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卷 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 )起施行。
A.2009年1月1日 B.2009年5月1日 C.2009年6月1日 D.2009年10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包括( )。
A.九章共一百零一条 B.十章共一百零一条 C.九章共一百零四条 D.十章共一百零四条
3、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 )的赔偿金。
A.一倍 B.五倍 C.十倍 D.二十倍
4、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 )。
A.食品卫生许可 B.食品生产许可 C.食品流通许可 D.餐饮服务许可
5、食品生产经营人员( )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半年 B.每年 C.每两年 D.每三年
6、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年。
A.六个月 B.一年 C.两年 D.五年
7、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列哪种业态不属于餐饮服务许可的范围( )
A 小吃店 B 食品摊贩 C 学校食堂 D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8.下面关于食品安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经过高温灭菌过程,食品中不含有任何致病微生物
B.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C.原料天然,食品中不含有任何人工合成物质
D.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
9.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 )
A.鼓励性标准 B.引导性标准 C.强制性标准 D.自愿性标准
10.下列食品中,哪些属禁止生产经营的:( )
A.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B.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C.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D.以上都是
11.食品经营者销售的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标签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 B.标签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C.标签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 D.标签应该突出表明功效
12.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 )
A. 200 g B. 100g C. 150g D. 250g
13.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的等级是由什么部门或机构评定的?( )
A.卫生行政部门 B.行业协会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消费者协会
14.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 )以上才能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A.60度 B.70度 C.80度 D.100度
15.餐饮服务提供者的( )是本单位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负全面责任。
A.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 B.厨师长 C.法定代表人 D.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二、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仍继续有效。( )
2.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但可以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
3.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
4.餐饮服务提供者取得的《餐饮服务许可证》,不得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 )
5.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
6、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
7.餐饮企业的卫生等级一经评定后,就不再发生变化,不会有升降级。( )
8.宾馆饭店的卫生等级和酒店的星级评定完全一致,只要是星级酒店就一定是卫生A级单位。( )
9.扁豆中含有毒素,如没有加热彻底,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
10.食品加工过程中成品与半成品可以混合存放。( )
11.由于亚硝酸盐与食盐外观上很接近,容易误食造成食物中毒,因此应该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 )
12.吃鲜黄花菜时,放入开水中煮后弃水,捞出后再加温,煮熟后即可食用。( )
13.化学消毒完华后不一定使用流动水清除餐具表面上残留的消毒剂,去掉异味。 ( )
14.化学消毒选用的消毒剂必须是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餐具消毒剂,不能使用非餐具消毒剂进行餐具消毒。 ( )
15.长期冷藏的食品应定期检查质量,注意有无脂肪酸败迹象,尤其是鱼、肉脂 肪变黄,应及时处理。( )
⑵ 食品安全管理员准考证网上报名
现场报来名(电话或网上报名的源在参加培训考核时提交)时须提交如下材料:
1、报名表(贴照片);
2、身份证复印件(使用免费考核名额的,须有所在单位签章,并注明“同意***同志参加食品安全管理员考核”);
3、食品生产和餐饮服务高级的须提供高中及以上学历证复印件;
4、使用免费考核名额的,须有所在单位营业执照、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名称核准通知书中任意一种的复印件(所在单位签章);
5、一寸彩色免冠照片1张(制作证书)。
报名表可以在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核网上下载或在培训点、市场监管局食品许可受理窗口免费领取。
电话或网上报名的,须在培训考核开始前提前半小时到培训点提交报名材料,未按要求提供材料的,不得参加培训考核或培训考核无效。
⑶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学培训多少学时
按照总局63号令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初次培训不少于32hr,再教育不少于12hr;危化行业,分别是48hr和16hr。
⑷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具体应该怎么培训和考核
《食品安全法》中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品检验工作,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其培训和考核。经考核不具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不得上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随机进行监督抽查考核并公布考核情况。监督抽查考核不得收取费用。
但是对于具体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培训和考核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这个可以参考各地的相关政策,以及企业的相关规定。
⑸ 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明怎么解决
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的对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培训,培训学时以及次数不等,并且培训后有考试,考过了就有证了。
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按时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确保食品的经营条件和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
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每年负责安排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监督检查员工保持日常个人卫生;负责监督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温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经营食品的质量;发现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应立即解决,或向负责人报告。
1、凡从事食品经营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岗前卫生知识方能上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做到个人仪表整洁。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
⑹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内容怎么填样板
大纲
1.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2.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基本要求)
3.加工操作规程
4.食品安全事故处理/过程监控要求
二、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1.具体的能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的部分病原菌2.食品中常见的可致病的病毒最常见的是甲肝病毒(一)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1.人感染寄生虫病大多是由于生食、半生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或食品加热不彻底所致2.生物毒素人体摄入的后极易引起中毒、重者死亡。常见的有发芽马铃薯、青蕃茄、苦杏仁、鲜黄花菜、生黄豆等(三)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1.部分有毒食品河豚鱼、青皮红肉鱼 四季豆、扁豆、荷兰豆 生豆浆野蘑菇(颜色鲜艳的大都有毒)2.能污染食品的物质 有机磷农药,蔬菜 瘦肉精,猪肉、猪内脏 亚硝酸盐 桐油 贝类毒素三、餐饮服务监督管理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2月8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一)餐饮服务基本要求 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二)餐饮服务基本要求 被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不得从事餐饮服务管理工作,并且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聘用此类人员从事管理工作。
(三)餐饮服务基本要求
1.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记录制度。
2.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票据。应当按照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妥善保存备查。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四、操作管理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餐饮服务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二)贮存食品原料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食品原料,并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操作管理(三)应当保持食品加工经营场所的内外环境整洁,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四)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五) 操作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六)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冷却后及时冷藏;应当将直接入口食品与食品原料或者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七)制作凉菜应当达到专人负责、专室制作、工具专用、消毒专用和冷藏专用的要求;(八)用于餐饮加工操作的工具、设备必须无毒无害,标志或者区分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设备应当在使用前进行消毒;(九)应当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并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不得使用未经清洗和消毒的餐具、饮具;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具、饮具,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消毒合格凭证;(十)应当保持运输食品原料的工具与设备设施的清洁,必要时应当消毒。运输保温、冷藏(冻)食品应当有必要的且与提供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保温、冷藏(冻)设备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