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管理培訓 > 企業的培訓需求是什麼

企業的培訓需求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1-01-18 20:14:11

A. 請問貴企業對培訓需求有那些方面

這個可以去網路搜索一下,然後找找經驗,或者是找那些已經在公司上班的企業中的學長或者學姐,去向她們請教一下經驗,她們的閱歷肯定比我們豐富好多,肯定會有所幫助的

B. 什麼是培訓需求分析它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如何

什麼是培訓需求分析?它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如何?

一、培訓需求工作的基本定位

我們說,培訓需求工作是培訓計劃工作中的一個必要環節。它回答的問題是找到一個培訓活動要達到的目標,這個培訓活動不僅僅是培訓授課,還應該包括培訓項目的策劃、年度培訓計劃的制訂、培訓規劃如培訓策略、培訓發展模式的選擇等。甚至培訓組織變革作為一個項目來講,也可以作為培訓管理活動之一(當然,一般作為企業流程管理層面上來考慮)。

筆者之前提到過結構化計劃管理體系。任何一個培訓活動都必須先有計劃,計劃制訂過程中,需求分析就是首要的環節。本人曾經提出過四級培訓管理體系,其中認為培訓管理活動可以分四個層面,策略層面、運作層面、項目層面、教學層面。其中計劃管理工作也可以分為:培訓規劃、年度計劃類、項目計劃、教學計劃。

那麼相對應,培訓需求調研可以劃分為:培訓策略層需求調研、年度培訓需求調研、培訓項目需求調研、課程需求調研四個層面。這四個層面的需求調研,其調查目的、調查對象、調查策略、調查手段、調查結果處理等都有所不同。

二、培訓策略層需求調研

這里必須強調一點:培訓規劃制訂前必須進行充分的培訓策略層需求分析。培訓規劃就是必須密切結合企業戰略,從企業的人力資源規劃和開發戰略出發,對企業一定期限內的培訓發展進行規劃。其本質也是計劃,如培訓發展兩年規劃、年度規劃等。培訓規劃往往可以按照兩年考慮,但每年度必須進行修正調整,調整後自然以年度培訓規劃來看待。

培訓規劃基本任務是由人力資源策略(一級策略)轉化設置年度培訓目標、二級策略(組織策略、運作策略、績效管理策略等)。其中,培訓目標是通過年度需求調查、人力部門素質測評,結合人力發展策略來完成,包括內容目標(以課程體系表現)、績效目標(如覆蓋率)、組織目標(如隊伍建設)、成本目標(人均費用)等。這里,培訓規劃中回答的問題往往事關企業發展,不如是否建立培訓中心、培訓學院或培訓大學?是否引入國外職業教育資源?是否橫向擴大培訓中心的功能?課程體系如何規劃?各崗位類別需要什麼方向的課程?公司年度的課程開發總體任務應該是什麼(培訓規劃要對年度計劃提出要求或方向性指導)?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進行充分調查與研究。

需求調查與研究的主題包括:公司培訓組織變革、公司培訓模式演變、體系規劃藍圖、培訓覆蓋率等

C. 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有什麼培訓需求

(一)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的目標:提高其勝任未來工作所必須的經驗、知識和技能;使其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使其能夠宣傳和深化企業的宗旨、使命、信念、價值觀和管理文化;培訓個別骨幹分子成為企業未來高層管理人員的接班人。 (二)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班的內容:開發任職能力,提高業務決策能力、計劃能力,考試/大理解現代管理體系和經營活動中人的行為,提高他們對人的判斷和評價能力以及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

D. 如何確定企業的培訓需求

在企業管理咨詢的過程中,接觸到大量的企業,發現很多企業的培訓需求都不明確,不知道從何處
提取培訓需求,下面就如何識別企業的培訓需求結合筆者的管理實踐經驗和管理咨詢經驗談一下自己
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1、根據公司的發展戰略確定培訓需求——提煉相應的課程
培訓需求的確定,必須考慮與公司發展戰略目標相對應,因為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為公司的業務服務的,而不是脫離戰略目標,只為培訓而培訓。根據公司戰略確定培訓需求80%的中小企業不太重視。
2、根據崗位勝任要求確定培訓需求——提煉相應的課程
這種培訓需求大部分公司比較重視,但遺憾的是大部分公司缺乏對崗位勝任能力的細化,所以培訓也很難做到位。
3、根據員工績效考核情況確定培訓需求——提煉相應的課程
這部分的培訓需求有的公司比較重視,有的公司根本就不重視,把績效考核當作例行公事,更談不上績效結果的應用了。
4、根據員工的職業發展通道確定培訓需求——提煉相應的課程
這部分的培訓需求幾乎95%的企業都欠缺或者說重視但不知道如何提煉,所以給員工的培訓失去
方向,員工也覺得自己年年一樣,沒有長進,積極性受挫,企業也缺乏後備人才,當員工離職了才發 現竟然沒人可替代,嚴重影響公司的品質和業績。
5、根據政策變化的情況確定培訓需求:比如政策法律變更——提煉相應的課程
這部分都比較重視。一般通過外培的形式。
6、根據突發事件、緊急情況確定培訓需求:如工作事故發生等——提煉相應的課程
有的企業重視,有的企業不重視,一陣風過來了,就完事了,缺乏反思和對員工的教育。

E. 企業員工積極性培訓需求有哪些

1、加強企業內部學習氛圍,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崗位競爭機制。企業只有建設完善的崗位競爭機制,才能讓員工為工作與未來產生一種緊迫感,從而促使他們通過學習更多的知識技能來不斷的完善自己,提升能力水平,最終促進企業的發展。英盛企業商學院在企業同事之間,創建企業內部的學習排行榜,誰最愛學習,誰今天學習的時間最長,公司同事個個都一目瞭然,無形中激發了員工的競爭意識,調動了員工的學習積極性。
2、提供培訓的個性化管理,符合新一代員工的口味。在培訓中,企業應該注重課程學習的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加強導師與員工的互動,吸引員工的注意力。英盛企業商學院專門針對目前8090後員工的口味,設計了不少特色功能:彈幕、學習筆記、智能陪讀,更有PC端和移動端兩種選擇,讓員工隨時隨地想學就學,不僅學的開心,更能不受時間和地點的制約。
3、根據員工的實際需要,提供有吸引力的培訓課程。培訓部門在課程設計與安排上,必須綜合考慮各部門、各崗位員工的實際需要,了解他們需要提升哪方面的知識技能,從而使他們真正認識到培訓對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英盛企業商學院邀請業內專家為各崗位量身打造系統學習課程,囊括近百各崗位系統班課程,近千個目前各行業、各崗位最關注的知識內容,每周不斷更新,保證學員學到的知識都能貼近市場發展的需要。
如何提高員工學習積極性,是每個企業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企業只有提供切實有用的培訓項目,做好培訓規劃,同時加強員工的學習意識,使他們對未來職業發展規劃有更加清醒的認識,這樣才能使員工在培訓中提高自己,從而促進企業與員工的雙贏發展。

F. 公司的培訓需求調查

需求調查要看各部門的職責.各員工的選擇.調查內容就是和本職工作相關的選擇.但是這個要版做到獨立權.不能讓多人商議.這樣會反應不出真實性.待調查完畢後就知道那樣的需求是最重要了 第一:了解參加培訓的對象有哪些? 第二:具體分析每個培訓對象的需求 第三: 你想通過培訓得到什麼效果 如果是整個部門尤其是營銷部門,可以做個「營銷團隊」的培訓。
企業管理者 主要培許 領導力、九型人格 等

G. 企業中層管理人員有什麼培訓需求

中層管理者在企業當中承上啟下,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層級。
他們既是執行者也是管理者,他們之所以被提拔,是因為他們是一名不錯的執行者,但做為管理者往往很欠缺這方面的能力。
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指出管理的三大模塊是:自我管理、工作管理、團隊管理。
自我管理: 1、正確角色定位 2、激情:樹立信念、誓死必成 3、執行:高標准、追求結果 4、無私:先人後己、樂於奉獻 5、務實:專注忠誠、不找客觀 工作管理: 1、目標計劃管理能 2、時間管理能力 3、研究策劃能力 4、會議管理能力 5、問題解決能力 團隊管理: 1、溝通能力 2、激勵能力 3、教育輔導能力 4、授權能力 5、風氣建設

H. 如何確定企業的培訓需求

一、以提高員工工作業績與工作執行能力為基準的評估程序
第一步:確認員工工作行為和績效差異的存在
第二步:評估這些差異改善的重要性
第三步:討論處理這些差異的方法和手段
二、以提高企業員工整體素質和適應企業未來發展需求為基準的評估
第一步:根據企業未來發展戰略目標,確認企業未來人力資源的質量和結構(學歷、資格、經驗、知識和技能);
第二步:對企業現有人力資源質量、結構等進行評估;
第三步:確認差異的存在; 第四步:討論處理差異的方法和手段。
如何進行差異的評估?
1、期望的工作業績與行為 --工作描述 --工作規范 --行為准則 --績效標准 --工作分析報告
2、實際的工作業績與行為: --離職原因、工作意外記錄、 --員工申訴記錄、績效評估 * --工作過期記錄 --器材維修要求和損壞報告 --生產數據 -- 缺勤報告 -- 顧客投訴 -- 管理報告和顧問報告
3、 從三個層面的需求評估
1)企業層面 *企業使命、目標、策略和文化分析 *高層管理人員的支持分析 *培訓需求的優先順序分析 *人力資源質量和結構、職位分布分析 *管理系統分析(權利結構與流程結構) *士氣與滿意度分析 *制度與控制分析等
2)工作層面分析 *工作對著執行人員的資格要求的准確性 *工作程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分析 *工作標準的合理性和可衡量性 *工作過程可控性 *工作中的監控與指導 *工作說明書的核對等
3)個人層面 --員工產生業績與行為問題分析是最重要的分析,應考慮能力、態度和適應性等方面。 --當企業產生重大工作程序調整時,需要重新進行工作分析。 --評價員工的工作績效; --確認是不會做還是不願做;
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I. 產生企業培訓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原因有:
(一)培訓效果缺乏監督和評估
大部分企業的培訓只注重當時培訓的現場狀況,如,只對培訓的組織、培訓講師的表現等最表面的東西進行考評,而對於培訓對員工行為的影響,甚至對於公司整體績效的影響不去考評。
(二)培訓計劃不夠科學
培訓工作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一項系統工程,應有計劃性和針對性。但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培訓工作缺乏科學合理的安排,主要表現在:培訓工作缺乏科學的培訓需求分析,僅滿足眼前利益和短期需求;長期培訓、短期培訓一起上,缺乏系統安排,達不到預期效果;培訓缺乏預見性,對企業人才需求的預測和人才規劃工作不到位;企業員工很難參與設計培訓計劃,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低。
(三)培訓成果缺乏轉化環境
員工培訓後返回工作崗位,需要一個可以將培訓成果轉化為企業效益的環境。上級領導的支持,同事間的溝通、互助,資金、配套設施和相關政策的扶持以及時間等因素的配合作用,才能促使培訓效果有效轉移到實際工作中去。但在現實工作環境中,經常會出現領導不支持、同事不配合、資金短缺、時間緊迫等情況,從而造成了培訓效果轉化率低的現象發生,使得企業只見培訓,未見成效。
(四)培訓方法和技術落後
大多數企業員工培訓偏重於「課堂教學」,培訓時往往以教師為中心,缺乏培訓雙方的交流與溝通。這種傳統的培訓方式與現在歐美發達國家採用的「案例教學法」、「小組討論法」、「模塊培訓模式」的效果相差甚遠。而且,培訓的模式多局限於「老師講、學員聽、考試測」的三段模式,由企業請進專家辦技術培訓班、開專題講座的情況很少,通過現代化的電腦網路技術進行員工培訓的國有企業更是鳳毛麟角。
(五)培訓內容落後
企業培訓的內容很多,一般由知識培訓、技能培訓和態度培訓三部分組成。我國的企業培訓主要停留在員工的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訓,而在其他方面的培訓做的不夠,如對企業文化的傳承、企業內聚力的加強、員工工作熱情的激發等方面認識不足,導致只注重
培訓效果技能培訓,忽視態度培訓。雖然員工技能得到長足的提高,但缺乏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優良的職業精神,最終結果是員工離職率居高不下,企業的培訓投入白白浪費。
(一)培訓效果缺乏監督和評估
大部分企業的培訓只注重當時培訓的現場狀況,如,只對培訓的組織、培訓講師的表現等最表面的東西進行考評,而對於培訓對員工行為的影響,甚至對於公司整體績效的影響不去考評。

閱讀全文

與企業的培訓需求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