全國道路交通安全情況
下半年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發展趨勢及基本工作思路。下半年,全國道路交通運量將持續形成高峰;周期性道路改造的里程增多,在一定程度將加大公路事故預防工作的難度;農民生產、生活出行增多,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和拖拉機違法載人現象仍將存在。進入7月份,持續高溫天氣,疲勞駕駛將對交通安全產生一定影響;暑期旅遊和晨間道路交通活動增多。從2001年至2005年交通事故統計數據看,7月份平均發生交通事故52803起,死亡人數在7700人至8900人之間,平均死亡8438人,佔全年總死亡人數的8 %,高於3月、4月、5月、6月;平均發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6起,其中平均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3.2起。
針對交通安全嚴峻形勢,要完成全年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萬車死亡率三下降和特大交通事故起數同比減少的工作目標,全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繼續深入貫徹4·17會議精神,深化「五整頓」「三加強」工作措施,全面推進「平安暢通縣區」活動,繼續開展專項整治。第三季度要繼續把預防群死群傷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作為重點,抓住事故易發、多發的重點省份,解決突出問題,實施重點突破帶動全局戰略。為此,公安部決定從7月1日至9月30日,在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廣東、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9省(區、市)開展為期3個月的預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專項行動。通過依法從嚴查處交通違法行為,在嚴管交通秩序上有新的突破;強化運輸企業交通安全檢查,在督促企業落實責任制上有新的突破;加大危險路段排查整治力度,在改善道路通行條件上有新的突破;深化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程,在提高公民交通安全意識上有新的突破;深入調查研究,在認識和把握事故規律上有新的突破。總之,通過開展專項行動,消除一批客運安全隱患,整改一批公路危險路段,查處一批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使公路和農村地區道路通行秩序明顯好轉,群死群傷特大交通事故得到遏制。
再次感謝新聞媒體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希望新聞媒體繼續發揮宣傳陣地作用,開展經常性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使全社會都來關心交通安全,使公民牢固樹立交通安全意識。
去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517889起,造成107077人死亡。因駕駛員違法駕車導致交通事故的有465083起,造成93550人死亡,佔全年死亡總數的87.4%。
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行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駛、佔道行駛、無證駕駛、酒後駕駛、疲勞駕駛等原因造成的人員死亡比較突出。
據了解,2004年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相對集中在春運期間,地點相對集中在西南部地區,僅在春運40天內,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群死群傷特大事故18起,占總數的32.7%。
為春運出台新措施
為確保今年春運工作安全展開,公安部作出不合格車輛禁止上路、嚴禁長途客車超員、超速、疲勞駕駛等規定。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楊鈞介紹,春運期間,各級公安機關要組織開展客運交通安全大檢查,要會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督促客運企業和業主對大、中型客車的運行安全狀況進行全面檢查。
另外,要加強路面交通管理和控制,及時了解掌握雨、雪、霧等惡劣氣候對道路通行的影響,加強惡劣天氣條件下山區公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
乘車
乘坐公共車輛,應該遵守公共秩序,講究社會公德,注意交通安全。
候車時,應依次排隊,站在道路邊或站台上等候,不應擁擠在車行道上,更不準站在道路中間攔車。上車時,應等汽車靠站停穩,先讓車上的乘客下完車,再按次序上車,不能爭先恐後。上車後,應主動買票,主動讓座給老人、病人、殘疾人、孕婦或懷抱嬰兒的乘客。車輛行駛時,要拉住扶手,頭、手不能伸出車窗外,以免被來往車輛碰擦。下車時,要依次而行,不要硬推硬擠。下車後,應隨即走上人行道。需要橫過車行道的,應從人行道內通過;千萬不能在車前車尾急穿,這樣很不安全。
安全橫過道路
上學、放學和外出活動,我們幾乎天天要在道路上行走。走路要保證安全,這裡面的學問可多著呢!有不少行人,因為沒有掌握好安全橫過道路的要領,結果喪身與汽車輪子底下,九死一生。
橫過道路時,要選擇有人行橫道的地方。這是行人享有「先行權」的安全地帶。在這個地帶,機動車的行駛速度一般都要減慢,駕駛員也比較注意行人的動態。在沒劃有人行橫道的地方橫過道路,要特別注意避讓來往的車輛。避讓車輛最簡單的方法是:先看左邊是否有車來,沒有來車才走入車行道;再看右邊是否有來車,沒有來車時就可以安全橫過道路了。
橫過道路不走人行橫道,隨便亂穿,或者在汽車已經臨近時急匆匆過道路,都是十分危險的舉動。
⑷ 有誰能發一篇關於交通安全的新聞稿
安全駕駛:在山區公路行駛之安全行車手冊
一、出行前最好對行駛路線的交通特點及天氣情況有個大致的了解,並對所駕車輛進行一次認真檢查保養。尤其是剎車、轉向、燈光、輪(備)胎、機油、水箱等關鍵部件,一定要檢查到位,確保靈敏有效。
二、行至山區拐彎路段或視野不好的盲區,一定要靠右側行駛,並提前鳴笛,千萬不要超速、超車或駛入逆行,因為隨時可能有對面來車,避之不及。
三、駕駛手排擋車輛,車主要根據車速和上坡道路坡度情況及時換擋,保持發動機合理轉速和最佳動力輸出;下山路時要控制車速切記不要空擋滑行。
四、遇有前方出現堵車排隊時,要順序停車等候,不要盲目搶行,以免車輛堵死無法疏通。另外,行至山體旁易發生落石的地段時,要注意觀察和盡快通過。
五、到達旅遊景區後,要將車停到停車場或指定地點順序停放,熄火後拉緊手剎掛上擋。最好將車頭調向利於遊玩後出走的方向,以免走時車多移不出來。
六、最好選擇正式開放的景區景點出遊,不要好獵奇而去野景野遊。這些地方的道路交通、旅遊設施等方面都還暫不具備安全條件和保障,發生危險的可能性較大。
七、在旅遊旺季,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將在旅遊路線及景區加派警力進行維護和保衛,並與有關部門保持聯動。駕駛人員要自覺服從民警和管理人員的指揮疏導,並嚴格遵守沿途交通標志。當您一旦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車輛故障拋錨或遇其他困難時,可直接撥打122或110救助。
⑸ 油田公司安全培訓心得體會怎麼寫
主要是3條 第一 自己做的不好 第二 老師講的很好 第三 努力做到非常好
⑹ 企業安全月宣傳報道一篇 300字左右
鹽湖區建設局安全月宣傳材料 222.222.192.*1樓鹽湖區規劃建設局安全生產月宣傳材料一
開展三項行動 加強三項行動
開展安全生產「三項行動」,加強安全生產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管理,推進「安全生產年」目標任務落實安全生產執法行動、治理行動、宣傳教育行動安全生產「三項行動」重點內容。
三項行動內容:
1.執法行動。對下列行為依法進行打擊或查處:
(1)無證或證照不全從事生產、經營、建設的;違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規定,違法違規進行項目建設的;
(2)瞞報事故的;
(3)重大隱患隱瞞不報或不按規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4)不按規定進行安全培訓或無證上崗的;
(5)拒不執行安全監管監察指令、抗拒安全執法的;
(6)其他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
2.治理行動。對以下行為進行嚴格治理:
(1)安全生產技術裝備、監控設施、作業環境、勞動防護用品配備不符合規定要求的;
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責任不明確、措施不落實、整改不到位的;
(2)應急救援隊伍、裝備不健全,應急預案制訂修訂演練不及時,以及自救裝備配備不足、使用培訓不夠的;
(3)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
3.宣傳教育行動。著力開展以下宣傳教育活動:
(1)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增強安全法制意識;
(2)宣傳安全發展的理念,推進安全文化建設;
(3)宣傳推廣安全生產工作的典型經驗和做法,推進安全生產示範企業建設;
(4)完善安全生產信息發布制度,公布生產安全事故企業「黑名單」、事故查處情況,加強安全生 產輿論監督;
三項建設 即法制體制機制建設、保障能力建設、監管隊伍建設
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09年要切實加強法制體制機制建設、保障能力建設、監管隊伍建設。
其一,加強法制體制機制建設——以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著力推動責任落實和長效監管。
其二,加強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以重點骨幹企業為主體,著力強化安全生產基礎。
其三,加強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隊伍建設——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著力提高安全監管監察工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宣傳材料二
建築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問答
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何時開始實施?
答:2004年2月1日。
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規定了哪些單位的安全責任?
答: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機械設備供應和出租單位、設備檢測單位及其行政管理部門。
3、建設單位的主要安全責任有哪些?
答:建設單位應提供施工現場及毗鄰區域內地下管線資料;不得壓縮合同約定的工期;在編制工程概算時應確定建設工程安全作業環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費用;在申請領取施工許可證時應提供建設工程有關安全施工措施的資料。
4、施工企業須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有哪些?如何處罰?
2009-7-16 10:07 回復 222.222.192.*2樓 答:(1)未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時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現場監督的;(2)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作業人員未經安全教育並考核合格的;(3)、未在施工現場的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4)、未向作業人員提供安全防護用具和安全防護服裝的;(5)、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藝、設備、材料;(6)、挪用列入建設工程概算的安全生產作業環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費用的;(7)、施工前未對有關安全施工的技術要求作出詳細說明的;(8)、未在施工現場採取相應的安全施工措施,或者在城市市區的建設工程的施工現場未實行封閉圍擋的;(9)、在尚未竣工的建築物內設置員工集體宿舍的;(10)、施工現場臨時搭建的建築物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11)、使用未經驗收合格的施工起重機械或委託無資質單位進行安拆的;(12)、施工組織設計中無安全技術措施或專項方案的。
處罰措施:責令限期整改或停業整頓,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5、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相關法律責任有哪些?
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1)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施工單位頒發資質證書的;(2)對沒有安全施工措施的建設工程頒發施工許可證的;(3)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4)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的其他行為。
6、工程監理單位須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有哪些?如何處罰?
答:工程監理單位須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1)未對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或者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審查的;(2)發現安全事故隱患未及時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或者暫時停止施工的;(3)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未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的;(4)未依照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實施監理的。處罰措施: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業整頓,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降低資質等級,直至吊銷資質證書;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問答
一、安全生產管理,堅持什麼方針?並如何理解這一方針?
答: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安全第一」的含義是指安全是一切經濟部門和企業單位的頭等大事,在安全與生產發生矛盾時,生產要服從安全,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生產必須安全,不安全不生產。
預防為主就是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對事故進行預防預測,超前控制,加大投入,消除隱患,防患於未然。
為此企業要把安全工作作為施工生產的永恆主題,做到「三個不變」,即「安全第一」的位置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不能變;主要領導抓安全不能變;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綜合治理不能變。
二、貫徹實施《安全生產法》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一些單位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防止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有利於依法規范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
1)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安全生產法》對其生產經營所必須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職責等都做了嚴格、明確的規定。對促進生產經營單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2)《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了各級政府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地位和責任,有利於各級政府在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有利於保障職工的安全生產權益和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有利於制裁各種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形成一個強大的法制氛圍,震懾違法犯罪分子,實現安全生產。
2009-7-16 10:07 回復 222.222.192.*3樓 3)《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了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及有關部門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各部門要依法各司其職,相互協作,齊抓共管,共同促進安全生產工作。
4)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中的要求,處理好安全生產與穩定發展的關系,把安全生產當作重要工作來抓,採取有利措施,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促進經濟發展。
三、施工企業安全管理的主要途徑和手段?
企業要實現安全生產必須強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全員安全管理是企業職工參加的,以人的因素為主,為達到安全生產目的採取各種措施的管理。實踐證明全員管理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保證,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是振興企業的治本措施。
四、在安全生產中堅持什麼原則?並如何貫徹這一原則?
在安全生產中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經濟責任制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是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建立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就是明確規定企業各級領導、管理幹部、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具體任務、責任和權利,以便把安全與生產在組織上統一起來,把「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在制度上固定下來。做到安全工作層層有分工,人人有專責事事有人管,件件抓落實。把同安全有直接關系的領導、技術幹部、工人、職能部門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嚴密的安全管理工作系統。一旦出事故,可查清責任,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更好的保證安全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五、在安全生產中實行怎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
在安全生產中實行企業負責、國家監察、群眾監督三結合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
企業負責是搞好安全生產的基礎和首要條件,各企業和企業主觀部門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做到有法必依,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同時接受政府安全監督管理機關和工會組織的監督檢查。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應定期討論安全生產工作,生產勞動保護方案,廣泛開展群眾監督檢查活動,依靠職工群眾搞好安全生產。
六、在安全生產中運用怎樣的安全管理手段?
答: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企業必須採取多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實行綜合治理。在安全生產中主要運用行政、經濟、法律和教育相結合的安全管理手段。
七、調查事故要堅持哪「四不放過」的原則?
答:1)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原則;
2)事故責任者沒有得到嚴肅處理不放過原則;
3)廣大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原則;
4)防範措施不落實不放過原則。
http://tieba..com/f?kz=610508328http://www.yuanmiao.com/shengchanguanli/3093.html
⑺ 油田安全培訓通訊稿
安全高於一切,是企業的生命線。我們要真正樹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本質安全理念,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強化務實意識。安全工作不是空中樓閣,不能搞形式主義,不能搞「片兒湯」。淺薄浮躁要不得,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硬性監管、專家監管是保障,要使安全監管真正到位;調查研究需加強,要深入安全第一線,掌握真實情況,總結推廣新鮮經驗,推動制度落實。
安全工作任重而道遠,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切實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發揚嚴細認真、敢於負責、恪盡職守、深入扎實的工作作風,牢牢把握安全生產的主動權,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確保油田實現安全發展、和諧發展。
稿件來源:博安網-安全生產雲培訓,謝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