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建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以服从大局、服务中心、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拓展作为空间动力,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提高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较好地处理了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支持经济发展与保障农民权益的关系、依法行政与提高工作效率的关系,取得明显成效。
一、国土资源状况
(一)土地资源状况
2006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8602.34万亩,其中,农用地16128.0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6.70%;建设用地918.5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94%;未利用地面积1555.7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36%。
农用地中,耕地2005.52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12.43%;园地947.55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5.88%;林地12474.50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77.35%;牧草地3.93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0.02%;其他农用地696.54万亩,占农用地总数的4.32%。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工矿用地718.11万亩,占建设用地总数的78.18%;交通运输用地109.17万亩,占建设用地总数的11.89%;水利设施用地91.25万亩,占建设用地总数的9.93%。
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972.67万亩,占未利用地总数的62.52%,其他土地583.10万亩,占未利用地总数的37.48%。
2006年全省各地类变更总量为166.9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90%,其中厦门市和漳州市辖区由于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进行衔接,变更量大幅增加,变更量分别为78.09万亩和14.16万亩,占全省年度变更总量的46.77%和8.48%。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2006年农用地增加26.88万亩,减少45.66万亩,净减18.78万亩,减幅为0.12%。其中,耕地增加6.21万亩,减少31.67万亩,净减25.46万亩,减幅为1.25%;园地增加33.25万亩,减少14.80万亩,净增18.45万亩,增幅为1.99%;林地增加7.37万亩,减少20.96万亩,净减13.60万亩,减幅为0.11%;其他农用地增加17.36万亩,减少15.53万亩,净增1.83万亩,增幅为0.26%。
2006年全省增加耕地6.21万亩,扣除农业结构调整增加的耕地面积1.92万亩,可用于补充的新增耕地面积为4.29万亩,加上各地今年新开发的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面积8.42万亩,全省本变更年度可用于占补平衡补充的面积为12.71万亩;本变更年度全省实际变更增加的建设占用耕地12.43 万亩,扣除往年漏变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2.82 万亩,本变更年度实际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9.61万亩,占补相抵,盈余3.11万亩。
图1 2006年全省土地利用构成
本省是个山地多、平地少的省份,2006年人均耕地0.57亩,属全国人均耕地占有量最少的省份之一,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而且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量很大,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的难度很大。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通过加大耕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任务。
2.建设用地
2006年全省共审批建设用地957件,总用地面积20494.01公顷,农用地15061.22公顷(耕地8314.17公顷)。其中使用国家级农转用指标5件,总用地面积5103.03公顷,农用地4221.88公顷(耕地1904.92公顷);使用省级农转用指标952件,总用地面积15390.98公顷,农用地10839.34公顷(耕地6409.24公顷)。分批次建设用地 14928.02 公顷;单独选址建设用地5565.99公顷,其中交通运输用地4610.21公顷,水利设施用地647.89公顷。省级政府批准征用农用地10222.37公顷,其中耕地6025.85公顷;征地总费用747832.47万元;安置农地人口274398人。
2006年省级政府审批建设用地比2005年增加了2306.73公顷,上升了0.85%,其中农转用比2005年增加了1166.09公顷,上升了0.89%,耕地比2005年增加了1143.62公顷,上升了0.82%。
(1)积极主动、先期介入,做好建设项目特别是省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服务工作。对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坚持随到随办,并通过现场办公、培训指导、咨询协调等多种形式,协调解决项目立项、用地报批、征地供地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组织相关建设用地依法报批,如温福、福厦铁路、浦南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LNG电厂以及省重点工业项目用地。帮助温福、福厦、龙厦、向莆、厦深铁路、浦南高速公路、泉三高速公路等项目制订征地补偿标准和LNG项目临时用地补偿标准,落实了温福、福厦、龙厦铁路和泉三、永武高速公路先行用地审批问题,使这些重点工程项目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如期依法开工建设。
图10 2006年全省干部培训及学历情况
七、问题与建议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实施方案,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纲要、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产业布局规划、省直各有关部门“十一五”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布局,为福建海西建设发展留有合理的用地空间。
(2)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指令性计划管理,按照各地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统筹安排下达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并加强对农用地转用规模、速度、结构的控制和引导,强化项目落实,强化节约集约,防止虚假申请、虚假供地和违法违规圈占土地,使有限的计划指标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合理的用地需求。按照《关于调整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对福州、厦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审批制度作了改革,研究报批办法,保证福州、厦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审批不受影响。
(3)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加强土地调查监测、土地评价与规划、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与国土整治三大技术的研究,不断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加强重点成矿带地质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通过加强先进高效的综合勘查技术的研究,提高找矿命中率;通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固体废弃物利用技术、矿产开发环境监测与综合整治技术的创新,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4)主动优质提供国土资源服务。①对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包干跟踪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与重大建设项目挂钩联系,在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阶段先期介入,及时了解掌握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按程序及时预审、报批和供地,保证重大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建设。②对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实行包片服务制。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对所辖地区实行分片指导,包片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③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和采矿权网上审批。针对审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网上审批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实现“阳光操作”。④进一步加强市、县国土资源局政务大厅建设。开展国土资源政务大厅示范建设,完善各项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做到“整洁、规范、便民、高效”。
⑵ 才考入国土资源局,岗位分到地籍管理,单位没有培训,直接上岗工作,不知道如何开始工作
地籍管理的工作:统一管理地政地籍工作,组织指导全县土地资源调查、地籍调专查、土地统计、属土地登记、登记发证和土地动态监测管理工作;承办调处土地权属纠纷;指导组织土地分等定级及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评估;负责土地评估机构资格的初审,土地使用权价格的会审及土地评估报告备案工作。
地籍管理要掌握的知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登记办法、土地分类等。软件现在二调结束后一般用的ARCGIS软件,这个要熟练掌握。
图件的话主要就是刚才提到的二调图。
⑶ 加强学习 提升举报工作处理能力
耿子曦
任何一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开拓进取,再学习、再教育和再培训是任何一项工作不断深化的必要推动力,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工作作为一项开创性的事业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普通的12336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学习,做到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提升个人素养相结合,是我莫大的荣幸。下面就谈谈我对于这份工作的一点体会与建议。
一、努力完善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两年来,为了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机制,努力形成“防范在先、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新格局,12336不断完善制度,推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工作体系制度。从接听电话、受理邮件信件到处理线索,再到对线索进行反馈答复,都有着一套完整周密的制度作保障。由于在工作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及时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以便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
二、及时制定培训机制,提高自身素养
在不断完善体系机制的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也是做好12336工作的坚实基础,是不可或缺的一块重要的基石。
(一)提高认识,开展培训
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的工作人员不仅仅是接听举报电话,单纯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记录,而是要在接听、记录的过程中,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依法进行解答,并且迅速地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快速地提出处理意见,甚至一些不涉及国土资源领域管理的问题,我们也要进行解答,尽自己的一切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耐心、热情的接听、记录举报电话,更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及时开展培训学习,在实践中推进培训制度
(1)打下坚实基础。针对这种工作特性,在12336开通之初,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就对工作人员进行了较为专业的培训,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土资源政策进行了学习,并且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对电话接听、受理群众举报进行了规范,初步实现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在工作中,我们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对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以及最新出台的各项政策及时补充学习。
(2)提升工作质量。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开通一周年之际,在北京召开了“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座谈(培训)会”,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80多位代表参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代表徐绍史部长和部党组看望会议代表,充分肯定了12336开通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对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确保畅通;二要加强分析研究,发挥更大作用;三要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四要健全制度,规范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对具体工作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全面总结了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开通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通过典型经验介绍、小组讨论、培训等环节,沟通情况,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明确任务。通过部级12336工作人员讲解,就体制建设、电话接听规范、信息化应用三大部分对与会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了12336工作服务质量,提高了人员的工作能力。
(3)推进培训制度。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徐绍史部长关于“这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要注意总结、改进、完善和提高”的要求和贠小苏副部长在“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座谈(培训)会”上关于“做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的要求,违法线索处理中心于2010年11月中旬,联合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举办了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视频培训,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副局长王玲亲临主会场并作重要讲话,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和部分市(地)、县(市)国土资源局设立了1135个分会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共17056人参加培训。会议上,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和部级12336工作人员对信息系统框架及12336具体工作要求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通过这次全国视频会,全面提高了各级12336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也是对培训制度建设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4)培训深入基层。2010年12月,违法线索处理中心工作人员应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邀请,参加天津市12336工作座谈会。此次天津之行不仅对天津市12336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而且与天津市12336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工作经验,畅谈个人在日常工作中的经历、感受及体会,了解线索调查、处理流程,从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探讨解决方法。为进一步做好12336工作,进一步提高12336工作效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5)学习贯穿工作。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制定了早、晚会制度,每天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多方面知识,定期培训政治、法律法规、语言艺术等方面知识和国土资源管理最新政策,并且对工作人员及时开展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人员的政治文化素养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培训机制的思考
提升综合素质,是新时期12336工作人员的新任务、新目标,如果我们将正在发展成长的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比作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那么制定健全的培训机制就是这棵大树汲取营养的根基。从某些角度来说,它制约着12336的发展,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
(1)以座谈(培训)会、视频培训会为契机,继续加强推进12336工作人员培训机制。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及时全面地进行了培训学习,认识到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提升自身素养对做好12336工作的重要性。今后,我们要将这种机制健全完善,制定规范的培训制度,定期召开一定范围的座谈(培训)会议、培训班,借鉴兄弟单位经验,形成规范。
(2)鼓励地方建立培训机制。在参加国土资源部举办的各项培训的同时,各省(区、市)也要组织培训,可以请有关同志进行讲解。兄弟省份之间开展学习和交流,借鉴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加强沟通,建立交流平台。在今后的培训中,我们不仅要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还要鼓励大家多沟通、多交流,交流经验体会,探讨存在问题,逐步建立全国的交流平台。以便听取地方意见和建议,充实培训内容,发现亮点,从而认真总结评估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完善工作机制,统一规范全国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的运行。
(4)充实培训内容。在现有的接听技巧、工作规范、信息化应用等培训项目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充实培训内容,可以请各地方介绍当地国土资源领域现状,如土地性质以哪一类为主等,使我们的工作人员全面地了解地方特性,以便在接听电话时更好地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更加正确地对线索进行处理判断。
三、个人体会
(一)使命与责任
12336是国土资源部面向社会的“窗口”,也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窗口”,是联系政府和社会的桥梁,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代表着国土资源部和政府的形象。这是一项辛苦而紧张的工作,接听电话、记录情况、查处问题,环环相扣,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体工作。因此,需要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时刻保持着高度敏锐的警觉性,时刻铭记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深知身上的责任之重,深知我们有着何等神圣的职责。“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每一个12336人牢记于心底的承诺,“将感情的重心放在群众一边”是我们不变的誓言。
(二)用心倾听,服务群众
(1)接听举报电话时,我们热情周到。设身处地地为举报人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用温和的话语、耐心的解答,给予举报人关怀与宽慰,化解他们心中的怨恨。遇到举报人情绪激动时,运用语言艺术变换方式与之沟通,不激化矛盾,将矛盾化解在这里。
(2)记录举报信息时,我们耐心仔细。详细的举报情况是基层执法人员及时准确地查处线索的有力保障。
(3)处理违法线索数据时,我们细致精确。处理违法线索数据是处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正确的判断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举报人及时解决问题,而且可以通过数据对违法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典型性、热点性问题,透过具体的违法线索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为制定和完善国土资源领域的政策法律提供参考。
(4)答复反馈结果时,我们详尽全面。将线索反馈结果如实准确地答复举报人,对举报人的任何疑问耐心解答,并且迅速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尽自己所能为群众解决问题。
⑷ 开一个培训机构需要什么手续
开一个培训机构都要经过教育局的认可,拿到办学许可证。
1、到培训机专构所在地的教育局属去索取并填写申请表,(要提供开办者的相关资质,学历学位证明等)经过审核批准,颁发许可证才能开办。
2、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营业执照进行法人登记(要提供验资证明、经营场所状况等等)。
3、办理税务登记。
4、支付注册资金。
办学许可证申请材料
申请筹设或正式设立民办教育机构,申请办学许可证,需提交下列材料:
(1)申办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举办者、培养目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
(2)举办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称、地址。
(3)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其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4)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学校的,举办者还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5)学校章程、首届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6)学校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
(7)校长、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
⑸ 如何做好国土资源宣传培训,如何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
提高执行力办法——应组织建立好正常的管理秩序和生产秩序,这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矗一个必须首先建立好正常的管理秩序和生产秩序,把管理界面划分好,把工作职责确定好,把生产管理的流程理顺好,把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建立。
⑹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颁发的地质灾害治理培训证国土资源部认可吗
不认可 地质灾害治理的培训证书都是盖国土资源部章的
⑺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的直属机构
(一)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承担厅机关后勤服务工作
(二)江西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总队
受委托依法调查、制止和处理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交办的以及省内跨地区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三)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受国土资源厅委托承担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含金土工程、数字国土工程)的组织、规划、实施工作,承担全省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基础信息和资源利用情况、变化趋势动态数据的收集、技术处理及预测分析工作,负责向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提供有关基础信息、资料信息和管理信息等。
(四)江西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在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参与土地管理技术规范和省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拟定;开展土地估价、测量、土地动态监测、土地信息系统建设和土地管理科研技术服务;负责全省土地管理系统的业务培训。
(五)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受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的委托,承担全省财政拨款的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任务;提出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占补平衡的措施并负责有关项目的实施。负责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现场踏勘、勘测定界、规划设计等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六)江西省国土资源交易中心
承担我省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的技术性、事务性等相关工作,承担我省矿业权二级市场转让和鉴证服务工作。
(七)江西省建设用地事务服务中心
受国土资源厅委托承担全省重点建设征地事务性、技术性服务工作
(八)江西省国土资源档案馆
受省国土资源厅的委托,接收、验收国土资源资料及文书档案;建立健全馆藏国土资源资料管理和利用制度,按规定整理、保管资料;建立和维护全省国土资源资料信息服务系统;开展国土资源资料综合研究,按规定为社会提供国土资源资料服务等。
(九)江西省国土资源培训中心
承担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十)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
组织实施省地质勘查基金投资项目的立项、监管、评审验收和成果处置;监督、管理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股权;申请登记省地质勘查基金独资项目的矿业权;研究实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
(十一)江西省国土资源宣传教育中心
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为组织开展国土资源宣传活动提供服务,并参与“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和国土资源国情国策、省情及法制等重大社会宣传活动;负责国土资源影视、文艺、文化、音像、宣传画(图片、画册)等宣传品的制作、发行及展览活动;负责国土资源宣传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交流,并开展理论研究;协助省国土资源厅开展对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等教育工作。
(十二)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地址:赣州市)
隶属于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09年被确定为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学院。
(十三) 江西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
江西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是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下属专业应急机构,是保障省国土资源厅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职责的技术支撑,是由省国土资源厅管理的直属事业单位。其职责是负责全省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处置和应急平台管理工作,按要求承担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巡查排查、宣传培训、防治工程监管等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和防治工作,是公益性地质环境专业技术单位。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团结路66号[330025]
⑻ 学习培训
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工作探索与实践
2010年4月23~24日,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业务培训暨研讨会召开
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工作探索与实践
2010年9月27~28日,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座谈(培训)会召开
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工作探索与实践
2010年11月19日,全国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视频培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设立了1135个分会场,共17056人参加培训
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工作探索与实践
2010年12月2日,国土资源部违法线索处理中心赴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协助开展天津市12336工作培训
国土资源违法线索处理工作探索与实践
2011年5月8日,国土资源部违法线索处理中心赴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协助开展浙江省12336工作培训
⑼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在接见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座谈(培训)会代表时的讲话
(2010年9月27日)
同志们:
徐绍史部长因为上午参加国务院会议来不了,我代表徐绍史部长,代表国土资源部党组来看望大家,向大家表示问候。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开通一周年了,这一年大家辛苦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举报电话共受理了近11万件违法违规线索,为国土资源管理、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下一步要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确保畅通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主管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12336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窗口”,也是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窗口”,更代表着全国40多万国土资源部门干部的形象。大家从各个角度听到的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从各个方面听到的社会公众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意见,如何对待、如何处理,直接关系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形象。所以这项工作很重要,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一是人员要逐步配齐加强;二是经费要保障。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工作是一项辛苦而紧张的工作,接听电话、记录情况、查处问题,环环相接,工作量大,所以一定要把保障工作做好。高度重视就是一定要使这项工作从“窗口”到查处反馈的过程畅通。目前,大家遇到的影响工作效果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是有些问题的确存在,但查处得较慢,结果迟迟不能反馈给举报人;二是有些地方查处难,特别是举报反映的一些重点工程违法用地,处理起来的确很困难。因此,大家要勤动脑、想办法,力保整个处理流程畅通,力求尽早地处理问题和答复问题。
二、加强分析研究,发挥作用
希望各省、市、县在接到各类问题后,能够对有关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每个省、市、县都应该认真分析本地的国土资源管理和执法监察情况,每个省至少每季度根据12336受理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这些情况往往反映了一个地区土地执法监管的工作状况,反映了一个阶段土地执法监察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并对这些情况及时分析研究,针对出现的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更好地发挥12336的作用,为国土资源管理和执法监察提供更好的支撑。
三、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要进一步加强对12336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如果只是接电话大家都轻松,但实际上有许多问题是要大家依法解答、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在接到群众举报以后,大家必须及时地依法答复、依法处理,有很多问题可能不涉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大家也应该及时地说清楚。12336不仅要建立起一个以执法监察为重点的畅通的工作程序,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个能代表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的工作体系,凡是通过12336打来的电话,必须认真办理,不属于受理范围的,也应该认真负责地解释清楚,不要用简单的一句话“这不是我们的事”给推辞掉。
四、健全制度,规范工作
12336举报工作是一项长期要做的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会少。因此,要从长计议,从健全制度、完善工作规范等方面,进一步提高12336工作的效率。特别是注意加强对12336的宣传,使社会各个方面都了解国土资源部门有这样一个面向社会、面向公众、面向群众、公开的违法线索受理平台,打造好这个平台,协助群众通过平台,进一步解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登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