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管理培訓 > 中國企業培訓

中國企業培訓

發布時間:2020-12-03 05:56:48

1. 國內有名的企業培訓

易發久 ■ 影響力(香港)國際教育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 上海影響力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總裁 ■ 北京影響力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長 ■ 中國培訓協會 秘書長 ■ 上海市演講協會 常務理事 ■ 影響力商學院 院長 ■ 影響力教育訓練集團董事長。
■ 著名企業管理訓練機構「影響力訓練」創始人。
■ 亞洲八大名師之一 ■ 國內頂尖成功訓練專家之一,典型的成功學實踐者。
■ 上海市演講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培訓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培訓論壇」組委會執行主席。
■ 2002年「中國成功學礪志類第一暢銷書」《成功一定有方法》及企業戰術管理暢銷書《不是不可能》作者。
■ 1991年南下珠海創業。
公司的房地產項目投資規模一度達9000多萬元人民幣,後公司在「房地產泡沫潮」中宣告破產。
1995年底,隻身來到上海,開始人生又一次白手創業,創建「影響力訓練」機構。
該機構被國內一著名專業網站評為「2001年度中國十大企管咨詢機構」之一,被行業性大會組織中國·培訓論壇公選為「2002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培訓公司」 ■ 國內著名的職業成功訓練師,曾親自為逾1100家知名企業(包括百餘家「世界500強」在華企業)提供過專業訓練。
其課程學員滿意率連續三年統計結果均超過97%,其中2003年為99.37%,創下了訓練界的奇跡。
■ 首創「影響力訓練」標准授權課程及「中國企業培訓師」認證標准,致力於為中國企業普及必修課程。
中國領導力第一培訓教程!50萬中小型企業總裁的管理工具!《領袖的風采》是易發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對成功的感悟,對領袖的理解打造出來的影響力訓練集團的「核心品牌課程」。
它是中國管理咨詢界第一個原創產品,被譽為「中國最具震撼力的課程之一」、「中國受訓學員最多的課程之一」、「中國持續滿意率最高的課程之一」,是一個人一生絕對應該經歷一次的洗禮! 十年磨礪鑄造品牌 10年來,《領袖的風采》這門課程一直是易發久主講的核心課程。
經過10餘年的積累和打磨,不斷地總結、摸索,《領袖的風采》受訓學員高達數萬人次,課程學員滿意率連續五年統計結果均超過97%,其中2005年為99.52%,創下了訓練界的奇跡。
10年間,近3000家知名企業(包括130餘家「世界500強」在華企業)接受了《領袖的風采》課程訓練。
它曾輔助德國AMC廚具公司銷售業績五年內增長了20倍;曾輔助三星電子公司一事業部在兩年內業績倍增10倍;曾輔助上海在線一項目組當月業績增長3倍;曾輔助深圳百麗鞋業集團公司年度業績增長近1倍;被美國強生公司一大區經理評價為:價值600萬的一堂課! 現在,《領袖的風采》已成為影響力訓練集團的「核心品牌課程」。
它用81把金鑰匙打造團隊無限潛能,直接研究受訓學員及機構提出的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超過12000,提供了25項被眾多學員譽為具有「黃金價值」的解決方案,它為企業團隊破解驚天「秘密」;為企業團隊的管理插上了翅膀,是一生絕對應該經歷一次的洗禮。
易發久曾經服務過的客戶: 華碩電腦、旺旺集團、東方航空、東方希望集團、可口可樂、均瑤集團、百麗集團、德國AMC廚具公司、強生(中國)醫療器械公司、惠普(中國)公司、上海貝爾公司、三星電子公司浦發銀行、柯達電子公司…… 易發久的專業背景: 影響力教育訓練集團董事長 上海影響力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
著名企業管理訓練機構「影響力訓練」創始人。
上海市演講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培訓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培訓論壇"組委會執行主席。
國內頂尖成功訓練專家之一,典型的成功學實踐者。
2002年中國成功學礪志類第一暢銷書《成功一定有方法》及企業戰術管理暢銷書《不是不可能》作者。
易發久1991年南下珠海創業。
公司的房地產項目投資規模一度達9000多萬元人民幣,後公司在"房地產泡沫潮"中宣告破產。
1995年底,易發久隻身來到上海,開始人生又一次白手創業,創建"影響力訓練"機構。
該機構被國內一著名專業網站評為"2001年度中國十大企管咨詢機構"之一,被行業性大會組織 中國·培訓論壇公選為"2002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培訓公司"。
易發久是國內著名的職業成功訓練師,曾親自為逾2000家企業知名企業(包括90餘家"世界500強"在華企業)提供過專業訓練。
易發久課程學員滿意率連續三年統計結果均超過97%,其中2003年為99.37%,創下了訓練界的奇跡。
易發久曾經服務過的客戶: 華碩電腦、旺旺集團、東方航空、東方希望集團、可口可樂、均瑤集團、百麗集團、德國AMC廚具公司、強生(中國)醫療器械公司、惠普(中國)公司、上海貝爾公司、三星電子公司浦發銀行、柯達電子公司…… 著述: 《成功一定有方法》、《不是不可能》 易發久:用自身經歷書寫的成功方法 第一次失敗:栽倒在9000萬元的房地產項目上 1989年,易發久大學畢業後,先留校當了一年的老師,其後又相繼做過十幾種職業:管理農場、下農村、當小畫匠,到開餐館、做流水線工人,甚至還當過歌廳的串場歌手。
折騰了一大圈之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進入珠海市西區政府工作。
當時,他的工作職責還很重要,因為他那個部門正好負責西區開發區所有的招商引進工作,每天都有很多人要到他這個科長這兒拿批文。
當時是1991年,正好是當地發展最快的時候,易發久看到非常多的人因為他們的批文而成了百萬富翁,心裡也開始癢癢起來,心想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
沒想到機會說來就來。
由於開發區鼓勵所有的幹部利用手中的資源進行招商引資,易發久也就借機下了海。
那時政府給了他一塊地,他又找到了幾家投資方:一方來自香港,一方來自湖南,一方則是區里,再加上他自己作為最小的投資方,准備在這塊土地上蓋一座23層高的大廈。
按照當時的運作分成比例,項目總投資9000萬元,事成後易發久的公司能分到一兩千萬元,而且頂多隻要兩三年的時間就可以實現這一目標。
面對唾手可得的成功,易發久躊躇滿志。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93年國家進行了宏觀調控,內地資金開始凍結;1994年境外資金也打不進來了,項目一下子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到1994年年底的時候,整個項目由於缺乏資金已經難以開展。
首期投入了2000多萬元的項目便停在了那裡,23層的宏偉藍圖也只剛剛建起了2層。
隨後銀行及所有債主開始追債,易發久只得變賣財產進行還債。
這次變故對易發久是個很大的打擊,本來能賺一兩千萬的項目,不但一分錢沒拿到,反倒欠了銀行和朋友一大筆錢。
到1995年年底的時候,他感到這種狀況不能再持續下去了。
根據當時的狀況他判斷珠海的情況不會很快恢復起來,而自己要想東山再起,惟一的辦法就是暫時離開珠海。
那時在他的心目中有四個地方可供選擇:第一是北京,第二是廣州,第三是深圳,第四是上海。
前三個地方他都是很有條件去的,但最後他卻偏偏選擇了陌生的上海。
因為他覺得上海是一個商業運行比較規范的地方,是一個可以去做計劃、並通過努力來完成自己原始積累的地方。
加之當時上海浦東開發剛剛啟動,他相信憑借自己的能力必能開創出一番新天地,於是懷揣著借來的3000元人民幣的易發久就這樣奔赴了上海。
此時,極大的考驗和挑戰擺在了他的面前,因為上海對易發久來說是一個未知數,他需要一切重頭再來。
第二次失敗:由打工者變為投資者的夢想破滅 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身無分文,想打天下談何容易。
為了能早日還清欠款,易發久下定決心,不能靠打工拿工資過活。
因為即使工資再多也還不起債務,時的他已別無選擇,只有重新開始創業。
重新創業需要投資,但當易發久已身無分文。
怎麼辦?想來想去,他覺得只能選擇從智力投資的項目開始做起。
好在珠海作為經濟特區,有很多新的策劃理念,對易發久有很大的熏陶,他認為這也許是自己創業的突破口。
剛開始他找到一家賣打折優惠卡的公司,提出自己不投資、僅靠自己的營銷方法去運作並要求佔到25%的智力股。
司的老闆考慮到這么做也沒有什麼風險,便同意了他的條件。
從那開始,易發久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為此他了很多促進銷售的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果不出兩個月的時間,易發久就賣出了300張卡。
後來他才了解到,這家公司整整運作了七八個月的時間還沒賣出這么多。
這是他來公司取得的第一個成績。
為了拓展業務,易發久當時還招了一些業務人員。
他利用晚上時間對業務員進行培訓,總共給他們上了12堂課,把在珠海學到的先進方法介紹給他們,這也是他最早開始給別人上課。
其實易發久最初接觸成功學訓練還是在珠海,當時他只是覺得這方面的識很有用,但卻從未想過把它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
12堂的培訓課一結束,業務人員普遍反映課程對他們非常實用,大家都很希望跟著易發久一起干。
於是易發久提出了合股創業的辦法,最後他們總共籌集了6萬塊錢。
有了這6萬錢,有了那幾百張卡墊底,對於一個小公司而言,就有了第二次運作的基礎,於是他們做了一系列的改造,准備大幹一場。
易發久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當把所有籌款收齊的那一天,那家公司的老闆就把他找去談話。
開始時這位老闆吞吞吐吐,談了些不著邊際的內容,直到後來他才切入到一個核心的問題,他對易發久說:「我們可不可以不談股份,但我請你當總經?」 易發久聽完之後感到非常吃驚,於是他問:「你請我當總經理,准備一個月付給我多少工資?」 對方答道:「你說你想要多少錢?」 易發久說:「有一點我敢肯定,那就是你肯定養不起我,因為我已欠了很多錢,你給的工資再高也高不到足以讓我去還債的地步。
」所以易發久表示自己必須成為一個企業的投資者,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去賺更多的錢來還債。
為了說服對方,易發久還向對方表明了自己的價值,他說:「總經理,如果公司沒有我的話,大概你只能賺到50萬;如果這家公司有我的話你大概可以賺到500萬。
雖然你給了我25%,可是你還有75%;雖然75%沒有100%比例大,但是500萬的75%總比50萬要多。
」道理誰都懂,但那個公司的總經理卻根本聽不進去,於是合作不得不宣告結束。
第三次失敗:媒體經營計劃流產了 到上海的第一次創業失敗後不久,易發久又很快找到了另一位合作夥伴--某報社駐上海站記者。
這次合作意向的達成,還要得益於易發久來上海後最初結識的一批人。
當時易發久初來乍到,為了能盡快融入上海本地的生活,他通過在《新聞報》萬事通欄目上花50塊錢登覓友廣告的方式結識了一批人,其中就包括這位合作夥伴。
該人跟報社有一些合作關系,於是易發久與他在一起策劃的時候就產生了一個共同的方案,即在這張報紙上買下一個版面,然後設立一個房地產專刊。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就把目標瞄準了做房地產商情,因為當時上海的房地產還處於剛剛起步的萌芽狀態,加之易發久原先是搞房地產的,所以融入這一行非常容易。
由於考慮到僅僅做商情還不夠,於是他們又加入了會員制的內容,這樣新項目就開始運作起來。
這次的合作形式也與第一次基本相同,對方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錢,而由易發久按照自己的方式來經營並佔25%的股份。
這是易發久在上海的第二次白手起家的創業嘗試。
可沒想到,當易發久率領大家剛剛拉來8萬元廣告費時,歷史又開始重演,於是這次合作也不得不到此為止。
第四次失敗:企業內訓項目沒能開展下去 到上海後的前兩次創業都以失敗而告終,工資沒怎麼拿到,更沒有分到什麼股份,當連基本生存都成為了問題時,易發久才深深地體會到「窮」是一種什麼滋味。
記得有一次,他從一個地方坐公交車回住所,中間必須倒車。
那時上海的公交車票是5角錢一張,上車後易發久才發現當時身上只剩下了5角錢,他只好坐一輛車,然後步行了兩個多小時才回到家。
而搬家的記憶在他的腦海中也同樣揮之不去。
從1996年到1997年將近兩年的時間里,易發久在上海共換了11個住處。
人家搬家一般都是越搬越好,可他每次都是為了找到一個更便宜甚至不要錢的地方。
在最艱苦的日子裡,他一日三餐只能靠吃方便麵、菜饅頭來填飽肚子,生活的窘迫由此可見一斑。
為了生活下去,易發久不得不到一家培訓中心應聘晚上兼職講課的工作。
雙方見面時他拿出以前給業務人員講過的12次課程給對方看,對方讓他試講了一次,覺得不錯,於是就給他定了一門課程。
當時每小時30元,一晚上三個小時,這樣每天晚上他就能拿到90元,生活上基本不成問題了。
盡管那時易發久掙錢不多,可他還是省下一點錢,然後用這些錢到外面去聽一些更高層次的課程。
記得有一次,他去聽一位台灣講師的課程,當時這個台灣人只講了半天的時間就掙了5000元。
這讓易發久感到驚訝不已,上半天課就能拿到這么多錢,他想自己哪怕一天能拿到2000元也行啊。
後來,他居然把這個想法跟培訓中心的老闆說了,老闆聽後打量了他一番,對他說:「你一天就想拿2000元,那是不可能的,永遠都不可能。
你知道我們這兒的校長一月才拿2000元。
」 易發久感到以這個老闆的思維方式,自己在這家培訓中心不會有什麼更大的發展。
於是很快他便離開了這家培訓中心。
就這樣,易發久遭到了他在上海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創業失敗。
第五次創業迎來成功 離開培訓中心的第二個月,一家保險公司來請易發久去給他們講課,當時預定的講課費是2000元。
原來,幾個月之前,易發久常去人才招聘市場,他不是去應聘而是借機去向企業人事部門推銷自己的企業培訓課程
在那裡,他給保險公司的一位姓徐的人事總監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並記下了他的聯系方式。
沒想到半年之後徐總監給他打來電話,讓他去公司面談一下。
見面之後徐總監告訴易發久,本來他想請香港的講師來講課,誰知對方突然有事來不了了,所以請易發久來幫他救場。
由於擔心易發久講砸了,徐總監一告誡他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易發久對課程進行了精心的准備。
上課的那一天,易發久發揮得相當精彩,至於課程一結束,徐總監就上前握著他的手說:「不錯!不錯!」由於他的課程效果最後超出了對方的期望,所以該公司最後付給他2500元作為酬勞。
這是個重要的轉折,因為從此他的講課費便開始以千元來計算了。
當初那家培中心認為不可能的事,易發久在離開後的第二個月就實現了。
更為重要的是,這次講課使他開始走上了自由職業講師之路。
那時當他將自己決定做一名自由職業講師並計劃在三年內成為萬富翁的想法告訴朋友們的時候,還曾遭到大家的冷嘲熱諷。
為了能拓展更多的客戶,有一段時間,易發久每天上午要在公用電話亭包下兩部電話-- 一部只管打出,一部等待回電。
有時他一天要打上100來個話,向企業推銷自己的培訓課程。
到了下午,他則選定幾個寫字樓去「掃樓」,即上門推銷自己的課程。
通過這樣的方法,他也獲得了不小的收獲,有10多家公司請他去講課。
1998年,他開始利用一個朋友借給他的辦公室並帶著三個人進行實體運作,前後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就賺了10萬塊錢。
過年的時候他還利用這筆錢歸還了珠海的部分欠款。
而他的業務也由此開始一發而不可收拾,他先後成為了11家培訓企業、培訓中心的簽約講師,這些單位都同時在推廣他的課程。
到1999年的時候,他開始正式成自己的公司,還給公司起名叫做礪志企業管理咨詢公司。
在教課的同時易發久也不斷地出去學習,這樣他的課就越講越好。
公司的發展也非常快。
在2000年的時候,易發久的公司還被國內一家知名的培訓網站評為當年中國十大咨詢培訓機構
而易發久本人的講課費也僅用了4年的時間,就從過去的30元一小時漲到後來的10000元一小時。
易發本人在揭示自己成功的秘訣時這樣告訴記者:當初在珠海,遭遇他一樣情況的朋友多如牛毛,一些人有的在抱怨,有的在等待。
而他之所以能夠邁出這一步,「積極」二字起了很大的作用。
易發久說:「'積極'二字背後包括了積極的思考、積極的准備、積極的尋找方法、積極的行動,整個過程當中都是積極。
我越研究成功學越發現成功的本質是一種哲學范疇,它是一思考模式和生活模式。
不管你對成功如何定義,積極處事對社會來說總是有價值的東西。
積極不一定成功,但消極肯定失敗。
」 易發久著 作: 《成功一定有方法》 榮獲「2002年中國成功學礪志類第一暢銷書」 《不是不可能》 企業戰術管理暢銷書 《基本功》 《有夢就會實現》 VCD 《學習改變命運》 VCD 《如何規劃成功人生》 CD 《決定你一生的21個信念》 CD 《卓越團隊共同理念》 教學課件 《雙贏的溝通—同理心》 教學課件 《創造力訓練—頭腦風暴》 教學課件 《硬道理》 (即將面市書籍) 新華管理網[1][2]《鐵營盤》 (即將面市書籍)

2. 中國企業管理培訓十大影響力品牌分別是

有北大縱橫 時代光華 中智信達 等等吧

3. 中國企業培訓機構排名。。。

推薦你中青企業培訓學院,前身是中青營銷學院,非常實戰的機構,如果你要鼓舞企業人的士氣,必選中青如果你要實戰、實操的知識,必選中青如果你要解決困擾企業的問題,必選中青如果你要企業發展日益強大,必選中青經歷過才知道他的實戰、實操、實效不是空說虛名。

4. 中國企業培訓機構20強排行榜的是哪些這些怎麼區分

國內有很多不同類型的企業培訓機構,主要看你學習需求是什麼吧。
主要分為社會機構、高校機構和國際機構,社會機構例如【時代華商】【湖畔大學】這種,屬於民營商學院,師資落地,所學可操作性強,注重實戰;
高校機構例如【清華北大中大】這種,由學校開辦,老師多為本校師資,注重理論學習;
國際機構例如法國布雷斯特商學院,在國內有招生中心,國內面試就讀,畢業後是可以獲得國際通行的學位證書的,比較適合有履歷提升需求的人。
每家機構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不同領域的排名也不一樣,不如先了解清楚自己的實際需求,這樣選擇起來更有針對性。

5. 中國前十大企業培訓公司是哪幾家哪一家是最好的

中國沒有公認的前十大,但如果要論資產、影響力、效果、受眾等等來看,能進前十的起碼有以下幾家:排名不分先後,因為沒人能給這些公司排名陳安之機構:最早也是影響力最大的,定位成功學,以中國培訓界公認的權威和先驅陳安之老師為主影響力:上海最早的,華東培訓行業的旗幟,定位管理培訓,最大的資本是內訓做進世界500強聚成:從陳安之機構裂變出來,首創學習卡模式,也是發展最快的一家世華:社會形象最好的培訓公司,定位總裁班,以姜嵐昕老師課程為主,擁有「嵐昕大愛基金」,慈善公益活動做了很多,而且最近收購了一所大學行動成功:以李踐老師的課程為主,品牌課程「贏利模式」,因為和李嘉誠有合作,在全國影響力巨大實踐家:以林偉賢老師的課程為主,品牌課程「money & you」和「bse」以上公司各有特色,而且在全國影響力都不錯,從資產、營業額、品牌等等是可以排前十的。更正樓上的:時代咨詢機構沒有這個公司,只有時代光華,這是一家整合講師出版書籍光碟的公司,余世維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以前的簽約講師而已。余世維老師的課程非常不錯,但是他自己的公司不行。麥肯錫?更別提了,外企在中國沒幾個混得好的,麥肯錫更不行。外國人搞不懂中國人,管理不好中國人,更不可能以外國人的模式解決中國管理的問題。長江商學院?做得還可以,但是好像不能把它劃為培訓公司吧,如果這樣的話,清華北大交大復旦浙大的EMBA也算培訓公司?

6. 中國最好的企業管理培訓機構有哪些

中國企業管理培訓機構做得好的有很多,可以實地考察選擇適合自己的。

企業管理內咨詢是幫助企業和企容業家,通過解決管理和經營問題,鑒別和抓住新機會,強化學習和實施變革以實現企業目標的一種獨立的、專業性咨詢服務。

任何一種好的經營管理模式成功地導入和落地,都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也需要專業咨詢機構和顧問的輔導。至今為止,道成咨詢服務超過了10000家企業的經營管理轉型升級,為企業的利潤提升、經營體系搭建、核心經營團隊培育、貫通企業經營理念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

7. 中國企業培訓存在哪些誤區

人類所步入的21世紀是一個以知識和科技為主體的知識經濟時代,而作為知識和科技的載體——人才在這個時代顯得格外耀眼和重要。
身處這個充滿巨大變革的知識經濟時代,全球大部分企業已把「人本管理——二十一世紀的管理核心」、「企業最終爭奪的將是人才」當作一條永遠不變的公理。
然而,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從哪裡來? 人,並非天生就具有知識和技能,需要後天的學習和訓練。
要成為人才,成為真正對企業有用的人才,培訓是最為有效、最為快捷的方式。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知識經濟時代,大批企業人才不再是從經驗中跌打滾摸出來,而是經過嚴格有效的培訓開發出來! 美國的卡耐基早在七十年前就開拓了企業人才培訓這一行業。
今天,全世界有七十多個國家已引進了卡耐基訓練,全世界平均每周有三千多人到卡耐基公司報名受訓。
但是,在我國,企業培訓工作剛剛起步,由於我國的特殊歷史和國情,企業培訓中存在不少誤區。
一、 培訓無用論,領導不重視,不參與,缺乏實際投。
培訓無用論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無用論,即培訓不能增強企業員工才幹,反而耗費員工工作時間;另外一種是間接無用論,認為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已足夠企業使用,培訓只增長員工才幹,對企業沒有多大益處,即投入小於產出。
基於這兩種觀點的領導,不是對培訓拒之門外,就是把培訓當作一種「企業在不斷追求進步」的形象宣傳,僅是做給員工或外界人士看,而沒有實際的投入。
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國人的學習觀念還沒有改變,還沒有形成真正的「終生學習」和「動態學習」觀念;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現階段的企業培訓方大部分是公共管理培訓機構(包括管理院校和培訓中心),他們因循守舊的傳統教育方法使培訓單調,缺乏效率,進而導致企業領導對培訓喪失信心。
但是,在這個環境急劇變化、競爭非常激烈、知識更新速度太快的時代,如果不跟上時代發展,不充實自己的企業,企業僵死一團是難免的。
要改變現狀,可以招聘新的員工增強活力,但對於大型企業來講,新聘員工不是被老員工同化,就是要花很長時間才能使企業發生轉機,要徹底解決問題,只能從內部解決問題。
而於當代崛起的專業培訓機構,則是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主動提供企業所需的知識技能,從企業內部著手,進行人才開發,使企業增強活力、競爭力。
中國有句名言: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如果企業對培訓不進行實際的投入,企業領導不重視、不參與,必然使培訓在源頭被卡死,怎麼使員工積極投入培訓?怎麼使企業得到生機勃勃的員工? 二、 沒有把培訓當作長期性的工作來抓,一陣風,缺乏系統。
出於短期成本收益的考慮,不少企業往往在出現問題或企業停滯不前時才被動去找培訓師,使企業的培訓工作總是間歇性的。
然而,培訓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是一個人員配合的系統,更是時間合理分配的系統化。
「一陣風」的培訓使企業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根本問題不解決,致使企業跟不上市場,往往步人後塵,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甚至出現企業運作混亂的現象。
一些成功的企業,不僅僅只看到眼前的成本支出,他們看到的是遠期的收益,著力把人才培訓當作長期的系統工作來抓,如葯業的揚森、史克、輝瑞、默沙東等把職員培訓視為生命線,每年定期輪訓1~2月。
長期系統的培訓對企業的長期戰略實現尤為重要,其給企業帶來的益處有: 1、員工個人素質的全面提高,適應企業長期發展需要,從而使企業人才開發使用與企業成長互動。
2、可以推動和完善企業文化的形成,樹立企業形象。
而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創造生產力的精神支柱。
3、加大人才與廢才、庸才的分離,使企業能優化組合人才,形成強有力的整體效應。
培訓如同離心器,把人的潛能開發出來,淘汰沒有潛力員工。
通過培訓,能使企業看清員工的特點,通過優化組合,有利於員工快速的成長,有利於企業工作效率的飛速提高! 4、 增強企業的向心力。
員工在培訓中相互接觸、相互了解,加深了他們對企業的感情,使企業員工歸屬感增強。
因而,只有不斷加強、不斷提升的系統化培訓,才能為企業塑造人才,才能為企業帶來永不枯竭的戰略資源。
三、忽視培訓的艱巨性,過於樂觀,缺乏同理。
培訓不是一蹴而就,它不僅需要領導重視、參與,需要培訓師的艱苦努力,還需要員工積極的配合和長期系統的訓練。
由於大量員工在一起培訓,員工個體的學習能力不一樣、轉換思維速度不一樣,往往會產生巨大的個體效果差異。
作為企業,希望每一個員工都取得優越的成績是不可能的。
而且,教學中有教方和學方,是雙向的關系,並非培訓師教的好,員工都能學的好,這需要時間的磨合,需要雙方積極有效的配合。
過於樂觀,把目標定的過高,必然干擾教學兩方的進度,影響學習效果。
中國有句俗話: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說的就是,目標過大,帶來的失敗就會非常慘烈。
特別對於「學習」,循序漸進是自古就有的道理,忽視培訓的艱巨性,就會使培訓草草了事,浪費企業員工的時間和培訓師的心血! 四、盲目崇外或盲目排外。
拿來主義,既是魯迅的觀點,也是處於改革開放的中國的大部分人的觀點。
外國好的東西就拿來,不好的東西就舍棄。
然而,好的東西到中國卻也不一定適用。
外國雖然有先進的管理技術、培訓技巧,但若脫離了中國的具體情況,將會產出不適合中國發展的人才,即屬於無效培訓。
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雖然曾有最先進的儒家教育系統,但在現代社會,各種文化相互滲透,我們面對的人將不是純粹的靜止的「中國人」,而是不斷汲取世界先進文化和知識的中國現代人,引進國外優秀的培訓系統和培訓方法是不可避免的。
五、把培訓等同於講課,重講不重練,缺乏績效管理。
傳統培訓,培訓的中心是講師,讓學員圍繞老師轉,培訓形式單調。
而現代的重視「練」的參與式培訓則更為活潑、更為全面。
另外,中國現代的不少企業培訓缺乏績效管理。
怎樣在培訓中不斷進行效果測試,及時修正培訓方法,怎樣用培訓效果激勵學員,怎樣針對培訓效果使培訓方法不斷提高,總結出一套系統的適合中國人的培訓方法,都是中國許多企業培訓沒有解決好的問題。
六、培訓脫離實際,缺乏針對性。
中國現在的教育,大多是單向選擇,即教員教什麼,學員就學什麼,學員沒有對學習內容的選擇權力。
這自然而然影響從教育衍生過來的企業培訓。
許多教員,只知傳授,而不問學員有沒有接受,嚴重脫離學員的實際情況。
很少有培訓機構能在培訓前對學員進行知識、技能的問卷調查,通常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設置課程和教學方案,導致學員重復學習或去學嚴重超出自己接受能力的知識技能。
更少有人會在培訓前和學員交流,了解其真正需要學習的內容。
中國的企業培訓另一大弱點是僅僅是簡單知識技能傳授,而不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
培訓不是為企業服務,而是為學員個人服務,這將削弱企業整體戰鬥力。
真正的企業培訓,是緊密結合企業的人才需求,針對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缺陷和學習特點,設計直接面對培訓對象的課程,採用有效的培訓手段,達到為企業增加利潤的目的。
七、不尊重成人訓練的規律,受訓對象有反彈。
成年人和非成年人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成年人有知識儲備、有經驗。
因而,成人做事就受到已有的知識經驗框架的限制,讓他們直接跳出自己已有的框架非常困難,一旦強行他們跳出,他們就會產生抵抗情緒。
同時,成年人具有機械記憶能力弱、理解能力強、抽象能力強等特點。
所以,在培訓時,要對成年人進行引導,讓其「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他們自己主動的去接受新知識、新事物,跳出已有的思維陷阱。
同時,培訓中需要喚醒成年人儲備的已被淡忘的知識技能,使之從成人腦海底層浮現出來,並對新舊知識技能進行系統化的整合,達到與企業發展相結合的目的! 八、培訓工作人員沒有被重視。
心理學家西伯拉罕·馬斯洛早在1954年就把人類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存、安全、歸屬、自尊、自我實現。
說的就是,人不是單純追求經濟收入,人們在生產中還追求人與人的和諧、友善、追求地位、名譽、受人尊敬及自身能力在社會中的體現。
因此,盡管企業給了培訓工作人員高額薪水,但由於培訓工作人員大多文化水平高、活動能力強,他們定然不會僅僅滿足於「生存、安全」的金錢。
若沒有得到尊重,培訓人員很難達到「自我實現」這一層次,必然影響培訓工作的效率,培訓工作將會趨於呆滯而缺少創新,致使企業人才開發工作低效運行。
尊重培訓工作人員,則可以激發他們的潛力,使他們對培訓工作充滿熱情,進而可以促進學員學習熱情的提高,使教學雙方在和諧、快樂的活動中高效的完成教學計劃,甚至在充滿激情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大量具有創意的成果,為企業創造更多更有活力的人才! 九、認為培訓是為競爭對手培養人才,員工學會了就跳槽。
這里涉及培訓的理念問題,企業培訓是為了什麼? 企業培訓絕對不是為了員工,而是為了企業的最終使命:追求最大化的利潤。
有句哲言:沒有完全一樣兩片樹葉。
同樣,也沒用完全一樣的企業。
假使一個企業培訓體系是緊緊圍繞本企業建立的,它一定會把企業各種人才進行合理的配置。
它所培訓的人才,一定是只有在本企業中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這些人才所組成的人力資源體系,也應只是本企業的人力資源體系,它的運作是整體運作,不是靠某個人單槍匹馬就能成功的。
所以,員工跳槽並不可怕,只要培訓體系還存在,只要企業的主體還存在,企業就可以不停的運作下去,因為它擁有了永不枯竭企業人才的源頭——培訓。
例如,P&G公司每年雖然都有大量員工流失,但由於他們仍然堅持每年進行大量系統的企業培訓,使P&G現在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非競爭對手所能達到! 重新回到開篇給出的流程圖上,現在可以清楚的看到,培訓完全是為企業利潤服務,它是一個有機系統,需要置身於企業的具體情況,需要各方面的的積極配合!

8. 中國有哪些企業管理培訓機構

培訓機構真的很多,但在二三線城市好的培訓機構就少了
就我知道的在長沙本地的培訓機構做的比較好的就只有,湖南中堅力量管理咨詢、黃金時代、等做的時間比較久點啦!

9. 國內企業培訓機構有哪些

大家比較熟知的有長江、中歐、湖畔、時代華商商學院、和君、BOSS等等……

10. 中國目前的企業培訓,有哪些特點和問題

視頻載入中...

.中國目前的企業培訓,有哪些特點和問題?

一、就是企業對培訓的選擇能力還不清晰。受到媒體熱點炒作的影響特別大。比如說准備要進入WTO了,大家對中國加入WTO後該何去何從,就一窩蜂地召開各種研討會,接著電子商務又來了,又都開始舉辦電子商務學習班。總之,就是培育的熱點話題特徵非常強。

二、就是追求表面形式。比如許多企業界人士為能拿到MBA進修證書,不惜花費很高的費用,其結果必然造成許多參差不齊的培訓班遍地都是。對這類證書,國內企業好像相當重視,其實那些東西對企業有多大意義呢?過兩年,人們就會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價值了。

三、培訓手法上還比較落後和單一。大部分企業還是以講課為主,偶爾討論討論,但是對於多感官的學習,多重的運用方式認識不足。不管是在MBA教學還是企業內訓,這種教學形式上仍然是屬於靜態,單向教學,以聽為主,學習以知識為主體,效率與效果都跟不上時代要求。另外,在培訓人數上,國外比較傾向於小班制,講究精雕細琢,訓得少,練得多,老師從主角變成配角,學員從配角變主角。但是現在國內的企業培訓,老師還是主角,以老師講課為主體,學生只來撈干貨,而缺少實際操作的訓練。

四、從培訓的主題方面來看,課題還不夠細致,談的主題還比較泛,體系性還不強。往往是選一個主體,讓不同的老師分別講,因而彼此銜接存在一定問題。

五、企業對培訓較為急功近利,缺少長期投資意識。這可能是因為這幾年企業發展迅速,急需各種人才,總覺得沒有時間去慢慢鍛煉、培訓自己的幹部,恨不能用兩天的時間,就使自己的幹部從素質到精神面貌都發生根本的變化。

培訓與不培訓,哪個成本高?

目前管理培訓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決勝邊緣。就是說燒開水如果只燒到95度,那你永遠只能喝生水。所以,管理的功夫是不是學透了,就看你在工作上是不是用出來了,是不是真的展現出來了。比如,很多公司在做規章制度和企業文化的培訓時,依然採取泛泛地講課、死記硬背的方式,這樣的東西當然無法深入人心。

不培訓肯定將更昂貴。這是因為如果不培訓,人力更多的是成本,只有通過培訓才可能變成人力資源。當然人可能也會流失,但他能夠帶走的只是個人學到的技能,而整個組織的文化和結構,是他帶不走的,而這些恰恰是可以通過培訓形成的。當然,人才培訓後的培訓速度和企業的發展速度要協調,它就像汽車的兩個輪子,任何一個轉得過快都會使汽車偏離方向。

閱讀全文

與中國企業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