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有效的進行銷售團隊的管理
使用JPKZ法則,可以使銷售團隊管理變得更加簡單有效。 JPKZ是中文拼音的縮寫:J-激勵,P-培訓,K-考核,Z-制度 以下談一下JPKZ在銷售管理中的具體運用。 1、激勵-J 激勵的目的:為了激勵而激勵 銷售團隊的管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是不斷的激勵。試想每天都精神飽滿,充滿自信,有強烈成功慾望的銷售團隊,還需要管嗎? 激勵不外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這里主要強調的是後者,也就是精神激勵。因為物質的激勵取決於整個公司的獎勵制度,這不是團隊管理者所能左右的。而精神激勵卻是可以完全把握的,也是最有效,最低成本的方式。精神激勵是最容易做,也是最難做的,因為這取決於管理的情緒和耐心。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表揚,比獎勵幾百塊錢更能激發成員的熱情和鬥志。 管理者首先要能調控自身的情緒,在團隊成員面前應該能持久的表現出一種充滿信心、熱情的精神態度。情緒是可以影響的,這點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到處可以看到,如你和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在一起,自然會變的熱情,而如果和一個經常垂頭喪氣的人在一起,你自己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同樣的道理,團隊管理者如果想要激勵團隊成員,首先必須激勵自己,通過自身的言談舉止所散發的自信熱情去感染團隊成員,這是通過管理者自身的素質去被動的激勵屬下。 其次,管理者需要時時刻刻的對下面的成員進行主動的激勵。可以通過每天的例會,工作的休息時間,培訓時間,自身的經歷等,通過語言不斷刺激、鼓勵團隊成員的成功慾望,讓成員的情緒能在工作中持久的保持熱情和信心。 最後,在團隊成員失敗、失落、失意的時候,作為管理者,能設身處地的為成員分析失敗原因,找出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味的評判。這個時候的管理者更象是老師、父母的角色,因為適當的關懷也是激勵的一部分。 2、培訓-P 培訓的目的:為了實戰而培訓,不是為了培訓而培訓 銷售員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而培訓的效果來自成員對培訓內容的不斷練習,從而變成自發的知識和技能。 銷售員培訓應該是內訓為主,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聘請一些專業的老師。培訓應該是長期的,系統的。你不能指望招聘一個銷售員就立即能用,即使資深的銷售,也需要培訓,只不過技巧方面的培訓可以適當少些,但是公司理念,團隊協作方面的培訓必不可少。培訓過程其實也是一個激勵過程。 對於新成員,首先需要對必要公司制度和理念進行簡單的培訓,記住是必要的制度而不是全部的制度,因為一個公司的制度是方方面面的,為了能使他盡快融入到團隊,盡快的開始工作,和他工作最密切相關的制度最先培訓,其它方面是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的系統培訓。這里並不是說不需要其它的制度,但是銷售的目標就是為了創造業績,新成員把握了這個目標有關的制度,可以盡快的開展工作,也就是所謂的把時間花在刀刃上。必要的制度培訓包括:作息規定、例會制度、銷售制度、出差制度、價格策略等。這個培訓只需要很短時間的時間,如2小時左右即可完成。在2小時的培訓結束要立即考核,如書面考核或口頭考核等。 其次是產品的培訓。這是根據每個公司不同產品特性來制定的培訓。產品培訓的關鍵在於以下幾點: 產品的特性、產品的價格、產品的競爭優勢、產品的競爭劣勢、同行業產品比較等。其中產品的競爭優勢和劣勢是產品培訓的關鍵。產品的優勢培訓能讓銷售員提高信心,而產品的劣勢培訓,能表現出公司的開誠布公的態度。往往很多公司只培訓產品的優勢,而實際上所有產品在市場上都會面臨競爭,而競爭中產品必然有其優勢和劣勢,即使公司避而不談,銷售員也一樣能從競爭對手或者客戶那裡得到反饋。 培訓的時候要注意的是不能走形式,在培訓過程中要隨時考核、隨時提問,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培訓質量。同時每個培訓議題,有條件的和時間的話,最好都能進行實戰演練。如培訓完產品特性後,要求每個銷售員能獨立的演說出培訓的內容,而產品培訓結束後,每個銷售員都要能熟練、完整的表達出培訓的全部內容,也可以模擬一個環境讓成員進行培訓的考核。 最後是技巧的培訓。這方面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鑒,這里就不多說了。 記住,培訓的目的是為了實戰。如果只是為了培訓而培訓,還不如發些資料大家看看,根本沒必要進行專門的培訓。 3、K-考核 考核的目的:為了業績而考核,過程是關鍵。 作為企業而言,業績的要求是毫無疑問的,但對於銷售團隊的管理,過程才是關鍵的,過程保證銷售業績能否達成。 銷售的業績是量到質的變化。每天的潛在新客戶數量,來自每天拜訪的新客戶數量,意向客戶數量又來自於潛在用戶數量,成交用戶數量有來自意向客戶數量。項目銷售、直銷、網路銷售各種方式都離不開一個量。要出業績就必須有用戶數量,用戶數量就必須要下達到每個銷售員每天的拜訪數量。這是毫無疑問的。 銷售的考核,應該有一定的彈性。業績不佳,除了銷售員的問題,還有公司整體的配合、戰略目標、定位、市場協作、產品因素等。不能簡單的將業績不好歸罪於銷售員。這個時候的績效考核就必須有一定的彈性,或者說是人性。要能判斷業績不好的真正的問題所在。當然,這需要公司高層的配合。 所以,在JPKZ法則中,銷售考核是對過程的考核,而不是簡單的對結果的考核。如果過程都做不好,根本談不上結果。 Z-制度 制度是保證前面的J(激勵)P(培訓)K(考核)三項能有效執行的關鍵。 通過設立適合的制度,讓激勵、培訓、考核成為銷售團隊管理的日常工作,成為管理者必須遵守並時刻執行的工作內容。 根據JPKZ法則,銷售團隊的管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長期不斷的激勵、持續有效培訓、對過程的彈性考核、以及適當的制度保障。其實這些東西,我們都知道,也可以說都曾經用到,這些內容也不是什麼新的內容,但是如果你能完全按照這個法則,堅持一段時間,你一定會發現有好的變化,這個變化不是來自這個陳舊內容法則的本身,而是來自你自身。 二、營銷團隊管理的五大方略 編者按:對於基層營銷團隊來說,如果不能對其實施到位的管理,即便這個團隊擁有最優秀的團隊成員,同樣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土崩瓦解。如何避免這一現象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特約請實戰派作者徐應雲先生就營銷團隊的管理問題發表看法。徐先生認為,到位的營銷團隊管理必須做好基礎管理、績效管理、人文管理、後勤管理、思想管理等5個方面的工作。從本期起,本版將連載其中的部分內容,敬請關注。 基礎管理是實用的管理形式 萬丈高樓平地起。越是最基礎性的日常管理工作,就越關繫到整個營銷團隊的成長。營銷團隊成員間的學習交流、心態調整、信息反饋、工作布置等基本上是通過日常管理來完成的。一般來講,日常管理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會議管理會議種類一般包括:每天晨會、每周例會、每月總結會。不同的營銷團隊會有不同的會議周期。例如紅桃K的營銷團隊就推行了「日清日高、周報周訓、月月推進」的會議管理制度,會議內容主要包括:團隊成員總結上階段的工作執行情況,計劃下階段的工作目標及內容,提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團隊領導對上階段營銷工作作出整體分析與點評,並對下階段的營銷工作作出安排;公布團隊成員上階段業績,獎勵工作先進者,並向落後者提出整改建議;開展營銷專題討論或培訓,幫助團隊成員提升技能、調整心態,激勵整個團隊的士氣。 會議管理應注意以下幾點:會議的目的是讓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不是給人提供訴苦的機會;要有明確的主題及結論,不要漫談;不開缺席會、不開推遲會,嚴肅會議紀律。 表格管理設計合理、運用得當的營銷表格,既是團隊成員管理客戶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團隊領導進行日常管理的重要工具。表格管理可以讓員工的工作條理清晰,業績一目瞭然,還可以讓團隊動態地監管客戶。常用的營銷管理表格有: 工作匯報表:如工作日報表、周報表、月報表等。該類表格的主要內容通常包括匯報人的送貨結款情況、市場信息反饋、客戶及業務員的建議等總結性的內容。 貨款出納匯總登記表:這是團隊成員具體針對某一階段的貨物配送、款項回籠情況進行數據統計的表格,主要用於對應收賬款的監控。 客戶檔案表:團隊成員通過詳細、適時、真實的調查後,針對自己的工作對象分類型地建立起的表格,其內容除了客戶名稱、地址、聯系人、電話這些最基本的信息之外,還應包括它的經營特色、行業地位和影響力、分銷能力、資金實力、商業信譽、與本公司的合作意向等更詳細的內容。 場所管理這里說的場所主要是指營銷團隊日常集合辦公及短暫休息的地方,如會議室、辦公室等。這些地方應既是團隊成員工作學習地方,又是團隊成員心靈的港灣:團隊成員回團隊後在這里可以整理業務資料、開展業余學習、交流市場心得;在外遇到了挫折和困難,也可以在這里得到上級的指導和同事的鼓勵;當身心疲憊時他們需要在這里略作休憩,調整心態後重新出發。
B. 銷售管理培訓課程,如何管理銷售團隊
1.銷售指標的分配:銷售團隊的業績完成總會遵循「二八原則」,也就是80%的業績往往來自於20%的銷售人員。所以銷售指標的分配肯定不是均分,而是要按照能者多勞的原則分配。任務重的銷售人員應該能夠動用更多的資源,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以及更好的待遇,如果大家都一樣,誰會願意去承擔更重的銷售任務呢?
2.客戶的分配:誰都希望能夠擁有好的客戶,所以在客戶分配時一定要公平,與如果你的地好,你就一定要多產糧的道理是一樣的。
3.壓力管理:包括建立一套收集潛在客戶最新信息的體系,保證公司能夠及時准確地得到所有客戶的信息。時間上和業績上的壓力,對於銷售人員來說壓力是動力的源泉。
4.有效激勵:對於銷售人員獎金提成的激勵是不能持久的,任何一個銷售經理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屬下永遠都看著錢。實踐證明非現金形式的激勵更為有效,例如一次參加外面培訓的機會,帶家屬的度假旅遊等等。
5.授權:因人而異給予銷售人員一定的權利,更能夠鼓舞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培養他們承擔責任的能力。
6.對銷售精英的管理:既然銷售中有「二八原則」,就更要求銷售經理花更多的時間去關注他們,為他們設定職業生涯的發展規劃,保證他們的戰鬥力持久不衰。
7.沖突的協調:下屬之間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產生了沖突,如何處理和利用這些沖突是銷售經理需要掌握的管理技能。
最後一點千萬要注意的是:你自己就是一面鏡子,銷售團隊中的所有人都在看著你,你的一舉一動都將直接影響到你的團隊。
C. 企業管理團隊培訓中的激勵方法有哪些
銷售團隊的管理,歸根到底是對銷售團隊成員的管理。成功的銷售團隊管理,首先在於團隊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方式的適當應用,及其對公司整體目標的把握以及與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使用JPKZ法則,可以使銷售團隊管理變得更加簡單有效。
JPKZ是中文拼音的縮寫:J-激勵,P-培訓,K-考核,Z-制度
以下談一下JPKZ在銷售管理中的具體運用。
1、激勵-J
激勵的目的:為了激勵而激勵
銷售團隊的管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是不斷的激勵。試想每天都精神飽滿,充滿自信,有強烈成功慾望的銷售團隊,還需要管嗎?
激勵不外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這里主要強調的是後者,也就是精神激勵。因為物質的激勵取決於整個公司的獎勵制度,這不是團隊管理者所能左右的。而精神激勵卻是可以完全把握的,也是最有效,最低成本的方式。精神激勵是最容易做,也是最難做的,因為這取決於管理的情緒和耐心。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表揚,比獎勵幾百塊錢更能激發成員的熱情和鬥志。
管理者首先要能調控自身的情緒,在團隊成員面前應該能持久的表現出一種充滿信心、熱情的精神態度。情緒是可以影響的,這點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到處可以看到,如你和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在一起,自然會變的熱情,而如果和一個經常垂頭喪氣的人在一起,你自己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同樣的道理,團隊管理者如果想要激勵團隊成員,首先必須激勵自己,通過自身的言談舉止所散發的自信熱情去感染團隊成員,這是通過管理者自身的素質去被動的激勵屬下。
其次,管理者需要時時刻刻的對下面的成員進行主動的激勵。可以通過每天的例會,工作的休息時間,培訓時間,自身的經歷等,通過語言不斷刺激、鼓勵團隊成員的成功慾望,讓成員的情緒能在工作中持久的保持熱情和信心。
最後,在團隊成員失敗、失落、失意的時候,作為管理者,能設身處地的為成員分析失敗原因,找出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味的評判。這個時候的管理者更象是老師、父母的角色,因為適當的關懷也是激勵的一部分。
2、培訓-P
培訓的目的:為了實戰而培訓,不是為了培訓而培訓
銷售員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而培訓的效果來自成員對培訓內容的不斷練習,從而變成自發的知識和技能。
銷售員培訓應該是內訓為主,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聘請一些專業的老師。培訓應該是長期的,系統的。你不能指望招聘一個銷售員就立即能用,即使資深的銷售,也需要培訓,只不過技巧方面的培訓可以適當少些,但是公司理念,團隊協作方面的培訓必不可少。培訓過程其實也是一個激勵過程。
對於新成員,首先需要對必要公司制度和理念進行簡單的培訓,記住是必要的制度而不是全部的制度,因為一個公司的制度是方方面面的,為了能使他盡快融入到團隊,盡快的開始工作,和他工作最密切相關的制度最先培訓,其它方面是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的系統培訓。這里並不是說不需要其它的制度,但是銷售的目標就是為了創造業績,新成員把握了這個目標有關的制度,可以盡快的開展工作,也就是所謂的把時間花在刀刃上。必要的制度培訓包括:作息規定、例會制度、銷售制度、出差制度、價格策略等。這個培訓只需要很短時間的時間,如2小時左右即可完成。在2小時的培訓結束要立即考核,如書面考核或口頭考核等。
其次是產品的培訓。這是根據每個公司不同產品特性來制定的培訓。產品培訓的關鍵在於以下幾點:
產品的特性、產品的價格、產品的競爭優勢、產品的競爭劣勢、同行業產品比較等。其中產品的競爭優勢和劣勢是產品培訓的關鍵。產品的優勢培訓能讓銷售員提高信心,而產品的劣勢培訓,能表現出公司的開誠布公的態度。往往很多公司只培訓產品的優勢,而實際上所有產品在市場上都會面臨競爭,而競爭中產品必然有其優勢和劣勢,即使公司避而不談,銷售員也一樣能從競爭對手或者客戶那裡得到反饋。
培訓的時候要注意的是不能走形式,在培訓過程中要隨時考核、隨時提問,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培訓質量。同時每個培訓議題,有條件的和時間的話,最好都能進行實戰演練。如培訓完產品特性後,要求每個銷售員能獨立的演說出培訓的內容,而產品培訓結束後,每個銷售員都要能熟練、完整的表達出培訓的全部內容,也可以模擬一個環境讓成員進行培訓的考核。
最後是技巧的培訓。這方面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鑒,這里就不多說了。
記住,培訓的目的是為了實戰。如果只是為了培訓而培訓,還不如發些資料大家看看,根本沒必要進行專門的培訓。
3、K-考核
考核的目的:為了業績而考核,過程是關鍵。
作為企業而言,業績的要求是毫無疑問的,但對於銷售團隊的管理,過程才是關鍵的,過程保證銷售業績能否達成。
銷售的業績是量到質的變化。每天的潛在新客戶數量,來自每天拜訪的新客戶數量,意向客戶數量又來自於潛在用戶數量,成交用戶數量有來自意向客戶數量。項目銷售、直銷、網路銷售各種方式都離不開一個量。要出業績就必須有用戶數量,用戶數量就必須要下達到每個銷售員每天的拜訪數量。這是毫無疑問的。
銷售的考核,應該有一定的彈性。業績不佳,除了銷售員的問題,還有公司整體的配合、戰略目標、定位、市場協作、產品因素等。不能簡單的將業績不好歸罪於銷售員。這個時候的績效考核就必須有一定的彈性,或者說是人性。要能判斷業績不好的真正的問題所在。當然,這需要公司高層的配合。
所以,在JPKZ法則中,銷售考核是對過程的考核,而不是簡單的對結果的考核。如果過程都做不好,根本談不上結果。
Z-制度
制度是保證前面的J(激勵)P(培訓)K(考核)三項能有效執行的關鍵。
通過設立適合的制度,讓激勵、培訓、考核成為銷售團隊管理的日常工作,成為管理者必須遵守並時刻執行的工作內容。
根據JPKZ法則,銷售團隊的管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長期不斷的激勵、持續有效培訓、對過程的彈性考核、以及適當的制度保障。其實這些東西,我們都知道,也可以說都曾經用到,這些內容也不是什麼新的內容,但是如果你能完全按照這個法則,堅持一段時間,你一定會發現有好的變化,這個變化不是來自這個陳舊內容法則的本身,而是來自你自身。
另外,虛機團上產品團購,超級便宜
D. 如何進行銷售團隊建設的培訓工作
銷售是一門大學問,以下淺談如何進行銷售團隊建設的企業培訓工作:
1.先對事後對人,明確責任,事事有人負責。人的管理是最難的,尤其對有一定閱歷的銷售人員。銷售團隊管理的目的是做好事情,達成公司的目標,也就是說管理好事情,讓銷售人員達成公司期望的目標就達到了銷售團隊管理的目的。所以包括銷售目標在內的所有目標必須分解到責任人,人人對自己的目標負責。通過對事的管理來達到管人的目的。
2.以結果為導向,量化管理。銷售目標進行月度分解到門店為基本單位,各級銷售人員對自己的目標負責。導購負責所促銷的門店,業務代表負責自己管理的片區,城市經理負責整個城市,省級經理負責全省,大區對整個大區銷量負責,銷售總監則對全國負責。前提是銷售目標的制定和分解科學,可執行性強。可以通過設立較高的目標充分挖掘銷售隊伍的潛力,進行目標完成率排名考核,處罰下游,鼓勵中游,獎勵上游。就像學生考試,試題很難,對每個學生是一樣的,也同樣能根據分數的高低排出名次。另外一種是設立較低的目標,大多數人超額完成,能鼓舞士氣,同樣進行完成率排名。總之不管考試題的難易,最終優勝者是排名靠前的。一定要考試,不然就不知道好壞了。所有的銷售人員都參加數字化的目標考核。銷售團隊的管理就以結果為導向,對自己的銷售目標負責。
3.銷售同比增長率排名的考核公平簡單的反映出銷售團隊的業績。對人員管理的大忌就是不公平,如果銷售目標設置的不公平就先天造成銷售隊伍的不穩定,比如說導購的門店基礎不同,而目標任務設置一樣,就造成基礎較差門店導購的離職等。銷售同比增長率就是大家都和自己的過去比,比的是進步的速度,落後就要挨打了。整體平均增長300%,為什麼你的區域只有30%呢?針對這種市場就要分析原因,對症下葯了。
4.對特殊需要整改的市場,可單獨設立目標考核。往往需要大力調整的市場,參加一刀切的考核時雪上加霜,更不利於市場的培育和調整,只能造成進一步惡化和業務隊伍的頻繁換人。這種市場可單獨報備公司審批獨立考核。
5.以門店管理為基礎,所有的管理考核落腳點在終端門店。解決了終端門店的問題,銷售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環。終端門店的銷量提升分解點有:單品分銷條碼執行、零售價格管理、陳列執行、導購管理、缺貨、贈品管理、特殊陳列、促銷活動執行等,每項管理進行細化,設立「神秘人」檢查,反饋到總部在下發到當地整改,再檢查,再反饋,再整改,如此循環。公司的稽核部可下設一個終端門店稽核小組,「神秘人」可聘請當地的在校大學生,費用基本為10元/店,以顧客的身份檢查,同時可以檢查所有項目。該神秘人的設置能有效規避當地經理弄虛作假,加強對終端門店的管控力度,對經銷商也能發揮監督作用。
6.對導購的管理可設置費用銷量佔比的形式考核當地各級銷售人員。快速消費品行業導購人數基數大,工資(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成本很大,加上促銷員管理費每月支出很高,如果管理失控,對公司損失很大。比方我們設置8%的費用比例,導購工資占銷售的8%以內,作為一項硬性指標考核當地經理。能有效規避亂上導購和虛報的現象發生。同時用「神秘人」來檢查門店有無導購虛報十分有效,抽查幾次就能發揮很好的威懾作用。
7.建立導購企業培訓及認證的體系,打造一支專業、高效、穩定的終端鐵軍。對導購以銷售能力的提高為核心,
總部加強促銷話術的開發,高效傳遞到一線導購,力求做到點到位、口語化、傻瓜化、實戰化。安排「神秘人」以顧客身份檢查導購話術的執行情況。對導購實行初中高三級認證,讓導購有提升空間,給予不同的物質精神雙獎勵。
8.每月安排全國性主題終端營銷活動。主題性營銷活動的好處是全國一盤棋,相互造勢,提升終端勢能,也能比較各地的執行效果,進行全國對比。主題性營銷活動能拉動消費者對品牌的持續關注,避免長期特價和堆碼對消費者的刺激疲勞。對特價實行最低限價制度,活動形式多樣化,嚴禁同一單品持續特價活動。通過對主題性活動的執行和管理,特別是效果的評估,能有效的管理銷售團隊。
9.銷售隊伍的熱情和士氣是高效團隊的基本條件。打造一支士氣高漲的團隊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需要招聘具有樂觀精神、勇於挑戰、積極進取的員工。二則樹立典型和樣板,激發銷售團隊的潛能,別人能做到的你一定能做到。三則選好團隊的領導,領導都無精打采就不要指望下屬能生龍活虎了。四則做好培訓,培養一種贏文化。五則做好員工激勵和處罰,表揚先進,鞭策後進,整體提升。
本文來自中國咨詢培訓網,希望可以幫到你咯。
E. 管理制度,如何帶出一個好的銷售團隊怎樣管理一個銷售團隊
1)先對事後對人,明確責任,事事有人負責。人的管理是最難的,尤其對有一定閱歷的銷售人員。銷售團隊管理的目的是做好事情,達成公司的目標,也就是說管理好事情,讓銷售人員達成公司期望的目標就達到了銷售團隊管理的目的。所以包括銷售目標在內的所有目標必須分解到責任人,人人對自己的目標負責。通過對事的管理來達到管人的目的。2)以結果為導向,量化管理。銷售目標進行月度分解到門店為基本單位,各級銷售人員對自己的目標負責。導購負責所促銷的門店,業務代表負責自己管理的片區,城市經理負責整個城市,省級經理負責全省,大區對整個大區銷量負責,銷售總監則對全國負責。前提是銷售目標的制定和分解科學,可執行性強。可以通過設立較高的目標充分挖掘銷售隊伍的潛力,進行目標完成率排名考核,處罰下游,鼓勵中游,獎勵上游。就像學生考試,試題很難,對每個學生是一樣的,也同樣能根據分數的高低排出名次。另外一種是設立較低的目標,大多數人超額完成,能鼓舞士氣,同樣進行完成率排名。總之不管考試題的難易,最終優勝者是排名靠前的。一定要考試,不然就不知道好壞了。所有的銷售人員都參加數字化的目標考核。銷售團隊的管理就以結果為導向,對自己的銷售目標負責。3)銷售同比增長率排名的考核公平簡單的反映出銷售團隊的業績。對人員管理的大忌就是不公平,如果銷售目標設置的不公平就先天造成銷售隊伍的不穩定,比如說2導購的門店基礎不同,而目標任務設置一樣,就造成基礎較差門店導購的離職等。銷售同比增長率就是大家都和自己的過去比,比的是進步的速度,落後就要挨打了。整體平均增長300%,為什麼你的區域只有30%呢?針對這種市場就要分析原因,對症下葯了。4)對特殊需要整改的市場,可單獨設立目標考核。往往需要大力調整的市場,參加一刀切的考核時雪上加霜,更不利於市場的培育和調整,只能造成進一步惡化和業務隊伍的頻繁換人。這種市場可單獨報備公司審批獨立考核。5)以門店管理為基礎,所有的管理考核落腳點在終端門店。解決了終端門店的問題,銷售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環。終端門店的銷量提升分解點有:單品分銷條碼執行、零售價格管理、陳列執行、導購管理、缺貨、贈品管理、特殊陳列、促銷活動執行等,每項管理進行細化,設立「神秘人」檢查,反饋到總部在下發到當地整改,再檢查,再反饋,再整改,如此循環。公司的稽核部可下設一個終端門店稽核小組,「神秘人」可聘請當地的在校大學生,費用基本為10元/店,以顧客的身份檢查,同時可以檢查所有項目。該神秘人的設置能有效規避當地經理弄虛作假,加強對終端門店的管控力度,對經銷商也能發揮監督作用。6)對導購的管理可設置費用銷量佔比的形式考核當地各級銷售人員。快速消費品行業導購人數基數大,工資成本很大,加上促銷員管理費每月支出很高,如果管理失控,對公司損失很大。比方我們設置8%的費用比例,導購工資占銷售的8%以內,作為一項硬性指標考核當地經理。能有效規避亂上導購和虛報的現象發生。同時用「神秘人」來檢查門店有無導購虛報十分有效,抽查幾次就能發揮很好的威懾作用。7)建立導購培訓及認證的體系,打造一支專業、高效、穩定的終端鐵軍。對導購以銷售能力的提高為核心,總部加強促銷話術的開發,高效傳遞到一線導購,力求做到點到位、口語化、傻瓜化、實戰化。安排「神秘人」以顧客身份檢查導購話術的執行情況。對導購實行初中高三級認證,讓導購有提升空間,給予不同的物質精神雙獎勵。8)每月安排全國性主題終端營銷活動。主題性營銷活動的好處是全國一盤棋,相互造勢,提升終端勢能,也能比較各地的執行效果,進行全國對比。主題性營銷活動能拉動消費者對品牌的持續關注,避免長期特價和堆碼對消費者的刺激疲勞。對特價實行最低限價制度,活動形式多樣化,嚴禁同一單品持續特價活動。通過對主題性活動的執行和管理,特別是效果的評估,能有效的管理銷售團隊。9)銷售隊伍的熱情和士氣是高效團隊的基本條件。打造一支士氣高漲的團隊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需要招聘具有樂觀精神、勇於挑戰、積極進取的員工。二則樹立典型和樣板,激發銷售團隊的潛能,別人能做到的你一定能做到。三則選好團隊的領導,領導都無精打采就不要指望下屬能生龍活虎了。四則做好培訓,培養一種贏文化。五則做好激勵和處罰,表揚先進,鞭策後進,整體提升
詳細出處請參考: http://www.ulmg.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92&highlight=%CD%C5%B6%D3
F. 對於銷售型的公司如何建立培訓體系呢
銷售型的公司可以按下列方法建立培訓體系:
第一步:培訓體系規劃
通過需求調查,為該公司做了銷售培訓體系規劃,明確了所需開發的課程主題。這個規劃由團隊提供草案,然後和人力資源總監、培訓主管、銷售總監、銷售培訓負責人一起召開聯席會議,聽取他們的意見,並確認了最終方案。
第二步:為銷售部制定自我學習計劃,並採集信息
學習計劃很簡單,根據銷售代表所需的核心技能,為銷售代表設計了全年四次自我培訓研討會,並為他們訂制了一套自學教材,該培訓計劃的時間表,在年初就下發給了每位銷售代表。每次研討會前,銷售培訓負責人會提前通知大家做學習准備,所有人可以隨意藉助晚上、火車上、飛機上的閑暇時間,閱讀教材中相應部分的內容,按照要求填寫學習筆記,並反饋給銷售培訓負責人。召開研討會時,銷售管理者們負責按照團隊提供的程序和方法,來組織相應主題的研討。第一期研討由銷售總監親自主持,後面三次則由三位資深大區經理主持。由於研討會的討論和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結合,又由銷售管理者主持,因此,大家非常投入,產出了不少好的技巧和方法。研討會被全程錄像錄音,並在銷售培訓負責人的指導下,由一名秘書整理成文字資料。
第三步:課程開發
每期研討會結束後,就開始進入相應主題的課程開發。培訓主管和銷售培訓負責人一起,在團隊的指導下,把自學教材上的理論,和研討會上產生的案例、策略、話術整合在一起,並開發了考核系統。
第四步:製作課程
公司有一些管理者受過講師培訓,人力資源部就有2位內部講師。課程開發結束後,人力資源部安排這兩位老師來講解課程,並製作了課程錄像。
第五步:課程整合
銷售技巧課程開發結束後,又幫助產品經理完善了產品培訓課程,製作了考核體系,請產品經理按照修訂的課程進行講解,並製作錄像。然後,我們把產品課程和技巧課程整合在一起。
第六步:完善培訓過程管理
一年之後,所有課程開發都完成了,團隊和人力資源部一起完善培訓管理制度,並對培訓主管進行了培訓。
G. 如何有效的管理銷售團隊
銷售團隊的管理,歸根到底是對銷售團隊成員的管理。成功的銷售團隊管理,首先在於團隊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方式的適當應用,及其對公司整體目標的把握以及與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使用JPKZ法則,可以使銷售團隊管理變得更加簡單有效。
JPKZ是中文拼音的縮寫:J-激勵,P-培訓,K-考核,Z-制度
以下談一下JPKZ在銷售管理中的具體運用。
1、激勵-J
激勵的目的:為了激勵而激勵
銷售團隊的管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是不斷的激勵。試想每天都精神飽滿,充滿自信,有強烈成功慾望的銷售團隊,還需要管嗎?
激勵不外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這里主要強調的是後者,也就是精神激勵。因為物質的激勵取決於整個公司的獎勵制度,這不是團隊管理者所能左右的。而精神激勵卻是可以完全把握的,也是最有效,最低成本的方式。精神激勵是最容易做,也是最難做的,因為這取決於管理的情緒和耐心。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表揚,比獎勵幾百塊錢更能激發成員的熱情和鬥志。
管理者首先要能調控自身的情緒,在團隊成員面前應該能持久的表現出一種充滿信心、熱情的精神態度。情緒是可以影響的,這點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到處可以看到,如你和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在一起,自然會變的熱情,而如果和一個經常垂頭喪氣的人在一起,你自己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同樣的道理,團隊管理者如果想要激勵團隊成員,首先必須激勵自己,通過自身的言談舉止所散發的自信熱情去感染團隊成員,這是通過管理者自身的素質去被動的激勵屬下。
其次,管理者需要時時刻刻的對下面的成員進行主動的激勵。可以通過每天的例會,工作的休息時間,培訓時間,自身的經歷等,通過語言不斷刺激、鼓勵團隊成員的成功慾望,讓成員的情緒能在工作中持久的保持熱情和信心。
最後,在團隊成員失敗、失落、失意的時候,作為管理者,能設身處地的為成員分析失敗原因,找出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味的評判。這個時候的管理者更象是老師、父母的角色,因為適當的關懷也是激勵的一部分。
2、培訓-P
培訓的目的:為了實戰而培訓,不是為了培訓而培訓
銷售員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而培訓的效果來自成員對培訓內容的不斷練習,從而變成自發的知識和技能。
銷售員培訓應該是內訓為主,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聘請一些專業的老師。培訓應該是長期的,系統的。你不能指望招聘一個銷售員就立即能用,即使資深的銷售,也需要培訓,只不過技巧方面的培訓可以適當少些,但是公司理念,團隊協作方面的培訓必不可少。培訓過程其實也是一個激勵過程。
對於新成員,首先需要對必要公司制度和理念進行簡單的培訓,記住是必要的制度而不是全部的制度,因為一個公司的制度是方方面面的,為了能使他盡快融入到團隊,盡快的開始工作,和他工作最密切相關的制度最先培訓,其它方面是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的系統培訓。這里並不是說不需要其它的制度,但是銷售的目標就是為了創造業績,新成員把握了這個目標有關的制度,可以盡快的開展工作,也就是所謂的把時間花在刀刃上。必要的制度培訓包括:作息規定、例會制度、銷售制度、出差制度、價格策略等。這個培訓只需要很短時間的時間,如2小時左右即可完成。在2小時的培訓結束要立即考核,如書面考核或口頭考核等。
其次是產品的培訓。這是根據每個公司不同產品特性來制定的培訓。產品培訓的關鍵在於以下幾點:
產品的特性、產品的價格、產品的競爭優勢、產品的競爭劣勢、同行業產品比較等。其中產品的競爭優勢和劣勢是產品培訓的關鍵。產品的優勢培訓能讓銷售員提高信心,而產品的劣勢培訓,能表現出公司的開誠布公的態度。往往很多公司只培訓產品的優勢,而實際上所有產品在市場上都會面臨競爭,而競爭中產品必然有其優勢和劣勢,即使公司避而不談,銷售員也一樣能從競爭對手或者客戶那裡得到反饋。
培訓的時候要注意的是不能走形式,在培訓過程中要隨時考核、隨時提問,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培訓質量。同時每個培訓議題,有條件的和時間的話,最好都能進行實戰演練。如培訓完產品特性後,要求每個銷售員能獨立的演說出培訓的內容,而產品培訓結束後,每個銷售員都要能熟練、完整的表達出培訓的全部內容,也可以模擬一個環境讓成員進行培訓的考核。
最後是技巧的培訓。這方面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鑒,這里就不多說了。
記住,培訓的目的是為了實戰。如果只是為了培訓而培訓,還不如發些資料大家看看,根本沒必要進行專門的培訓。
3、K-考核
考核的目的:為了業績而考核,過程是關鍵。
作為企業而言,業績的要求是毫無疑問的,但對於銷售團隊的管理,過程才是關鍵的,過程保證銷售業績能否達成。
銷售的業績是量到質的變化。每天的潛在新客戶數量,來自每天拜訪的新客戶數量,意向客戶數量又來自於潛在用戶數量,成交用戶數量有來自意向客戶數量。項目銷售、直銷、網路銷售各種方式都離不開一個量。要出業績就必須有用戶數量,用戶數量就必須要下達到每個銷售員每天的拜訪數量。這是毫無疑問的。
銷售的考核,應該有一定的彈性。業績不佳,除了銷售員的問題,還有公司整體的配合、戰略目標、定位、市場協作、產品因素等。不能簡單的將業績不好歸罪於銷售員。這個時候的績效考核就必須有一定的彈性,或者說是人性。要能判斷業績不好的真正的問題所在。當然,這需要公司高層的配合。
所以,在JPKZ法則中,銷售考核是對過程的考核,而不是簡單的對結果的考核。如果過程都做不好,根本談不上結果。
Z-制度
制度是保證前面的J(激勵)P(培訓)K(考核)三項能有效執行的關鍵。
通過設立適合的制度,讓激勵、培訓、考核成為銷售團隊管理的日常工作,成為管理者必須遵守並時刻執行的工作內容。
根據JPKZ法則,銷售團隊的管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長期不斷的激勵、持續有效培訓、對過程的彈性考核、以及適當的制度保障。其實這些東西,我們都知道,也可以說都曾經用到,這些內容也不是什麼新的內容,但是如果你能完全按照這個法則,堅持一段時間,你一定會發現有好的變化,這個變化不是來自這個陳舊內容法則的本身,而是來自你自身。
H. 如何帶領和管理業務銷售團隊
1.以身作則,在工作中進行培訓。
銷售主管和銷售經理一般都是從基層做起的,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和理論知識,在出差到達業代所負責的市場時,可以和業代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培訓,針對業代所 提出的問題和困惑進行分析、解答;也可以和業代一起走訪市場、拜訪經銷商,隨時糾正業代言行中的不當之處,親自給業代示範如何和經銷商良好溝通。
2.利用月底月中銷售例會進行培訓。
為了便於工作和總結,企業一般都會安排月中、月底銷售例會,對於經常在外出差的業務人員來講,這樣的集中開會機會是很難得的。銷售主管或經理可以利用這種機會抽出時間對業代進行專門培訓。培訓可以採用以下方式進行:
(1)主管和經理親自進行培訓。
(2)讓業代輪流當講師對其他業代進行培訓(可以在團隊內指定一名培訓負責人由其具體組織培訓)。這種培訓的好處有:滿足業代的成就感;無形中給業代以 壓力和動力,因為要給大家培訓,自己必須先有東西,這樣就會使業代自覺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培養業代的演講能力和現場發揮能力;由於業代所講的內容大多是自 己的親身經歷,所以就更具有說服力,更容易讓大家接受。我在做銷售主管和經理時,就經常採用這一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案例培訓。經理或主管可以在平時收集一些案例(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在培訓時讓業代學習討論。這些案例可以是經理或主管自己親自經歷的,也可以是發生在其他業代身上的。採用案例培訓的最大好處就是說服力強,業代容易接受。
我在某企業任分公司營銷總監時,公司推出了一種新產品,由於產品屬於中高檔產品,推廣難度相對較大,但是該產品在我所轄的市場有著很好的市場前景。為了 推廣該產品我想了不少辦法,但是除了個別市場外大部分市場毫無起色。針對這種情況,我在開銷售例會時,就讓做得好的業務員把自己的成功經驗作為案例對大家 進行培訓,並當場對其進行了獎勵;同時我還讓做得不好的業務員作為反面案例給大家講為什麼做不好,並當場對其進行了處罰。然後,我把成功的經驗進行推廣並 做了強制規定,把失敗的教訓當做反面教材讓大家引以為戒。經過這樣幾次培訓後,大家齊心協力,該產品的銷量迅速走到了其他分公司的前面。
(4)問題培訓。每次例會時,業代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經理或主管可以就這些問題組織大家集中討論,這樣往往會集思廣益,有這些問題的業代可以受到啟發找到好的解決方法,其他業代今後在遇到類似問題時也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5)游戲培訓。如果只是採用課堂式培訓,往往容易使大家疲倦和注意力分散,致使培訓效果打折扣。針對這一情況,我在做銷售主管和經理時經常採用游戲式 的培訓方法。根據需要讓部分業務員充當經銷商、經銷商的合作夥伴、經銷商的員工、二批商、零售商等角色,然後讓其他業務員和他們「打交道」。在游戲活動 中,業務員們把自己平常遇到的情況融入到角色中,表演得活靈活現,大家在一片笑聲中學會了很多銷售技巧。
比如:大家都知道鋪貨的重要性,但是 許多業務員在實際工作中往往不得要領。有一次開銷售例會時,我就讓大家把在鋪貨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設置了不同的場景,並讓業務員扮演各種角色,讓有經驗 的業務員「現場」處理遇到的各種情況。雖然在游戲中有的業務員的表演讓大家鬨堂大笑,但是我很快發現在後來的工作中許多業務員能夠很熟練地運用各種鋪貨技 巧了。
3.利用網路平台培訓。
雖說利用例會的機會對業代進行培訓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業務人員大部分時間在外面出差,集中在 一起的機會很少。銷售主管有沒有辦法可以對分散在各地的業代進行異地培訓呢?有,可以藉助網路,發達的網路使培訓可以跨越地域空間且經濟實惠。雖然業務代 表不可能每人都有電腦,但是現在就是在縣城甚至在鄉鎮上到處都可以找到網吧,這就為培訓跨越地域空間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我最初做銷售主管和經 理時,就要求所有業代都必須學會上網,都要有自己的QQ號並告知團隊中的所有人,同時建立公共郵箱,團隊中的所有人都可以進入。這樣我和其他團隊成員就可 以把自己找到的好的培訓和學習資料發到公共郵箱中,供大家學習、交流、參考。如果大家需要在一起溝通交流的時間較長,就提前約好同時進入QQ「群聊」。這 個方法效果不錯,但現在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方便的網路平台,那就是杭州一家公司開發運營的「互動寶」,通過「互動寶」團隊成員之間聯系非常緊密,大家有心得 可以發博客,有好的文章可以交流共享,也有即時聊天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獨立的團隊交流中心,銷售新員工一進入公司我就分配一個帳號給他,他們成長 起來就非常快。所以我由衷推薦這個叫「互動寶」的網路平台給大家。
4.組織現場培訓。
在實際的培訓工作中,銷售主管或經理可以組織業代到運作好的市場或有代表性問題的市場針對市場問題進行有效培訓,這樣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一本書計劃。
有的業代喜歡學習書本知識,有的不太喜歡學習書本知識,如何使他們都學習書本知識,並且使一人所學的東西成為大家的東西呢?我做銷售經理時啟動了「一本 書計劃」,規定每位業代每月都必須讀一本書或雜志,在月底開銷售例會時把自己本月所學書本或雜志的主要內容和對營銷人員有用的部分講給其他業代聽,相互交 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I. 如何去評價一個銷售團隊管理人
銷售團隊管理人,一般的評價方式是什麼呢?就是給予業績獎勵嘛。很多時候,老專板給自己的得屬力下屬發了很多錢,下屬總感覺發的不夠多,人性本貪婪。所以用這種方式是效果是非常不能持久的,那麼怎麼辦?你可以試試用團隊激勵寶去考核,怎麼做?它因為是一款積分制管理為原理的軟體,所以它的核心就是充分尊重人性、而不是忤逆人性。你可以網路一下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