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区的主要工作职能是什么
1、管理职能: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社区成员进行自治管理,搞好社区卫生、社会保障、文化、计生和治安等各项管理,完成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共建理事会确定的管理目标。
2、服务职能:组织社区成员进行便民服务,动员和组织社区成员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办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组织志愿者队伍,办好社区服务业;协助政府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介绍就业和开展优抚救济工作。
3、教育职能: 组织引导社区成员开展法制教育、公德教育、青少年教育和“两劳”人员教育,开展职业培训,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开展五好文明创评活动,形成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文化氛围,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4、监督职能: 受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成员指派或共建理事会成员委托,并及时将监督意见向上级机关及部门反馈,对社区内的物业管理,履行其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5、配合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完成有关任务。
(1)家政管理层培训扩展阅读:
自1986年民政部倡导社区服务以来,社区服务已从最初探索社会福利社会办和职工福利向社会开放,向社会生活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和延伸,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区服务范围和内容得到拓展。目前,社区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已基本涵盖广大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服务内容由10多项发展到200多项,包括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青壮年人和优抚对象、驻社区单位等各类群体,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保障等服务项目普遍展开,多种便民生活服务圈不断涌现,社区居民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
尤其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些社区服务企业开始为社区内居民和单位提供送餐、存车、物业管理等后勤社会化服务,开辟了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目前初步构筑起以社会救助为基础的集家政服务、物业管理、职业中介、心理咨询、健康保健等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服务设施和网络初具规模。目前,我国有城区852个,街道6152个,社区79947个。各城区、街道普遍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各居民委员会大都建立了社区服务站,形成了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服务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目前,我国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8479个,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9.5万个,便民利民网点66.5万个。
2001年至2003年,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实施“星光计划”,筹集134.8亿元在全国城镇建立起了3.2万个老年活动之家,有效改善了为老服务条件。目前全国40%的社区组织服务用房已达到100平方米以上,87%的社区有社区服务中心(站),93%的社区有劳动保障所(站),80%的社区有警务室,85%的社区建有卫生服务站(点),70%的社区有图书室。初步形成了以社区服务中心为纽带,广泛联系各类社区服务企业、服务人员的社区服务网络。
吸纳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作用突出。各城区、街道和社区以社区服务为载体,认真做好社区就业岗位开发、社区再就业服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加快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社区再就业工作融入到社区,服务到社区,落实到社区,促进社区再就业工作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
积极拓宽社区就业门路,引导和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服务领域实现再就业,2005年底,我国现有社区服务从业人员357.8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8.8万人。特别是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通过剥离后勤服务、利用闲置资源、兴办社区服务实体等,实现了人员分流,增加了职工收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稳定。
改进了社区服务的方式和方法。全国许多地方在街道层面开展 “一站式”服务,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办事服务。一些地方还加大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在社区配备了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卫生保洁、社会治安等协管员,使社区服务的社会效益明显增强。许多城市社区还建立了阳光超市、慈善超市、扶贫超市等扶贫帮困载体,积极为社区困难群体排忧解难。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把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社区服务,一些地方的城区和街道普遍建立了信息网络平台,并与社区居委会的社区服务站实现联网,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目前,全国60%的城区建有社区管理服务信息网络,例如太原市庙前街社区创建的《社区服务网》,在方便社区居民随时获取社区服务信息的同时,促进了社区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Ⅱ 开托管中心需要办理什么证件吗
首先是手续,如果打算长期发展,最好办理正规手续,一般规模大于200人,需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不然家长也不信任你,你也提不高收费,只是办理手续比较麻烦,你如果没有这方面经验,建议你去了解挂靠品牌,一个品牌,这也是我们这篇文章所要讲述的,因为品牌操作比较简单一点,而且做的也比较正规,开店经营的经验直接可以复制大品牌,所以成功率也比较高。
1、身份合法。不同地区的要求不一样。有规范的名称和必要的组织机构;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利用非国有资产设立;有三万元以上资金;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卫生和消防条件。
2、选址。对于店面选址,想开办托管辅导班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因地制宜,最好是选择再人群密集的居民区、幼儿园、学校附近等地方。
3、资金。开办托管辅导班的投资者在选定了地址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筹集资金。如果您要办学,那么资金需求会比较大!对于新手来说,连锁品牌是最低投资风险,有成功运营的方案直接复制操作。
4、选对品牌。成熟的托管辅导式教育品牌在方面的所有措施都是相对完善的,所以市场知名度的积累会日渐攀升。
Ⅲ 石家庄白求恩医学院怎么样啊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求恩校区简介
一、学校概况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求恩校区其前身是白求恩医学专修学院,创办于1988年8月。学院座落在冀中平原,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市区,是一所面向国际开办的高等医学院校。2003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了河北省唯一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医学普通高校—“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同时也是天津医科大学石家庄校区。附设有经省教育厅、卫生厅批准的重点医学中专——石家庄白求恩医学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定位是:“立足农村,面向基层,立足河北,面向全国,立足国内,面向国外。”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以培养“能医能护,能防能治,能西能中(中西医结合),既会药物治疗,又会保健、懂心理疗法、乐回农村、山乡服务的全科医生”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狠抓教学质量,不断改革教学,推动学校滚动发展。校区现有专兼职教职工606人,其中专职教师396人,兼职教师78人,专职管理干部132人;在校生7100余人(含实习生);占地面积18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达1.1亿元。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教学设备齐全配套、管理规范、秩序良好、校园环境优美、全省民办规模较大的高等医学院校。
学校现开设有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口腔医学、口腔工艺、药学、眼视光技术、康复治疗技术、针灸推拿、医疗美容、中医美容、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卫生信息管理、临床医学、计算机管理与应用等15个专业和涉外护理及家政培训教育等,分为大专、中专二个层次的教育。16年共招生18000余人,现有在校生7100余人,培养了毕业生11000余人。有10余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1人到日本留学,35%毕业生已成为医院骨干。他们开拓精神强,能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表现出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学校由于办学规范、成绩突出,曾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有关领导与省、市政府和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好评,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信誉。多年来,连续获得“全国优秀民办高校”、“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省市“先进办学单位”、“省社会力量办学学校管理示范校”、高等自学考试和学历文凭考试“先进学校”、河北省民办教育“明星学校”、民政部“全国先进民间组织”、河北省“优秀民办非企业单位”等荣誉称号。1997年11月和1999年10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和国家教育部、卫生部考察团对学校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1999年8月加拿大驻京新闻中心首席记者圣海孟一行5人专程来院采访并摄制了专题录像片,在加拿大作了专题播报。2000年8月,赵英校长应邀赴加拿大白求恩故乡格雷温赫斯特市参加白求恩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受到加拿大总督伍冰枝亲切接见,并把学校的名字刻在了铜像的底座上,以示纪念,增进了中加人民的友谊。近几年来,先后有十多个国家的国际教育机构来我校考察,联系开展国际间教育交流与合作事宜
教学组织及业务部门有:医学系、口腔系、护理系、医学美容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4个临床教学医院、白求恩职业技术学校、门诊部、肿瘤疑难病研究所、口腔医学研究院等。四个教学系编有公共课、外语、显微、机能、解剖、化学、中医、内科、外科、药剂、口腔基础、口腔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基础护理共15个教研室;临床教学编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预防医学、皮肤性疾病、医技、护理9个教研室。
全院现有专兼职教师474人(含实验员),其中专职教师396人,兼职教师78人,专职管理干部132人。职称结构是:高级职称183人,占教师总数的38.6%;中级职称162人,占34.2%;初级职称129人,占27.2%。年龄构成:40岁以下221人,40—49岁123人,50—59岁98人,60岁以上32人。从任课情况看,专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65%,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35%,中高职以上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81%,初级职称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19%。
现有教学、科研、实验楼四座,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教室均达到“三机一幕”,有机能、显微形态和诊疗技能现代教学模拟实验室12个,学科实验室35个,有配套的常规实验仪器设备。教学设备总投资2000多万元,其中800元以上教学仪器1500余件,“586”以上档次的微机300余台,建有院史陈列馆和一个白求恩生平事迹展览馆。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Ⅳ 独居老人社区应该如何处理
在人口结构高龄化的浪潮下,强调运用社区志愿,提供老人相关社区福利服务的措施,是实践“在地老化”的重点所在。尤其是针对独居老人的照顾,由于独居老人的需求涉及多方面问题,如健康问题、心理问题、社会人际关系、居住问题以及经济问题等等。因此,针对社区独居老人的服务,应该经过综合性评估并提供整合性服务,才能符合其多元需求。
以台湾为例,台湾社区独居老人的照顾,多由民间慈善团体,或地方政府以公私协力的方式,委由民间非营利组织办理。台湾以各地方政府为中心,各自独立发展社区独居老人的关怀方案,不但是为着福利服务的需求能够因地制宜,也与社区发展以及民主化后福利分权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样的背景,由于政府在人力和经费的差别,造成独居老人关怀方案在实施上有着不同的困难。然而,另一方面来说,台湾在社区独居老人关怀的服务商,在“在地老化”的理念上,独居老人的社区服务方案内容,多是电话问候、送餐服务、关怀访视、家务整理、支持陪伴等等。
社区中的独居老人多数面临生活上的健康风险,例如:跌倒、脱水、低体温症状、感染及外伤等。事实上,相较于生理健康的问题,独居老人更可能面临心理及社交方面的问题。社会支持度较低、亲人朋友较疏离、社交生活贫乏以及个人社会适应等潜在问题,致使独居老人可能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对于社区中的老人而言,社会支持是一项重要的环境因素,影响其健康,社会参与及安全。因此,如何在社区中给独居老人提供适当的资源与支持,有助于他们社会生活的施营和社会参与,也是社会福利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与传统的家庭养老相比,社区养老服务具有专业、便利和成本低廉的独特优势。 从专业化来看,由专业人员来照料老人,可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保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 从便利性来看,社区养老服务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大家同在一个社区,彼此熟悉,感觉亲切,服务上门,办事方便。 从成本来看,社区养老服务能够避免机构养老成本过高的弊端,低成本运作,不需要为新建许多养老设施而增加人力和资金的投入,可以充分整合社区资源。
实行社区管理服务,不仅要考虑到离退休人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且还要考虑他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应尽力做到“养、医、乐、学、为”为一体,可以选择如下服务模式。
一是家政服务。将一些原来由家庭负担的事务性工作纳入服务范围,开通服务专线电话,实行上门服务,这一服务体系应包括家庭保姆介绍、代买菜、洗衣、打扫卫生、维修、搬运等内容。
二是社区医疗服务。开展医疗服务“下访”活动,开设家庭病房,上门送医送药,实行巡诊制度、义务查体制度,实现从“有病去医院”到“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的转变。
三是文体活动服务。围绕“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积极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如棋类、球类、书法、健身、合唱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四是设立社区老年服务机构。城区独居老人在老年人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发展社区老年公寓、日间照料室、托老所等老年人服务机构,对家庭抚养照顾有困难的老人、独居老人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服务。
除了社区服务,对独居老人的关怀还有“社区照顾”。社区照顾源自于人们对福利机构照顾的批评。社区照顾模式在我国已经开始构建,基本形成规范化的社区照顾流程,并且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也有了专业性的体现。在实践上, “机构养老、社区照料、义工援助、邻里互助、亲情慰藉、协会维权”六位一体养老模式已开始发挥其养老功能。社区照顾倡导五种双向互动:一是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二是老人与家人之间的互动,三是邻里之间的互动,四是老人之间的互动,五是老年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