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應該怎樣建立內部培訓師隊伍
1、建立內訓師勝任能力標准,據此篩選出優秀的候選人
2、對候選人進行培養
培養方式有兩種:
a、課程承接式培養模式。
這個模式的核心在於明確每個內訓師的授課任務,根據具體的授課任務進行培養,主要的培養步驟和要求如下:
選拔:根據課程要求選拔候選人;
課程學習:候選人完成課程練習、作業和考核,能夠熟練應用課程中的知識與技能;
課程分析:候選人根據聽課筆記或者觀看授課錄像對課程進行分析,理解知識點和案例練習的內在關系,掌握課程實施的整個邏輯關系;
授課技巧培訓:結合需要傳授的課程學習授課技巧,提高培訓能力;
課程串講與輔導:以小組為單位,按照起承轉合的邏輯關系串講課程的知識點,進行案例練習,要求能夠不看資料講出80%的內容,並由TTT導師進行輔導;
課程試講審核:以隨機抽取的方式選擇核心知識點進行試講,保證每個人能夠獨立完成全部的課程內容;
綜合評定:根據候選人的串講和試講水平,決定是否合格。
課程承接式培養模式的前提條件有兩個:一是要有完整的課程,二是課程培訓的需求量大,培訓的班次多。
具備了這兩個條件,這種培養模式就非常有價值。
這種培養模式比較適合於具有大量單一崗位的企業,例如保險公司(有大量的保險代理人培訓)、呼叫中心(大量的話務員)、零售公司(大量的促銷員培訓)等。
b、 輔導式培養模式。
該模式根據每個內訓師需要承擔的課程開發任務進行培訓和輔導,保證每個內訓師能夠開發出一門課程,進行獨立培訓。
主要的培養步驟如下:
明確任務:確定需要開發的專業課程
人課匹配:根據課程要求選拔候選人;
課程開發技巧培訓與輔導:首先由外部顧問培訓課程開發技巧,然後輔導候選人如何進行課程設計、課程開發、課程文件製作,保證課程的內容正確性和課件的專業性;
授課技巧培訓與輔導:結合自己開發的課程學習授課技巧,包括開場破冰技巧、討論和案例組織技巧、角色扮演組織技巧、提問與反饋技巧等,提高培訓能力;
課程試講與修訂:邀請目標學員和內容專家作為學員參與試講,根據自己的感受對課程提出修改意見,對課程進行修訂;
審核:內容專家對課程傳授知識點和案例的典型性進行審核、課程專家對課程質量和授課技巧進行審核,通過審核的課程和內訓師獲得認證,安排內部培訓。
輔導式內訓師培養模式比較適合專業技術和專業知識類,原因有兩個:一是這種課程外部資源非常缺乏,內部的專傢具有非常高的專業能力;二是這種課程需求量不是很大,培訓的班次較少,沒必要培養大量的老師講授同一門課程。
因此,這種培養模式比較適合專業部門的培訓,例如:研發流程培訓、風險管理培訓、人事政策培訓、預算流程培訓等。
但是,輔導式培養模式不太適合觀念態度類、人際技能類、管理和領導力等類型的課程開發,因為開發這種課程對理論知識和課程設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內訓師很難具備這樣的能力。
2. 企業培訓師的基本素質什麼
基本素質主要來是職業道德方面自的,因為培訓師傳達的是思想和形象。
還有其他的比如:學習能力(持續的學習慾望、快速的學習轉化為知識的方法)
演講能力(思緒清晰,能說服聽眾是門藝術,讓聽眾聽了不忘更是一種能力)
專業能力(專注一個行業,培訓師傳達的不是知識,而是多年沉澱行業經驗)
還有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責任感」,培訓是虛擬的,如果不去關注培訓的結果和目的,那所有培訓都是形式上的,但一旦關注結果需要額外大量的經歷去探究,而不是簡單的講課。所以我認為從始至終基本素質中責任感是培訓師的靈魂。
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喜歡採納,歡迎加分。
3. 企業內部培訓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一個好的企業內訓師需要具備的起碼的能力有:演講能力,課件開發能力,PPT製作能力,授課,場控和互動技巧,以及台風等等培訓。
由內而外的風采提升等基礎能力。通過不斷的豐富自己知識和經驗達到修煉和提升自己的效果。諸葛幫的初級內訓師培訓是讓喜愛培訓工作同事培養講師風采,學會簡單有效的開發課程,制定有效可行的培訓計劃,以及PPT製作和授課技巧等內容。
4. 我想做企業內部培訓師,不知道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成為企業內訓師的吧。
首先,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企業內部培訓師的。你要具備屬於自己獨特的培訓能力;
第二,你要具備較強的溝通、表達及組織協調能力;
第三,你要參加一門國際認證企業培訓師課程,並獲得證書,這將是你成為企業內訓師的敲門磚;
第四,不斷的參加培訓實踐,訓練自己的現場發揮。
第五,較強的學習能力。
5. 企業內部培訓師的能力素質有哪些
1、自我感知的能力
雖然我們並不主張企業培訓師要進行縝密的分析,但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培訓師,很明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接受的能力。我們的自我感知能力越強,選擇餘地和自由就越多。與其他任何從事「幫助」他人的工作一樣,能夠意識到激勵我們自己的因素是很重要。
2、激勵他人的能力
企業培訓師不能使被訓練者做在他的生活中不能做或不願意做的事情。培訓師能夠意識到被培訓者的發展需要並激勵他們認同自己的情感和價值觀,為獲得和實現他們的最高目標而努力。成功的企業培訓師能激發被培訓者內在的動力而不是使用外在的壓力。培訓師的信念是使被培訓者發展自己的潛能。企業培訓師可以使被培訓者克服任何妨礙達成其目標的障礙和限制。不是每個人生來都有激勵他人的能力。一些人善於教育和支持他人渡過他們認為困難或痛苦的生活。成功的企業培訓師激勵和鼓勵那些猶豫不決和失敗的人勇於承擔風險和建立安全網路。失敗是一種反饋,是成長的機會。不願意冒失敗危險的企業培訓師和被培訓者會停滯不前。
3、建立關系的能力
企業培訓師看起來應當是可接近的、友好的、值得信任的。他們把培訓看作很重要的事。培訓師必須是樂於助人的、有辦法的、並且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必須全神貫注於他們的任務並不計較得失。培訓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培訓師和被培訓者之間的關系。
4、變通的能力
與有固定的課程安排的培訓師不同,培訓的日程表是靈活的。培訓師與被培訓者一起,確定優先考慮的事情和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以實現行為的改變。然而,這一日程安排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出色的企業培訓師能夠調整日程並且進行「課外」培訓以適應個人的不同需要。是對被培訓者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對培訓師重要的事)決定著日程安排。
5、溝通的能力
許多人在與合作者、同事和客戶產生交流困難時常採用培訓這種方式。還有一些人需要私人培訓師幫助他們度過不同的過渡期,包括親人關系或夥伴關系的困難期。培訓師應該擁有廣泛的人際交往和溝通的技能,並對他人的擔憂表示出敏感和耐心。培訓師要能夠對被培訓者移情,表現出對他的世界觀、價值觀、恐懼和夢想的贊同和理解。培訓師要能夠聆聽,提出能激發熱情的適當的問題,經常做出清晰的、直接的反饋。重要的是,培訓師必須願意進行坦誠的交流,能夠清楚地識別出不受歡迎的行為,而不要過於顧及被培訓者的反抗情緒或擔心使他們難堪或不喜歡。
6、前瞻的能力
培訓意味著行動。自我剖析、洞察力和自我意識總是在行動中發生。如,我們如何達到某個目標或改變某種行為?被培訓者會如何對待新觀點?培訓師不能只是停滯在培訓開始時的狀態,或是陷入對情感、目標的關注或對失敗的害怕中。如果被培訓者最初是不成功的,好的培訓師能夠讓他們在保持活力的同時去尋找導致他們受阻和無效率的原因。培訓師相信人們有足夠的智慧、創造力和動力發展以取得成功、但是他們需要幫助來達到目的。
7、控制的能力
改變有時是痛苦的。不管最終的結果和益處如何,被培訓者經常抵制改變,害怕他們在這一過程中會失去一些東西。培訓是與發展、成長和變化相關的,培訓師顯示出的獻身精神和毅力,以及關注於目標和行動計劃的控制力,將最終帶來其所期望的持久的行為變化。
8、把握職業界限的能力
培訓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的靈丹妙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被訓練。選擇被培訓對象和建立培訓師和被培訓者之間的「良好配合關系」十分重要。一些人也許不適合學習和改變,所以培訓師對他們也許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培訓不可能對所有的人都是好東西,沒有任何一個培訓師無所不知或可以幫助所有人。好的培訓師通常能夠意識到他們的能力和局限。
9、診斷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法的能力
培訓師應該收集被培訓者的有關資料,以便決定他們的特定需求。雖然評估和會談的技巧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但一個成功的培訓師會擁有一些特定的素質,這些素質使他們能夠更有創造性地利用這些信息,診斷被培訓者的問題所在,或提出令人振奮的解決辦法。這些素質:真正了解所詢問的問題;意識到什麼是「錯誤」以及應該做什麼;將理論運用於實際環境的能力;創造性——能提供新的觀點和新的視角;獨特的和新奇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10、從事商務的能力
培訓師不僅出售無形產品,他們同時還在推銷自己。在一個競爭不斷加劇的市場環境中,人們選擇培訓師的時候,不僅考慮培訓師能否清楚地闡明他們自己的培訓項目的必要性及特殊的益處,還要考慮他們所能提供的服務的質量。為了成功地推銷自己並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培訓師要具有:事業心和對成功的強烈渴望,以自身和所提供的產品的強烈自信,具有成為自我開始者的能力——使事情發生的能力,對於培訓的「富有感染力」的熱情,「能做好」的自信,有完成任務的精力、面對拒絕時的韌性和決斷力,承擔新的風險和挑戰及進入未知領域的意願,經常挑戰自我並激勵他們開發更新、更成功的銷售戰略的創新精神,對贏得新的業務的競爭性的渴望。作為從事人力資源開發的培訓師,尤其是在「以人為本」的今天,應當具有上述素質。為了提高在這一業務領域內成功的可能性,未來的培訓師應該檢測自身的這些素質,找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6. 如何成為企業培訓師
成為企業培訓師,要具備自我認知能力,社交能力,掌握專業知識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高瞻遠矚的能力和商務能力,還要具備思考歸納的能力,傑出的口才,細致的觀察能力和持久的體力等。
一、自我認知能力
作為一名企業內部培訓師,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有自我認知的能力,懂得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善於揚長避短。
二、社交能力
企業內部培訓師,在被培訓者看來,是親切友好的,培訓起來不僅頭頭是道,幽默風趣,同時也能與被培訓者建立友好的關系往來,當被培訓者遇到問題時,能及時給予援助。
三、掌握專業知識能力
企業內部培訓師善於總結培訓過程的經驗,總結不足,並進行改進。同時熟悉專業知識,能將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於培訓中去。不滿足於現狀,努力學習新知識,不斷開闊自己的知識視野。
四、處理問題的能力
一名優秀的企業內部培訓師,不僅僅能解決被培訓者提出的問題,同時還能幫助他們診斷問題所在,在問題處理上,能夠一針見血。
五、高瞻遠矚的能力
想要具備高瞻遠署的能力,企業內部培訓師需要不斷磨練自己,多總結培訓案例,培訓前深入企業進行調查。例如深圳十大管理咨詢顧問樊小寧老師,每一次接到企業的培訓邀請,為了了解企業及其員工的培訓需求,樊小寧老師在培訓前都會進到對方企業進行調查,然後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企業目前遇到的問題,才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及培訓內容。
六、商務能力
企業內部培訓師在進行培訓的同時,也能將自己包裝成一種無形的產品推銷出去,他們對自己的培訓事業非常熱愛,渴望成功,同時對自己充滿信心,勇於挑戰及承擔風險,在問題決策上非常果斷,具有創新精神。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如何成為企業培訓師?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7. 如何培養企業內部培訓師
結合多年來培養培訓師的經歷,從三個方面來剖析內訓師培養工程的訓練環節。
首先,在單位內部開展授課。如果內訓師培訓過後不進行講課,那實在沒有必要去浪費經費了。既然授課,就要有標准,不要一開始就讓其講幾天的課程,這對於內訓師無疑是挑戰極限。可以先以1小時到3小時為標准。課程時間合理,講課的人壓力也小一些,聽課的人也更容易接受一些。一個人若去做自己不熟悉的,一旦結果不理想,勢必會影響後續開發課程及授課的積極性。這也是很多內訓師培養最後不了了之的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
在訓練的流程上,可以先將授課標准化作業程序制定出來,這樣便於內訓師按照程序來開展授課。比如1小時對應多少數量的幻燈片較為合適;幻燈片的製作規范格式;內訓師授課現場評分表等等,這些提前告知給內訓師,讓其知道一堂成功的課程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最忌諱的就是組織部門直接下發一個行政命令,讓內訓師在某個時間段授課,須不知,作為兼職的一個工作,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或擅長授課,前期工作做的不到位,後期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內訓師授課完後,一定要遵照先鼓勵的原則,找出其表現好的地方,同時給予提出建議,指正在哪些方面需要調整。在前期了解到了評分原則後,內訓師也更能明白不好與好的地方,而不是只聽到下面籠統說好或者不好。沒有點評總結的訓練就是浪費內訓師和學員時間的一大惡習。這個環節最關鍵的就是要有適合單位內訓師培養的評分選擇,而非網上隨意一抄得來的。條件允許的還可以有針對性錄制一些學員的意見,便於製作公司內部的內訓師宣傳片,增強內訓師的信心。
內訓師訓練不僅是一件技術工程,更是一項政治工程。組織實施部門要學會造勢,結合人性,可以在課前協助做內訓師的簡介,做課程的宣傳推廣,甚至還可以提煉出一些課程精華進行宣傳,讓更多人知曉,切忌默默無聞地開展內訓師訓練。人都期望關注,期望獲得他人的認可。工作做得有多細致,內訓師的訓練就能取得多大的效果。
其次,拉到其餘單位進行授課。人面對熟悉的環境,其心理壓力比較小,當放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之後,面對一群沒有直接工作關系的學員,心理壓力自然會加大很多。特別是對於一些作為中高層管理者類型的內訓師,由於平常給員工授課,沒有多少壓力,當換到其餘單位後,為了讓自己不被趕下台,會願意花更多時間去准備課程的。
有一些人,在自己單位授課還有所拘謹,換到別的單位授課反而更能放得開。也因為神秘性,獲得學員好評的幾率也加大很多。為什麼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自然有它的道理。一個人給一群彼此知根知底的人授課,在一種近似透明的狀態下,效果是會大打折扣的。
把內訓師拉出去訓練其實並不難,難得是說服內訓師去外面授課,這個可以通過政策引導來有效解決,就好比銷售人員不願意去賣新產品,但是只要提成政策高,及其輔助政策好,也會極大調動銷售人員的積極性。至於何時把內訓師拉到外面去授課,一定要結合單位實際情況來。
為了增強這一訓練方式的可能性,可以通過與其餘單位結成聯誼或人才戰略合作單位,可以交換內訓師進行授課。也可以通過專業的培訓機構來安排,當這樣的方式推廣後,單位間的思想也可以進行交換,能增加一些新的理念。對於內訓師來說,換一個新的環境授課不妨是一件新奇之事,會進一步增加對授課的興趣。
最後,在公共平台上授課。公共平台就是比如經銷商大會,客戶答謝會,行業性活動,沙龍論壇活動等很多單位人員聚集在一起的平台。在這樣的平台上授課是對內訓師最高的一種考驗。也因為這直接影響到外界對單位的評價,這方面的訓練一定要謹慎,否則會落得個學員差評,內訓師自信心掃地的狀況發生。
針對核心的內訓師,可以定期將其派出來進行授課,這是可以真正提高一個內訓師水平的訓練方式。給不同的人授課,就有不同的收獲。每個單位的內訓師團隊總要有那麼幾個可以到外面進行授課的內訓師,這也是宣傳單位的最佳方式之一。很多企業家為何熱衷於去參加一些論壇,去做一些演講,除了提升知名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宣傳提升公司品牌影響力。
內部授課、其餘單位授課、平台授課這三類方式可以交叉進行。這三類訓練可以使內訓師的培訓技能得到立體訓練,培訓技能得到顯著提升。如果不能實施這樣的訓練,那就盡量不要開展,因為浪費錢,也浪費精力,更重要的是傷了內訓師的心,以後再調整就很難了。內訓師是企業人才戰略發展的重要推動器,不是單位想不想做的事情,而是必須做的事情,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當打算開展內訓師培養之時,一定要三思,考慮到目前的人力,物力,財力,是否可以支持到這個項目的運作。單純的開個兩到三天的內訓師培訓,其實沒有多大的必要。僅僅為了完成上級的任務而草草開展這個項目,那麼就做好草草結尾的心理准備。因為內訓師培養是一個重訓練的項目,是一個實踐操作技能很強的項目。如果單位還不具備開展這一項目的條件,可領導又想開展,那就要將其利弊分析清楚告訴給領導。訓練,是內訓師培養的靈魂,也是根本。別讓內訓師如溫室中的花朵,而是要將其進行拉練。有了一批優秀的內訓師,公司的政策才能更加有效推進,人才才能批量復制,企業文化氛圍才能變得濃厚,團隊變得更加有朝氣。
8. 企業內部培訓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希望對你有幫助:一、職業道德素質 職業道德素質是指企業培訓師在職業培訓工作中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准則,是每位企業培訓師對社會和受教育者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這是其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也是企業培訓師整體素質的核心。企業培訓師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影響培訓效果的重要因素,制約著培訓目標的實現和職業培訓工作的發展。 企業培訓師的職業道德素質主要表現在:忠誠於職業培訓事業,熱愛本職工作,恪盡職守,勇於實踐,甘心奉獻;熱愛和關心每個學員,尊重和信任每個學員,嚴格要求和認真培養每個學員;具有團隊意識、團隊精神,具有健全人格,善於與他人合作開展工作,富有感召力和影響力;教風嚴謹,刻苦鑽研,富於創新精神,重視實踐;模範遵守社會公德,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注重身教。二、業務素質 這里的業務素質是指企業培訓師從事培訓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主要包括: 1、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術素質,以及輔導學員進行各種實踐技能訓練所需要的教練能力。 2、具有豐富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經驗。對企業培訓師來說,教學組織能力除了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之外,還必須具有實踐教學,特別是在工作現場教學的組織能力。既能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又能保證學員的實習安全,具備班級管理、生產管理的知識,有較強的組織指導能力。 3、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能運用模擬、模擬等新教學手段開發課程教學和技能訓練。利用以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新教學手段,對學員進行實踐訓練,不僅可以提高訓練效率,還可以解決一些現場教學無法克服的實際問題,是很具有開發前景的培訓手段。掌握現代多媒體技術,應是企業培訓師的基本素質要求。 4、具有鮮明的教改意識,能承擔相應課程的開發、課程內容的改革和相關教材的編寫。能將本專業中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等方面知識及時地編入教材,使教材內容更加貼近生產實際和培養目標。 5、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能不斷從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發展中學習新的知識,具備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三、職業能力素質 職業能力素質是指企業培訓師從事職業培訓應具備的專門技術或技能。具體包括: 1、企業培訓師職業的一般能力要求。是指必須熟練運用從事教育和教學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如良好的普通話水平、口頭語言表達、書面語言表達、文字書寫、教學基本功、教育和管理學員技能、處理偶發事件技巧、考核評價技能等。企業培訓師的職業技能是企業培訓師高效率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保證,也是合格企業培訓師的基本要求。 2、企業培訓師的特殊能力要求。主要表現在豐富的實踐經驗,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實踐教學的示範、組織與管理能力。職業培訓的重要特點是實踐性,培訓是圍繞對學員的實踐能力培養而開展的,只有當企業培訓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實踐能力時,才能講解生動、實際,才能回答學員的問題,才能對學員的實踐活動進行指導,才能最終提高學員的能力。許多受歡迎的企業培訓師,都是有著豐富生產實踐或科研實踐經驗者,而讀書雖多,但沒有親身實踐體驗的企業培訓師,只能從書本到書本,談不出個人的感受,不能給學員真正需要的東西。因此,同樣的課程,效果卻是大相徑庭。 3、企業培訓教學研究和經驗總結能力。由於我國現代企業培訓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其內在的規律尚待進一步認識和不段發展。因此,從事企業培訓教學工作的師資應當具有這樣的能力和意識,即通過不帶了解掌握企業培訓改革的新動態、新發展,研究、探索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並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加以完善,從而使企業培訓教學工作能夠更好地適應企業培訓工作發展的需要。 參考資料: http://www.xincaie.com/html/hydt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