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培訓計劃需尋求獲得高級管理層的支持嗎
培訓計劃年年做,年年計劃效果如何,恐怕沒有太多的人去認真地考慮這個問題。那麼如何做好年度培訓計劃,並獲得好的效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和實踐:
方法/步驟
清楚培訓目的
企業要做培訓是多數老闆認同的事情,然而企業為什麼要做培訓?也許多數老闆並不是很清楚。但是作為一個人力資源的專員,你必須清楚培訓的目的。企業培訓是屬
於成人教育,他不同於學校教育。學校是一時的付出也許是一生才有回報。然而,企業卻不一樣,企業不是慈善機構,企業的付出必須在預期內得到回報。企業培訓
的目的是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從而提升企業的業績,降低企業的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增強企業競爭力,讓企業活得更長、更
好!
了解培訓對象
因為培訓是針對人而不是針對事。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學習方式,不同的人對培訓有不一樣的看法,所以企業要想做好培訓,必須先了解培訓對象,有的人喜歡學理
論,有的人喜歡學實戰;有的人希望在內部學習,有的人希望到外部學習;有的人希望學專業知識,有的人希望學社會常識。如果人力資源部的工作人員對企業職員
的興趣、愛好、性格、專業、學歷、職位、崗位不了解,盲目地安排他們學習,參加培訓,那麼如此培訓是達不到企業想要的效果。
分析培訓需求
企業的培訓必須遵循兩大要點:一是企業的需求,二是學員的需求。當人力資源清楚了培訓目的,了解了培訓對象,再結合兩者需求制度出來的培訓計劃就更有適用性
了。企業培訓是戰略的需要,如企業文化、企業使命、管理制度、經營理念、服務宗旨、團隊精神等,這些是屬於戰略層面的培訓。員工培訓是戰術的需要,如忠
誠、敬業、好學、負責、感恩、守信等,這些是屬於戰術層面的培訓。因此,企業培訓需要分層次,分崗位,分階段,分內容進行。而絕不能市場上有什麼培訓,就
讓員工參加什麼培訓,這是很不明智的選擇。最好的培訓不一定是企業最適合的培訓,企業一定要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選擇。
確定培訓方式
現在企業的培訓方式有多種多樣,企業要根據不同崗位,不同人員確定不一樣的培訓方式。老闆一般是外部學習,參加公開課,MBA總
裁班等,管理人員或員工一般是內部學習培訓。當然,這也要根據企業的大小而定。如果是大企業可以安排高管人員外部學習,那麼小企業內部培訓效果更好。因為
企業小,高管人員在外面接觸的機會多了,反而更容易跳槽。內部請老師培訓既不需要支付高額的培訓費用,培訓的人才又安全。所以企業內訓更受中小型企業歡
迎。
落實培訓內容
企業培訓到底培訓什麼,企業需要根據培訓需求落實培訓內容,培訓既不能盲目跟風,市場流行什麼就培訓什麼,也不能好高騖遠,天天喊口號,而落不到實處。培訓
內容一定要根據員工工作的需要,行業的需要,企業的需要,專業的需要進行不同崗位劃分。老闆是戰略培訓,經理是管理培訓,基層是操作培訓。培訓要讓每個學
員所學的知識在各自的崗位上充分發揮作用。企業千萬別錯位培訓,對著一群員工天天談戰略。人人都做老闆了,誰來做事啊!
選擇培訓老師
一家企業的培訓效果好不好,老師起關鍵作用。如果老師好,那麼枯燥無味的課程聽起來也會津津有味;如果老師不行,那麼內容設計再漂亮也達不到培訓的效果。因
此企業培訓的培訓師選擇一定要慎重。有的老師雖然理論豐富,但是操作經驗太少,他們給基層操作員講課,只會離題萬里。而有的老師知識面太窄,雖然講課技巧
很好,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飲。如果他們對著一群高管人員講課,那麼只會漏洞百出。所以企業選擇講師前需要對講師進行全面了解,曾經我寫過一篇文章《企業選
擇講師的十個要點》可供人力資源專員參考。
安排培訓時間
安排培訓時間也是需要人力資源認真考慮的事情。因為行業不一樣,企業不一樣,產品不一樣,所以員工的工作時間安排不一樣,有的企業上半很緊,下半年很清閑。
而有的企業恰恰相反,他們是上半年很清閑,下半年很緊張,所以人力資源的工作人員必須了解企業性質,進行很好的人員搭配,盡量不要讓員工學習與工作發生沖
突。否則,既達不到學習的效果,反而誤了工期,造成企業的雙重損失。為什麼管理人員和員工盡量做企業內訓,因為這樣不會對工作靠成太大的影響,企業內訓既
解決了培訓效果問題,又解決了時間安排問題,所以內訓方式會越來越受企業歡迎。
預算培訓費用
作為一個人力資源的專員,你不能只制定培訓計劃,不做培訓費用的預算。否則,你超額的培訓費用,企業不願意支付,你怎麼實施培訓?培訓費用的支付不僅僅是考
慮講師費,同時需要考慮教材、交通、接待、場地、設備等費用。因此,企業的培訓預算一定要根據企業的大小進行核算,當然也跟企業老闆對培訓的重視程度有關
系。如果老闆重視培訓,那麼他會捨得投資;如果老闆不重視培訓,那麼你培訓計劃做得再好也沒有用,他一句話就把你擋回去了,「現在企業資金緊張,這些培訓
暫時就放一放吧!」。
推銷培訓計劃
這是人力資源非常苦惱的事情,他們明明知道企業需要培訓,也知道如何做好培訓,可老闆就是不同意,不重視。每次提到培訓他就不支持。一旦企業有問題又責怪人
力資源的人不負責任。對於這個問題,人力資源的工作人員怎麼辦呢?你們如何把詳細的培訓計劃推銷給老闆呢?要知道,培訓計劃沒有得到老闆的支持,即使你方
案做得再漂亮也是一張廢紙啊!記住,老闆不關注過程,他們只需要結果。所以人力資源的工作人員向老闆推銷培訓計劃時,不要講太多的過程,他們聽起來很煩,
你只需要告訴老闆,企業培訓好的員工將會給企業帶來什麼結果就行。你只要讓老闆相信付出就會有回報,當然再多的付出他也願意。
公布培訓信息
如果培訓計劃得到了老闆的支持和審批,那麼人力資源部就需要把這個信息公布出來。其實,這也是企業留住人才的一個好方法之一。因為一年快要結束了,很多人都
在為來年作打算,有的人想進修,有的人想跳槽。如果員工看到企業的培訓信息,發現有的培訓剛好滿足了他們的求知慾望,成長需求,說不定員工就會打消辭職的
念頭。所以企業年度培訓計劃既可以作為今年的績效獎勵,又可能作為明年的工作激勵,從而達成雙重效益。既滿足了企業的願望,又達成了員工的心願。
② 什麼是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
三板斧系統:定目標、追過程、拿結果。
定目標
在中國"執行力」一直以來就是一門非常熱門的管理課程,但我們反思為什麼執行力會成為中國培訓的一種熱潮呢?是因為我們的企業老闆往往都覺得自己的戰略布局和決策都是因明神武,就是那一幫子不靠譜的員工執行力不夠。將企業經營不力的罪過打給團隊的執行不力應該是最方便,也往往是最直接表現出來的問題。
可是在西方發達社會,科學管理非常普及和應用很徹底的市場經濟領域,確很少有人會提"執行力」這樣的概念。在科學管理中,最基本的思路就是"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法國管理學者法約爾),管理的基礎是—計劃。
也可以說,目前國內許多企業之所以執行力不高的第一個要素,是缺乏明確的計劃和目標,或者缺乏科學有效的計劃目標制定的方法與工具,以及在定計劃過程中的缺乏人性的思考和動人的藝術。
企業目標的確定,需要考慮的是三件事情的關系和平衡。"標准、時間、成本」,這三者是組織目標的核心,首先確定其中一個是准繩,打死也不能動的指標是什麼。根據不同的項目,每個准繩進行的調整。
標准准繩——比如登月計劃,就是以標准品質作為第一指標,保障一定可以安全登陸並返航,而金錢成本和時間都是可以有一定范圍的調整。
時間准繩——比如奧運會開幕式,時間確定好了就是那一天,全世界的人和媒體都安排出來那個時間看中國了,而項目的成本和標准可以相應的調整。
成本准繩——比如投資項目,多少錢是已經定好了的,但花錢的周期和達到的收益比例是可以調整的。
同時標准、時間和成本每個都有一個變化的區間,不同的區間劃分是為了不同層級的授權和監控用,這樣標准、時間和成本就構成目標要求的一個邊際。
同時,組織目標的確認需要符合SMART原則,也就是需要是明確的、可量化的、可實現的、可檢查及有時間限制的一個准確目標。只有這樣的目標才可能會實現與推動。
組織目標確認之後,最重要的是挖掘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的鏈接,讓每個人的夢想發展與組織的目標協同一致,自然就會產生動力和主動性。具體的方法可以參考前期的文章-目標激勵篇。
二、追過程
如果目標制定好就可以自然的實現,那還要管理者做什麼。管理和領導的藝術和科學的結合,在追過程中是最具有創意和最具有現實性的。
在項目團隊目標及分工明確的基礎上,關鍵需要的就是控制與激勵,就像一輛行進中的汽車,目標是制定目標地方向以及確定旅遊的線路,而追過程是開車的全過程。控制是方向盤,激勵是發動機。
控制的引入是整體追過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授權最經常出現的問題要不是攬權,要不就是棄權。最現實的描寫就是一收就慢,一放就亂。
攬權指的是事無巨細總要經過最高管理者的最後認可才能開始實施,結果管理者成為了整個項目最大的瓶頸,就像一個高速路上到處都是收費處一樣,最後結局是下面的人閑死,老闆一個人忙得暈頭轉向,結果不理想,老闆罵員工無能,員工抱怨沒有發揮的機會。出現攬權的原因一是由於自己對於團隊沒有信任感,任何事情都不放心,沒有建立簡單信任的團隊關系;原因二沒有培養好中堅管理者,一直只是重視事情發展,忽略了人的培養與發展。
棄權是指的是認為任務已經布置下去了,自己可以瀟瀟灑灑的當一個甩手的掌櫃。結果往往是到了最後要結果的那一天,才發現事情根本沒有進展到位,錯漏百出,於是臨時抱佛腳,修修補補,草草了事。客戶對結果不滿意,老闆說員工沒水平,員工抱怨老闆不支持不給資源,只會秋後算賬。解決棄權問題的方法一是設置里程碑,也就是說將一個大的長期的事情,列出多個時間點或標志事件點的小項目,就像高速路邊的歷程碑一樣,計劃進度與里程碑進度不一致的時候馬上調整。方法之二是推動現場管理,最好管理者需要經常到員工工作的一線以及客戶體驗的一線去觀察和發現問題,鼓勵和支持團隊的發展。
三、追結果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路邊有2個人,工作都很辛苦,一個在刨土挖坑,然後一個人馬上用土推把坑填上。一問才知,他們本來有三個人負責栽樹,一個人負責挖坑,一個人負責把樹苗放進坑裡,一個人負責填土,結果今天第二個人請假了,但另外兩個人繼續完成他們的本職工作。
雖然這兩個人完成你他們的工作,但卻沒有取得任何真正的結果。故事一目瞭然,而真實的工作場景往往也是如此,就是當有了分工之後,會出現小團隊利益,各掃門前雪,沒有人為大的整體的項目負責,沒有人及時的補位和主動承擔。
本位主義是拿結果中特別要注意的,解決的方法主要是首先確定整體項目的負責人,任何事情沒有責任到人,往往就代表根本沒有人來做這件事。
而責任到人的前提又是責任、全力、利益和風險的一個系統溝通與安排,經常會出現有人責任一堆,權利沒有,利益沒有的情況,管理者千萬記得人是趨利的生物,不能都當雷鋒來用。古時將領上陣,都會有封印掛帥,手握兵符,還有掌握尚方寶劍的生殺大全,贏了就拜將封侯,輸了滿門抄斬之類。權責利的清晰是管理者需要溝通的。
其次是對結果的評價,你想要的結果是什麼?小企業往往會非常關注業績的成果,不注意團隊成長的結果。也就是說,那記住的是,你的團隊值多少錢,那麼你的團隊就能拿到多少錢的結果。業績結果和團隊成長都是我們要的結果,在阿里巴巴有這樣一句話,叫借事修人,借假修真。阿里巴巴更加註重團隊的成長,所以我們特別關注一個項目下來,首先是團隊有沒有在能力上、團隊氣氛上、整體配合度上有真正的提升,其次才有有沒有拿到我們要的結果。往往是人對了,結果一定就是對的。
在執行力的三板斧中,定目標是基礎和源頭,追過程是重點和要點,拿結果是核心和價值。阿里土話說"沒有結果的過程是放屁,沒有過程的結果是垃圾」,一致有戰鬥力的團隊,必須要在過程流程運營中逐步成長,最終獲得團隊和業績共同的提升。
③ 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怎麼做
做為處於業務高速發展中過程的民營企業,對新的管理團隊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時:
簡單談一下看法。
有個宗旨你要首先明確,培訓要緊跟企業業務發展,也要突出重點。
根據企業的年度培訓預算和年度發展戰略,可以考慮採用「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
「請進來『就是指邀請行業的知名專家進企業對高層管理團隊進行企業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以及高層團隊融合等方面比較宏觀的培訓學習,增強管理的規范化和新思路的點撥指導;「送出去」指的是外派中高層的管理人員參加例如MBA,EMBA課程和出國學習以及到先進企業學習交流等方式,提升管理的眼界。
對於不同的部門的培訓安排,通用類的針對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提升的培訓可以考慮引進企業內訓,專業的培訓,人數比較少,可以考慮派出去參加公開課的學習,回來之後要跟上相應的考核,否則會流於形式;專業部門的培訓可以考慮採用專業認證的培訓,生產和市場部門可以選擇專業類的培訓,各種形式靈活搭配;降低風險的辦法可以簽定培訓服務協議來約束員工流失。
需要注意的幾點:
1)領導的重視和認同很重要。
2)做人更重要,要明確自己的服務者,爭取各個直線部門的支持也很重要。
3)學會抓重點:重點的部門,重點的人,重點的崗位
4)做事不要貪多求大,循序漸進
5)切忌盲目誇大培訓的作用,明白要有好的效果需要很多輔助條件的支持,比如人員配備是否合理,業務流程是否順暢等
6)你的目的不是體現你個人的價值,而是在企業的其他部門的變化中體現。
比如為企業提供後備的人才梯隊建設,為業務部門提供外部智力的引進和支持,改善目前的管理狀況,也需要其他部門在培訓之後做制度上的完善來保證培訓能有好的效果。
至於是否建立自己的內部培訓師隊伍,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在初期可以選派有潛質的管理人員參加TTT的培訓,並安排一定的培訓內容和考核;或者在中層管理人員的職責上加入培訓的內容要求等等
要做的工作雖然看起來很多,但是結合到具體的企業實際,真正具備可行性的未必很多;同時在前期,找到工作的突破口也許同樣關鍵,認真聽取各個部門的培訓意見作為參考,作好培訓的需求調查和分析,酌情安排,都對於工作的順利開展不無益處。
備選答案:提升領導力--建立本公司的領導力模型和領導力發展計劃;幹部儲備;配合公司大的戰略調整所為;樹立幹部的忠誠度。
戰術層面:外派+引進; 課程設計和案例積累很重要;個人建議,利用這次培訓的機會更好對幹部進行全方位360度考核,了解SWOT;把學員的成功案例編輯和整理成冊,一定要把課堂上的收獲和工作結合起來: 寫課堂感想,寫個人體會總結,寫個人行動計劃,匯報演講,文章徵集大賽。
可以搞的非常熱鬧,而不僅僅是課堂本身!
2.講師選擇:少而精!一定要讓老師深入企業的內部,從外部咨詢專家的角度,真正為企業設計好的課程。
一定不要讓老師只是在課堂上講,建議聘請長期顧問!
3.忌諱:重中之重是把boss的想法,中乾的想法結合起來;培訓中的任何細節不要成為政治斗爭的工具;一定要讓Boss當這個培訓項目的CEO,不要自己沖鋒陷陣;結合公司的財力和預算,把握好規模和深度;重視學員的反饋但一定要有引導和指引意識(和boss溝通);時間規劃,不要影響正常運作; 持續的激勵和推進,不要虎頭蛇尾; 描繪好願景,做好培訓的記錄和成果展示; 知識內化,把外部的經驗吸收和消化,在內部做推廣; 把hr的各項工作往前推一步,比如招聘,績效,培訓,hr和公司制度優化,甚至公司的流程優化等,把這些項目引進來,做為培訓的課後作業和試驗田,真正把培訓轉化成生產力; 評比優秀學員;
4.其他:可以通過培訓做其他幾個重要的事情:企業文化建設!幾個容易見成效的 改良運動! 學習型組織的建立形象工程(比如員工可以進行讀書會,中干來做講師、教練分享)內部經驗整理,樹立典型;把boss的經典言論發揚光大(通過老師); 培訓成果展示,匯報演出等
④ 誰有企業中層管理方面的培訓經驗的,中層管理培訓主要從哪幾方面來進行培訓感謝大家給出建議!
北京明日倍增能夠聯系企業的實際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可操作性強。同時,明日倍增全面准確地將管理理念和實操方法傳遞給我們,提高了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
⑤ 企業高層管理者的培訓重點有哪些想在公司展開一次,求建議
第一,領導力提升,強化領導思維和管理心智;
第二,增強專業管理技能,例如營銷管理、財稅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知識,以便更好地給予下屬工作指導;
第三,提升企業戰略規劃能力,錨定企業發展藍圖,帶領下屬高效達成目標。
⑥ 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重點是什麼
簡單談一下看法。
有個宗旨你要首先明確,培訓要緊跟企業業務發展,也要突出重點。
根據企業的年度培訓預算和年度發展戰略,可以考慮採用「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
「請進來『就是指邀請行業的知名專家進企業對高層管理團隊進行企業發展戰略和企業文化以及高層團隊融合等方面比較宏觀的培訓學習,增強管理的規范化和新思路的點撥指導;「送出去」指的是外派中高層的管理人員參加例如MBA,EMBA課程和出國學習以及到先進企業學習交流等方式,提升管理的眼界。
對於不同的部門的培訓安排,通用類的針對一般性的管理技能提升的培訓可以考慮引進企業內訓,專業的培訓,人數比較少,可以考慮派出去參加公開課的學習,回來之後要跟上相應的考核,否則會流於形式;專業部門的培訓可以考慮採用專業認證的培訓,生產和市場部門可以選擇專業類的培訓,各種形式靈活搭配;降低風險的辦法可以簽定培訓服務協議來約束員工流失。
需要注意的幾點:
1)領導的重視和認同很重要。
2)做人更重要,要明確自己的服務者,爭取各個直線部門的支持也很重要。
3)學會抓重點:重點的部門,重點的人,重點的崗位
4)做事不要貪多求大,循序漸進
5)切忌盲目誇大培訓的作用,明白要有好的效果需要很多輔助條件的支持,比如人員配備是否合理,業務流程是否順暢等
6)你的目的不是體現你個人的價值,而是在企業的其他部門的變化中體現。
比如為企業提供後備的人才梯隊建設,為業務部門提供外部智力的引進和支持,改善目前的管理狀況,也需要其他部門在培訓之後做制度上的完善來保證培訓能有好的效果。
至於是否建立自己的內部培訓師隊伍,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在初期可以選派有潛質的管理人員參加TTT的培訓,並安排一定的培訓內容和考核;或者在中層管理人員的職責上加入培訓的內容要求等等
要做的工作雖然看起來很多,但是結合到具體的企業實際,真正具備可行性的未必很多;同時在前期,找到工作的突破口也許同樣關鍵,認真聽取各個部門的培訓意見作為參考,作好培訓的需求調查和分析,酌情安排,都對於工作的順利開展不無益處。
備選答案:提升領導力--建立本公司的領導力模型和領導力發展計劃;幹部儲備;配合公司大的戰略調整所為;樹立幹部的忠誠度。
戰術層面:外派+引進; 課程設計和案例積累很重要;個人建議,利用這次培訓的機會更好對幹部進行全方位360度考核,了解SWOT;把學員的成功案例編輯和整理成冊,一定要把課堂上的收獲和工作結合起來: 寫課堂感想,寫個人體會總結,寫個人行動計劃,匯報演講,文章徵集大賽。
可以搞的非常熱鬧,而不僅僅是課堂本身!
2.講師選擇:少而精!一定要讓老師深入企業的內部,從外部咨詢專家的角度,真正為企業設計好的課程。
一定不要讓老師只是在課堂上講,建議聘請長期顧問!
3.忌諱:重中之重是把boss的想法,中乾的想法結合起來;培訓中的任何細節不要成為政治斗爭的工具;一定要讓Boss當這個培訓項目的CEO,不要自己沖鋒陷陣;結合公司的財力和預算,把握好規模和深度;重視學員的反饋但一定要有引導和指引意識(和boss溝通);時間規劃,不要影響正常運作; 持續的激勵和推進,不要虎頭蛇尾; 描繪好願景,做好培訓的記錄和成果展示; 知識內化,把外部的經驗吸收和消化,在內部做推廣; 把hr的各項工作往前推一步,比如招聘,績效,培訓,hr和公司制度優化,甚至公司的流程優化等,把這些項目引進來,做為培訓的課後作業和試驗田,真正把培訓轉化成生產力; 評比優秀學員;
4.其他:可以通過培訓做其他幾個重要的事情:企業文化建設!幾個容易見成效的 改良運動! 學習型組織的建立形象工程(比如員工可以進行讀書會,中干來做講師、教練分享)內部經驗整理,樹立典型;把boss的經典言論發揚光大(通過老師); 培訓成果展示,匯報演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