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及所提倡的管理制度有哪些
一、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
1、管理科學的根本目的版是謀求最高工作效率。泰羅認權為,最高的工作效率是工廠主和工人共同達到富裕的基礎。
2、達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代替舊的經驗管理。
3、實施科學管理的核心問題,是要求管理人員和工人雙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來一個徹底變革。
二、泰羅提倡的管理制度。
1、對工人提出科學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時,提高工效。
2、在工資制度上實行差別計件制。
3、對工人進行科學的選擇、培訓和提高。
4、制定科學的工藝規程,並用文件形式固定下來以利推廣。
5、是管理和勞動分離,把管理工作稱為計劃職能,工人的勞動稱為執行職能。
❷ 中國幹部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以某個小鄉鎮管窺中國機關幹部管理制度——
一、工作制度
1、堅持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加強溝通。各工作人員向部門負責人匯報,部門負責人向領導匯報,分管領導向主要領導匯報,相互通氣,嚴禁各行其是,分級負責,分級管理。
2、堅持領導聯村、部門包村、幹部駐村;堅持業務服務於中心工作;堅持重點項目建設「四個一」工作制度,即一名領導掛帥,一套班子實施,一個政策口徑,一個獎罰措施;統一安排、統一落實、統一檢查、統一考核。
3、堅持出勤、出效相結合,實行工作例會和一周五日工作制,每周星期一或星期五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周一周五實行簽到(特殊情況除外)。安排或總結本周工作,堅持實行五日四夜堅守工作崗位制。早上八點上班,下午六點下班(星期一上班和星期五下午下班以火車開到時間為准),對無故早出晚歸的,每發現一次扣發全天工資。幹部每周下村不少於3天,認真填好下村工作日誌,月底交辦公室檢查審核。
4、工作實行兩化考核,對每階段或各項工作進行不定時檢查評比,實行獎罰政策,分管領導負責聯帶責任。
5、遵紀守時,嚴禁工作時間搞娛樂活動,干私活,結伙遊逛,嚴禁礦工、遲到、早退。
6、服從黨委、政府對幹部工作的分配、調配,不找借口、不講價錢,對不服從安排的,進行待崗處理。
7、依法行政,清正廉潔,勤政為民,嚴禁借職務或工作之便吃、拿、卡、要,搞不正之風,一經發現,從重處理,各聯村領導和駐村部門負責人要切實負責,統籌駐村工作。
二、學習制度
1、全體幹部必須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農村各項政策和法規,學習業務,熟練業務技能,學習科技知識和時事政治,提高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堅持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機關和部門一月集中學習一次,學習必須有資料、學習筆記、心得體會、學習專欄,由分管領導安排,實行不定期檢查。
3、建立幹部學習考試和學歷達標,每年鄉上將組織兩項學習測試,作為年終評優條件,並要求年終在40歲以下的未達到中轉學習的,必須在三年內達到中轉學習,達到中轉學歷的力爭在五年內達到大專以上學歷。
三、生活制度
1、嚴厲禁止賭博。凡在工作期間在機關單位、村上參與賭博的,一經發現,按違紀處理,凡因賭博被公安機關處理的,同時給予黨政紀處分。
2、嚴厲禁止形式主義、官僚注意、個人注意歪風,增進團結,勤儉節約,制止奢侈浪費、節約用水、用電。
3、機關集體用餐,早上7:30開飯,中午12:00開飯,晚6:00開飯。
四、會議制度
1、會議實行考勤制度,年終將鄉屬單位及各村參加會議情況進行通報。
2、嚴格遵守會議時間,不得遲到、早退、曠會,准時、准點參加會議。否則,每遲到或早退2次或曠會一次按曠工一天論處,同時,給予通報批評。
3、遵守會議紀律,保持會場秩序,不準接打手機、不許交頭接耳,隨意走動,並攜帶會議記錄本,認真聽取會議精神,做好會議記錄。
五、請銷假制度
1、無特殊情況一般不允許請假。全鄉幹部考勤由鄉黨政辦統一管理,分管領導與各單位分工負責的辦法,有要事或有病必須事先請假,請假必須履行審批手續,獲得批准後方可離崗,幹部請假首先由部門負責人簽署意見,交分管領導審簽,一天以上由鄉分管領導機關領導審批,領導幹部及部門負責人請假三天以上由主要領導審批,請病假3天以上需持區以上醫院診斷證明按病情審批,一次請假6天以上由鄉領導會議研究審批。幹部請假前必須做好工作手續的交辦和交接,由部門負責人簽字,否則不予以批假,帶假條或打電話請假試為未履行請假手續(特殊情況除外)按曠工處理。
2、未履行請假手續一律視曠工,曠工一天扣發兩天工資,全年曠工15天以上者,按《國家公務員暫行條理》規定予以辭退,凡請假15天以上者發半月工資,全年請假一月以上者不得評優,取消當年獎勵工資和評選優秀資格。幹部曠工口發工資,由黨政辦出據,鄉主要領導簽字後,財政所劃撥工資時代扣。
3、曠工扣發的工資,設立專門儲存,用於獎勵全勤和工作突出的幹部或幹部學習費用專項支付。
六、財務制度
1、堅持一支筆審批,嚴把審批關。按照「資金所有權歸部門,管理權歸財政,調空權歸政府」的原則,對各單位各部門所有財務支出,實行部門負責人、分管領導與主管鄉財政領導「三位一體」審批簽字制,即部門負責人報用款計劃,分管領導簽字後,由主觀領導審批,將資金劃入核算中心報帳。
2、嚴禁挪用公款、轉移資金,公款私存,財務人員應及時結帳報銷、記帳、對帳,做到帳物、帳款相符。
3、鄉屬各單位必須建立會計帳目,便於和會計核算中心對帳。
4、向核算中心日常經費借款500元上以特殊專項資金按事前計劃預借,每月25日以前結算,未結算不在辦理下一筆業務。
5、認真執行和做到票據報銷原則,無稅票發票不報;無收款單位簽章不報,無經手人、主管領導簽字不報,數量單價、金額、大寫、小寫不符不報;內容說明不清不報和違反不符合財經制度的單據不報。
七、車輛和機關用品管理制度
1、鄉小車主要為勸降工作服務,保證鄉主要領導公務用車;
2、用車由分管領導分輕、重、緩、急安排,不得公車私用,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私自直接向司機要車。
3、愛護車輛,做到勤檢查、勤保養,經常保持車輛完好無損和整潔衛生,車輛維修要經分管領導同意,並報主管領導批准。
4、辦公用品的購置由辦公室造計劃,由分管領導審批,財政所負責購買管理、發放。
八、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1、保持機關環境衛生是每個職工的義務,機關工作人員都要主動參加機關衛生的清掃活動,自覺保持室內外清潔衛生。
2、建立室內外環境講衛生責任制,按照各部門辦公室及住宿,各樓層由所住幹部負責打掃,每周一上午上班半小內為打掃衛生時間,男廁所有郝明才負責打掃,女廁所由鄉女幹部負責打掃。
3、辦公室和職工宿舍內的衛生要勤打掃、勤擦洗,做到室內物品放置整齊,桌凈窗明,牆壁無塵,地面清潔無污跡。
九、值班制度
1、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幹部值班制度,值班負責一周內的上傳下達,接收文件的處理上報,機關院內衛生環境及安全工作,以及鄉領導辦公室的具體事務外,重點搞好周六、周日值班一切工作。
2、鄉黨政辦建立值班日誌,由值班人員填寫,值班領導簽字,因不負責出現上級通報或安全衛生等問題,追究所有值班人員責任。
3、凡值班人員擅自脫崗值班崗位或未值班的,按曠工對待,由帶班領導落實,鄉領導無故不值班的,出現重大問題的交區紀委、組織部門處理。
十、招待制度
1、各部門的上級主管單位檢查指導工作的招待由分管領導陪同部門負責結算,各部門開的會議,由本部門結算。
2、上級黨政、人大、政協領導及工作人員和群團組織來鄉檢查指導工作的招待,由主要領導或分管機關領導負責安排接待,盡量安排在機關食堂就餐,由財政所負責結算。
要麼你就看中國公務員法。
❸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有哪些內容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安全生產會議制度;安全生產資金投入及安全生產費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
2、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和安全生產情況報告制度;
3、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職業病防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以下簡稱「三同時」)管理制度;
4、安全生產考核和獎懲制度;崗位標准化操作制度;危險作業管理和職業衛生制度;
5、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危險源檢測、監控、管理制度;勞動防護用品配備、管理和使用制度;
6、安全設施、設備管理和檢修、維護制度;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等。
(3)管理制度培訓內容摘要擴展閱讀:
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機構職責
第一條
設安全環保部為本公司安全生產的管理機構,任命分管安全、環保、職業健康經理進行監管,安全部人員由取得相關資格證書的專職(或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組成。
其主要職責是:全面負責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研究制訂安全生產技術措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等工作。
第二條
公司必須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對本單位的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制訂安全生產實施細則和操作規程。
實施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確保生產安全。安全生產小組組長由本單位的領導提任,並按規定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❹ 系統運行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
1.運行管理制度
(1)各類機房安全運行管理制度
(2)信息系統相關的其他管理制度專
2.日常運行屬管理內容
(1)系統運行情況的記錄
(2)審計蹤跡
(3)審查應急措施的落實
(4)系統資源的管理
3.系統軟體及文檔管理
(1)系統軟體的管理除日常維護以外,還包括版本更新和升級等
(2)信息系統文檔的管理
❺ 重點設備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內容
重點設備管來理制度自是解決重點設備的劃分范圍及管理辦法而制定的。
重點設備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有:
(1)確定重點設備的劃分依據和比例,並規定適用期限。根據設備在生產中的重要程度,對產品質量、安全環境的影響,結合設備的可靠性、維修性、停機損失、購置原值劃分重點設備。重點設備可以根據生產任務變化情況進行調整,也可定期(年限)調整。
(2)規定重點設備標志。現場生產設備掛上標志,也可以在台帳、視板上作標志。
(3)規定重點設備使用和維護方式。規定操作工人上崗培訓和考核要求,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的方式,操作工人日常點檢、維修人員定期點檢等管理要求。
(4)規定重點設備採用預防維修方式(採用定期維修與狀態維修)。保證備件製造與儲備,加強重點設備故障分析及管理,優先安排檢修計劃。
(5)優先安排重點設備的改造更新計劃,從技術改造入手提高設備的可靠性。
❻ 簡述系統運行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
為保證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必須建立一整套運行管理制度,這套管理回制度主要應答當包括:
1.系統操作員操作制度
系統操作員主要職責是負責中心機房的管理、系統數據的備份/恢復、共享數據的管理等,在系統操作運行中起到主要的作用。
2.子系統操作員操作制度
子系統操作員負責子系統的管理與操作,該制度應規定各子系統終端室(或工作站) 的工作環境要求、正常工作職責及處理細則。系統操作員、子系統操作員應每日填寫工作日誌。
3.計算機機房管理制度
如規定保證機房安全和清潔,使計算機能正常運行的各種措施;規定上機操作規程,以及意外事故發生的處理辦法等。
4.文檔管理制度
規定文檔管理人員的職責、文檔保存、借閱、修改的管理細則。
5.應用軟體維護制度
❼ 病歷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內容
一、修訂背景(一)為了加強醫療機構病歷管理,保證病歷資料客觀、真實、完整,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規,原衛生部於2002年組織制定發布了《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對規范醫療機構的病歷管理,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醫療機構病歷管理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管理,使病歷管理滿足現代化醫療管理需要,醫政醫管局組織專家對2002年下發的《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進行了修訂,並徵求了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委內有關司局,以及31個省(區、市)衛生廳局(衛生計生委)醫政處的意見,匯總修改意見後形成2013版《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二、修訂原則修訂對2002版的主要內容進行了保留和完善,同時在新版的規定中體現了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有關精神,體現了新形勢下病歷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並與近年出台的相關法律法規等做好銜接。三、主要修改內容(一)文件整體系統性、條理性加強。2002年發布的《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共23條,未劃分章。2013版規定分成7章,共32條,從總則、病歷的建立、保管、借閱與復制、封存與啟封、保存和附則等七個方面作了更為系統、清晰的規定。(二)內容更加詳實、具體、完善。修訂後的《規定》完善了以下內容:增加了《規定》的適用范圍,明確了醫療機構內管理病歷質量的部門,增加了病歷書寫、排序及病案裝訂等有關要求,明確了化驗結果歸入或錄入門(急)診病歷的要求,規定了借閱病歷的具體要求,增加了封存病歷和啟封的相關規定,明確了醫療機構變更名稱或撤銷後的保存要求,增加了住院病歷的保存時間,修訂了門(急)診病歷的歸檔時間。(三)增加電子病歷管理相關內容,體現新形勢下病歷管理工作特點。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國務院關於印發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醫葯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原衛生部先後在2010、2011年發布了關於電子病歷系統的規范和通知文件,電子病歷在醫療機構中普遍應用。因此,2013版《規定》明確「電子病歷與紙質病歷具有同等效力」,並規定了相關管理要求。(四)與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做好銜接。近年新出台的《侵權責任法》和《病歷書寫基本規范》、《中醫病歷書寫基本規范》、《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和《中醫電子病歷基本規范》等法律法規、規范對病歷的建立、修改、保存、封存等提出新的要求。本次修訂注重與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的銜接,體現新要求。為維護患者知情同意權,2013版《規定》中病歷內容增加了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同意書等,同時醫療機構可以為申請人復制的病歷內容也增加了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同意書等。(五)符合臨床工作實際,更加註重醫患雙方權益維護。2002版規定封存的病歷可以是復印件,而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封存病歷原件。2013版明確規定簽封病歷的復製件,並規定未完成的病歷在封存後,病歷原件可以繼續記錄和使用,既保證病歷資料封存,又維護正常的診療秩序。
❽ 簡述系統運行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
1.運行管理制度
(1)各類機房安全運行管理制度
(2)信息系統相關的其他管理製版度
2.日常運行管理內權容
(1)系統運行情況的記錄
(2)審計蹤跡
(3)審查應急措施的落實
(4)系統資源的管理
3.系統軟體及文檔管理
(1)系統軟體的管理除日常維護以外,還包括版本更新和升級等
(2)信息系統文檔的管理
❾ 簡述現金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
中國的現金來管理始於1950年4月7日政自務院公布的《關於實行國家機關現金管理的決定》,這是中國現金管理制度的基礎。主要內容有:
①各單位所有現金,除核定的現金庫存限額外,其餘必須存入銀行,各單位經濟往來,必須通過銀行轉賬結算。
②各單位庫存現金限額,一般按本單位日常零星現金開支的三天需要量核定,離銀行較遠,交通不便的單位,可適當放寬,但最多不超過15天的日常開支。
③各單位使用現金的范圍:支付職工工資、津貼、福利費、退休金;支付各種撫恤金、學生助學金、喪葬補助費;支付城鄉居民個人的勞務報酬;支付出差人員的差旅費等。
④各單位到外地采購,必須通過匯兌或者其他結算形式 ,不得自帶現金。
⑤各單位的現金收入及時存入銀行,零星開支的現金可以從單位現金庫存限額中支付,其他一切支出必須從開戶銀行提取,不得從本單位收入現金中直接支付。
⑥現金收支量較大的單位,要編報現金收支計劃,在批准范圍內使用現金。為了加強現金管理,按照賬錢分管的原則,凡與現金有密切聯系的賬冊,出納員不得兼管。會計人員在監制現金收付記賬貨單時,必須嚴格審查有關憑證,堅持現金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
❿ 現金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企業庫存現來金的管理應遵守源國務院頒布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和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現金管理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包括一是規定現金使用范圍。二是規定了庫存現金限額及送存銀行的期限。三是規定不準坐支現金。即不得將單位收入的現金不通過銀行直接用於本單位的支出。四是不準攜帶大量現金外出采購。五是現金管理上應嚴格遵守「管賬不管線,管錢不管賬,錢賬分開管理」的原則,配備專職出納員。同時規定庫存現金不得「白條頂庫」,不準保留賬外公款,不準用銀行賬戶代其他單位和個人存取現金,不準套取現金,不準將公款私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