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安全的培訓內容有哪些
企業培訓分三個部份:培訓前,培訓過程,培訓後,這里只講培訓過程企業安全培訓主要是針對企業財產安全及人身安全的培訓,具體內容有:企業安防、三防工作、內容及注意事項,安全管理流程、制度、規范,生產操作安全規范,用水用電用火操作規范,人員救助培訓等。謝謝!
㈡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再培訓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第八條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內容:內
(一)國家安全生產容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准;
(二)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三)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四)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㈢ 冶金行業員工安全教育有哪些
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就是對勞動者按勞動定額進行效率考核,以完成勞動定額的程度分析其勞動效率的高低。勞動定額的統計、考核、分析及信息反饋(即勞動定額的日常管理),關鍵是正確使用勞動定額及使用中的信息反饋兩個方面。
為了使勞動定額經常保持先進合理水平,勞動定額必須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審查和修改。根據上級勞動定額工作條例(草案)規定,審查修改勞動定額一般一年進行一次,有些勞動定額可以適當長一些。在下列情況之下,且對勞動定額有重大影響時,應及時修改:
a)生產組織與勞動組織發生變化時;
b)產品原材料規格改變時;
c)生產設備、工具及工藝規格有重大變化時;
d)工作場地、地質條件有明顯變化時;
e)採用新技術、創造發明、技術革新、合理化建議或推廣先進工作方法時。
勞動定額早在美國泰勒時代就已提出並實施,例如「計件工資」的推行。但「計件」的標準是什麼呢?這就引來了作業研究一說,即「工業工程」,簡稱「lE工程」。作業研究是由方法研究和作業測定的兩部分內容組成的。方法研究是使方法最佳化的方法論;作業測定則是用於測定某項工作必需的時間和資源的量的測定理論。因此,在GB/T 15498—2003標准中提出,「運用工業工程理論,確定製定勞動定額的科學方法,以促進勞動定額的先進性。」
㈣ 冶金企業應當怎麼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你可建議您參閱一下《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基本規范》裡面的相關內容。
摘錄一部分供您參考:
5.5.1 教育培訓管理
企業應確定安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按規定及崗位需要,定期識別安全教育培訓需求,制定、實施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
應做好安全教育培訓記錄,建立安全教育培訓檔案,實施分級管理,並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和改進。
5.5.2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規要求必須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進行考核的,須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任職。
5.5.3 操作崗位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生產技能培訓,使其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並確認其能力符合崗位要求。未經安全教育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新入廠(礦)人員在上崗前必須經過廠(礦)、車間(工段、區、隊)、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設施投入使用前,應對有關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操作崗位人員轉崗、離崗一年以上重新上崗者,應進行車間(工段)、班組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工作。
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應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5.5.4 其他人員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相關方的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作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前,應由作業現場所在單位對其進行進入現場前的安全教育培訓。
企業應對外來參觀、學習等人員進行有關安全規定、可能接觸到的危害及應急知識的教育和告知。
5.5.5 安全文化建設
企業應通過安全文化建設,促進安全生產工作。
企業應採取多種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動,引導全體從業人員的安全態度和安全行為,逐步形成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共同遵守、帶有本單位特點的安全價值觀,實現法律和政府監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約束,保障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持續提高。
㈤ 怎樣做好冶金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
搞好安全生產是冶金企業的頭等大事和永恆主題,它關繫到職工的生命、家庭的幸福、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也是冶金企業發展的關鍵。2014年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中明確的將冶金行業納入重點高危行業,對冶金行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抓好冶金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冶金企業能夠創造高效益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說只要企業在運營,安全工作就不能停止。同時安全工作也不是一個人的能力所能解決的,而是靠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杜邦十大安全理念的最後一條就是員工的參與是關鍵。該文對冶金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進行分析,探討培養職工自我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管理基礎工作的重要性。
1 建立健全安全規章制度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責任制。也就是說不僅要建立安全保障制度,而且還要使得這些制度能夠得到確切的實施。制度的制定不能只是書面形式,必須要做到認真的落實,才能夠發揮其實質性的作用,對工作予以規范和約束。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生產工作的保障。
2 充分發揮工會作用
任何一個單位的安全生產都必須要通過職工的勞動來實現,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職工不僅是生產操作的主體,同時也是事故危害的直接對象。因此,必須要讓所有的職工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職工的安全防範素質。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也是實現以人為本的基礎。工會一方面是職工的各項權利實現的基礎和法律保證,另一方面也要向職工宣傳國家相關的法規、政策以及各項規章制度。
首先,要以《安全生產法》為基礎進行宣傳教育。可以通過多種不同的形式向職工進行宣傳,比如播放光碟、圖片展覽、安全知識競賽等,加深職工對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知識和提高安全生產方面的知識,將職工的工作思想都集中到安全生產、依法勞動中來。
其次,以「安全工作重點」為核心進行宣傳教育。針對單位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同階段的工作重點,以便能夠進行有效的安全生產宣傳活動,與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相結合,對職工發放相關的宣傳資料,在單位廣角進行海報宣傳,使單位處於一個「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良好環境,使職工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的所有規章制度都必須謹記於心,意識到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差錯都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甚至威脅到生命。單位的發展離不開安全的保障,工會應該利用自身的優勢,結合安全專業的意見組織開展有益於提高職工安全意識的活動。
3 培養職工自我安全意識。
職工的自我安全意識是安全工作的前提,必須要培養職工的自我安全意識,從根本上杜絕職工的不安全行為,從而有效地保障全體職工的安全。對於職工自我安全意識的培養並不容易,因此必須要從切入點出發,正確選擇培養職工自我安全意識的方法。
首先,要從單位的實際情況出發,確立一個獨特的核心安全理念。職工自我安全意識的培養必須要深入研究,以不同的形式加深職工的印象,只有提高的理念是正確的,才能夠影響到職工,得到職工的贊同,讓職工牢記於心。單位可以綜合考慮職工不同的文化程度等多種因素,提煉出能夠讓職工牢記、易記的核心安全文化理念,實施多種方法持續強化職工的安全理念,從而有效的培養全體職工的自我安全意識。2014年該單位聘請了知為先安全培訓公司的講師,為該單位的基層領導和安全專業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了他們的安全管理知識,拓展了安全管理思路。通過在會前開展三分鍾安全分享、制定八項禁令督導職工執行、貫徹安全十大理念、收集親情安全寄語等活動提高了職工安全意識,違章操作現象和險肇事故較以前明顯減少。
其次,培養職工自我安全意識不能半途而廢,必須要貫徹始終。職工自我安全意識的培養是思想方面培養,這不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對於思想的教化,必須要貫徹始終,假若今天講的是這一部分,明天又講到其他,那麼職工會從心裡就不重視,覺得過去就拉倒,這種作法絕對不可取。尤其是在監管方面,必須要貫徹始終,對於一種現象切記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更不可因人而異,這樣就會造成職工的誤會,覺得不管才是正常的,而管了就是尋瑕索瘢、雞蛋里挑骨頭,一切目的都是為了罰款。
最後,可以採用真實的案例來影響職工。安全意識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職工對事故的畏懼和防範,當血的教訓擺在眼前時,很極大的觸動人的內心。發生在社會中影響巨大的,或者是就發生在身邊的生產安全事故,能夠引起職工的注意,可以讓職工對事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進行分析和探討。同時,可以清楚的劃分出事故責任,說明安全生產事故所造成的巨大危害,這種可以震撼職工的心靈,讓職工充分的了解到安全事故不僅會使自己受到傷害,同時還會使家庭深受打擊。職工安全意識得到強化,從而安全工作才能夠擁有群眾基礎,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夠做到切實執行。
4 注重安全生產管理基礎工作
首先,單位要積極組織和開展各種與安全生產相關的活動,最大程度的為職工提供學習機會,加深職工的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加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力度,鼓勵職工積極參加各項安全知識活動和各種安全生產知識競賽,豐富職工自身的安全生產知識,提倡職工針對自身的崗位總結一份「我的安全責任」。大力宣傳安全文化知識,從上到下積極參與,使員工在耳濡目染中進行自覺的安全生產知識學習,提高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心,自主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實現安全生產。
其次,加大安全檢查力度,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各級管理者都要進行安全檢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人的不安全行為立即進行批評、糾正、教育,必要時進行考核;發現物的不安全狀態,馬上通知相關人員進行整改,本質化予以解決;利用「走動式」管理,現場觀察、得到信息,使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同時將典型問題拍照、留存,在安全專業會與各單位分享,使大家受啟發,提高現場安全管理水平,同時也為職工創造良好的作業環境。
5 結語
安全生產關繫到國計民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安全生產事故也頻頻發生,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綜合性、長久性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要重視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全方面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培養職工安全生產的責任心,從根本上杜絕事故的發生。
㈥ 對生產企業主要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包含哪些內容
山西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下發《關於2015年安全生產培訓計劃的通知》,要求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後,持安全管理資格證書上崗。為進一步提升企業安全管理,陽泉市安委辦擬在今年二月份舉辦一期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生產培訓班。那麼,對生產企業主要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包含哪些內容?
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後,持有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頒發的安全資格證書方可上崗,而培訓內容根據我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第八條規定可知,對生產企業主要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包含以下七個方面:(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准;(二)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三)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四)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
第八條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內容:(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准;(二)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三)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四)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安全培訓是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其參訓人員范圍、培訓要點等方面均堅持內容法定。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是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並督促檢查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力量,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接受安全生產培訓。
㈦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應包括哪些內容
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
第八條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內生產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應當包括下列容內容:
(一)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准;
(二)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職業衛生等知識;
(三)傷亡事故統計、報告及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方法;
(四)應急管理、應急預案編制以及應急處置的內容和要求;
(五)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六)典型事故和應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
㈧ 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應急救援技能培訓主要培訓哪些內容
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應急救援技能培訓主要培訓內容包括:採用理論與具體案專例相結合的方屬式,從應急管理、應急事故現場傷員緊急救護、危化品應急知識、應急救援裝備使用、案例分析及實操練習等方面,提高了應急救援人員的事故防範能力,
安全教育內容:
1、安全技能教育
(1)本崗位使用的設備、安全防護裝置的構造、性能、作用、實際操作技能。
(2)處理意外事故能力和緊急自救、互救技能。
(3)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技能。
2、安全知識教育
(1)本企業一般生產技術知識.
(2)一般安全技術知識.
(3)專業安全技術知識。
3、安全法規教育
(1)國家安全生產法律.
(2)行業安全生產法規.
(3)企業安全生產規章.
4、安全思想教育
(1)思想教育
(2)紀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