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版《意见》),这是第一个国权家层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系统性文件,对于构建长效机制、规范培训秩序、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具有重要意义。8月22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文件有关情况。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今年2月,教育部已会同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印发了通知,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重点和治理步骤。上半年各省均已出台了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截至8月20日,全国已摸排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25.9万家,按照边摸排边治理的原则已经整改4.5万家。
⑵ 关于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教材的管理,有什么意见建议
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教材的管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这些培训机构都抢了学校老师的饭碗
⑶ 校外培训机构如何进行规范和治理
据报道,目前目前校外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同行恶性竞争抢生源,大部分培训机构没有办版学资质,绝权大多数代课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规范和治理。
从长远来看,规范培训机构只是第一步,要让全社会认可,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是眼前的直接价值,而孩子的思想品德、科学素养、学习能力则是伴随一生的长远价值。
⑷ 对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议
1、注意培训机构的形象,要树立良好的口碑,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市场效应。
2、学生管理要灵活变通,不要过分在乎学生退费的这类事情,要真诚有效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3、要研究一套自己的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专注于教育这个问题,要有所创新。
4、对于员工以及教师的管理上,要尊重双方,要解决好员工与老板的利益关系的问题。
5、对于财务问题要及时有效的反馈才能有效处理。
6、要把自己的的服务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真正从家长和学院的需求出发。尤其重视教育教学质量。
(4)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的提案扩展阅读:
深抓教学,做好服务,提升口碑:要提升品牌影响力,核心还是要深抓教学。抓好教学的基础上,必须做好家校服务,这样学校的口碑才会得到最大化的传播。
因为整体教育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除了拼教学外,还需要完善艺术机构的服务体系,把服务做扎实,让生源及家长获得最大的满意度,赢得家长的深度认同,学校的口碑传送才能最大化,品牌影响力才能根深牢固。
⑸ 教育培训机构怎样做的管理
教育培训机构怎样做管理?
爱耕云培训机构管理系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服务意识
校长们必须让每位老师树立服务意识,写进校区制度里,将服务意识纳入教师的绩效考评,并进行重点考核,考核可以通过家长和学生反馈来实现。
校长们要让教务老师真正意识到学校的目标是为学生和家长服务的,要以优质的教务服务,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并且超越需求,得到超预期惊喜。
当然,并不是无底线去满足无理要求。这种进阶服务,我们可以学习“海底捞”,在服务上,只要比别人多做“一点点”,这“一点点”就会为我们赢得口碑。
用利他思维去工作,平时多做一点,日积月累,再续费不难。在增值服务上,我们可以开展亲密互动的在线亲子游戏,利用爱耕云学校管理系统的招生营销工具,促进孩子个人成长,增加家长粘度。
2、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也是教务工作很重要的部分。
家长直接关注机构自己的小程序和公众号,在线签到、发动态通知、招生营销活动一键转发、访客追踪等,轻松畅享系统功能。
3、高效服务教学
(1)面向教师的服务
面对老师,首先作为校长,我们应该是这样去管控:一般来说专职教师占2成,兼职教师占8成。培训机构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一定要有自己的全职教师。这不仅仅是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兼职教师经常是不靠谱的,说不来就不来了,空着课没人上造成极坏影响,砸你的牌子,给正常教务工作带来困扰。
在做好了教师的管控之后,教务工作要这样展开:
● 开课前: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教案、备课等等;
● 开课中:比如授课方式、时间、板书、答疑补缺批改作业、考试分析、保证教学质量等等;
● 上完课:比如填写教师授课进度计划、教学日志、(原始)试卷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试卷分析、教师授课总结等。
如果你是初创的培训机构,“名师”必不可少,这是用来弥补自己品牌的不足,让学生产生信任感的重要办法,请不到真的名师,那就自己包装几个名师出来凑数。
(2)面向学生的服务
面对学生,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得到他们的认同。比如:学习艺术,在三年级之前上课一定是有趣比有用更重要,K12教育一定要超前学习,让孩子在学校学习时二次巩固知识点,稳扎稳打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我们可以给孩子设置积分成长体系。每进步一次,就会有不一样的奖励。我们把培训机构的潜在用户比作一个“鱼塘”,通过平时的运营,不断分析这些“鱼”想要什么,给不同的“鱼”设置不同的引诱。在让学生感受到好处的同时,也要带动拉拢培训机构以外的学生,这也是口碑营销。
以上这两种方式均可以获得长期的收益,只要鱼塘在就会有绵延不绝的收入。
4、服务显性化
教务工作还要做到细微处,更要时时处处让这种细致服务显性化。
具体可以这样操作:
(1)收据晒签单照片,学生听课拓展活动照片。
每次活动时,可以将报名的学员照片张贴在一个显眼的位置,恭喜xx朋友抢占我们一年课程照片,附赠手牌与礼物,在校学员照片能贴多少贴多少。
(2)感恩学校的小视频,感谢信,锦旗等。
(3)教材成体系,用纸质版装订,这样直观专业的展示给家长。
让家长明确第一节课孩子大体是什么样子,学半年大体是什么样子,一年两年是什么样子?
(4)教学教材强调品牌,专业,安全,环保,无污染等突出我们为孩子健康安全着想。
(5)通过到位的沟通促进服务可视化,让服务成果被家长看到。
对培训学校来说,教务就是通过教学和服务的持续运营,存量找增量,高频带动低频,来提高转化实现营销闭环,这对于校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让机构更好的梳理与管控教务与服务的体系,做到标准化、流程化,这样才能让机构持续的盈利!爱耕云将带动机构迅速成长!
⑹ 关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议题有哪些
教育机构的名称如下:
1、两个字做名字的:
楚雄教育培训版机构权、高博教育培训机构、龙腾教育培训机构、领斐教育培训机构、领飞教育培训机构、极智教育培训机构、飞图教育培训机构、宏展教育培训机构。
2、三个字做名字的:
金航帆教育培训机构、新天骄教育培训机构、佳师达教育培训机构、勤智园教育培训机构、新视野教育培训机构、天行健教育培训机构。
3、四个字做名字的:
德才双星教育培训机构、北极星辰教育培训机构、实力东方教育培训机构、学易知教育培训机构。
关于教育的名言,可做起名参考: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3、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6、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⑺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我国家庭的校外培训需求,主要源于升学竞争之下家长对提高孩子竞争能力的渴求。如果每所学校都能推进个性化教育,尽力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家庭的校外培训需求就会大为减少,由此给培训热真正降温,给孩子和家庭减负。
应当看到,我国家庭的校外培训需求,主要源于升学竞争之下家长对提高孩子竞争能力的渴求,而且这种需求普遍存在。成绩好的学生在校内可能吃不饱,并想保持竞争优势,因此要选择校外培训;成绩差的学生在校内可能跟不上,也要选择校外培训。比如,每个假期都被学生作为“赶超”“逆袭”的机会,名义上是假期,但有的学生比上学时还累,很多学生的暑假生活都在培训班度过。
鉴于此,在规范培训机构时,还需要针对家庭的培训需求进行治理。《意见》为此强调,要提高中小学育人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严明入学纪律,做好课后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培训热”问题。这抓住了培训热的根本所在。如果每所学校都能推进个性化教育,尽力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家庭的校外培训需求就会大为减少,由此给培训热真正降温,给孩子和家庭减负。
来源:北京青年报
⑻ 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有哪些规定
8月23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针对当前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证照不全、超前培训、超标培训等突出问题,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部署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已经有四部门部署专项治理的情况下,现在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意见》,其重要意义在于切实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落实专项治理的成果,避免专项治理变成“一阵风”。
这次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意见》,力图解决专项治理发现的问题。比如,明确由省级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地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的具体标准,省域内各地市差距大的,可授权地市级教育部门制定,并从场所条件、师资条件、管理条件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这对规范培训市场的供给十分重要,因为如果标准设置过高,很多机构难以达到设置标准,培训供给就有限,这就可能推高正规培训机构的价格,而价格低的非正规培训机构也会借机滋长,且游离在监管之外。
规范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从供给端进行治理,这对缓解培训热会有一定作用,比如禁止培训机构开展提前教学、超纲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的焦虑。针对禁止提前教学、超纲教学,《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教育培训机构备案制,有助于教育监管部门及时了解培训内容,纠正提前教学、超前教学等问题。
应当看到,我国家庭的校外培训需求,主要源于升学竞争之下家长对提高孩子竞争能力的渴求,而且这种需求普遍存在。成绩好的学生在校内可能吃不饱,并想保持竞争优势,因此要选择校外培训;成绩差的学生在校内可能跟不上,也要选择校外培训。比如,每个假期都被学生作为“赶超”“逆袭”的机会,名义上是假期,但有的学生比上学时还累,很多学生的暑假生活都在培训班度过。
⑼ 如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近年来,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造成了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也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社会对此反映强烈,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工作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进入了标本兼治的新阶段。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尤其需要从国家层面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传递素质教育导向。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杜绝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自律;要深入推进中、高考改革,充分发挥考试招生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从考试内容改革看,中、高考改革都要减少对单纯记忆、重复训练内容的考查,更加注重和强化能力考查;从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看,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引入招生录取环节,破除招生录取“唯分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