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关国家图书馆的公益讲座
国家图书馆全称中国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现在的国图的公益讲座都是免费对所有中版国公民开放,权而且免费提供饮用水,图书证也是免费的,不过你要是想去现场听讲座,最好提前20分钟去,因为讲座的座位有限,跟大学的晚自习差不多,座位是自己选择,去晚了就只能站着听讲座。现在的国图有两个馆,以前公益讲座在旧馆,现在的国图讲坛在新馆,图书馆内有国图讲坛的路标和每周讲座内容的宣传牌。几乎每场讲座都有互动回答,你还有机会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面对面请教讲座人,图图的这个公益讲座还是比较有水平的,开卷有益,现在流行听卷有益。
B. 图书馆举办大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知识讲座
陈菊影老师以生动的图片和精美的PPT向2011级的同学展示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及分布情况,介绍了图回书馆纸质及电子资答源的利用检索方式。通过讲座增强了学生的信息意识,为我院学生今后在校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图书馆的老师也热情的邀请同学们多到图书馆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学会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这是我馆首次进行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的知识讲座,讲座搭建了读者与图书馆沟通的桥梁,在讲座进行的过程中,学生读者和主讲老师积极互动,反应了他们在图书馆遇到的问题和需求,还提出了一些对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建议,这将促使我馆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C. 学校的图书馆自管会的组织培训部怎么理解
图书馆是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版性机构,履行教育职权能、情报职能和服务职能。不同的职务,工作的内容略不相同,工作要求也不同。
1、根据学院专业发展需要,负责采集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管理和揭示,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文献信息保障。
2、开展流通阅览和读者辅导工作,加强读者服务工作,健全读者服务体系。
3、开展用户教育,培养读者的情报意识和利用文献信息的技能。
4、开展参考咨询和情报服务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创造条件,面向社会提供多层次的服务。
5、致力于现代技术手段和设备在图书馆的应用,促进图书情报事业现代化、整体化建设,增强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功用。
6、学术研究活动,组织和参加图书情报的学术交流,开展多方面的协作,实行文献资源共享。
D. 国家图书馆讲座
哪一方面的讲复座,可以到国图的网站制上找,比如:
文津读书沙龙即将举办的讲座
时间 题目 主讲人 地点 链接
2008年8月31日 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与心理复原力 许燕 国家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东207) 详情请点击
2008年8月30日 沟通与融合 金盛华 国家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东207) 详情请点击
2008年7月28日
礼仪北京--礼仪专家黄彩子谈现代礼仪 黄彩子 国家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东207) 详情请点击
2008年7月26日(下午)
文明演进与经济转型 叶文虎 国家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东207) 详情请点击
2008年7月26日(上午)
80后一代的现状与未来 袁岳 国家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东207) 详情请点击
E. 那里有学习图书管理培训的地方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F. 公共图书馆讲座的四个特点
(1)突出地方特色 (2)针对不同听众的需求 (3)关注社会时事(或“紧贴时代脉搏”) (4)具有系列性 (共4分。每个特点1分) 分 析: 此类题考查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即要求考生具备有关公共图书馆的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概括时,能围绕“地方特色”“听众需求”“时代脉搏”“具有系列”几点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G. 小小图书管理员培训《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图书管理员》
为了当好班里的图书管理员,首先你得了解图书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还得了解图书室的摆放,你要负责书籍摆放整齐,当然,维持安静的阅读环境也是你的职责所在,因为你的职责是一名图书管理员。 成为小小图书管理员之后,不仅要对图书室的几个阅览室的基本情况和每个图书室书籍的布局有所了解,并对图书整理的基础技能、要求及相关制度更应该熟悉。小小图书管理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老师进行书籍的日常管理:把书架上被翻得东倒西歪的书籍扶正,书体统一向外放置;把读者翻过后的书籍放回原处;为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除了整理书籍,小小图书管理员还要引导小读者如何做一个文明读者。看到个别小朋友管不住自己的嘴,兴奋地叫嚷,小小管理员们都会对他们进行教育,有礼貌地提醒大声说话的小同学:“请小声些,不要影响别人看书。”做一位小管理员不仅给班里同学借书、还要爱看书,更要懂得爱惜书,另外我们这次培训是想通过参加一系列的活动,让大家得到锻炼,同时也可以让学校的图书室成为传递教育的延续,让更多的同学享受阅读的快乐,让更多书籍发挥它的能量。
H. 图书馆馆员培训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开发。许多学校纷纷建成了崭新的图书馆,有了先进的功能配置.实现了电子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化运行。图书馆事业迎来了自动化、专业化、数字化的新时代。根据新世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新变化,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及时转变观念,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尽快掌握图书管理的先进手段,努力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从“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育人意识要加强
“图书管理员”顾名思义,其主要工作就是图书管理。其实,在图书管理中。图书不是唯一,读者才是第一。书是为读者准备的,为读者服务才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中心。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读书是育人的重要途径,学校图书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获得精神食粮的源泉。好书是“润物细无声”之雨,是“又绿江南岸”之风。青少年可塑性很强,好书可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和指路明灯。一名新世纪的图书管理员,绝不可以只着眼于书架,埋头于书堆,而要时时想着读者的需要,关心学生的成长。这就要求我们摈弃“书本位”的思想,树立“人本位”的理念,管书不忘育人,管好书更要育好人。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许多不良书商只求经济利润不讲社会效益,致使大量低级庸俗或劣质盗版的出版物充斥市场。因此,学校图书馆首先要从图书采编方面把好关口,杜绝没有阅读价值和不良书刊入库,使青少年读到思想健康、充满阳光的书,从中受到精神陶冶,获得真知灼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育人工作比较直接有效的做法就是配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座谈会、故事会、朗诵会,读书征文赛、演讲赛、辩论赛等。图书馆可以组织读书小组,开展书评,举办讲座,经常向学生介绍优秀图书,加强阅读指导。不同年龄的学生在阅读兴趣、精神需求方面有所不同。随着学生身心发展的逐步成熟,他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拓宽,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在不断加深,对阅读的需求也会相应调整。图书管理人员要把握住这种规律变化,有针对地加强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学会分析,学会欣赏,摒弃糟粕,吸取精华,这无疑对他们的思想修养、品质塑造十分有益。
二、从“第二课堂”到“第一课堂”,教学能力待提高
过去大家都把图书馆当作“第二课堂”,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都是“课外阅读”,只算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现在.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的兴起,许多学校的学科教师都把语文阅读、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及研究性专题课的课堂挪到了图书馆,有的学校图书馆针对教学需要,专门为某一课题抽出相关馆藏资料重新排列成专架或专柜,有的学校直接由图书管理员担当教师角色围绕某一课题介绍或指导学生查阅相关图书。图书馆已由单纯进行课外阅读的“第二课堂”演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第一课堂”。针对这一情况,需要图书管理人员积极主动地配合新课改,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必要时和教学人员一样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把图书馆办成名副其实的“第一课堂”。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在用人机制上要求“一专多能”,“一岗多用”将越来越普遍化,所以,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这也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2003年5月,国家教育部颁发新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汀)》,要求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应“开设阅读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电子阅览指导课”,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开展图书情报教育课、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读书方法及读书卫生知识等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熟悉教学规律,具有教学经验的图书管理员更能够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需要,更便于他们为教与学做好优质的服务工作。既熟悉图书管理,又懂得教学业务,这样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必然会在图书馆这块领域大有作为,成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从“卡片检索”到“电子阅览”,信息技术须掌握
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在很多学校图书馆得以运用,信息处理手段呈现出高度自动化的趋势,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拿图书检索为例,过去单是建立一套包括书名目录、分类目录和著者目录的藏书卡片目录,就需耗费巨大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在资料检索时同样费工费时,难以找全找准。但现在利用计算机实行统一编目,既省时又省力,还可以联机编目,资源共享。师生通过计算机进行书目检索,可以从题名、作者、分类、主题等十几个途径自由选择,真是又快又准又方便。电子阅览室的设立,更是开辟了阅读电子图书的广阔领域。这些先进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迫切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只有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数据库、互联网等新技术,熟悉其基本原理,掌握其操作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图书管理工作。利用网络技术,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和开发自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比如创立本校图书馆主页,开辟图书馆介绍、读者指南、信息查询、图书阅览、读者信箱等专栏,使图书馆现有信息与导航检索一目了然,学生很快就可以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四、从“为人找书”到“为书找人”,开拓精神不可少
从被动的“为了找书”转向主动的“为书找人”,开创服务工作新局面,既要做到了解图书,了解青少年出版物的历史和现状,根据学校的教学需要收藏相关书刊,又要做到了解读者,了解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心理,有针对地向学生推荐最需要的优秀书刊。还要善于开发和利用馆藏书刊的内容,主动配合各学科的教学,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课外读物,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方法和自学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据专家调查,在当今社会影视业高度繁荣、网络化急速发展的背景下,青少年课外沉迷于看电视、上网、打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而静下心来邀游书海的时间越来越少。难以想象,不爱读书、不常读书的人又怎能读好书呢?针对这令人堪忧的现象,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图书馆来,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阅读好书。另外,学校图书馆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以扩大图书资源利用率,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出力。使更多的人从书中受益,也是图书馆工作今后进一步发扬开拓精神,扩大主动服务意识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