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有哪些 近几年颁布的医院感染新规范 医疗
主要是二○○六年九月一日起实施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② 医院感染如何处理
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HAI)广义地说,它是指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狭义地讲,它是指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非已处于潜伏期的,而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无论受感染者在医院期间或是出院以后出现症状。新的诊断标准将医院内感染定义为: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内感染。
根据中国对21所医院共11295例病人的调查,其发生率为8.4%。
治疗和预防根据不同的病原体进行相应的治疗,最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药物,以求消灭院内感染源。医院应建立预防和管理院内感染的专门机构,制定预防方案和措施,并监督方案的实施。对院内各级人员进行经常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培训。要对院内感染进行监测,一旦发生,应研究原因,制定对策。此外,医院内应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包括合理的建筑及病区设置、病人入院的清洁和出院的终末消毒、传染病人的隔离、污染物品及病人排泄物的消毒处理、接触病人者(包括医生、护士、卫生员和探视者)的处理等。并须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的筛选。防止滥用抗生素,以防耐药菌的产生等。
③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医院感染预防方法
对于来上发生器胶囊的消毒,每完成一源次治疗后,先用蘸有含0.05%次氯酸钠的消毒溶液的毛巾擦净表面的耦合剂,再用清水润湿的布擦拭干净;对于下发射器的消毒,由于水腔为开放式,直接接触人体,故每做一次治疗应当换一次治疗用水。
④ 医院感染规章制度是哪些…………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
法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
《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年)
规章: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年)
《消毒管理办法》(2002年)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年)
《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2004年)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2005年)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年)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2004年)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年)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2005年)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年)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2003
年)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4年)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
通知》(2008年)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
《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2009年)
《新生儿室建设和管理指南》(2009年)
《重症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2009年)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2010年)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灭菌、监测标准》(3个)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⑤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漏报率应低于多少
反正是不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