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育培訓機構會涉及到那些會計科目
現金、銀行存來款、源固定資產、應收帳款、其它應收款、應付帳款、其他應付款、實收資本、本年利潤、利潤分配(需下設明細科目)、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成本、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
為明確會計科目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理解會計科目的性質和作用,進而更加科學規范的設置會計科目,以便更好地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必要對會計科目按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
1、資產類科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分為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
2、負債類科目:按負債的償還期限分為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和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
3、共同類科目:共同類科目的特點是需要從其期末余額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質。
4、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按權益的形成和性質可分為反映資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類科目:包括「生產成本」,「勞務成本」,「製造費用」等科目。
㈡ 在教育培訓機構教什麼科目比較掙錢
英語和數學科目,這兩門課程是學生最需要提升的課程。
㈢ 教育培訓機構一般如何與老師們分利潤
培訓機構常見教師薪資組成:底薪+課酬+獎金+保險+福利
底薪
【方式一】
無責任底薪
【方式二】
包課時底薪
【方式三】
保護期底薪:在某個階段給予一定的底薪,階段過去後會作出調整(比如取消底薪等),主要是為了保障教師在剛入職狀態時的收入
【方式四】
無底薪:不是看錯了,確實有機構即使全職教師也是沒有任何底薪的,因為教師的所有收入都來自於上課,發出去底薪越多,其實就意味著上課部分拿到的越少,對課多的老師來說就是相對的不公平。但底薪對員工是一個保障。所以是否有底薪的問題就要根據情況而定了。
課酬
【方式一】
固定課酬:課酬完全按照定值發放,不論班級實際情況,每節課就是固定課酬。
【方式二】
固定分層:課酬不是按照定值,而是按照收入的百分比給予。
【方式三】
可變課酬:根據具體帶班情況課酬在發生變化,比如當班級人數在15人以內時課酬是多少錢,每多1個人課酬多多少錢等。
獎金
獎金部分的類型很多,常見的班級就是獎勵續班和滿班,個性化就是獎勵結轉或續費。
保險
【方式一】
無保險:這個其實是不對的,但是確實很多機構用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的形式不給教師上保險
【方式二】
有保險
【方式三】
根據條件上保險:根據教師實際帶課量定數據,當達到某值時給上保險。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變化,比如直接跟老師分班級總收入等,以上只是簡單舉例,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急急急!教育培訓機構的會計處理的各種報表
給你上傳了一個附件參照,裡面有你要相關的內容,但附件個數有限,可能無法完全滿足你的需要,可以給你發更詳細更全面的全套資料,如果需要,請留下你的q號
㈤ 教育培訓機構主要涉及的會計處理有哪些
其實和一般會計處理差不多。收入涉及收取的培訓費、成本涉及聘請教育人員的工資等等。費用其實和一般企業的會計處理差不多。教育培訓機構是服務行業。
㈥ 急!教育培訓機構的會計處理的各種報表,和賬務處理流程!!
教育培訓機構的賬務處理:
①盈利性質的培訓機構需要交納營業稅,城建教育附加版等附征稅費,還有所得稅等權等。需要就全額收入計稅。至於是否計入成本需要按經營項目來確認,一般來說,能夠量化和對象化的支出計入成本,不能量化和對象化的支出,按支出用途,分別計入各種費用項目。
②非盈利性質的培訓機構享受稅收減免政策,免營業稅和所得稅。注意盈利機構和非盈利機構的判斷,這才是最關鍵的。非營利組織是指在政府體系之外, 依法成立, 具有公共服務宗旨或促進社會福利發展, 不分配盈餘, 享有免稅或減稅待遇的組織。
㈦ 教育培訓機構收入涉及哪些稅費
交納營業稅額按主營業務收入*5%稅率
交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內按營業稅額容*7%稅率
交納教育費附加按營業稅額*3%稅率
交納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營業稅額*1%或*2%稅率
合計5.55%或5.6%稅率
交納企業所得稅按利潤總額+匯算調增-匯算調減*25%稅率
交納堤圍防護費按營業額*0.1%稅率
交納殘疾基金按工資總額*1%稅率
還有交納印花稅等按應稅項目*適用稅率
㈧ 我們單位是個培訓學校,收入中哪些計入主營業務收入哪些計入營業外收入哪些計入其他業務收入
你們的科目設置是錯誤的。
你們應該按照《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設置會計科目 。
㈨ 我們公司是一個教育培訓機構 用什麼方法核對實際收入和業務員上交的收入
如果真要核對 除非是收銀是貴公司派遣過去,這樣根據名單收款,並發放教材,順便清點上課人數 不然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