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宣傳部內部有哪些部門
中共敖漢旗委宣傳部內設8個職能科室。
市委宣傳部一般設有以下部門辦公室,研究室,理論處,新聞出版處,宣傳教育處,文藝處,文化事業發展處,組織幹部處,外宣辦(政府新聞辦)等。
有的地方,文明辦,會並入市委宣傳部。至於下屬單位,只能籠統的說,各縣市區的宣傳部門,和與宣傳有關的媒體單位等。
分別為辦公室、理論室、社宣與外宣室、記者站、綜合室、創建室、文聯辦公室和「華夏第一村」網站。
市委宣傳部的主要工作如下:
1、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於宣傳、新聞、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方針、政策。
2、按照上級黨委宣傳部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制定落實全市宣傳思想工作的任務和措施;指導全市宣傳、新聞、文化教育系統各單位和各級黨委宣傳工作。
3、負責組織指導全市的理論研究、理論教育和理論宣傳工作; 負責全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規劃、協調和管理。
4、負責引導社會輿論,指導、協調新聞、出版等部門的工作;負責在方針政策和宣傳業務上指導滕州日報社、市廣播電視局、市新華書店的工作。領導市新聞出版管理辦公室的工作。
5、從宏觀上指導全市精神產品和文化市場的管理工作;負責在方針政策和宣傳文化業務上指導市文化局的工作。
6、負責規劃、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務和群眾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與有關部門共同做好黨員教育工作,負責編寫黨員教育教材;
與有關部門研究和改進群眾思想教育工作;組織指導全市德育工作;領導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的工作;領導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和中小學德育工作研究工作。
(1)組織工作網宣員培訓講話擴展閱讀:
中宣部的主要職能是管控意識形態、新聞出版甚至教育方針。它對宣傳部中國大陸與媒體、網路和文化傳播相關的各種機構的監督以及對新聞、出版、電視和電影的審查。
另外對國務院組成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也有監督權,在省級及省級以下文化與廣播電視行政管理機構由同級黨委宣傳部管理。
市委、省委宣傳部全面貫徹中宣部的各項精神
根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第十一條規定,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工作。為加強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加強對出版活動的管理,發展和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版事業,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新聞出版管理職責劃入中央宣傳部。
中央宣傳部對外加掛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牌子。
調整後,中央宣傳部關於新聞出版管理方面的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黨的宣傳工作方針,擬訂新聞出版業的管理政策並督促落實,管理新聞出版行政事務,統籌規劃和指導協調新聞出版事業、產業發展,監督管理出版物內容和質量,監督管理印刷業,管理著作權,管理出版物進口等。
第十二條規定,中央宣傳部統一管理電影工作。為更好發揮電影在宣傳思想和文化娛樂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發展和繁榮電影事業,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電影管理職責劃入中央宣傳部。中央宣傳部對外加掛國家電影局牌子。
調整後,中央宣傳部關於電影管理方面的主要職責是,管理電影行政事務,指導監管電影製片、發行、放映工作,組織對電影內容進行審查,指導協調全國性重大電影活動,承擔對外合作製片、輸入輸出影片的國際合作交流等。
❷ 如何做好組織部門網宣工作
1要佔先機。長期以來,我們組工幹部習慣於「只做不說」或「多做少說」,這種情況和理念與日益開放的社會環境,與黨員、幹部、群眾日益增強的民主意識越來越不適應。因此,組織部門應利用好網路宣傳具有可重復性、傳播范圍廣等特點,主動出擊,及時發布組織工作動態信息,特別是組織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的重大活動,讓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全面了解組織部門的工作職能、工作安排和推進落實情況,提高組織工作的透明度,消除神秘感,搶先佔領網路輿論陣地。
2要善分析。目前,我們的網宣工作缺少對網路輿情的提前預判和理性分析,這直接導致我們只能是被動的應對,而不能主動切中「要害」出擊。要改變這種局面,一則要強化網宣員隊伍的培訓。要加強對網宣員的培訓,切實彌補網宣員個人與網路化、信息化時代相適應的工作理念和業務知識的欠缺。二則要精細網宣員的角色定位和分工。目前,網宣員隊伍角色定位和分工還不夠明確,要精細網宣員的角色定位和分工,解決「觀察員」與「分析師」相混淆的現狀,做到輿情來臨,各司其職、分析到位、井然有序。
3要適引導。在輿情應對上,要做到任何情況下都能「得心應手」,就要有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的思想。在出台新政策、推出新舉措、幹部選拔任用等敏感問題上,要提前考慮可能帶來的社會反響和網路輿情,通過澄清事實真相、開展政策解讀、組織評論文章等方式進行有效的引導,做到正確對待,公開公正,引導適
4要勤發現。要提高網宣員的輿情意識,建立嚴格的輿情監控制度,通過專人盯網,及時發現涉及組織工作的各類網路輿情,要將各大熱點論壇、門戶網站、當地貼吧等作為輿情監控的重點,把監控的觸角延伸到所涉及的各個領域,時時關注和捕捉最新的網路前沿動態;要利用網路的可檢索性,做好涉組涉干敏感時期和敏感詞彙的檢索,形成靈敏快捷的監控網路,確保全天候、全方位的監控,做到在第一時間發現輿情。
❸ 推進組織部門網路宣傳和輿情應對工作有哪些建議和意見
一是健全輿情危機處置機制,提高適時果斷處理危機的能力。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回發展,公眾意識逐漸覺醒答,對知情權和公眾權益維護的認知不斷增強。如何防止負面輿論由個體向群體擴散的「信任危機」,是一項重要任務。
二是加強新聞媒體溝通,有效藉助大眾傳媒的力量平息輿情,發揮主流媒體的引導作用。
三是增強網路輿情危機意識,學習和借鑒應對網路輿情危機的經驗和教訓,科學應對社會輿情,防止因為應對失當而衍生出新的網路熱點。
四是加強危機輿情收集和分析工作,抓住危機事件處置的主動權。由於網路輿情傳播快、范圍廣、聚集效應強,需事前加強輿情危機預測,事後對輿情進行科學分析和研判,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反應,實行有效控制,防止輿情危機的擴散。
五是建立健全輿情應對體系,加強相關人員培訓,將輿情監測工作落實到人。不斷提高基層輿情監測人員把握政策的能力以及對大局、大勢的研判能力,把握國家有關政策精髓,了解國內外經濟整治形勢,正確化解矛盾和引導輿論方向,不斷加強輿情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