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工作中文件写作的培训课件
(一)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打好理论根底。恩格斯认为,任何一个民族,要想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相比之下,我们往往不注意对工作进行理论思维,而喜欢就事论事。这直接导致我们一些公文起点不高,深度不够。实践证明,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全局工作中的各种现象,正确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各种关系,就不能不认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理论是我们观察、认识和分析有关问题的指南。只有理论素质提高了,才能头脑更敏锐,思维更活跃,眼光更长远,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才有不可动摇的逻辑力量。当然,理论的作用是间接的。一份调查报告可能没有直接谈理论问题,但它的观点是对调查材料进行透视和思维的成果。理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能指望学理论立竿见影,现炒现卖。打牢理论基础必须作长期艰苦的努力。
(二)努力扩大知识积累,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知识,并在不自觉地进行着知识积累。在积累知识时,既要注意量的增长,面的扩大,还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职务和专业分工,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积累。所谓知识结构合理,就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外围知识,专业知识精,外围知识博。专业知识的精,是没有止境的,那么,外围知识要宽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要划一个圈的话,这个圈应该把日常公文写作所涉及的领域基本覆盖住。这样,在写作公文时,即使涉及不懂的知识,也不会是完全生疏的,起码知道从哪里获得这些知识,从什么书里查到所需要的资料、数据。专业知识必须熟悉、精通。在写作中用到这些知识时,不必每次都去查找。要象律师熟悉法律条文那样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工作中常用的条令条例、政策法规、基本数据,要十分熟悉。
(三)勤奋地进行资料积累和思想积累。积累资料需要技巧,更需要毅力。偶尔剪辑、摘记一点资料,做一点卡片,比较容易,长期坚持相当不易。积累资料决不像有些同志想的那样是剪刀加浆糊的工作,它会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要积累资料,就要阅读资料,判断资料的价值及分类。如果由他人代劳,自己对资料内容没有印象,用时就无处查找。积累资料的过程,也是熟悉资料的过程。只有熟悉资料,才能在需要时,从资料储备中迅速把它调出来。当然,这里说的熟悉,并不熟悉资料的具体内容,而是指了解资料的类别、属性。资料是供备查用的,没有必要把它的内容都记住,知道能在那里找到它就行了。为了便于查阅,积累资料要注意分类,并定期整理。
资料的积累不能代替思想的积累。所谓思想积累,就是脑子要想事、装事,注意把一些一闪即逝的想法捉住,记下来,并加以联想。有一位参谋在翻阅报纸时,看到一篇题为《庄则栋谈乒乓》的短文。该文认为,中国乒乓球之所以近年来走下坡路,从主观上看有两个原因,一是世界在研究中国,而中国研究世界不够;二是中国自己研究自己不够。全文不到200字,但很有新意。这位参谋由此联想到,世界研究中国具有特有的优势;大批乒乓精英出国执教,他们对内情最清楚,由他们帮助外国人寻找战胜中国的方法,针对性最强。而我们没有这样的优势。这位参谋的思维并没就此停止,而是进一步联想,想到了军事上对现实敌人和潜在敌人的研究,感到我们目前知敌的程度,不如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这是战法研究和训练内容改革缺乏针对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是在进行思想积累)。后来在讨论这几年战法研究缺少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时,这位参谋又指出了另一条原因,就是我们缺乏高水平的近似实战的战役战术演习,以少代多、因陋就简的东西太多了;强击机一个编队俯冲突击,就宣布消灭了多少目标;放几个炸药包就说开辟了道路。这种演习既难以检验武器效能,也难以暴露问题,更难发展战役战术。这些想法的产生就是进行思想积累的结果。我们读报纸的时候,看文字的时候,调查研究的时候,与人交谈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使头脑总处于一种准备状态,这样,受领公文写作任务以后,进入情况就快,完成任务也快,不至于什么时候都是从零开始。
(四)打破专业局限,多了解和熟悉全局性工作。机关工作分工是很细的,对分工的工作了如指掌是应该,但不应满足于此,还要熟悉全局。只有懂得全局,才能更好地把握局部,才能正确地估量本部门、本系统的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和份量。不懂得全局就往往见木不见林,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给下面提出一些不适当的要求。强调了解全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些中心工作往往要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完成。如果对全局性工作很生疏,就会感到不适应。因此,在精通专业的同时,必须多了解全局。年度工作要点,基本思路,重大活动,近期召开一些重要会议的情况,上级和本级制发的重要文件,领导的讲话和指示,重要典型的情况,都应了解。能多参加一些活动多接触部队固然好,没有这些条件,通过阅读文件和有关材料也能了解不少情况。比如,某个单位的现场会开过以后,找来有关材料看看,也可以了解大体情况,并非只有到现场去才能了解情况。有些同志没有养成看文件的习惯,这很不利于了解和熟悉全局情况。有时兴师动众往返几天到部队去开个座谈会,了解情况不一定比从文件上得来的多。通过阅读文件,既能掌握政策,又能了解情况,对于机关干部来说,是一种多快好省的学习办法,不充分利用,未免可惜。
(五)研究一点写作之道。根据一些同志的体会,学习写作之道的主要途径,一是学习公用文书拟制的有关规定。公文分类、作用、一般内容和拟制要求,以及公文格式,是最基本的写作之道,要认真学习并熟记。二是读一点写作理论方面的专著。如《应用写作》、《写作通论》等。这些书会告诉我们怎样确定主题,怎样建立结构,怎样使用材料,以及对比、照应、起承转合等文章写作的基本问题。三是学一点语法和修辞。学语法的目的是消灭病句,把文字写通顺。学修辞的目的是把文章写得优美、富有文彩。二者都是需要的。有的同志认为,公文讲究严肃、庄重、朴朴实实,不能使用修辞手法。其实这是误会。讲修辞,并不是使文章华而不实。在我们所见的公文中,一些特别精彩的地方,恰恰是运用了修辞手法的结果。例如,“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都是用的修辞手法,非常生动、传神。对比、排比、对偶之类修辞手法用得更多。不讲修辞,文章就不免平谈、呆板。四是学一点逻辑学。逻辑与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一些公文之所以犯偷换概念、改换论题、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就是由于没有掌握起码的逻辑规则。五是通过精读文件和正误对照学习写作之道。阅读文件时发现写得好的文件,不要看一遍就过去,要仔细研究它的结构、观点、材料以及论证方法和叙述方法,研究它好在什么地方,想一想,如果让自己写这个问题,自己会怎样写,两种写法的差别在哪里?还有没有别的写法?等等,仔细揣摩、体会、研究,定会悟出些道理。这就是通过精读文件学习写作之道。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对照公文的修改稿学习写作之道。一份公文有时要写好几稿,每写一遍都有新的提高。把这几稿,特别是领导修改过的稿子收集起来,仔细对照,边对照边思考为什么这样改,受益匪浅。
(六)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站在岸上,一辈子也学不会游泳,因为游泳是一种技能。写作也是一种技能。由知识转化为技能必须经过实践这个中间环节。用筷子吃饭是一种很简单的技能,只听人家讲,看人家做,自己不拿一双筷子在手里练一练,也掌握不了,何况是写作这样复杂的技能!因此,提高写作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大胆实践,刻苦练习。在这方面要注意三点:一是既不要把写作看得轻而易举,也不要看得高法可攀。提高写作能力是个长过程,不能企求一步登天。一开始写不好不要紧,只要坚持写,必须有提高。二是既要勤于练习,又要善于总结。毛手毛脚地写,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即使有提高,也比较慢。要使自己打一仗,进一步,就要善于总结。每完成一份公文的写作,都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有什么经验教训,特别要把初稿和后来的修改稿、审定稿认真加以对照,从对比中体会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三是要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要抱有应付态度。起草每一份文件,都要把自己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这样,才能写一次材料有一次提高。如果能挑一百斤,只担九十斤,时间长了,一百斤的担子就挑不动了。有的同志不愿修改自己写的东西,总希望领导高抬贵手,降低标准,凑付过关,这样是不利于提高写作能力的。
Ⅱ 《新闻是什么》优秀课件.ppt
https://wenku..com/search?lm=3&word=%A1%B6%D0%C2%CE%C5%CA%C7%CA%B2%C3%B4%A1%B7%D3%C5%D0%E3%BF%CE%BC%FE&org=0
Ⅲ 求一个《新闻采访与写作学》刘海贵著 的上课课件,急需!!
可以到网络文库那边悬赏,这样可能找到的概率较大。
Ⅳ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
新闻宣传是一个企业与外界交流的纽带,
是树立单位形象的重要平台,
为了
进一步提高通信机要局新闻写作能力,促进我局的宣传工作,
3
月
19
日,政治
部举办了新闻写作培训班。还专门邀请了社长和编辑授课,他们授课幽默风趣,
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向我们讲解了新闻写作基础及新闻写作等方面的知识,
让我
们对新闻写作有了较为系统地认识。
下午,
局委还现身说法,
从新闻的标题、
导语、
正文、
结尾等重点部分着手,
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并把自己多年的写作经历和成功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和盘托
出,使我们深受教育。
参训人员基本也都不是新闻专业出身,
对新闻写作不太了解,
通过这次的新
闻写作培训班,
同事之间有机会相互学习交流,
取长补短,
学到专业的新闻报道
写作知识。
这次培训,
使我对新闻写作又有了新的认识,
要写好新闻,
闭门造车是万万
不行的,即使偶尔能发一两篇作品,但写出的东西没有时代特色,不贴近生活,
也就谈不上什么质量,
会被逐步淘汰。
新闻写作要用敏锐的双眼去观察世界,
去
留心生活,
这样写出的东西才会具有时代特色,
才会贴近生活。
如何将身边的人、
工作中发生的事以新闻的方式报道出来?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里面有很大的学
问,
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要善于从事物矛盾的漩涡中去探求新情况、
研究
新问题,着眼全局,找到大家普遍关心,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素材。要先读、
精读、
细读,
读透中央、
军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精神,
唯有如此在写文章时才有高
屋建瓴的前瞻性和全局性,
保障文章的立意构图紧扣时代脉搏,
避免盲人骑瞎马
的现象。
写作,
需要持之以恒。
文字工作靠日积月累,
干工作也要持之以恒。
必须有
谦虚谨慎的心态,
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
学习先进人物以增长自己的才干,
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去发现问题和契机,
并一直坚持下去。
写新闻稿件是“苦差
事”,
但热爱与追求,
是搞好通讯报道的动力和精神支柱,
因为爱可以创造一切。
因为有热爱,
可以变枯燥为有趣,
便无聊为鲜活,
当你热爱职业并发现从事这样
工作的时候充满活力、
生机的时候,
你就会觉得从事所从事的工作是件趣味无穷
的事情,这样的时候,就能鼓起勇气,战胜困难,时间紧,可以挤;水平低,勤
学习,持之以恒,从爱好到入门,从入门到精深,持之以恒。其次就是驾驭文字
的能力,
无论文章立意如何好,
没有与之匹配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
都将会功
亏一篑,
所以,
重视并切实将文字驾驭能力的提升锻炼当是新闻通讯员的一项重
要技能。
通过本次学习培训,
不仅提高了自己对新闻写作技巧的理解,
更激发了写好
新闻的信心和决心。
是一个展示英雄风采的好平台。
我们身边有那么多可歌的动
人事迹,
我们周围有那么多的先进经验,
都值得更需要我们去发现、
写作、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