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管理培训 > 管理评审培训记录

管理评审培训记录

发布时间:2021-01-09 20:35:35

1. 管理评审会议如何进行

按推荐的如下程序和记录执行就行:

一.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Q/LYHS—CX03—2009

1 目的
通过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厂长对我厂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3 职责
3.1 厂长负责主持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活动。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向厂长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组织起草管理评审报告和重大改进措施的协调和实施。
3.3 全质办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3.4 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并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 程序
4.1管理评审频次
4.1.1 管理评审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两次评审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可结合内部审核后的结果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
4.1.2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由厂长决定增加管理评审的频次:
a) 我厂产品范围、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有重大的用户投拆时:
c) 市场环境或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d) 当法律、法规、标准或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e) 质量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
4.2 管理评审计划及准备
4.2.1全质办负责于每次管理评审前两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厂长批准后,发放到有关部门。相关部门负责根据管理评审计划的要求,准备并提供与本部门有关的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
4.2.2 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时间,评审内容,评审准备工作要求,参加评审的部门(人员)、评审依据等。
4.2.3 全质办负责根据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收集管理评审所需的资 料,准备必要的文件。
4.3 管理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 审核结果(包括内部审核、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等的结果):
b) 顾客的反馈(包括对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c) 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对过程、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结果等);
d) 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审核及日常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等);
e)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等;
f) 以往管理评审确定的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
g)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更(包括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市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内部组织机构变化等);
h) 根据管理评审提出的针对产品、过程和体系,旨在提高其绩效、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4.4 管理评审的实施
4.4.1 厂长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参加评审会议的人员对评审内容和评审输入进行评价,提出评审意见或建议。
4.4.2 厂长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形成改进决策。
4.5 管理评审输出
4.5.1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决定和措施:
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整体评价及改进,包括改进的机会和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变更的需求;
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 质量管理体系各项活动的资源需求等。
4.5.2 评审结束后,全质办负责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厂长批准后,发至相关部门并监督执行。本次管理评审的输出可以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
4.5.3 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包括:
a) 评审的目的、评审的时间:
b) 参加评审的人员:
c) 评审的内容及结论(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整体评价等);
d) 相应的改进措施;
e) 实施改进措施的要求和职责分工及完成时间;
f) 其它。
4.6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4.6.1 责任部门负责根据管理评审中提出的决策和指令,制订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并按期完成。
4.6.2 全质办负责对改进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4.7 对评审或改进结果导致的文件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8 全质办按《记录控制程序》保存管理评审的有关记录。
5 引用文件
5.1 《文件控制程序》
5.2 《记录控制程序》
6 记录及保存期
6.1 JL—5.6—01《管理评审计划》 (3年)
6.2 JL—5.6—02《管理评审报告》 (3年)

二. 推荐的记录:

2006年管理评审计划
JL—5.6—01

评审目的: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组织:
主持:经理
出席:管理者代表、经理助理及各部门负责人
评审内容:
1. 审核结果,今年组织的内审
2. 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3.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4. 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合理化建议、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
5. 可能影响质量体系的变更,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
6.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7. 改进的建议。
评审准备工作要求:
1. 预定评审前十天,技术部汇总分析各部门提供的管理评审资料并以书面形式向管理者代表汇报现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包括今年内审总结,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报经理。
2. 技术部责根据评审内容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的收集,要求公司各部门准备参加评审会议的讨论提纲等必要的文件,评审资料由管理者代表确认。
请有关部门重点准备下述内容的管理评审纪录;
1) 技术部提供今年公司质量方针实现和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统计分析资料;
2) 各部门提供部门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及分析资料;
3) 各部门提供本部门主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结果及趋势分析资料;
4) 技术部提供公司产品质量符合性和趋势分析资料和内审情况报告;
5) 车间提供本部门产品质量符合性和趋势分析资料;
6) 销售部提供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和反馈信息、市场分析及产品需求资料;
7) 技术部提供产品工艺改进计划;纠正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资料;
8) 生产部提供供方产品质量情况;
9) 各部门提供公司资源配置需求及其他改进建议;
10) 各部门提供对主管的QMS文件评价和工作涉及的其他文件的更改意见资料。

评审时间: 年 月 日 ,在公司会议室进行

编制 :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2006年管理评审报告
JL-5.6-02
评审目的:
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组织:
主持:经理
出席:管理者代表、经理助理、及各部门负责人。
评审情况总结:
1. 审核结果
今年9月份公司进行了一次内部审核。
关于体系审核的具体情况参见今年《2006年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今年9月份我公司进行的内审共出具8份《不符合报告》,均为一般不合格,主要问题是:① 对标准学习、理解还不到位;② 对现场工作环境的管理欠缺;③ 对工艺纪录检查的证据不足;④ 对部分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不当;⑤ 合同变更评审不到位;⑥部分岗位人员能力评价缺失等。以上不合格项已按期全部关闭,措施有效。
2.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
A:2006年制订的目标为:
○1成品一次合格率达到94%,以后三年内每年递增1%;
○2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后三年内每年递增3%
B:公司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1成品一次合格率达到94%,
○2顾客满意度达到80%
C: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各相关部门对质量目标进行了分解:
技术部:
○1首检巡检率100%;完成100%
○2成品一次交检合格率≥95%;完成96%
○3委外加工产品一次送检合格率≥93%;完成95%
○4内审≥1次/年;完成100%
销售部:
○1合同履行率达到95%以上;完成100%
○2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完成87.4%
办公室:
○1培训计划完成率≥99%;完成100%
○2入厂、转岗培训率100%;完成100%
生产部:
○1采购物料合格率≥98%;完成98%。
○2合格供方评定≥1年/次;完成100%
○3交货期≥95%;完成100%
○4外委加工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93%;完成100%
○5监视和测量设备鉴定计划完成率100%;完成100%
仓库:
○1仓储收、发物资准确率≥98%;完成100%
车间:
○1一次成品交检合格率≥96%;完成99.2%
○2完工、转序合格率≥97%; 完成100%
○3按期交货率≥96%;完成100%
3.过程业绩和产品符合性
2006年公司各部门执行过程控制要求,并对主管过程进行了监视和测量,从监视和测量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过程基本符合文件要求,对确保产品质量方面起到很大支持作用,技术部开展检验工作,严格把关,产品质量稳定,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顾客需求,获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欢迎,根据公司质量目标分解统计数据分析,产品的测量和监视的控制是有效的。
4.顾客投诉和市场分析
1)2006年9-12月共处理顾客意见有6 起,其中属于质量问题的3起,顾客自身问题有3 起。通过与顾客的沟通,已得到解决。
2)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为:87.4%。存在主要的问题问题为
5.纠正和预防措施情况
除内审和顾客投诉外,2006年共出具《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4份,除JL-8.5-01《纠正措施通知单》外,其余按计划完成;
公司为了满足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需要,技术部配置计算机、打印机各1台,销售部小双排汽车1辆,已配置到位并投入使用,车间下料机1台正在进行安装调试。
6.改进的建议
○1管理制度汇编继续修订并装订成册
○2质量记录本汇编成册
7.QMS文件评价
手册8月份已制订,基本符合标准要求,其他文件应根据实际情况整理汇编成册。
8. 结论
评审本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基本适宜,资源配置基本基本合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是是基本适宜和充分的,其运行持续有效。
9.改进措施
○1焊接装备调研并投入生产。(生产部、技术部2007年5月31日完成)
○2增加仓库物资存放货架。(生产部12月25日完成)
○3热定型工装出图,技术部负责。(技术部2007年5月31日完成,生产部7月份校准并投入使用。
○4试压工艺调研并制定方案实施。(技术部2007年6月30日完成)
○5钢管切割机安装并投入使用。(生产部2006年12月25日完成)
○6油管清洗调研,制定方案实施并投入使用。(技术部、生产部2007年6月30日完成)
此管理评审报告发放至最高管理层和各部门。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2. 管理评审总结怎么写

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主持人
杨有才
评审时间、地点

参加人员
实验室主任、副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
评审概况
评审内容
1.明确质量体系的现状;
2.分析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3.对重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还要在评审会议上进行审核,审核前期对质量体系的修改是否恰当,并批准修改和补充的文件。
评价结论
1.实验室的质量方针是适宜的,实验室的质量目标中两项目标是适宜的,可加上客户对实验室化验工作的满意率为90%以上。
2.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是充分的,使工作人员对于体系的执行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为执行质量体系提供依据。
3.质量体系的运行是有效的,开展的日常管理工作能紧紧围绕质量体系的要求正常运作,实验室的管理有序、有效。
4.通过管理体系的运转,使全体工作人员对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工作人员对顾客满意的意识有所提高。
5、在本年度的内部审核中开出的8份不符合报告,均得到了整改,且措施经验正有效,本年度末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及客户投诉现象。
6、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确保上岗人员能力都能满足岗位的要求。
7、证明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是适宜的、充分的、有效地。
主要问题
1、有的质量和技术记录存档不及时。
2、使用记录有时填写不及时。
3、 有时候下班后未填写下班后确认事宜。
合理化改进建议
1、建议由质量监督人员监督档案管理员对所有记录及时存档。
2、建议安排专人看管设备使用状况,使用时填写使用记录。
3、建议有管理人员每天下班后填写下班后确认事宜。
4、建立工作人员奖惩制度,促进工作人员努力工作。
5、改善实验室硬件设施,预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6、提供更好的服务,力求使顾客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7、为更好的服务客户,添置适应新形势的仪器设备和开展新的检测方法。
改进安排
1、2009年2月9日监督档案管理员对所有记录及时存档。
2、2009年7月建立工作人员奖惩制度,促进工作人员努力工作。
3、2009年6改善实验室硬件设施,预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4、2009年8月为更好的服务客户,添置适应新形势的仪器设备和开展新的检测方法。
改进实施
责任人
由实验室主任、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具体实施。

3. 管理评审如何进行

1、对该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有标准要回求的体系)执行状况进答行的评估。应该涉及到:外部机构,客户等对该组织之审核状况。各项组成部门之管理目标达成状况,过程绩效体现和产品符合性评估。纠正措施改善措施成效,各项资源配备之评估。

2、管理评审就是最高管理者为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就管理体系的现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落实及实现情况组织进行的综合评价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这种评价活动来总结管理体系的业绩。

3、并从当前业绩上考虑找出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同时还应考虑任何可能改进的机会,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在市场中所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业绩予以评价,从而找出自身的改进方向。

4.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培训记录怎么填

请你将问题再具体点,你所说的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是指管理评审么?管理评审为专什么需要培训啊?管理评审一般属都是领导在一起讨论、评审一些事情或会议讨论一些事情,为什么需要培训呢?还是做质量《管理评审程序文件》的培训呢?

我很愿意尽力解答,但我不明确你提的问题哦

5. 企业员工培训材料记录怎么写

RoHS是《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的英文缩写。

首次注意到电气、电子设备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是2000年荷兰在一批市场销售的游戏机的电缆中发现镉。事实上,电气电子产品在生产中目前大量使用的焊锡、包装箱印刷的油墨都含有铅等有害重金属。

欧盟将在2006年7月1日实施RoHS,届时使用或含有重金属以及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联苯PBB等阻燃剂的电气电子产品将不允许进入欧盟市场。

RoHS针对所有生产过程中以及原材料中可能含有上述六种有害物质的电气电子产品,主要包括:白家电,如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空调,吸尘器,热水器等,黑家电,如音频、视频产品,DVD,CD,电视接收机,IT产品,数码产品,通信产品等;电动工具,电动电子玩具医疗电气设备

一些大公司已经注意到RoHS并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如SONY公司的数码照相机已经在包装盒上声明:本产品采用无铅焊接;采用无铅油墨印刷。
信息产业部2004年也出台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内容与RoHS类似,并于十月份成立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标准工作组”,研究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开展与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有关的标准研究和制修订工作,特别是加快制定产业急需的材料、工艺、名词术语、测试方法和试验方法等基础标准。

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2004年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重达55%。而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由于中国厂商环保理念和工艺水平的落后,RoHS指令使得将近270亿美元的中国机电产品面临欧盟的环保壁垒。
中国政府一直在给以密切关注和研究对策,国务院专门责成信息产业部负责针对欧盟环保指令的研究和应对工作。信息产业部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规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完成,并于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列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重点防治目录中的电子信息产品中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乙醚和聚合溴化联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于2006年7月1日以前的一段时间,中国政府要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商们实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减量化生产措施,并积极寻找可替代品。
同时,一个名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标准工作组”的机构也已经开始筹备成立,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标准,开展与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有关的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特别是加快制定急需的材料、工艺、测试方法和实验方法的基础标准。

因为企业做这个检测报告无公信力,这个一般是在第三方检测中心做。

更多详细资料可以在网络上面找到.

体系与“标准化”
一、体系就是“标准化”
由13个国际组织制订的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是全球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标准。它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依据相同的管理原理。

二、安全性评价就是“标准化”
航天集团和原一机部等行业率先在我国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安全性评价,并取得很大成绩。
目前的“标准化”的有关规定在某些方面比安全性评价更全面,尤其是基础管理部分,但没有本质区别。安全性评价进一步完善能达到安监部门“标准化”的要求。

三、体系与“标准化”的区别
1.“标准化”缺少或减弱了一些要素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标准化”的共性就是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所有核心要素——17个要素,缺少了任一要素的“标准化”都不是完整的“标准化”。
目前所见到的“标准化”要求缺少或减弱了以下要素(按OHSAS 18001):目标和方案(4.3.3),协商与沟通(4.4.3),记录及其控制(4.5.4),内部审核(4.5.5),管理评审(4.6)。
2.体系是动态的,“标准化”是静态的
体系对要素不断更新的要求和监控机制(4.5、4.6)使企业的绩效能持续满足法规和企业自身的要求,“标准化”达不到这个层次。
实现了“标准化”的企业如能持之以恒并不断改进,就构成了一个较好的体系。因为“标准化”包含了体系的大部分要素,但“标准化”本身没有持之以恒、不断改进的动力。
3.审核机构不同
体系和“标准化”都要求进行第一方、第三方审核。但体系的第三方审核由独立的认证机构进行,每年有监督审核,三年一复评;“标准化”的第三方审核由政府认可的行业组织或事业单位进行,未要求每年进行监督审核。
4.体系对PDCA循环体现得更加清楚,对风险管理的核心作用体现得更加清楚。
(应当说明,如体系做的不好,上述的优点体现不出来。)

四、目前我国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标准制订情况
1.矿山
(1)煤矿:国家安监总局2004年3月20日发布“关于印发《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年12月7日发布《关于在全国煤矿继续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2)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总管一字[2005]27号《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考评办法及标准(试行)》。
2.危险化学品
国家安监总局2005年198号文《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点工作用)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导则》。2005年9月发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送审稿)。
3.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办法》
4.机械行业
2005年《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和《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
《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与考核评级标准》
《汽车工业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与考核评级标准》
《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
5.化工
《煤化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及质量达标全程控制检测技术及国家强制性条文》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品登记中心)
《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国家安监总局危化品登记中心)
6.建筑行业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与技术检验规范及国家强制性条文》
7.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

五、简单评述
1.有两类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标准,一种是较具体、要求定量化的,如煤矿、机械行业、航天科工的标准,一种是较原则性的,如关于危险化学品的标准。较原则性的标准,其包含的要素不如管理体系标准全面,其叙述不如管理体系标准严谨、精练。
2.在相关标准较完善、要求具体、有可操作性、适用于企业的情况下,按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标准去做对企业是有好处的。
3.如果企业愿意搞安全质量标准化,应将标准化和体系工作结合起来,而不应搞两套(两套工作程序、两套文件),总体应以体系出现,即将标准化纳入体系之中;同时满足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的需要。

六、如何把体系与“标准化”结合起来?
在建立体系的过程中,把相关、适用的标准化要求纳入其中。
例如,以危险化学品为例,把《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要素纳入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之中,见下表。同时准备好相关资料,满足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的需要。

标准化要素
OHSAS 18001(2007)要素

4.1 领导与责任

4.1.1 领导
4.4.1资源、角色、责任、职责与权限

4.1.2 方针目标
4.2方针

4.1.3 机构设置
4.4.1

4.1.4职责
4.4.1

4.1.5安全生产投入
4.4.1

4.2 风险分析

4.2.1范围与评价方法
4.3.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策划

4.2.2风险评价
4.3.1

4.2.3 控制措施
4.3.3目标与方案, 4.4.6运行控制

4.2.4风险控制
4.4.6,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4.2.5风险信息更新
4.3.1

4.2.6重大危险源
4.3.1, 4.4.6

4.3 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4.3.1 法律法规
4.3.2法律及其它要求

4.3.2 符合性评价
4.5.2合规性评价

4.3.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4.4文件化

4.3.4 安全操作规程
4.4.4

4.3.5 管理制度修订
4.4.5文件控制

4.4 培训教育

4.4.1 管理人员培训教育
4.4.2能力、培训与意识

4.4.2 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4.4.2

4.4.3 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4.4.2

4.4.4 其他人员培训教育
4.4.2

4.4.5 日常安全教育
4.4.2

4.4.6 培训教育管理
4.4.2

4.5 生产设施完整性

4.5.1 生产设施建设
4.4.6运行控制

4.5.2 生产设施管理
4.4.6

4.5.3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4.4.6

4.5.4 检维修
4.4.6

4.5.5 拆除和报废
4.4.6

4.6 作业安全

4.6.1 作业证
4.4.6

4.6.2警示标志
4.4.6

4.6.3 直接作业环节
4.4.6

4.6.4分包商
4.4.6

4.6.5变更
4.4.6

4.7 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

4.7.1化学品档案
4.4.6

4.7.2 鉴别与分类
4.4.6

4.7.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4.4.6

4.7.4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
4.4.6

4.7.5危险化学品登记
4.4.6

4.7.6危害告知
4.4.6

4.8 职业卫生

4.8.1前期预防
4.4.6

4.8.2 防护与管理
4.4.6

4.8.3 个体防护用品
4.4.6

4.8.4 职业健康检查
4.4.6

4.8.5作业场所管理
4.4.6

4.9 事故与应急

4.9.1事故报告
4.5.3事件调查、不符合、纠正及预防措施

4.9.2抢险与救护
4.5.3

4.9.3事故调查和处理
4.5.3

4.9.4应急指挥系统
4.4.7

4.9.5应急救援器材
4.4.7

4.9.6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
4.4.7

4.10 检查与绩效考核

4.10.1安全检查要求
4.5.1绩效测量与监视

4.10.2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
4.5.1,4.5.5内部审核

4.10.3隐患整改
4.5.3

4.10.4绩效考核
4.5.1,4.4.1,4.6管理评审

6. 管理评审如何进行

1、对该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有标准要求专的体系属)执行状况进行的评估。应该涉及到:外部机构,客户等对该组织之审核状况。各项组成部门之管理目标达成状况,过程绩效体现和产品符合性评估。纠正措施改善措施成效,各项资源配备之评估。

2、管理评审就是最高管理者为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就管理体系的现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落实及实现情况组织进行的综合评价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这种评价活动来总结管理体系的业绩。

3、并从当前业绩上考虑找出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同时还应考虑任何可能改进的机会,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在市场中所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业绩予以评价,从而找出自身的改进方向。

阅读全文

与管理评审培训记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