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党建“三会一课”、“三有四化”是哪些内容
党建“三会”是: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党课。版
社区党建“权三有四化”,简单地说,就是社区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组织设置规范化、党员活动经常化、工作运行制度化、党建格局区域化。
㈡ 如何做好基层党建的“四化”建设
基层党建“四化”即规范化、示范化、品牌化、信息化,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四化”建设,有助于加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因此,基层党建“四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规范化建设。即党建常规工作规范化,包括阵地建设、档案整理、发展党员、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建设规范的党员活动室;有专人负责党员档案收集、归类、编排、管理等工作;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严把源头关;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支部议事规则、党员管理制度等,保障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示范化建设。根据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将部分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党支部作为示范点,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将好经验好方法推广出去,起示范带动作用;将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党员树为先进典型,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和党员队伍质量。
品牌化建设。着力打造体现地方特色、更具推广价值、鲜活度高、带动力强的党建品牌。启动“党建示范点精品建设工程”,培育和挖掘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单位、示范项目和示范点,形成“工作规范、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体系。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党建网络、手机信息平台等多种信息化媒介,不断丰富党建工作手段,在更大程度上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时代之需、创新之举、活力之源。一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通过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开展党员党风廉政教育、创业技能培训、党员大培训等工作,实现党员教育信息化目标;二是加强党员管理信息化,在流动党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下,通过建立网络系统,加强党员基本信息管理、档案收集、上下级指示汇报等工作,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
㈢ 446315党建体系中,四化建设目标为什么
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内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容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这是“新四化”。
㈣ 党组织四化建设是什么
规范化、示范化、品牌化、信息化。
规范化建设。即党建常规工作规范化,包括阵地建设、档案整理、发展党员、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建设规范的党员活动室;有专人负责党员档案收集、归类、编排、管理等工作;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严把源头关;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支部议事规则、党员管理制度等,保障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示范化建设。根据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将部分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党支部作为示范点,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将好经验好方法推广出去,起示范带动作用;将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党员树为先进典型,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和党员队伍质量。
品牌化建设。着力打造体现地方特色、更具推广价值、鲜活度高、带动力强的党建品牌。启动“党建示范点精品建设工程”,培育和挖掘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单位、示范项目和示范点,形成“工作规范、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体系。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党建网络、手机信息平台等多种信息化媒介,不断丰富党建工作手段,在更大程度上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时代之需、创新之举、活力之源。一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通过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开展党员党风廉政教育、创业技能培训、党员大培训等工作,实现党员教育信息化目标;二是加强党员管理信息化,在流动党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下,通过建立网络系统,加强党员基本信息管理、档案收集、上下级指示汇报等工作,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
㈤ 如何解决党建工作"四化"的问题
提高认识,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
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要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要明确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作为求地位,以地位谋作为,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到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上、难点上,放到机关作风的改进上,体现在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二是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较软,内容较虚、中心、业务工作为主,党建工作为辅”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务干部的重要职责,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要坚持“虚工实做”,以党建工作实效去推动业务工作的顺利完成。
㈥ 什么是党建为什么要抓党建怎样抓好党建
什么是党建?
党建,即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即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党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科学;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所进行的党的建设的实践活动;三是作为理论原则与实际行动两者中介的约法规章。
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具有鲜明的党性和实践性,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
为什么要抓党建?
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我们党对这个重大现实问题的明确回答。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怎样抓好党建?
主要抓好三方面:1.执政能力建设。2.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3.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坚持集体学习制度,至今已学习43次。建设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三所干部学院,各级党员干部得到大规模培训,从2003年到2006年,全国参加各类脱产培训的党政干部约1900万人次,全国80%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已达到5年内累计3个月以上脱产培训的要求。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历时一年半,涵盖了3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7000多万名党员,新建基层党组织13万个,整顿涣散、不起作用的基层党组织15.6万个,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制定了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四个长效机制文件。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一批重要法规颁布。实行了巡视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统一管理,述职述廉、谈话和诫勉等制度得到较好落实。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保持了案件查办工作的强劲势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得到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㈦ 党建活动要怎么开展,有哪些方式
开展党员建设主题实践活动需要四个环节:
1、搞好教育。把教育贯穿于党员主题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2、加强管理。要制定目标,加强考核评比,不断丰富内容,完善形式,强化活动效果。
3、选好主题。要根据改革开放和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影响的问题和难点问题,确定活动的主题。
4、抓好骨干。党员干部要在主题实践活动中起表率和示范作用。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应注意以树立典型,正面引导为主;重视党员在活动中的自我教育,注意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使活动成为党员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使内容和目标寓于知识性、趣味性、形象化的活动之中。
党建主题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党员工程”、“我为党旗添光彩”活动、“党员先锋岗”活动、“凝聚力工程”、“鱼水工程”、“党员为民服务周”、“党员扶贫活动”以及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的各种竞赛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既为党员所喜闻乐见,又成为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
(7)党建四化业务培训班扩展阅读:
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将党员管理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融为一体,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党员管理教育和经济建设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㈧ 如何做好基层党建的"四化"建设
基层党建“四化”即规范化、示范化、品牌化、信息化,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四化”建设,有
助于加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因此,基层党建“四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规范化建设。即党建常规工作规范化,包括阵地建设、档案整理、发展党员、制度建设等方
面。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建设规范的党员活动室;有专人负责党员档案收集、归类、编排、管
理等工作;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严把源头关;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党支部议事规则、党
员管理制度等,保障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示范化建设。根据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将部分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
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党支部作为示范点,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将好
经验好方法推广出去,起示范带动作用;将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
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党员树为先进典型,通过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和党
员队伍质量。
品牌化建设。着力打造体现地方特色、更具推广价值、鲜活度高、带动力强的党建品牌。启
动“党建示范点精品建设工程”,培育和挖掘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单位、示范项目和示范
点,形成“工作规范、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体系。充分利用远程教育、
党建网络、手机信息平台等多种信息化媒介,不断丰富党建工作手段,在更大程度上扩大党建
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时代之需、创新之举、活力之源。一
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通过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开展党员党风廉政教育、创业
技能培训、党员大培训等工作,实现党员教育信息化目标;二是加强党员管理信息化,在流动
党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下,通过建立网络系统,加强党员基本信息管理、档案收集、上下级指
示汇报等工作,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
㈨ 党建的"四化一满意"中的四化具体是什么
建立以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基础、全域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手段、常态化服务机制为保障、群众满意为目标的“四化一满意”服务群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