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應急管理知識培訓 1.什麼是應急管理
1.應急准備。抄主要包括應急體系建設襲規劃、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應急預案及演練、值守應急、監測預警、應急保障、宣教培訓等。
2.應急處置。主要包括響應速度、指揮協調、信息公開、處置效果等。
3.善後處理。主要包括調查評估、恢復重建、事後評估等。
4.社會評價。主要包括社會公眾對應急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改進度評價等。
(二)市應急委成員單位考核內容。
1.應急准備。主要包括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建設、應急預案及演練、值守應急、監測預警、應急保障、宣教培訓等。
2.應急處置。主要包括響應速度、指揮協調、信息公開、處置效果等。
3.善後處理。主要包括調查評估、事後評估等。
三、考核方式
應急管理工作考核實行年度考核制度。考核工作在市應急委的統一領導下,由市應急辦具體負責組織實施。
❷ 如何做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工作
企業安全生產事故導致的危化品泄漏以及河道有毒、有害物質傾倒等環境突發事件呈多發態勢,直接影響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周邊區域的生態環境安全。 雖然由於環境應急工作比較到位,這些突發環境事件並沒有造成不良影響和危害,但是,在環境應急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筆者認為,要切實做好環境應急處置,就要在以下5個方面加強工作。 以高度的責任感時刻保持應急狀態。應急無小事。各級環保部門必須以對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把應急管理工作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扎實落實,高度清醒、時刻保持臨戰應急狀態。 以安全隱患排查為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的突破口。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是做好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的基礎。針對黃岡市醫葯化工等高污染企業較多的情況,要定期加強對醫葯化工企業的生產指導,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其整改落實。要重點加強對沿江、沿河醫葯化工企業和醫葯化工園區企業的排查,特別是對涉危醫葯化工企業的危險工段和危險化學品的生產、使用、運輸、危險廢物處置等環節進行重點監控。對企業廠區內的圍堰、事故池、連通管道等地點進行重點監控。建立隱患排查情況動態資料庫,作到底數明晰、隱患清楚。 以「五個暢通」做好環境應急處置工作。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重在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將影響控制在最小范圍。因此,在環境應急處置工作中要作到「五個暢通」。應急值守暢通。分管應急的領導、應急隊伍、應急值守人員要保證24小時聯系暢通,遇事要能聯系得上。信息傳遞暢通。要根據事件的初始情況、發展態勢等因素科學合理地判定事件的等級,第一時間報送事件各階段的信息,同時要根據事件的發展不斷進行動態調整。應急行動暢通。事件發生後要以最快速度及時趕赴現場,爭取時間,掌握主動。監測渠道暢通。監測是應急的牛鼻子,是領導決策的科學支撐。要在事件發生的初期及時調送應急監測車輛、人員和設備到突發環境事件現場開展應急監測,在事件發生的過程中要根據事態發展及時調整應急監測方案、污染物監測種類和監測頻次,處置完成後要及時開展後續監測,並科學、准確地判斷處置效果和影響。處置手段暢通。現場處置要統一調度、整體聯動,科學判定和處置,不能蠻干,要採取多種綜合措施防止發生次生環境污染事故。 以應急能力建設為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的基石。能力建設任重道遠。要抓緊建立市、縣兩級環境應急專家庫,特別是醫葯化工企業較多的市區和武穴、麻城、羅田、龍感湖等地的環境應急專家庫,不僅要有熟悉本地情況、懂得醫葯化工生產工藝的「土專家」,更要有一批省內外行業、高校的知名專家、教授,要加強與這些專家的聯系和溝通;抓緊完善環境應急預案,制訂、完善好高速公路、河流、湖泊等環境敏感區域的環境應急預案,重點完善好各涉污企業的環境應急預案,確保事故發生後能夠控制在企業廠區內,做到「污染不出廠」;抓緊錘煉環境應急隊伍,採取上掛下派、跟班學習、交叉檢查、集中培訓、實戰演練等方式提高環保隊伍的應急處置能力;抓緊建立環境應急信息庫,對境內的各種環境應急隱患、應急情況做到情況明、底數清。 以源頭控制為環境應急管理的「控制閘」。只有嚴格環境准入,把好項目建設關口,將高污染、高能耗、高環境風險的企業從源頭控制住,才有可能減少環境風險隱患,降低環境應急成本。一要嚴格環評審批。對國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浪費、污染物不能達標排放的項目,向水體排放汞、鎘、六價鉻等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重污染項目,以及污染嚴重、群眾反應強烈、連片污染可能性高的項目嚴格實施「四個一律不批」。二要嚴格執法監管。對國控企業、省控企業、「雙有」企業、「雙超」企業、涉危企業等要綜合運用執法手段加強監管,堅決打擊違法排污行為。三要嚴格環保驗收。對長期以試生產名義不進行驗收、不建設「三同時」設施或未建成即進行生產等違法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防止發生污染事故。四要妥善處理信訪案件。環境信訪是環境應急工作的窗口之一,處理不好可能會變成群體事件的導火索,處置好則能消除環境隱患,維護社會穩定。
❸ 企業環保技術與知識培訓內容有哪些
第一部分:環保的基本知識,我國環境污染的現狀,環保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幾個有關環保的概念。環境保護是我國確立的一項基本國策。環保是環境保護的簡稱。環境污染要素分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生態環境惡化與新資源開發帶來的環境問題是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嚴重環境問題之一。
第二,我國環境污染的現狀。
第三,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意義。
第二部分:環保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以及公司的各項環境管理制度。
第一、法律的手段是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手段。
第二、下面講公司在貫徹環保法律法規方面所做的工作。
環保法律法規,環保政策,排放標准,收費標准,三廢處理成本,環保工作的重要性。讓生產部門明白環保是企業的生命線,不能只顧經濟效益。
(3)環境應急管理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2019年研究表明:社會工業生產造成的污染只佔污染源的百分之四十一,現代家庭造成的污染卻佔百分之五十九。與社會相比,雖然家庭只是社會的一個細胞,而就污染的危害程度來說,家庭卻相對嚴重一些。
已經檢測到的有毒有害物質達數百種,常見的也有十種以上。有一組統計數據可進一步證實家庭污染的危害性:即一個家庭一天平均要製造一點八公斤垃圾。
丟棄五個不可分解的塑料袋、二至三個一次性飯盒;一個家庭因洗頭、洗澡、洗衣服等,一天平均製造二百公斤廢水;一個家庭每天平均使用二十克化學用品等。這些污染物和匯流成河的生活廢水,每時每刻都在污染著我們的土地、河流和海洋。
❹ 如何實現環境應急管理與指揮系統
智慧指間科技的環境應急管理與指揮系統是通過應專業化建設需求,基於對環境專應急事件的全過屬程式控制制理念,建立以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和GIS技術相結合的應急管理與指揮系統,實現對環境突發事件及時、准確應對及時處置。系統包括應急預防管理、應急准備管理、應急指揮管理、擴散模擬分析、應急總結與評估管理業務及移動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