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管理培訓 > 在災害信息員培訓上的講話

在災害信息員培訓上的講話

發布時間:2021-01-12 18:19:28

『壹』 災害信息員 能不能在事業單位評職稱就是說,本人剛考過中級災害信息員,能不能拿這個證書評中級職稱呢

不可以。你現在定的是技術工人級別。

『貳』 國家災害信息員職業資格考試 還存在嗎

已經取消了
1、國家災害信息員職業資格證書已經被國家取消了。
2、以後這類證書考試將存在了,如果哪個單位還在舉行培訓考試,你可以向相關部門(勞動局、教育局、發改委)舉報,

『叄』 災害信息員的情景劇有哪些或者是火災情景劇台詞謝謝,急需!!!

烈火雄心還好看

『肆』 如何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一、加大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力度,增強災害防禦能力
,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的防災減災思路,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綜合防控和群防群控,著力提高社會綜合減災能力。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了「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鞏固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成果推進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保護好草原和濕地……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強城鄉防洪能力。」實施好這些重大防災減災工程,就會有效防範重大自然災害,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我們要搶抓機遇,在抓好重點防災減災工程建設的同時還要抓好關系民生的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一是在廣大農村特別是山區農村要把土坯房改造納入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山區農村是自然災害多發區,山區農民居住的土坯房最易遭受自然災害的破壞,山區農民又最窮,拿不出更多的錢建設防震、防洪、防地災的小樓房,一旦發生自然災害農民的住房被毀,農民籌資建房的能力較差,政府投入災後重建的壓力就大。因此建議在十二五期間中央和省政府把農村土坯房改造納入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增強山區農村防禦自然災害能力。二是在城市要把自然災害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的整體規劃,按照防火災、防洪澇、防地震的要求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國家應安排相應的項目資金配備標牌標示、飲水、醫療、食品供應等必要設施,滿足災害來臨時應急需要。三是大力開展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活動,不斷完善城鄉社區減災防災設施,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制度,增強城鄉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防災避災能力。
二、加大抗災救災體系建設力度,增強災害救助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體系。縣鄉村、城市社區、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單位、學校都要制訂應急預案,實行應急預案全覆蓋。制訂預案要符合實際,科學適用,不斷修訂完善,形成指揮有序,處置有力,科學調度,反應迅速的應急預案體系,提高災害應急處置能力。積極推進預案建設和演練,組織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組織、社區家庭等開展各類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防災減災活動,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業務研討和應急演練,進一步完善預案,提高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強幹部群眾對預案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完善防汛抗洪氣象信息預報、雨(水)情信息預警、地質災害信息收集上報及應急處置工作程序,形成指揮統一、社會聯動、運轉協調的災害預警工作體系。加強自然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通過不斷培訓,提高災害信息報送能力。建立網上信息平台,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信息互通,提高科學判斷災情能力。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設備設施建設,以縣市為單位裝備氣象預警、水文預警、地震監測設備,提高災害及時預警能力。

建立健全抗災救災應急救援體系。建立自然災害應急指揮中心,科學調度各方應急救援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展救援行動。加強專業救援隊伍建設,改善技術裝備水平和訓練條件,充分發揮解放軍、武警、民兵和公安民警的主力軍作用。大力發展社會化緊急救援服務組織,積極培育基層兼職救援隊伍,充分發揮志願者、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團體在災害緊急救援中的作用,提高災害應急救援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調查評估體系。制訂災情核查工作規則,整合民政、交通、水利、農業、通訊、電力等各職能部門力量,分類開展災情核查,通過匯商,科學評估自然災害損失,為政府災後重建提供決策依據,提高災後重建參謀決策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災民救助體系。完善災害應急救助制度,災情發生後要在第一時間將資金物質送到災區開展救助,確保災民有飯吃、有干凈水喝、有衣穿、有臨時住房、有病能得到醫治。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核災查災,慰問災民;完善災民冬春生活救助制度,提高災民生活救助標准,確保災民安全越冬;完善災後恢復重建政府補助制度,適當提高災後倒房恢復重建補助標准,減輕災民經濟負擔;  建立贈災捐贈機制,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光榮傳統,動員社會力量參加抗災救災活動;建立對口幫扶機制,動員行政企事業單位對口幫扶災區開展災後重建工作,提高災害救助能力。

三、加大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力度,增強災害防範自救能力

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是提高城鄉居民防災減災意識的前提,要以城鄉社區為前沿陣地,動員社區中的每個家庭、每位成員積極關注各類災害風險,積極參與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增強防範意識和應對技能。以「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為契機,結合各自實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組織應急演練,著力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建立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 ,大力宣傳開展防災減災活動的重要意義,面向城鄉社區,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災減災宣傳工作,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和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的良好局面;切實加強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培訓。深入城鄉社區、學校、廠礦等基層單位和災害易發地區,廣泛普及防災減災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教育,重點普及各類災害基本知識和防災避險、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提高災害防禦能力。

四、加大減災救災財政投入力度,增強民政救災工作能力

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和災民生活保障是各級政府的主要責任。加大財政投入,健全長效規范的減災救災資金投入和快速撥付機制是關鍵措施,因此各級財政預算減災救災經費要隨著預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滿足防災減災工程投入、災民生產生活設施恢復和基本生活需求;加強抗災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和救災物資運輸調撥能力建設,實施中央、省、地市、縣四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建立規范的倉儲采購制度,加強救災物資信息化管理。滿足災害應急救助需要;加強防災減災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開發應用,學習應用國際國內應對突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先進經驗,抓好氣象信息預報、水情(警)預報、災害信息應用平台、冰雹防治等設施建設,提高防災減災科技支撐能力;加強防災減災救災機構自身建設,配齊配強工作人員,配備必要的交通、通訊、攝影攝像工具和辦公設備,預算必要工作經費,提高災害應急管理參考決策能力和災害應對工作能力

『伍』 克山縣發生過什麼自然災害

參考一下
2012年10-12月自然災害月度公報

來源: 黑龍江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 時間:2013-08-08 00:00:00

災情概況

10—12月份,我省自然災害以低溫冷凍和雪災為主。截止12月31日統計,受災人口133.1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77.719千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 43.494千公頃,倒塌房屋59間,損壞房屋2998間,直接經濟損失14.79億元。

災情評價

10月,全省氣溫大部地區持平或偏高,降水非常多,給農業、交通帶來不利影響。齊齊哈爾、牡丹江、綏化、伊春、黑
河、農墾齊齊哈爾管理局部分地區發生低溫冷凍災害。11月,全省氣溫大部地區持平或偏高,降水偏多,大部地區最大積雪深度偏大。牡丹江、佳木斯、雙鴨山、
大慶、七台河、綏化、黑河部分地區發生低溫冷凍和雪災,尤其是鶴崗遭遇了50年一遇的暴雪。12月,我省氣溫大部地區偏低,降水偏多,整體氣象條件不利於
溫室大棚、畜禽養殖等農業生產活動,但有利於土壤保墒。雙鴨山、七台河、農墾寶泉嶺管理局部分地區發生雪災。

2012年10-12月全省災情統計表

月份

受災人口(人)

緊急轉移安

置人口(人)

農作物受災

面積(公頃)

農作物絕收

面積(公頃)

倒塌房屋(間)

損壞房屋(間)

直接經濟

損失(萬元)

合計

1330974

0

577719

43494

59

2998

147855

10月

1076693

544889

41891

122064

11月

240491

28436

503

33

2884

22963

12月

13790

4394

1100

26

114

2828

災情實錄

●10月12日,黑河北安市遭受了低溫冷凍災害。據統計,受災人口940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600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500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6500萬元。

●10月18日,綏化市慶安縣、望奎縣、蘭西縣、青岡縣、安達市遭受了低溫冷凍災害。據統計,受災人口856226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70990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2025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7330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87330萬元。

●10月19日,齊齊哈爾市甘南縣、克山縣遭受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8855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7968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6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459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8459萬元。

●10月19日,伊春市嘉蔭縣遭受了低溫冷凍災害。據統計,受災人口30556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7400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2024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6030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6030萬元。

●10月19日,農墾齊齊哈爾管理局克山農場遭受了低溫冷凍災害。據統計,受災人口3621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00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303.98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3303.98萬元。

●10月22日,牡丹江市東安區、愛民區、陽明區遭受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373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31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2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41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398萬元。

●11月11日,鶴崗市市區、蘿北縣遭受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849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996公頃,倒塌房屋33間,損壞房屋2140間,直接經濟損失3526.5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48萬元。

●11月11日,綏化市明水縣、青岡縣、望奎縣、肇東市遭受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38479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640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20公頃,損壞房屋513間,直接經濟損失5241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3682萬元。

●11月12日,佳木斯市東風區、湯原縣遭受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15052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0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7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0616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266萬元。

●11月12日,雙鴨山市尖山區、嶺東區、集賢縣遭受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1607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807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213公頃,倒塌房屋77間,損壞房屋231間,直接經濟損失733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75萬元。

●11月12日,七台河市新興區、桃山區、茄子河區、金沙新區、勃利縣遭受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1402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559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46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213萬元。

●11月13日,黑河市孫吳縣遭受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7800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52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50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850萬元。

●11月20日,牡丹江市東寧縣遭受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50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834.1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20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00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300萬元。

●12月4日,雙鴨山市饒河縣遭受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54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340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110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900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900萬元。

●12月4日,七台河市新興區、桃山區、茄子河區、金沙新區遭受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3095人,損壞房屋109間,直接經濟損失182萬元。

●12月4日,農墾寶泉嶺管理局江濱農場、梧桐河農場、軍川農場、新華農場、二九Ο農場遭受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5295人,農作物受
災面積2053.92公頃,倒塌房屋26間,損壞房屋5間,直接經濟損失1745.96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120.15萬元。

氣候影響評價

10月,全省月平均氣溫為4.4℃,比歷年同期偏高0.3℃,比去年同期偏低2.5℃;降水偏多,全省平均降水量為39毫米,比歷年同期偏
多48%,比去年同期偏多3倍以上。9~11日,全省各地大幅降溫,大興安嶺、黑河南部、伊春南部、松嫩平原大部48小時降溫幅度達8℃以上,出現寒
潮;27~29日,大興安嶺、黑河、伊春、松嫩平原大部、三江平原西部出現寒潮。

11月,降水特多,全省平均降水量為28.3毫米,比常年多186%,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1位,與歷年同期相比,除漠河、明水、撫遠
縣、伊春市五營區偏少外,其它大部地區偏多1~5倍,龍江、湯原縣、雙鴨山市區、鶴崗市區偏多5倍以上。氣溫正常,全省平均氣溫為-7.2℃,比常年高
0.1℃。大部地區最大積雪深度偏多,全省平均最大積雪深度為15.0厘米,比常年偏多7.6厘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3位。全省大部地區最大積雪深
度在1~45厘米,鶴崗市區為53厘米。與歷年同期相比,除牡丹江南部、三江平原東部的個別市縣、漠河、嘉蔭、賓縣、伊春市五營區偏少外,其它大部地區均
偏多,其中齊齊哈爾南部的大部市縣、哈爾濱的個別市縣、三江平原西部的大部市縣、孫吳、北安、杜爾伯特、青岡縣、綏化市區、大興安嶺新林區偏多10厘米以
上。

12月,全省降水偏多,平均降水量為11.8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多1倍,比去年同期偏多5倍以上。各地降水量為5~29毫米,其中尚志、虎
林市的降水量為22毫米和29毫米。大部地區比歷年同期偏多1成~4倍,比去年同期偏多1成~16倍。全省月平均氣溫為-21.2℃,比歷年同期偏低
4.0℃,比去年同期偏低3.6℃。全省平均氣溫在-28.2~-14.1℃之間。與歷年同期相比,漠河、呼瑪縣偏高1℃;其它大部地區偏低1~8℃。全
省大部地區比去年同期持平或偏低1~7℃。

救災工作

10月13日是第二十三個「國際減災日」,今年「國際減災日」的主題為「女性—抵禦災害的無形力量」。黑龍江省各級減災委及民政、地震、消
防、國土、氣象等有關部門積極行動,緊緊圍繞「女性—抵禦災害的無形力量」這一主題,通過張貼海報、放置宣傳圖板、分發避險知識手冊、傳單、現場咨詢等方
式,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減災科普宣傳活動,大大增強了城鎮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了城鎮綜合減災能力。

10月16-17日,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在湯原縣舉辦了2012年全省災情核查評估和災害信息員培訓鑒定班,省民政廳副廳長顧乃龍出席開班式並作重要講話。

10月19日,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在哈爾濱市舉辦了全省農墾系統災害信息員培訓鑒定班。

10月24-28日,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副處長丁兆濤、主任科員季林到省農墾系統進行秋季森林草原防火檢查。

10月29日,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主任科員鄒平參加了「2012年秋季緊要時期全省森林草原防火電視電話會議」。

10月29日,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處長張大偉赴重慶市學習考察防災減災、救災和物資儲備庫建設等工作。

11月6日-25日,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組織各市(地)救災科(處)長,組成五個檢查組對全省減災救災工作進行互檢,並就五項工作進行對標打分,作出總體排名。

11月19日,省民政廳副廳長湛勝田參加省政府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召開的我省大興安嶺南麓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實施規劃編制工作部署會議。

11月19日,省民政廳副廳長湛勝田參加全國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電視電話會議。

11月20日,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主任科員李艷俠、省減災中心副科長劉成奇參加了民政部在宜昌市召開的2012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核定會。

11月22日,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調研員金永立參加了省老促會成員單位會議。

11月30日,省民政廳副廳長湛勝田、救災救濟處、省減災中心、省倉儲中心人員參加了「2012-2013年度全國受災群眾冬春生活安排工作」視頻會議。

11月30日-12月2日,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國務院參事閃淳昌帶領的專家組來我省調研落實《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
(2012-2015年)》和實施省級防災減災「十二五」規劃的主要進展及救災工作情況。省民政廳副廳長湛勝田、省紀檢委駐民政廳紀檢組組長吳小平,救災
救濟處處長張大偉陪同調研,並介紹了我省工作情況。

12月16日-20日,省民政廳副廳長湛勝田、救災救濟處副處長丁兆濤、主任科員鄒平參加了省政府消防安全檢查組,並對省森工總局及所屬部分林業局、大慶市、綏化市及所轄部分縣、區進行了消防安全工作檢查。

12月17日,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副處長左欣參加了《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配套文件協調會議。

12月10日,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向省政府應急辦上報了《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發展報告》。

12月15日,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向民政部上報了《救災資金自查報告》。

12月30日,省民政廳、財政廳將國家下撥的2.04億元救災資金撥付到全省各地,幫助受災困難群眾解決口糧、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難問題。

2012年10-12月全省災情分析

一、災情分析

10-12月,我省自然災害主要以低溫冷凍和雪災為主,其中低溫冷凍災害在受災人口、農作物受災面積、農作物絕收面積、直接經濟損失等幾項指標均佔比較重;雪災在倒塌房屋、損壞房屋等幾項指標均佔比較重。

二、分災種災害情況

(一)低溫冷凍

1、受災區域:哈爾濱市:賓縣;伊春市:嘉蔭縣;綏化市:慶安縣、望奎縣、蘭西縣、青岡縣、安達市;農墾齊齊哈爾管理局克山農場。

2、受災情況:10-12月,全省3個市的7個縣(市)及1個農場發生了低溫冷凍災害。據統計,受災人口108.17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47.723千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42.09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2.34億元。

3、典型災害事件:

10月19日,伊春市嘉蔭縣遭受了低溫冷凍災害。據統計,受災人口30556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7400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2024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6030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16030萬元。

(二)雪災

1、受災區域:齊齊哈爾市:甘南縣、克山縣;牡丹江市:市本級、東寧縣;佳木斯市:市本級、湯原縣;雙鴨山市:市本級、集賢縣、饒河縣;七
台河市:市本級、勃利縣;鶴崗市:市本級、蘿北縣;綏化市:明水縣、青岡縣、望奎縣、肇東市;黑河市:孫吳縣;農墾寶泉嶺管理局江濱農場、梧桐河農場、軍
川農場、新華農場、二九Ο農場。

2、受災情況:10-12月,全省7個市的13個縣(市)以及撫遠縣發生了雪災。據統計,受災人口24.93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9.996千公頃,農作物絕收面積1.403千公頃,倒塌房屋59間,損壞房屋2998間,直接經濟損失2.45億元。

3、典型災害事件:

11月11日19時,鶴崗市東山區、興安區遭受暴雪襲擊,降雪過程持續72小時,累計降水量64毫米,最大積雪深度50厘米。據初步統計,
受災人口75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996公頃,損壞溫室大棚391棟23.5公頃,倒塌房屋33間,損壞房屋263間,直接經濟損失約1783萬元。

『陸』 災害信息員這個職業的工資大概是多少

目前,我國各級災害管理部門從事災害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員收入差異比較大,平均每月在1000元至3000元之間。

『柒』 災害信息員由哪一級民政部門認定

災害信息員職業獲得批准以來,各級民政部門大力推進災害信息員隊伍版建設。目前,全國權災害信息員人數達53萬余名,2萬余名通過考核鑒定,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災害信息員隊伍基本形成,並在災情信息收集、報送和評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過程中也存在培訓鑒定工作缺少專職人員和經費保障,現行統一培訓鑒定模式與地方需求不相適應,各級災害信息員沒有相應的崗位補助,職業化進程缺乏推進動力等問題。

望採納

『捌』 如何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

一、信息員職責

信息員在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辦公室總值班室的指導下和所在單位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其職責是:

1、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捕捉各類信息的能力;

2、深入基層及時捕捉各類信息,做好分析、篩選、撰寫信息工作;

3、熟練掌握信息上報的各種途徑和程序;

4、及時、准確、迅速地上報本地區發生的突發事件信息;

5、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信息報告的內容

突發公共事件的各類信息是信息報告的主要內容。突發公共事件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具體包括:水旱災害,台風、冰雹、高溫、雨雪等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民航、鐵路、公路、地鐵、水運等重大交通運輸事故,工礦企業、建設工程、公共場所及機關、企事業單位發生的各類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的供水、供電、供油和供氣等城市生命線事故以及通訊、信息網路、特種設備等安全事故,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如鼠疫、霍亂、肺炭疽、O157、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重大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發事件、恐怖襲擊事件、經濟安全事件以及規模較大的群體性事件等各類信息。

三、信息報告的原則

信息報告要遵循有情必報、逐級上報、規范運作、安全保密原則。信息員捕捉到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後,必須及時、准確、全面地向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辦公室總值班室報告,同時向所在單位領導報告。

四、信息報告的程序

①一般(Ⅳ級)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的程序。一般突發公事件發生後,事發所在地的信息員得知後,應迅速核實信息向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辦公室總值班室報告;②較大(Ⅲ級)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的程序。較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事發所在地信息員獲悉後,應立即向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辦公室總值班室報告,然後迅速去現場核實,再向總值班室續報核實情況;③重大(Ⅱ級)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的程序。重大突發公共事發生後,無論是事發所在地的信息員還是非事發所在地的信息員獲悉信息後,都應立即在第一時間向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辦公室總值班室報告,然後迅速去現場核實,再向總值班室續報核實情況,並留守現場,隨時續報情況;④特別重大(Ⅰ級)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的程序。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無論是事發所在地的信息員還是非事發所在地的信息員獲悉信息後,都應立即在第一時間向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辦公室總值班室報告,迅速趕赴現場核實信息,再向總值班室續報核實情況,並留守現場,隨時續報情況,事後要以書面的形式詳細補報。

五、信息報告的要求

報告突發公共事件信息時,語言要簡明、准確;要素要齊全(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起因和性質、基本過程、已造成的後果、影響范圍、事件發展趨勢、先期處置情況、已採取的措施及下一步工作建議等);通訊要暢通,突發公共事件信息上報後,信息員要保持與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辦公室總值班室的通訊聯絡,以便總值班室跟蹤了解核實情況。

閱讀全文

與在災害信息員培訓上的講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