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管理培训 > 企业历史培训的用途

企业历史培训的用途

发布时间:2021-01-09 15:06:08

⑴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教育组织,它最初的用途是什么

书院,是古代教育制度有别於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
中央官府设立,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
民间设立,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
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⑵ 万神庙的历史用途

大厅四壁神龛供奉着天主教圣人,厅中有多座祭台。右面开始第一座上有圣母给圣尼版各老显圣的画权像。第二座祭台上有圣母领报像,为名画家梅乐索的杰作,其左右还有两尊天使石像,由贝尼尼雕刻。第三座祭台因壁画剥落,无从考证。祭台后面是意大利开国皇帝埃马努埃尔陵墓。第四座祭台上有罗西雕刻的圣亚纳与圣母童年时的塑像。第五座祭台名为“仁爱圣母”。
在正中祭台之后,还有“十字架祭台”和“圣母石像”祭台,后者下面则是著名画家拉斐尔墓,简单而又朴实,上面刻着他的好友、大主教本博为他写的碑文。墓两侧有两个小壁龛,曾置有拉斐尔及其未婚妻玛丽亚·比必娜像,现已不存。由石像祭台往前,是意王翁贝托与皇后玛尔盖里塔陵墓,由沙可尼设计。这里还有圣女依尼斯祭台和圣若瑟祭台,后者供有圣若瑟石像,是罗西1550 年的作品。在左右墙上还有耶稣圣诞与“三王”来朝壁画和圣若瑟梦游与逃往埃及的浮雕等。
虽然万神庙是献给所有的天神的,它也曾供奉过古罗马最伟大的两位英雄的铜像,即恺撒和奥古斯都(屋大维)。皇帝们也曾经在庙里举行过一些政治性的公共活动。

⑶ 书法的历史用途

中国书法的历史来和中国文字使用的源历史一样悠久。自从甲骨文发明以来,中国书法的字体经历了由 篆书到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产生了数量众多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这些书法家和书法作品构成了中国书法的深厚传统。中国书法在古代已经是一门成熟的艺术,有丰富、完整、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很多理论著作是书法家艺术实践的总结,极大地影响了后人的书法学习和创作。

⑷ 关于编程语言的历史、发展、特点和用途

高级语言不需要对计算机的硬件有太多的了解就可以学习的语言回,可移植性比较好;汇编语言属于低答级语言,它和计算机的硬件组织有关,首先,掌握CPU、存储器、外设的工作原理;其次,掌握汇编语言的指令和伪指令的格式、功能、使用方法;最后,掌握程序设计结构、设计方法。
BASIC是初学者比较容易学习的高级语言,做为入门语言比较适合;
C是用途比较广泛的面向过程的高级语言,但有些难度,尤其是指针;
c++语言和java语言是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应用性比较广泛.

⑸ 导盲犬的用途.历史和如何培训及使用(转)

比如在家里,导盲犬可以引领主人到厨房,厕所,大门,桌旁,床旁等等。出家门导盲犬带领主人在便道上行走,绕开障碍物(比如电线杆,行人);从人行道横过马路,在人行道前停下等候信号灯提示;带领主人出入商店,遇到关闭的门或上下台阶或进出电梯,导盲犬会停下来(坐下来)示意主人注意,当主人发出前进的指令时才继续前进;当主人在办公室工作或在教室上课或作其他任何事情时,导盲犬会静静地等在一边,决不乱跑。 导盲犬在工作时身上佩戴特制的鞍具,以便主人牵领。与主人行走时是紧贴着主人的左边,决不远离主人。可以说,导盲犬的工作就是充当视力障碍人士的眼睛。(当然,不能替主人看电视) 导盲犬的历史 导盲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1819年一个叫海尔.约翰的人在维也纳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机构。后来海尔还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详细描述了中心的工作,但在当时这个项目并没有被世人广泛知晓。几乎100年之后人们才开始重视导盲犬,原因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德国士兵失去了视力,医生赭哈德得到灵感在德国开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学校。 10年以后导盲犬及其训练因一个叫多罗西的美国女子的介绍而被世界其他国家所知,多罗西当时在瑞士工作,是著名的狗训练师,她为警察局训练警犬并为红十字会训练救援犬。多罗西听到有关德国训练导盲犬的消息后参观了该学校,并于1927年著文在纽约的报纸上介绍了该项目。这篇文章吸引了一个叫莫里斯的年轻人的注意,他是一个盲人。他随后写信给多罗西,询问她是否能够为自己训练一只导盲犬。多罗西接受了挑战但要求莫里斯与自己一起参加整个训练过程。 一年后,莫里斯与他的导盲犬一起回到了美国。芸欤锼乖诙嗦尬鞯幕枷略诿拦炝说谝凰济と盗费!931年,多罗西在英国正式开办了导盲犬训练学校。此后几年,导盲犬被介绍到了澳大利亚及世界其他地方。 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导盲犬协会,这些机构大多数是民间的非营利慈善机构,他们培育训练导盲犬并免费提供给有视力障碍人士,这些机构的经费大多源于慈善捐款。“世界导盲犬联盟”是一个国际性组织,为来自26个国家的60多所成员导盲犬训练学校提供技术指导和推广鼓励使用导盲犬为视力障碍人士提供服务的概念。 导盲犬是各种工作犬中数量最多的,其他工作犬还包括众所周知的警犬,缉毒犬,救生犬,排雷犬,辅助治疗的治疗犬等等。其他工作犬的情况将在以后介绍。作为为视力障碍人士提供服务的工作犬,很多国家都给予立法保护,比如澳大利亚在《反歧视残疾法令》《伴侣动物法令》等法令中给予明确规定。这些工作狗可以进入商店,餐厅,酒店,飞机,公共汽车等任何公共场所,而通常宠物狗是限制进入某些公共场所的。 导盲犬不论是在训练中被淘汰还是退休后都会得到很好的照顾,通常导盲犬的训练者,幼犬的扶养家庭有收养的优先权,然而每个导盲犬协会的领养名单上都会有长长的名单,很多公众等待领养这些特殊的狗狗,但公众的领养机会微乎其微。 各国选择不同的当地犬种作为导盲犬,比较常见的犬种有拉布多瑞吹瓦 Labrador Retrievers,金色瑞吹瓦Golden Retrievers,德国黑背German Shepherd,及其他一些品种。这种狗的体型适中,便于牵引;更主要的是狗的性格稳定,忠诚,热爱工作,对大人和小孩都很有好;聪明,服从,忠诚,便于训练。 但并不是任何一只Labrador Retrievers都可以做导盲犬。选择一只狗做导盲犬,首先要考察三代,查每一代的生理状况,遗传疾病,性格,行为特征等等因素。很多导盲犬协会拥有自己的犬种繁育中心,无疑这些犬的父亲母亲都做过导盲犬,小狗生下来就具备了一定的遗传基因,这样无疑会提高训练的成功率。 导盲犬的培训 导盲犬的培训过程长达18个月,综合费用达2.5-3万美元。导盲犬的工作寿命可达8-10年。培训是从小狗出生后2个月就开始了的,第一阶段为12个月。在这个阶段里,主要是培养小狗熟悉人类的居住环境,比如房子,汽车,道路,其他小动物如猫狗,小孩子,这些都是日后导盲犬在工作中要接触到的。熟悉各种公共场合,比如商店,餐厅,游乐场,学校,电梯,人行横道,红绿灯,公共汽车,火车,甚至飞机等;训练一些基本的服从命令,比如坐,等待,站立,行走等,训练狗走路是一项基础的任务。因为这些狗日后的工作就是带领视障主人走到任何需要的地方。 第一阶段的培训工作通常由导盲犬幼犬养育志愿者家庭承担,当然除了培训任务,最主要的还是要给小狗很好的饮食及健康照料,使他们健康地成长。12个月后,这些特殊的小狗狗就要送到导盲犬培训学校集中专业培训5个月。这阶段的工作由职业训练师承担。 学校的一天是从早上7点开始的,7点钟狗狗们被带到户外,梳洗如厕,然后等待早餐。狗被训练只有听到主人说可以吃了时才去吃饭。经过一天的训练后,晚上8点回到狗舍休息。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两天,狗狗们不用学习培训,可以尽情地玩耍,洗澡,游戏。严格的作息时间是为了训练狗狗适应日后主人的饮食起居及工作作息时间。另外,导盲犬还被训练听到指令后入厕方便,这是因为日后的工作需要,有的主人可能在办公室里工作很长时间,狗狗不但需要耐心等待,还需要憋尿。 在整个训练工程中,训练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狗学员进行评估:学习的态度,愿意渴望学习或不爱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集中精力的技巧;是否紧张,好斗,是否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分散注意力,比如其他狗,猫等,是否太爱动,不能长时间安静等等。(酒店狗职员马唯斯就是因为太爱活动,不能长时间安静地等待而被导盲犬培训学校淘汰。 在经过一个月的最初考察后,训练者对狗的表现给予评估,分为1,可以开始正式培训,2,可以再试一次,3,不适合当导盲犬。第三类狗当然被立刻淘汰。通常幼犬养育家庭拥有抚养优先权。即使被淘汰,并不意味着该狗就一无是处,马唯斯就是在被导盲犬培训淘汰掉之后,成功地成为酒店迎宾员。社会公众也非常渴望拥有即使是被淘汰掉的狗,因为他们都是纯种狗,已经具备了很多良好的遗传基因。被淘汰掉的狗的另一个可选择的工作是作为为医院病人提供服务的治疗犬。 接下来的4个月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训练狗走直线,并在横过马路的边沿前停住;第二阶段训练狗听懂并服从所有的指令术语;第三阶段训练狗自如地完成所有导盲犬所需要的基本技术,比如:走直线,不低头闻地;行走时紧贴着主人的左边并稍微领先一点;在所有的上下楼梯前停住;在所有的十字路口停住并听从过马路的指令;避免横向和纵向(头顶)的障碍物(比如路过窄无法使人和狗一起通过);静静地卧在餐厅或办公场所;聪明地违反指令只有当该指令可能使主人处于危险境地,比如:主人命令穿过马路,但由于视障没有发现拐角处正在驶来的汽车,这时导盲犬的职责是拒绝服从指令直到危险排除等等。 导盲犬训练的最后一个月是由导盲犬和未来的主人一起参加训练,主人要学习如何与导盲犬一起工作,如何命令,如何喂养,如何为狗做健康检查,如何和狗相处等等。狗则要认识新主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等;双方都要了解对方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等,性格规律,语言特征,行为特征等。至此一个导盲犬的培训全部完成。通常导盲犬在更换主人时还要参加测试和再培训,目的是检测导盲犬是否还具备应有的能力。 狗有很好的记忆力,通常在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导盲犬会对主人的规律性作息时间非常熟悉,比如上下班路线,常去的餐馆,超市,朋友的住宅等等,狗会知道主人经常去的地方,在何地停留多长时间;狗能记住一个朋友的住址,即使一年后仍然会引领主人到达那个地点。 难怪导盲犬和主人会结成非常牢固的关系,这种关系充满感情有时甚至超过亲属关系。导盲犬是视障人士的眼睛,是助手,是亲密的家庭成员和忠诚的伙伴。导盲犬被训练一旦戴上特制的鞍具,就处于工作状态,这时他们精力集中于听从主人的命领,不再被周围的事情所分心;一旦卸下鞍具,他们和普通的家庭宠物狗没有两样,他们也需要玩耍,活动,爱抚,撒娇耍赖,交流感情。主人通过和狗玩耍建立牢固的感情。但即使最好的狗也会被食物所诱惑。所以当你在街上遇到一个正在工作的导盲犬,千万不要去打扰他,不要和他说话以吸引他的注意力,更不要用食物逗引,否则导盲犬会分散精力影响工作效果。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看到导盲犬的工作和他们为视障人士所作的贡献,你会更加热爱这些工作的狗狗

⑹ 请讲解一下对数的历史,在科学上的用途

对数是中学初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那么当初是谁首创“对数”这种高级运算的呢?在数学史上,一般认为对数的发明者是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的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Napier,1550-1617年)男爵。
在纳皮尔所处的年代,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刚刚开始流行,这导致天文学成为当时的热门学科。可是由于当时常量数学的局限性,天文学家们不得不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计算那些繁杂的“天文数字”,因此浪费了若干年甚至毕生的宝贵时间。纳皮尔也是当时的一位天文爱好者,为了简化计算,他多年潜心研究大数字的计算技术,终于独立发明了对数。
当然,纳皮尔所发明的对数,在形式上与现代数学中的对数理论并不完全一样。在纳皮尔那个时代,“指数”这个概念还尚未形成,因此纳皮尔并不是像现行代数课本中那样,通过指数来引出对数,而是通过研究直线运动得出对数概念的。
那么,当时纳皮尔所发明的对数运算,是怎么一回事呢?在那个时代,计算多位数之间的乘积,还是十分复杂的运算,因此纳皮尔首先发明了一种计算特殊多位数之间乘积的方法。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0、1、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1、2、4、8、16、32、64、128、256、512、1024、2048、4096、8192、16384、……
这两行数字之间的关系是极为明确的:第一行表示2的指数,第二行表示2的对应幂。如果我们要计算第二行中两个数的乘积,可以通过第一行对应数字的加和来实现。
比如,计算64×256的值,就可以先查询第一行的对应数字:64对应6,256对应8;然后再把第一行中的对应数字加和起来:6+8=14;第一行中的14,对应第二行中的16384,所以有:64×256=16384。
纳皮尔的这种计算方法,实际上已经完全是现代数学中“对数运算”的思想了。回忆一下,我们在中学学习“运用对数简化计算”的时候,采用的不正是这种思路吗:计算两个复杂数的乘积,先查《常用对数表》,找到这两个复杂数的常用对数,再把这两个常用对数值相加,再通过《常用对数的反对数表》查出加和值的反对数值,就是原先那两个复杂数的乘积了。这种“化乘除为加减”,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思路,不正是对数运算的明显特征吗?
经过多年的探索,纳皮尔男爵于1614年出版了他的名著《奇妙的对数定律说明书》,向世人公布了他的这项发明,并且解释了这项发明的特点。
所以,纳皮尔是当之无愧的“对数缔造者”,理应在数学史上享有这份殊荣。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自然辩证法》中,曾经把笛卡尔的坐标、纳皮尔的对数、牛顿和莱布尼兹的微积分共同称为十七世纪的三大数学发明。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Pierre Simon Laplace,1749-1827)曾说:对数,可以缩短计算时间,“在实效上等于把天文学家的寿命延长了许多倍”。

⑺ 三七历史.用途.与介绍...

三七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是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同棵植物的花叶也能入药,当茶饮。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本草纲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玉揪药解》云:“三七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
(1)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
(2)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扩三七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
(3)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具有抗疲劳、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
(4)抗炎症作用;
(5)具有免疫调节剂的作用,能使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恢复到正常,但不干扰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
(6)抗肿瘤作用;
(7)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8)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作用;
(9)保护肝脏。
三七的核心保健功能:
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强身健体; 3、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4、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
6、止血、活血化瘀;
7、保肝、抗炎;
8、延缓衰老;
9、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胆固醇、抑制动脉硬化
其他作用详见网络
三七的历史
田七就是三七,为什么三七也叫田七呢?三七产地的分布在药用植物中属比较特殊的,按照三七的起源,它被认定是一种古老残余植物中的人参属类型。它的生长条件要求冬暖夏凉、无严寒酷暑,半光半阴,潮湿的特定环境中,即低纬、高海拔区域。因此特定了三七只生长于云南文山州及广西那坡靖西等很小的地理范围内。文山清朝郡制开化,故有“开化三七”之称,而广西田州府(今广西田阳,与文山接壤)曾是三七的商业集散地,故该地出售的三七称为“田七”。
三七的生产环境就是要求很偏的地方,所以文山州以前实际上是很偏僻的了,以前可能没有沥青路面吧,到处都是大山,在大山里绕来绕去,出都出不去,不适宜商业环境,去看看323国道便知。不过情况现在不一样了,文山这些年发展迅速,国家相对富裕了,对边疆投入多了,基础建设也很好了,所以,高速公路通了,文山机场也刚通航了,三七国际交易中心,三七产业园也快建好了,因此,文山将是三七最主要的交易中心。
三七粉肯定是用三七磨成的粉末。三七有“生打熟补”之说,事实也是这样的。生三七止血化瘀功效明显,熟三七补血功效非常不错。生三七粉就是用三七直接打成的粉,将生三七加热之后就是熟三七了,在锅里煮一下、用油炸一样等等就好了。当然,药品制作可能不是这么简单,但是原理一样。三七加热之后,里面的皂苷、挥发油之类的成分受到破坏,止血化瘀功能减弱,补血功能得到增强。原理就是这样的。熟三七很常见的就是用于妇女经期,效果明显。

⑻ 合金的发展历史和用途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生产合金的国家之一,在商朝(距今3000多年前)青铜(铜锡合金)工艺就已非常发达;公元前6世纪左右(春秋晚期)已锻打(还进行过热处理)出锋利的剑(钢制品)。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就是采用硫化技术处理的合金宝剑。出土后锋利无比。
钢铁是铁与C、Si、Mn、P、S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其中除Fe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随含碳量升高,碳钢的硬度增加、韧性下降。合金钢又叫特种钢,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韧性、耐腐蚀性,等等。经常加入钢中的合金元素有Si、W、Mn、Cr、Ni、Mo、V、Ti等
高强度铝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侵蚀,避磁性等特点。
锌合金的主要添加元素有铝,铜和镁等.锌合金按加工工艺可分为形变与铸造锌合金两类.铸造锌合金流动性和耐腐蚀性较好,适用于压铸仪表,汽车零件外壳等。
铅锡合金(包括铅锡合金,无铅锡合金)可以用来生产制作各种精美合金饰品、合金工艺品,如戒指、项链、手镯、耳环、胸针、纽扣、领带夹、帽饰、工艺摆饰、合金相框、宗教徽志、微型塑像、纪念品等。
钛合金已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它是火箭、导弹和航天飞机不可缺少的材料。船舶、化工、电子器件和通讯设备以及若干轻工业部门中要大量应用钛合金,只是目前钛的价格较昂贵,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
磁性合金在电力、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电光学等新兴技术领域中,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

⑼ 身份证哪些用途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身份识别与证明

身份证是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
身份证作用是:
1:选民登记;
2:户口登记;
3:兵役登记;
4:婚姻登记;
5:入学、就业;
6:办理公证业务;
7:前往边境管理区;
8:办理申请出境手续;
9:参与诉讼活动;
10:办理机动车、船驾驶证和行驶证,非机动车执照;
11:办理个体营业执照;
12:办理个人信贷事务;
13:参加社会保险,领取社会救济;
14:办理搭乘民航飞机手续;
15:投宿旅店办理登记手续;
16:提取汇款、邮件;
17:寄卖物品;
18:办理其它事务。

居民身份证的历史

居民身份证,作为我国国家法定的身份证件,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证件规格统一,由执法机关制发,可能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不受时空范围的限制,而且携带、使用方便,不易伪造,这些特点是其他身份证件如工作证、介绍信、学生证等所不具备的。居民身份证具有无法替代的严肃性。分段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是户口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我国适应改革开放政策、加强国家行政管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建国后,我国公民没有居民身份证,证明自己身份的时候用的是户口簿和单位介绍信。建国初期曾经有人想过要制作一种身份证件取代户口簿和介绍信,但由于历史等原因,一直未能将这一想法变成现实。

1986年4月6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颁发居民身份证若干问题请示的通知,同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自此,我国通过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揭开了居民户口证件化管理的序幕。

1984年至1991年,是我国颁发居民身份证的试点和集中发证阶段。根据中央、国务院的指示,1984年发证试点工作首先在北京进行,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天津等九大城市相继开展了试点工作。同时,公安部加紧与各有关部门进行颁发居民身份证的组织协调、技术、工艺、设备和研制等工作,颁发居民身份证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公安部业务主管部门与国家有关部门共同探讨,落实了颁发居民身份证的经费;筹建了制证中心、所;试制、生产制证设备和制证原材料。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借鉴国外证件技术的制作工艺,制定了制证技术行业标准,举办了几十期发证组织工作和制设备与制证技术培训班,这些工作为全国发证工作奠定了基础。1984年,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面世,为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编码。最初发放的有一大批身份证是用手工填写的。据了解,当时,有关各方曾就居民身份证是否要有“婚姻状况”、“职业”等内容进行过争论和探讨,综合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最终决定不列入身份证内容。

1985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批准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标志着我国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正式确定。1986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此后,各地根据国务院部署的全国五年(1986至1990年)集中发证规划,分别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在完成试点的基础上,从城市到农村,分期分批全面展开了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1988年5月9日,国务院召开了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电话会议,原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芳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各地“确保建国40周年前夕完成五亿人的发证任务”,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同年10月25日,公安部召开全国加快颁居民身份证工作电话会议,提出要“确保发证任务的完成,如期在全国实施居民身份证使用、查验制度。。根据两次电话会议精神,各地及时调整发证部署,终于在国庆40周年前超额完成了五亿发证任务,使全国大中城市、交通沿线、沿海开放地区、经济特区、旅游地区、边境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公民领到了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使用和查验制度的顺利实施,方便了居民日常和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且在确保国庆40周年庆祝活动和举世瞩目的亚运会的安全方面,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以及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受当时国内原材料、技术和设备以及工艺水平等限制,使用的印刷设备比较落后,手工操作工序多,且分散制证,不仅难以保证身份证的质量,而且无法安全有效地防伪。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公安部于1991年立项进行制证工艺改革与制证设备技术改造,还吸收了地方公安机关制证技术革新成果,创建了我国新的制证工艺系统。改革后的制证新工艺的优点是:缩短了制证周期;实现了证件现代化封闭式生产,有处于安全保密;证件一致性好,提高了防伪能力。

但是,随着各种高科技产品的出现,使得非专业人员也有可能伪造含有加密技术的证件。因此,为了提高证件的防伪性能,我国新的防伪居民身份证从1995年7月1日起启用。证件采用了全息透视塑封套防伪,使用这一技术后,身份证几乎不可能无损剥离,任何企图变造已经处理过的信息的行为,都将使全息图象遭到破坏,有效地防止了伪造、变造。

1999年10月1日起,为满足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社会信息化管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方便群众生活,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国家为每个公民从出生之日起就编定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从该日开始,可以为申领、补领、换领证件的公民颁发18位号码的居民身份证,此前颁发的15位编号的身份证仍然有效,有效期内不必换发新证,公安机关不会要求群众提前换领新证,但如果持证人要求换领的,可为其换发18位号码的居民身份证。在换领、补领新证的同时收回旧证。

公民身份证号码是特征组合码,采用原居民身份证编号,由18位数字组成。前6位为地址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具体含义是:地址码表示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出生日期码表示公民出生的公历年月日,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校验码采用数据处理校验码系统。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已经使用了近20年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已经不适应信息化发展、IT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而且现用身份证存在易假冒、难查核等缺陷,给公安部门实施有效管理、提高案件侦破率等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经过多年论证,在加强研究落实防伪及检测手段的同时,公安部门决定用研发一种新式的身份证来取代现有的身份证。

身份证制作专家们综合考虑与比较了磁条、光码、OCL码、条码、芯片等各种材料后,最终决定选用芯片。然后,基于身份证发放数量、居民使用层次等各方面因素,决定选用非接触式芯片,从而避免了接触式芯片易被污染、磨损、击穿等不足。

专家介绍,新身份证的大小将类似于现行身份证,采用的是一种无污染、使用期限长的有机材料,材料中间夹着一个无法直接看到的特殊芯片。特殊芯片包含两部分信息:视读信息和机读信息。视读信息和现行身份证上的基本一致,包括公民的性别、年龄、出生年月、地址等一系列身份特征;机读信息除了包含视读信息外,有可能采用指纹或其他人体生物特征技术,更有效地识别个人身份。专家指出,新身份证一方面适应未来信息化的需要,可以直接与计算机沟通;另一方面,提高了防伪性能,不仅可有效防止伪造、变造,而且能防止制发过程中的内部违法行为。公安部将建立身份证数据库,全国联网。

需要明确的是,公安部门计划颁发的居民身份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IC卡。公安部有关专家介绍,由于身份证是我国居民惟一的法律证件,具有无法替代的严肃性。因此,第二代身份证使用的材料不可能与正在流通中的银行卡、电话IC卡相同,也不可能实现多功能的‘一卡通'。据了解,普通的IC卡使用PVC材料(聚氯乙烯),温差变化会使其变形,不能长期保存,生产、销毁时都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这根本无法满足身份证长期广泛使用的需要。

新一代居民身份证只要通过非接触式读卡,就能够一目了然地鉴别一个人的真实身份。专家称:“非接触IC技术(即卡不用插入机器,可在一定距离内读写)虽然已在国际公共交通收费系统等领域广泛使用,但应用于身份证,我国还是首次。”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⑽ 指南针的用途与历史。

司南的挂图和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

阅读全文

与企业历史培训的用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办春考培训学校 浏览:734
九江船员培训中心 浏览:5
台州绘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浏览:207
非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总结 浏览:419
东北舞蹈艺考培训机构 浏览:427
民营企业家培训班结业式 浏览:59
2017入党培训内容 浏览:828
顺德驾驶员培训中心 浏览:125
姜堰市三水培训中心网站 浏览:263
电动汽车维修培训视频 浏览:737
机关党务干部培训内容 浏览:423
企业培训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浏览:512
线上培训工作 浏览:303
泉州舞蹈培训招聘 浏览:709
礼仪培训三年计划书 浏览:926
税务学校培训个人总结 浏览:508
专业技术人才初聘培训小结 浏览:980
是实验室设备安全培训 浏览:54
北京砂锅米线培训学校 浏览:127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见建议 浏览: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