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管理培訓 > 企業網管培訓教程

企業網管培訓教程

發布時間:2021-01-18 21:14:18

㈠ 《中小企業網路管理員實戰指南》的視頻教程我買的光碟不見了。

不會吧?我那個過山車大亨3水上樂園的。不是野生動物園的。不用序列號直接安裝內就可以玩。容也不用虛擬光碟機。是繁體版的。
你是不是丟在什麼地方?這個可不好說。
還有,很可能你那個光碟里的序列號根本就不存在。刻盤的時候漏了這個。
別的我就不知道了。
有買真題的同學從你們的光碟中復制給我,mp3,或者有資源的同學發在我的郵箱里啊。萬分感謝!急!!!!郵箱[email protected]

㈡ 有那位前輩可以給我推薦一本網路管理員的教程

推薦書籍:《網路工程與網路管理》
網路工程與網路管理
推薦指數:

【簡介】本書全面講述了計算機網路建設與網路管理的基礎知識、應用技術和管理規范。全書內容涉及網路建設與網路管理的各個方面,包括區域網規劃設計、網路布線、機房建設、網路主幹系統構建、區域網與Internet的連接、網路操作系統安裝與配置技術、各種網路服務的構建技術和實現方法、網路系統管理、網路安全管理、網路故障管理等技術,以及各種網路管理規范與制度的制定。

為了方便網路設計者和網路管理員在工作中查找相關資料,本書所附光碟收集了大量與網路規劃、建設和管理相關的協議、標准和規范,以及部分常用網路設備產品資料。

本書是一本網路工程師和網路管理員的應用網路全書,能夠從全方位解決網路建設與網路管理的各種問題並對實際工作中的常見網路故障問題進行了解答。 本書全面講述了計算機網路建設與網路管理的基礎知識、應用技術和管理規范。全書內容涉及網路建設與網路管理的各個方面,包括區域網規劃設計、網路布線、機房建設、網路主幹系統構建、區域網與Internet的連接、網路操作系統安裝與配置技術、各種網路服務的構建技術和實現方法、網路系統管理、網路安全管理、網路故障管理等技術,以及各種網路管理規范與制度的制定。
為了方便網路設計者和網路管理員在工作中查找相關資料,本書所附光碟收集了大量與網路規劃、建設和管理相關的協議、標准和規范,以及部分常用網路設備產品資料。

【目錄】

--------------------------------------------------------------------------------

第一部分 計算機網路基礎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

1.1 概述
1.1.1 發展歷史
1.1.2 功能
1.1.3 組成
1.1.4 分類
1.1.5 Internet
1.1.6 發展趨勢
1.2 數據通信原理
1.2.1 基本概念
1.2.2 特點
1.2.3 系統構成
1.2.4 數據傳輸與傳輸介質
1.2.5 數據信號與通信編碼
1.2.6 數據通信的工作模式
1.2.7 數據鏈路
1.2.8 數據通信網的交換方式
1.2.9 多路復用技術
1.2.10 幀中繼技術
1.2.11 差錯檢測及控制
1.3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與網路協議
1.3.1 體系結構
1.3.2 計算機網路協議
1.3.3 開放系統互連模型
1.3.4 TCP/IP協議體系結構

第2章 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基礎

2.1 Windows NT系統
2.1.1 特點
2.1.2 組網基礎
2.2 Windows 2000系統
2.2.1 系統管理功能
2.2.2 桌面管理功能
2.2.3 系統安全功能
2.2.4 信息發布與資源共享功能
2.2.5 應用程序服務功能
2.2.6 存儲管理功能
2.2.7 網路與通信功能
2.2.8 可擴展性和可用性
2.3 UNIX系統
2.3.1 歷史和現狀
2.3.2 系統功能簡介
2.4 Linux系統
2.4.1 產生和發展
2.4.2 特點
2.4.3 與其他操作系統的區別
2.4.4 系統組成
2.5 Netware系統

第3章 計算機網路系統建設與管理基礎

3.1 規劃與設計
3.2 基礎設施建設
3.3 系統配置
3.4 應用配置
3.5 運營與管理

第二部分 計算機組網建設

第4章 計算機區域網技術基礎與規劃設計

4.1 特點
4.2 關鍵技術和應用范圍
4.3 拓撲結構
4.3.1 匯流排結構和樹型結構
4.3.2 環型結構
4.3.3 星型結構
4.4 媒體接入控制
4.5 類型
4.5.1 乙太網
4.5.2 令牌環網
4.5.3 FDDI光纖網
4.5.4 快速乙太網
4.5.5 ATM網
4.5.6 千兆乙太網
4.5.7 無線區域網
4.5.8 萬兆乙太網
4.6 IEEE 802標准
4.6.1 已經推出的IEEE 802 標准
4.6.2 IEEE 802 標準定義的區域網
4.7 交換技術和虛擬區域網
4.7.1 交換式區域網的特點和工作原理
4.7.2 第3層交換
4.7.3 虛擬區域網技術
4.8 組成
4.8.1 通信傳輸介質
4.8.2 網路適配器
4.8.3 網路主幹通信設備
4.8.4 網路伺服器
4.8.5 連網計算機
4.8.6 網路操作系統
4.9 規劃與設計
4.9.1 規劃原則
4.9.2 設計步驟

第5章 計算機區域網布線

5.1 智能大廈與結構化布線系統
5.1.1 智能大廈
5.1.2 綜合布線系統與結構化布線系統
5.2 結構化布線系統的組成和標准
5.2.1 組成
5.2.2 標准
5.3 布線通信介質的選擇
5.3.1 常見的通信傳輸介質及其特性
5.3.2 通信傳輸介質的選擇
5.3.3 網路通信介質的發展趨勢
5.4 網路布線策略選擇與方案選擇
5.4.1 決定布線策略和方案的基本因素
5.4.2 網路布線策略選擇
5.4.3 網路布線方案的選擇
5.5 網路布線的實施
5.5.1 設計注意事項
5.5.2 實施注意事項
5.6 網路布線的測試與驗收
5.6.1 一般流程
5.6.2 測試模式和內容
5.6.3 測試參數
5.6.4 測試驗收注意事項
5.7 布線系統的發展趨勢
5.8 計算機網路的防雷電系統和接地保護系統
5.8.1 防雷電系統
5.8.2 接地保護系統

第6章 計算機區域網機房建設

6.1 功能規劃
6.1.1 工作區
6.1.2 信息技術人員辦公區
6.2 環境要求
6.3 布線系統
6.3.1 布線方式
6.3.2 布線實施
6.4 裝修
6.4.1 地板布設
6.4.2 牆體及吊頂裝修
6.4.3 照明系統
6.4.4 電磁屏蔽
6.4.5 防靜電
6.5 供配電系統
6.5.1 設計與實現
6.5.2 不間斷電源系統
6.6 空調新風系統
6.6.1 環境要求
6.6.2 專用空調系統
6.6.3 新風系統
6.7 消防系統
6.7.1 防火設計
6.7.2 火災報警系統
6.7.3 滅火設備配備
6.8 門禁系統
6.8.1 系統功能
6.8.2 系統構成
6.8.3 軟體系統

第7章 構建計算機區域網

7.1 區域網主幹設備分類
7.1.1 按照網路通信介質和數據傳輸速率分類
7.1.2 按照應用規模分類
7.1.3 按照設備結構分類
7.1.4 按照網路體系結構層次分類
7.2 區域網主幹設備技術基礎
7.2.1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7.2.2 主幹設備的支持能力
7.2.3 主幹設備的系統結構
7.2.4 主幹設備的關鍵技術
7.2.5 網路設備管理系統與設備管理協議
7.3 區域網主幹設備選擇
7.3.1 交換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7.3.2 選擇交換機的一般原則
7.3.3 區段主幹交換機的選擇原則
7.4 構建千兆區域網
7.4.1 千兆乙太網協議的體系結構
7.4.2 千兆交換機的類型
7.4.3 千兆交換機的性能考核
7.4.4 網路主幹升級到千兆
7.5 區域網主幹設備配置
7.5.1 配置原則
7.5.2 按層次需求配置區域網主幹設備
7.6 區域網主幹設備安裝調試
7.7 區域網主幹設備參數配置
7.7.1 交換機參數配置概述
7.7.2 構建多層交換區域網
7.7.3 核心層交換機配置
7.7.4 接入層交換機配置
7.7.5 配置參數管理
7.8 無線區域網
7.8.1 概述
7.8.2 類型
7.8.3 技術標准
7.8.4 組成
7.8.5 構建
7.8.6 局限性
7.9 區域網IP電話系統
7.9.1 概述
7.9.2 IP電話技術的發展過程
7.9.3 IP電話系統的組成
7.9.4 IP電話技術基礎
7.9.5 區域網IP電話系統構建
7.10 區域網伺服器選擇
7.10.1 伺服器的特點和類型
7.10.2 伺服器的重要技術
7.10.3 伺服器的選擇原則

第8章 TCP/IP組網及廣域網連接

8.1 TCP/IP協議工作原理
8.1.1 網際互聯體系概述
8.1.2 面向連接的操作和無連接的操作
8.1.3 TCP/IP協議的組成
8.1.4 IP地址
8.1.5 Internet的域名系統
8.1.6 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8.1.7 網際互聯協議(IP)
8.1.8 TCP/IP網路傳輸差錯控制
8.1.9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8.1.10 傳輸控制協議(TCP)
8.1.11 應用程序與TCP/IP協議的介面
8.1.12 路由技術與路由器
8.1.13 路由信息協議(RIP)
8.1.14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
8.1.15 內部網關路由協議(IGRP)和(EIGRP)
8.1.16 邊界網關協議(BGP)
8.1.17 組播技術和組播協議
8.1.18 虛擬專用網路(VPN)
8.1.19 移動IP
8.2 TCP/IP組網與IP地址配置管理
8.2.1 IP地址的配置類型
8.2.2 IP地址的管理方式
8.2.3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8.2.4 區域網IP地址配置實例
8.3 區域網與廣域網的連接
8.3.1 接入方式選擇
8.3.2 IP地址及Internet域名申請
8.3.3 接入設備選擇
8.3.4 路由器配置
8.4 域名服務配置
8.4.1 DNS的結構
8.4.2 域名解析類型
8.4.3 域名及IP地址注冊
8.4.4 域名伺服器類型
8.4.5 域名資料庫資源記錄

第9章 Windows NT網路操作系統安裝及基本配置

9.1 概述
9.2 基本概念
9.3 網路系統安裝
9.3.1 安裝規劃
9.3.2 網路創建與配置
9.4 使用Windows NT網路
9.4.1 啟動
9.4.2 基本使用
9.5 網路用戶管理
9.5.1 用戶及用戶組
9.5.2 網路用戶管理規劃
9.5.3 域用戶管理器
9.5.4 用戶、用戶組賬號設置及許可權分配
9.6 網路資源與使用
9.6.1 文件系統選擇及其網路安全性特點
9.6.2 共享資源及網路映射
9.6.3 網路資源的安全保護
9.7 安裝和配置DNS伺服器
9.7.1 安裝DNS伺服器
9.7.2 配置DNS伺服器

第10章 Windows 2000安裝及基本配置

10.1 安裝准備
10.1.1 硬體要求
10.1.2 設備驅動程序
10.2 確定安裝方式
10.2.1 升級安裝
10.2.2 全新安裝
10.2.3 雙重啟動安裝
10.3 安裝步驟
10.3.1 從DOS下安裝
10.3.2 從Windows下安裝
10.3.3 系統設置
10.3.4 啟動和退出Windows 2000
10.4 設置主域控制器
10.5 網路配置
10.6 用戶及用戶組管理
10.6.1 用戶賬號管理
10.6.2 用戶組管理
10.7 文件系統配置與管理
10.7.1 分布式文件系統的基本概念
10.7.2 分布式文件系統的特性
10.7.3 創建分布式文件系統的根目錄
10.8 列印系統的配置與管理
10.8.1 Windows 2000列印系統的特點
10.8.2 配置網路列印機
10.8.3 設置列印伺服器屬性
10.9 DNS伺服器安裝與配置
10.9.1 安裝DNS伺服器
10.9.2 配置DNS伺服器

第11章 Linux網路操作系統安裝及基本配置

11.1 安裝准備
11.1.1 確認配置
11.1.2 確認安裝方式
11.1.3 確認所需硬碟空間
11.1.4 確認與規劃硬碟分區
11.2 Red Hat Linux的安裝
11.2.1 選擇安裝程序
11.2.2 安裝配置
11.2.3 安裝LILO
11.2.4 配置網路參數
11.2.5 配置防火牆
11.2.6 設置系統時區
11.2.7 設置系統語言
11.2.8 設置系統賬戶
11.2.9 軟體包選擇
11.2.10 X圖形設備配置
11.2.11 軟體包安裝
11.2.12 創建啟動盤
11.3 圖形桌面環境KDE的使用
11.3.1 桌面環境KDE的組成
11.3.2 滑鼠的使用
11.3.3 拖放對象
11.4 用戶管理
11.4.1 系統管理員
11.4.2 使用命令行方式用戶管理
11.4.3 使用命令行方式管理用戶組
11.4.4 使用LinuxConf圖形工具管理用戶
11.4.5 使用LinuxConf圖形工具管理用戶組
11.5 文件及目錄管理
11.5.1 文件和目錄基礎
11.5.2 文件類型
11.5.3 文件及目錄許可權
11.5.4 基本文件系統
11.6 配置DNS伺服器
11.6.1 相關配置文件
11.6.2 設置主域名伺服器
11.6.3 測試DNS伺服器

第12章 Novell網路操作系統安裝及基本配置

12.1 Novell網路特徵
12.1.1 Novell網路基本組成
12.1.2 Novell網路支持的協議
12.2 系統安裝
12.2.1 安裝環境要求
12.2.2 網路伺服器安裝
12.2.3 網路工作站安裝
12.3 文件系統管理
12.3.1 網路目錄服務及目錄樹結構
12.3.2 文件伺服器硬碟目錄結構
12.3.3 系統建立的目錄
12.3.4 目錄和文件屬性
12.4 許可權及安全保密
12.4.1 注冊保密
12.4.2 受託管許可權保密
12.5 用戶管理
12.5.1 網路中的用戶和組
12.5.2 建立用戶
12.5.3 建立用戶組

第13章 UNIX網路操作系統使用基礎

13.1 Shell環境與UNIX文件系統管理
13.1.1 Shell環境
13.1.2 UNIX文件系統和目錄
13.1.3 vi文件編輯器
13.2 UNIX系統用戶管理
13.2.1 使用圖形工具管理用戶及用戶組
13.2.2 使用命令方式管理用戶及用戶組
13.3 系統進程管理
13.3.1 進程系列
13.3.2 前台進程與後台進程
13.3.3 進程監視
13.3.4 進程管理
13.4 使用電子郵件
13.5 文件歸檔
13.6 TCP/IP網路系統配置

第三部分 計算機網路服務

第14章 Web信息發布服務

14.1 IIS 5的特點
14.2 IIS 5的安裝
14.2.1 安裝准備
14.2.2 安裝步驟
14.2.3 Internet服務管理器的使用
14.3 配置WWW伺服器
14.4 創建新的Web網站

第15章 FTP服務

15.1 管理FTP伺服器
15.2 配置FTP伺服器
15.2.1 「FTP站點」選項卡
15.2.2 「安全賬號」選項卡
15.2.3 「消息」選項卡
15.2.4 「主目錄」選項卡
15.2.5 「目錄安全性」選項卡
15.3 創建新的FTP網站

第16章 電子郵件服務

16.1 概述
16.1.1 郵件服務系統的組成
16.1.2 郵件結構
16.1.3 郵件傳輸過程
16.1.4 郵件服務的工作機制
16.2 郵件伺服器產品選擇要素
16.2.1 系統支持能力
16.2.2 協議支持能力
16.2.3 多郵件伺服器支持能力
16.2.4 附加服務支持能力
16.2.5 用戶管理能力
16.2.6 郵箱管理能力
16.2.7 客戶端軟體支持能力
16.2.8 通信能力
16.2.9 安全防護能力
16.2.10 系統管理能力
16.2.11 版本、升級與售後服務能力
16.2.12 價格
16.3 iPlanet郵件伺服器的安裝及基本配置
16.3.1 系統環境
16.3.2 安裝步驟
16.3.3 配置與管理
16.4 Linux系統郵件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16.4.1 Linux系統郵件服務軟體
16.4.2 Sendmail和qpopper郵件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16.4.3 qmail郵件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16.4.4 Web郵件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第17章 Internet訪問代理服務

17.1 代理服務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17.2 代理伺服器WinGate 安裝、配置和使用
17.2.1 概述
17.2.2 主要功能
17.2.3 安裝
17.2.4 管理界面
17.2.5 配置
17.2.6 使用WinGate管理Internet訪問
17.3 代理伺服器Netscape Proxy的安裝、配置和使用
17.3.1 概述
17.3.2 安裝
17.3.3 配置和管理
17.3.4 使用
17.4 安全與加速訪問伺服器ISA Server 2000的安裝、配置和使用
17.4.1 ISA Server 2000概述
17.4.2 ISA Server 2000的安裝
17.4.3 ISA 2000客戶端
17.4.4 ISA Server 2000訪問策略配置
17.4.5 ISA Server 2000 緩存配置

第18章 視頻點播服務

18.1 概述
18.1.1 系統組成
18.1.2 內容的組織和播放方式
18.1.3 視頻伺服器
18.2 視頻點播方案選擇
18.3 Cisco IP/TV系統的安裝、配置與管理
18.3.1 IP/TV系統簡介
18.3.2 IP/TV系統安裝
18.3.3 IP/TVContent Manager的配置與使用
18.3.4 IP/TV視頻伺服器的配置、管理與使用
18.3.5 Cisco IP/TV 客戶端播放器的安裝和使用

第19章 Intranet應用系統

19.1 Intranet
19.1.1 概述
19.1.2 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模式的Intranet應用系統
19.1.3 Intranet的構建
19.1.4 Intranet開發技術
19.2 辦公自動化系統
19.2.1 發展歷程
19.2.2 總體設計目標
19.2.3 辦公自動化系統的主要功能
19.2.4 辦文系統設計
19.2.5 辦會系統設計
19.3 辦公網站系統
19.3.1 辦公網站系統總體目標設計
19.3.2 辦公網站服務環境設計
19.3.3 辦公網站信息發布頁面設計
19.3.4 辦公網站上網信息管理設計
19.3.5 辦公網站的業務輔助服務功能設計
19.4 管理信息系統
19.4.1 概述
19.4.2 構建
19.5 網路視頻會議系統
19.5.1 網路視頻會議系統的組成和特點
19.5.2 網路視頻會議系統的重要技術
19.5.3 Intranet視頻會議系統構建
19.6 光碟信息服務系統
19.6.1 光碟服務設備的發展
19.6.2 光碟鏡像伺服器技術
19.6.3 光碟信息服務系統構建

第四部分 計算機網路管理與維護

第20章 網路管理

20.1 網路管理概述
20.1.1 網路管理協議的歷史
20.1.2 網路管理協議介紹
20.1.3 基於Web的網路管理技術
20.2 網路管理中心與網路管理功能
20.2.1 網路管理中心
20.2.2 網路管理功能
20.3 網路管理軟體平台
20.3.1 網路管理軟體概述
20.3.2 網路管理軟體選購原則
20.4 網路配置管理
20.5 網路性能管理
20.6 CiscoWorks 2000區域網管理解決方案
20.6.1 完整的解決方案
20.6.2 網路管理解決方案應用
20.6.3 主要功能及應用
20.6.4 系統要求

第21章 網路安全管理

21.1 計算機網路面臨的安全威脅
21.1.1 威脅網路安全的主要因素
21.1.2 攻擊網路的手段分析
21.2 計算機網路安全需求分析
21.3 計算機網路安全策略
21.3.1 物理安全策略
21.3.2 訪問控制策略
21.3.3 攻擊防範策略
21.3.4 加密認證策略
21.3.5 網路安全管理策略
21.4 網路防火牆
21.4.1 防火牆的工作機制與類型
21.4.2 防火牆的選擇及配置
21.4.3 網路地址翻譯NAT
21.4.4 Check Point FireWall-1防火牆的配置和使用
21.5 網路攻擊防範
21.5.1 入侵檢測技術概述
21.5.2 入侵檢測系統的類型
21.5.3 入侵檢測系統產品選擇
21.5.4 入侵檢測技術發展方向
21.6 網路安全漏洞掃描
21.6.1 安全漏洞掃描技術概述
21.6.2 安全漏洞掃描系統的發展趨勢
21.6.3 安全漏洞掃描產品選擇
21.6.4 安全漏洞掃描器使用
21.7 網路防病毒管理
21.7.1 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21.7.2 網路防病毒技術概述
21.7.3 網路防病毒產品選擇
21.7.4 網路防病毒方案
21.8 加密與認證
21.8.1 加密與通信安全
21.8.2 認證與網路安全
21.9 計算機網路物理隔離管理
21.9.1 物理隔離的應用范圍
21.9.2 物理隔離技術方案概述
21.9.3 物理隔離技術的發展趨勢

第22章 網路用戶管理

22.1 統一用戶管理
22.1.1 輕量目錄服務協議
22.1.2 LDAP目錄伺服器規劃
22.1.3 LDAP目錄服務的安全策略
22.1.4 Netscape目錄伺服器(Directory Server)
22.2 用戶訪問管理
22.2.1 網路資源使用存在的問題
22.2.2 企業上網行為管理需求的發展
22.2.3 用戶訪問管理系統的作用和性能
22.2.4 用戶訪問管理系統的功能

第23章 網路數據管理

23.1 存儲備份技術概述
23.1.1 傳統數據備份系統的局限性
23.1.2 現代數據管理系統應具備的特徵
23.1.3 存儲備份系統的技術發展
23.1.4 網路存儲備份系統的設計目標
23.1.5 網路備份管理策略
23.2 磁帶存儲技術
23.3 網路掛接存儲(NAS)技術
23.3.1 概述
23.3.2 NAS構建概覽
23.4 存儲區域網系統(SAN)技術
23.4.1 概述
23.4.2 設計概覽
23.5 網路存儲備份系統方案選擇
23.5.1 存儲系統結構選擇
23.5.2 存儲設備選擇
23.6 VERITAS存儲管理軟體的使用
23.6.1 VERITAS Backup Exec存儲備份解決方案
23.6.2 VERITAS Backup Exec的使用

第24章 網路機房管理

24.1 網路機房管理制度的類型
24.1.1 日常管理制度
24.1.2 定期管理制度
24.2 網路機房管理主要制度及內容
24.2.1 管理員值班制度
24.2.2 伺服器及網路設備管理制度
24.2.3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24.2.4 安全消防制度
24.2.5 輔助設備系統管理制度
24.2.6 上機人員守則
24.2.7 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24.2.8 設備定期維護制度
24.2.9 安全、防盜、防水、防蟑螂鼠害措施
24.2.10 保密制度
24.2.11 管理獎懲制度
24.2.12 定期大、中維護制度
24.3 系統管理員職責實例
24.3.1 日常值班管理
24.3.2 網路管理
24.3.3 網路用戶管理
24.3.4 網路機房公共資產管理
24.3.5 系統運行檔案和設備資料管理
24.3.6 廣域網連接管理與維護
24.3.7 網路系統升級管理
24.3.8 網路系統安全管理
24.4 管理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第25章 網路管理制度

25.1 網路運行管理制度
25.2 信息上網與網站管理制度
25.3 電子郵件使用管理制度
25.4 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第26章 網路升級管理

26.1 需求分析
26.2 原則及要求
26.2.1 原則
26.2.2 要求
26.3 升級內容
26.3.1 布線系統升級
26.3.2 硬體系統升級
26.3.3 網路軟體系統升級
26.3.4 網路伺服器及客戶機升級
26.3.5 網路機房設備升級
26.3.6 ATM網路升級
26.4 IPv6協議與Internet技術升級

第27章 網路故障管理與排除

27.1 故障管理
27.1.1 網路故障管理內容
27.1.2 網路故障管理原則
27.1.3 網路故障管理流程
27.1.4 排除網路故障的方法步驟
27.2 網路常見故障
27.2.1 網路故障分類
27.2.2 區域網常見故障解答

第28章 一個完整的網路構建實例

28.1 規劃與設計
28.1.1 用戶需求
28.1.2 系統規劃和設計
28.2 網路構建
28.2.1 網路綜合布線
28.2.2 網路機房建設
28.2.3 區域網構建與Internet連接
28.3 網路服務與網路管理
28.3.1 網路伺服器配置
28.3.2 靜態IP地址轉換配置和安全訪問規則配置
28.3.3 IP地址管理
28.3.4 內部網用戶Internet訪問配置
28.3.5 網路防病毒管理

附錄A 計算機網路常用術語
附錄B TCP/IP協議埠分配表
附錄C 附贈光碟資料目錄

C1 關於計算機與網路使用的管理辦法和規定
C2 計算機與網路技術標准與規范
C3 常用Internet的技術文件RFC
C4 互聯網IP地址分配一覽表
C5 網路設備產品資料

《網管故障排除實戰1500例》
《無線網路安全》
《中小企業網路管理員實用教程》
《計算機網路管理員——基礎知識》
《網路系統集成工程測試與鑒定驗收》
《網路管理與維護技術》
《誰動了我的電腦》
《計算機網路的服務質量(QoS)》
《協議分析(第7版) Protocol Analysis,WB77.0 》
《IEEE 802.11無線區域網》
《安全計劃與災難恢復 Security Planning&Disaster Recovery》
《現代光纖通信技術》
《網路設計(第7版) Network Design,WB87.0》
《區域網故障排除一點通》
《網路維護和常見故障分析》
《綜合布線》
《區域網組建與管理專家培訓教程》

㈢ 求網路管理員考試全程指導電子書 網路管理員教程(第 4 版)的PDF版本

㈣ 考網路管理員要哪些教材「

你說的太對了,清華大學那本教程其實是非常差勁的,我看了兩張就扔了。我比專較推薦希賽屬,飛思之類出版社出版的。以下幾本是個人認為不錯的,僅供參考:
網路管理員考試考前沖刺預測卷及考點解析 作者:郭春柱
網路管理員考試試題分類精解(第2版) 作者:徐鋒 吳卿海
網路管理員考試輔導(第2版) 作者:嚴體華 吳曉葵
網路管理員考試考點分析與真題詳解(最新版)(飛思考試中心)(附贈CD光碟一張) 作者:施游 胡釗源
我是買的中間兩本,但是網路管理員考試輔導(第2版) 作者:嚴體華 吳曉葵 屬於總結性的書,類似於大綱的擴展版。
網路管理員考試試題分類精解(第2版)側重歷年真題
最後一本適合前期學慣用
多去希賽看看吧,那裡有很多不錯的教材。
注意07年以後軟考變化挺大,比如英語題由以前10道變成5道之類的,所以盡量買07年以後的書比較不錯。
我對了對答案,應該通過了,這是我第一次報考,下次考網工呵呵。其實有能力直接考網工也成,網管還是有點簡單。

㈤ 我是一位網路管理的新手,請問各位大蝦,誰有網路管理員實用教程(文檔和視頻資料)幫忙指點一下!

你這么問,肯定是沒有方向。我建議你看看MSCE和CCNA。把這兩套書看過了,並吃透了,基本問題都能解決。

㈥ 網路管理員教程都有哪些需要學習多久才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網路管理員待遇怎麼樣

待遇不咋樣,如果是臨時指導的那種大概需要半年,如果是正規的系統培訓就需要至少一年,教程嘛,可以到思科或是華為那裡去看

㈦ 網路管理員培訓教材推薦

CCNA和MSCE和linxu菜鳥私房菜!

㈧ 想要通過軟考的網路管理員需要哪幾本教材

資金有限的話,就買前5個好了
如果時間,資金充裕,能多買些做總是好的
想到獲得回報,投資總是必要的

我曾經考監理師,買了資料就花了將近400

你可以去卓越,當當上買,會便宜很多,而且還是正版

㈨ 想自學網路管理員 求一份視頻教程

你把你自己家的網路弄清楚,還有你自己的電腦,多拆幾遍就差不多了!這些基礎的學會,在考慮高深一點的吧!

閱讀全文

與企業網管培訓教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