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支付給外聘教師培訓費是否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復總局關於印製發《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1995〕65號)第二條 規定,凡支付個人應納稅所得的企業(公司)、事業單位、機關、社團組織、軍隊、駐華機構、個體戶等單位或者個人,為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
根據上述文件第四條的規定,扣繳義務人向個人支付下列所得,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三)勞務報酬所得;
(四)稿酬所得;
(五)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十)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
因此,企業外聘教師進行培訓,支付給其培訓費,企業為扣繳義務人,應為其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B. 企業在12366中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怎麼操作
12366是客戶服務平台,不能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企業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需要下載回「自然人扣繳客戶端」,下答載登錄以後,把員工信息(身份證號,姓名,電話,入職時間)維護進去,檢驗通過後就可以申報個稅了,每月15日前申報,獲取回執,扣款,就申報完成了。
C. 單位報銷員工的培訓費是否繳納個稅
單位報銷員工的培訓費不屬於個人收入,不需要繳納個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九)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十)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免稅所得。
前款第十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D. 職工所取得的教育費(培訓費)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於職工取得的屬抄於襲財政部、全國總工會、 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國防科工委、人事部、勞動保障部國資委、國家稅務總局、全國工商聯關於印發《關於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提取與使用管理的意見》的通知(財建[2006]317號)文件中第三條提到: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列支范圍內:
(1)上崗和轉崗培訓;
(2)各類崗位適應性培訓;
(3)崗位培訓、職業技術等級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
(4)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
(5)特種作業人員培訓;
(6)企業組織的職工外送培訓的經費支出;
(7)職工參加的職業技能鑒定、職業資格認證等經費支出范圍內的,企業為職工參加上述教育(培訓)所按實報銷的費用,不作為個人收入,不征個人所得稅。
對職工參加社會上的學歷教育以及個人為取得學位而參加的在職教育,所需費用應由個人承擔,不能擠占企業的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已報銷的費用應作為職工個人收入,並計個人所得稅。
E. 公司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怎樣作會計分錄
具體會計分錄如下:
一、工資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開發成本版(等)
貸:應付職權工薪酬
二、發放時,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代扣工資個人所得稅)
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此時職工到手的就是已經扣除個稅的工資了)
三、繳納個人所得稅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代扣工資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擴展文件; 《會計分錄會計資料大全》
F. 公司替員工代繳的個人所得稅交到哪裡了,是怎麼交的
公司報稅的時候,需要填報個人所得稅申報系統,然後導出個稅申報數據包,版上傳到地稅網站,地權稅網會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審核(一般第二天就完成),如果通過審核就可以網上扣款繳費,如果沒通過就得重新填報。
算工資單的時候(即計提)(須代扣個稅和社保)的會計分錄是不是這樣寫啊?
借:管理費用——管理人員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管理人員工資
其他應收款——個人——職工社保
其他應付款——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個稅及社保 已代繳後 的會計分錄:借:其他應付款——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其他應收款——個人——職工社保
貸:銀行存款
擴展內容:
今年個人所得稅已經從原來的3500元調整到5000元,這一政策在今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參考文獻:網路-個人所得稅
G. 個人舉辦培訓班,取得的收入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舉辦各類學習班取得的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1996〕658號)規定: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並取得執照舉辦學習班、培訓班的,其取得的辦班收入按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無需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並取得執照舉辦學習班、培訓班的,其取得的辦班收入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H. 公司代扣代繳員工的個人所得稅的流程是怎麼樣的
大概的流程如下:
1、發工資前,計算員工實發金額及稅金。
2、月初時,根據稅金信息在地稅網上做綜合申報
3、完成申報後,列印繳款書(去銀行繳款)
4、做個稅的明細申報
5、檢查明細申報是否成功(總金額是否與繳款金額相符)
與銀行主要就是交稅,其他的,沒有了。
I. 公司付給個人勞務報酬企業需為個人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嗎
需要的。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規定:個人所得稅以所得人為納稅專人,屬以支付所得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以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為納稅人識別號;納稅人沒有中國公民身份號碼的,由稅務機關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時,納稅人應當向扣繳義務人提供納稅人識別號。
(9)企業代繳培訓所得個稅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的相關要求規定:
1、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2、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3、納稅人取得應稅所得沒有扣繳義務人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繳納稅款。
J. 企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如何申報
應按照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第56號公告《關於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征管銜接問題的公告》及附件《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及填寫說明.doc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