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讀書 活動總結怎麼寫
讀書活動總結
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綜合實踐能力,激發學生課外讀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促進學生的前面發展,切實貫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新課程理念,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指導學生讀書的工作中具體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建立保障機制
1、 固定閱讀時段,每天早讀10分鍾,每周設1課時閱讀課,在語文教師指導下進行,主要形式有自由閱讀、閱讀指導、閱讀交流、閱讀匯報等。
2、各年級認真研究課外閱讀指導的規律和方法。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研究的重點,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年齡階段的有益讀物,從讀書中獲得身心的愉悅感,從不斷提高的閱讀能力中獲得持久穩定的閱讀興趣。
3、努力創造適應學生閱讀要求的物質條件。學校積極充實學生讀物,規范學校圖書借閱的管理,充分利用、積極開發學校現有閱讀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閱讀環境。班級建立圖書角,集體購書和學生互相交流個人圖書,實現班級圖書資源共享;向學生推薦優秀書、報、刊,鼓勵學生積極購書讀書,指導學生進行網上閱讀。
4、學校利用閱報欄、黑板報、紅領巾廣播站等,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積極開展評選 「讀書之星」、舉辦「閱讀知識競賽」等活動,並將成績記入學生素質考察檔案;語文考試、考查增加能夠考查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題目,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和導向功能,調動學生和教師、家長的積極性。
二、營造閱讀氛圍
學校氛圍也是一種語言,是一種傳遞信息的獨特的交往形式,蘊含著巨大的潛在的教育意義。各班根據實情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落實三個「一」,即讀好一本書——師生攜手共讀一本書,讀完、讀懂;做好一件事——教師引領學生一同做,邊讀邊記;樹好一榜樣——樹立一個讀書好榜樣,實踐一種讀書精神。充分利用黑板報,適當布置些有關讀書的名言、方法等,渲染讀書的氣氛。
1、開放學校閱覽室:學校圖書室向學生提供豐富優質的藏書。學生可以按照規定的時間到圖書室借閱,或以班級為單位集體借閱,圖書也可開架借閱,供學生自由選擇,進行自主性閱讀。
2、設立班級圖書角:以學生捐贈為主,加上由學校統一給各班購置的圖書,每隔一大周同年級各班互相調換,每大周語文老師可以從學校圖書室為學生借閱新書,提高圖書的流通率。每班一櫥,並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更新、交換、補充,每個班相當於都有一個「小小圖書室」。
3、布置美化書香校園
學校加強校園閱讀氛圍的創設,精心布置美化校園,使校園也具有「書香氣」。在校園內開辟閱讀長廊、張貼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把學生浸潤在書香中。學校定期開展各類讀書競賽活動,如閱讀考級、讀書郎競賽等;舉行各類閱讀之星評比。各班根據「小學生課外閱讀推薦書目」中的書籍作為晨讀教材,通過開展「讀一讀,賽一賽,講一講」等方式,加強晨讀晨背,熟讀背誦加以積累,為學生的成長打好底色。上好每周兩節的閱讀課,以保證學生「會讀」。
三、抓好讀書活動
(1)上好閱讀課
充分用好早讀、午讀和閱讀課,在校本課程中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書,如何學會提問,如何學會圈點評注等,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效率。採用「教師、家長、學生」三方聯系的形式,形成大閱讀氛圍。
(2)做好讀書筆記
中、高年級學生讀書筆記,語文老師予以檢查、指導、評估,學校不定期開展讀書筆記評比活動。在教給學生讀書筆記方法(摘錄式、提問式、心得體會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3)抓好經典誦讀。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給子孫後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其中那些積淀著智慧的結晶、映射著理性光輝的經典著作,那些濃縮著豐富情感、蘊涵著優美意象的詩詞曲賦,就像燦爛的星河,熠熠生輝。這些古詩文經典,對於治學修身、陶冶性靈、引導價值判斷、提升審美品位以及培養語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是怎麼估價也不過分的。
(4)出好讀書小報
每個班級的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收集有關報刊小資料、格言和讀書的心得體會等,各班將學生的這些資料集中整理,分類編輯,學校要求學生每學期出兩期讀手抄報,學校定期評比展示。
(5)開展讀書活動
我校於10月份組織開展了「校園讀書月」活動。在讀書月活動中,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活動,如「詩文朗誦會」、「我和父母逛書市」徵文比賽、並評選出全校「讀書之星」十名給予表彰,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讀書活動之中。
(6) 引入競爭機制
根據學校的讀書活動進展情況,學校開展了評「書香班級」、「書香學生」等活動。我校把讀書活動列入班級評比考核方案,期終組織評比並頒獎,也激發了全體師生讀書的積極性。
通過開展開展讀書活動,在學生中形成了愛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氛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極大改善,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凈化,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風、班風、校風。
⑵ 班級讀書活動總結怎麼寫
讀書活動總結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綜合實踐能力,激發學生課外讀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促進學生的前面發展,切實貫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新課程理念,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指導學生讀書的工作中具體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建立保障機制1、 固定閱讀時段,每天早讀10分鍾,每周設1課時閱讀課,在語文教師指導下進行,主要形式有自由閱讀、閱讀指導、閱讀交流、閱讀匯報等.2、各年級認真研究課外閱讀指導的規律和方法.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研究的重點,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年齡階段的有益讀物,從讀書中獲得身心的愉悅感,從不斷提高的閱讀能力中獲得持久穩定的閱讀興趣.3、努力創造適應學生閱讀要求的物質條件.學校積極充實學生讀物,規范學校圖書借閱的管理,充分利用、積極開發學校現有閱讀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閱讀環境.班級建立圖書角,集體購書和學生互相交流個人圖書,實現班級圖書資源共享;向學生推薦優秀書、報、刊,鼓勵學生積極購書讀書,指導學生進行網上閱讀.4、學校利用閱報欄、黑板報、紅領巾廣播站等,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積極開展評選 「讀書之星」、舉辦「閱讀知識競賽」等活動,並將成績記入學生素質考察檔案;語文考試、考查增加能夠考查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題目,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和導向功能,調動學生和教師、家長的積極性.二、營造閱讀氛圍學校氛圍也是一種語言,是一種傳遞信息的獨特的交往形式,蘊含著巨大的潛在的教育意義.各班根據實情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落實三個「一」,即讀好一本書——師生攜手共讀一本書,讀完、讀懂;做好一件事——教師引領學生一同做,邊讀邊記;樹好一榜樣——樹立一個讀書好榜樣,實踐一種讀書精神.充分利用黑板報,適當布置些有關讀書的名言、方法等,渲染讀書的氣氛.1、開放學校閱覽室:學校圖書室向學生提供豐富優質的藏書.學生可以按照規定的時間到圖書室借閱,或以班級為單位集體借閱,圖書也可開架借閱,供學生自由選擇,進行自主性閱讀.2、設立班級圖書角:以學生捐贈為主,加上由學校統一給各班購置的圖書,每隔一大周同年級各班互相調換,每大周語文老師可以從學校圖書室為學生借閱新書,提高圖書的流通率.每班一櫥,並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更新、交換、補充,每個班相當於都有一個「小小圖書室」.3、布置美化書香校園學校加強校園閱讀氛圍的創設,精心布置美化校園,使校園也具有「書香氣」.在校園內開辟閱讀長廊、張貼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把學生浸潤在書香中.學校定期開展各類讀書競賽活動,如閱讀考級、讀書郎競賽等;舉行各類閱讀之星評比.各班根據「小學生課外閱讀推薦書目」中的書籍作為晨讀教材,通過開展「讀一讀,賽一賽,講一講」等方式,加強晨讀晨背,熟讀背誦加以積累,為學生的成長打好底色.上好每周兩節的閱讀課,以保證學生「會讀」.三、抓好讀書活動(1)上好閱讀課充分用好早讀、午讀和閱讀課,在校本課程中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書,如何學會提問,如何學會圈點評注等,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效率.採用「教師、家長、學生」三方聯系的形式,形成大閱讀氛圍.(2)做好讀書筆記中、高年級學生讀書筆記,語文老師予以檢查、指導、評估,學校不定期開展讀書筆記評比活動.在教給學生讀書筆記方法(摘錄式、提問式、心得體會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3)抓好經典誦讀.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給子孫後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其中那些積淀著智慧的結晶、映射著理性光輝的經典著作,那些濃縮著豐富情感、蘊涵著優美意象的詩詞曲賦,就像燦爛的星河,熠熠生輝.這些古詩文經典,對於治學修身、陶冶性靈、引導價值判斷、提升審美品位以及培養語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是怎麼估價也不過分的.(4)出好讀書小報每個班級的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收集有關報刊小資料、格言和讀書的心得體會等,各班將學生的這些資料集中整理,分類編輯,學校要求學生每學期出兩期讀手抄報,學校定期評比展示.(5)開展讀書活動我校於10月份組織開展了「校園讀書月」活動.在讀書月活動中,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活動,如「詩文朗誦會」、「我和父母逛書市」徵文比賽、並評選出全校「讀書之星」十名給予表彰,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讀書活動之中.(6) 引入競爭機制根據學校的讀書活動進展情況,學校開展了評「書香班級」、「書香學生」等活動.我校把讀書活動列入班級評比考核方案,期終組織評比並頒獎,也激發了全體師生讀書的積極性. 通過開展開展讀書活動,在學生中形成了愛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氛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極大改善,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凈化,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風、班風、校風.
⑶ 讀書心得體會總結5000,本學院的活動總結
學校讀書活動總結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積累語言,豐富知識,並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終生。為進一步推動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激發師生讀書熱情,活躍校園文化,樹立正氣,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我校一直堅持開展校園讀書活動。讓教師在讀書中提升自我,豐富內涵,指導工作;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讀書的樂趣,進一步提高了師生的思想覺悟和文化底蘊,營造清風縷縷滿園書香的氛圍。具體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組織領導,讀書活動有序開展
學校為提高辦學品質,打造「書香校園」,讓孩子們「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讓書香溢滿校園,讓心靈徜徉書海。學校自2013年9月成立了「晨誦、午讀、暮省」工作室。由教務主任鄭瓊老師負責。
晨誦怡情,午讀明理,暮省勵志。活動伊始,學校教導處、語文教研組共同商議,確定了讀書活動的指導思想,以及讀書活動的主要內容。對於讀書活動的開展,學校還制訂了關於讀書活動的相關計劃和措施,並由班主任負責具體落實。活動開展不久,全校便形成了齊抓共管,共創書香校園的良好氛圍。
二、教師以身作則,帶頭讀書
要想要學生愛讀書,老師就必須先愛讀書。因此,我校老師利用中午的時間和學生同讀,加強學習。本學期各教研組教師讀了學校的規定書目《解密高效課堂》《探究高效課堂密碼》,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並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交到各教研組,高效課堂讀書體會、感受累計達100餘篇。
三、營造閱讀氛圍
學校利用展板、班級園地、紅領巾廣播站等,營造了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積極開展評選 「書香家長」、舉辦「校園文化牆知識競賽」、「青年教師誦詩」比賽等活動;4月23日世界讀書日舉辦「家家書香」活動,5月1日勞動節舉行了「教師給學生贈詩」活動等,語文教師還充分利用好語文課堂主陣地,開展演講交流、古詩誦讀、課文故事演說、課本劇等。學生分別談到了開展活動以來閱讀的收獲,並向大家推薦怎樣選擇好書,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好書;怎樣合理利用課余時間,有序讀書;並介紹了自己在家庭中是怎樣帶動父母閱讀的實際行動。學生間互取所長,學到了更多讀書知識和方法,加深了愛書、用書的思想認識,同時又促進了同學間讀書競賽活動的自覺形成;開展徵文比賽,在指導學生大量閱讀的基礎上,認真組織了徵文比賽:如《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等。各項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豐富了校園生活,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1、開放學校閱覽室:學校圖書室向學生提供豐富優質的藏書。學生可以按照規定的時間到圖書室借閱,或以班級為單位集體借閱,教學樓一樓大廳圖書開架自閱,供學生自由選擇,進行自主性閱讀。
2、辦好班級圖書角:以學生自帶為主,畢業班捐贈為輔,加上由學校統一給各班借閱的圖書,並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更新、交換、補充,每個班都有一個「小小圖書角」。
3、布置美化書香校園 學校加強校園閱讀氛圍的創設,精心布置美化校園,使校園也具有「書香氣」。 從綠地到一石一草,從校園主體牆到走廊樓道,無不傳遞著大量的閱讀信息,傳承文化。學校定期開展各類讀書競賽活動,舉行各類閱讀之星評比。上好每天的晨誦、午讀,以保證學生「會讀」。辦好校刊,每月一期,發表教師和學生的優秀文章,鼓勵師生閱讀,體現閱讀成果。
四、藉助各種讀書活動,展示讀書成果
學校以讀書活動為載體,從學生、班級、學校三個層面設計開展各種生動有趣的活動,引導學生敲開語言的物質外殼,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從而形成激勵機制,推動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
1、個人活動:全校學生做好暮省、讀書筆記、寫讀後感等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自己的閱讀積累。
2、班級活動:在班內開展讀書筆記的評比、交流、展示活動;開展全班匯報閱讀成果展示活動;開展「班級讀書小博士」的評選。
3、全校活動:在學校內開展晨誦、午讀的評比、交流、展示活動;開展「學校書香班級」、「學校書香家庭」等的評選。
五、家校攜手,家長與孩子一同幸福在共讀時光
老師引導家長開展「親子共讀」,創建書香家庭活動。各年級組分年段向家長推薦親子共讀書目,家長每天同孩子一同讀書,互相交流閱讀體會,起到了身教勝於言教的效果。從而,不僅讓孩子的小手牽著家長的大手一同幸福在共讀時光,同時營造了「書香家庭」、「書香校園」、「書香社會」三位一體的讀書氛圍。
⑷ 大學校園活動總結怎麼寫
這是範文,供你參考:(不要抄襲哦)1939年11月17日,侵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國法西斯匪徒屠殺了布拉格大學9名學生和2位教授,其他各校的男女學生也遭到機槍掃射、毆辱和監禁。1946年,世界各國學生代表將每年的11月17日定為世界學生日,以激勵全世界學生共同為建設一個和平、民主、進步的世界而努力。今年的11月17日,我們將迎來第63屆國際大學生節。在這和平的新時代,民族振興的期盼,激勵了我們;自我奮進的豪情,支撐了我們。於是,我們意氣高昂地承載起星輝般璀璨的夢想,在尋夢的征程里迎風起舞,放歌長吟!!尋夢,早已不是一個人的歸宿;尋夢,早已不再是尋覓一家人的幸福;因為,我們有家國天下在胸,有黎民憂愁在腹;因為,我們有我們的責任,世界的未來屬於我們!我們的夢想不再僅僅是點燃火爆的激情,也不再僅僅是追逐閃靚的青春,我們的夢想在於向世界展示我們的風采,我們的實力,勇敢地向世人宣告我們的確有足夠的能力承擔起的重擔,並確實為之!我們自信,自敬,自強,自立,自主!十一月的心情如同天氣本身一樣豪爽,這次活動以「唱響紅歌,紅歌暢想」為主題,重溫紅歌,感受革命的艱辛與勝利,以形式多樣的活動為載體,引導同學們積極為社會作貢獻,為創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一、活動過程二、活動之一:「唱響紅歌,紅歌暢想」——初賽11月18日下午2:00開始,在教學區A129教室里熱鬧非凡,黑板上紅色的「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11.17國際大學生節唱響紅歌,紅歌暢想」幾個大字引人注目。一群朝氣蓬勃的大學生井然有序的或組織著或參加著初賽,。活動中,同學們特別積極主動,認真並充滿感情地唱起了一首首紅歌,台下的觀眾更是熱情洋溢。活動現場氣氛十分熱鬧……活動從下午2:00一直進行到4:00結束,經過評委的商議,最後確定了進入決賽的10位參賽選手,同學們和選手們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活動之二:「唱響紅歌,紅歌暢想」——決賽為了把紅歌精神在校園內傳播,樹立「不卑不亢,堅持不懈,勤奮刻苦」的思想,我們支部成員於11月20日晚上在清風苑三樓舉了決賽,讓我們的知識更加明亮。活動中,我們請來了輔導員蔣豪老師、院學生會副秘書長王淼及校十佳歌手第三名獲得者李冠作為決賽評委,對參賽選手做了詳細又深刻的評語及公平的打分。比賽過程中,選手都紛紛帶來經典紅歌,深情並茂地表演。中間的互動環節,同學們及選手們更是積極熱情,帶來了許多歡聲笑語。活動之三:總結活動-------活動總結與討論為了總結此次團日活動成果,分析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以便進一步完善,我們及時對活動效果、活動意義進行了總結,大家積極發言,勇敢批評,並分工合作將活動寫成文字總結以便支部存檔和上報組織。二、活動自我評估總體來說,我們這次以「唱響紅歌,紅歌暢想」為主題的團日活動,各個階段的活動都十分成功,成功的原因我們總結為以下幾點:1、准備較充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正是因為有了詳實的考慮、周全的計劃和充分的准備,這次活動才有了成功開展的前提。2、密切配合多方面的積極協助和努力,是活動得以完成的保證。如在活動中我們得到了輔導員老師的支持與參與,並且調動起全班同學參與進來,宣傳後,也得到其他班級其他院的同學的支持與她們的積極參與。3、分工具體安排合理在活動沒有開始之前,負責人就已經將材料、任務合理分配,同時也注意到宣傳組織及工作時間的協調。事後,同學們普遍反映良好。4、活動影響范圍大我們除了在班級內做好團日活動,同時將其擴展到全校。5、活動全面深入從初期活動內容的確定到聯系相關部門,宣傳組織同學進行分工,一直到工作的全面開展及高質量的完成,後期總結討論,充分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並且升華了理論,提高了同學們的思想認識。在成功的背後,我們也認真反省思考了我們的不足。1、場面有點混亂。活動雖然經過具體分工,詳實安排,但在實際過程中由於人數較多,場面有點混亂,個別成員沒有完成自己的分工。2、安排上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活動中個別成員不夠積極,對分配的任務不能及時保證質量的完成,這與管理和分工上的失誤有一定關系。3、宣傳力度不夠大。三、活動結果及意義1、活動雖然小,卻含義深遠,反響良好,充分體現了大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堅持黨的領導,發揚紅個精神,願意為祖國的將來奮斗的心願。2、這次活動慶祝了第63屆國際大學生節,展現當代大學生朝氣蓬勃,青春活力的形象,提高同學們對紅歌的理解與精神體會,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努力形成社會支持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良好局面,並且使我們大學生通過參加紅歌比賽,了解中國紅色革命歷史,增長才幹,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使團日活動這一社會實踐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3、這次活動緊緊圍繞「唱響紅歌,紅歌暢想」主題,在校內開展了一系列有實效性的活動,並進展順利,影響廣泛,取得了圓滿的成功,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4、這次活動也充分鍛煉和教育了我支部成員,在黨的十七大的大背景、大氛圍下使我支部的理論水平又提升了一個新的層次。5、這次活動我們以最小的費用高質量的完成了具有實踐意義的團日活動。四、活動經費結算(共計175元)1、活動攝影費(膠卷與沖洗)20元。2、活動舞檯布置材料40元。3、計劃書、總結書等列印費10元。4、獲獎選手獎品105元。五、附件團日活動日程安排1、10月27日—10月31日前期准備工作,包括聯系評委老師及同學,聯系參賽同學等,商定具體活動內容,活動時間。2、11月1日支部團日活動動員大會並討論分工安排。3、11月18日完成「唱響紅歌,紅歌暢想」初賽。4、11月20日完成「唱響紅歌,紅歌暢想」決賽。5、11月23日審核總結報告。活動過程具體分工1、活動策劃:錢彬瑾、王城科2、前期准備及動員:錢彬瑾、王曉青、勵璁、李靈霄3、活動過程攝影:蘇蕾、呂勛4、活動負責人:錢彬瑾、徐海強5、團日活動總結:錢彬瑾、陳春霞通過團日活動,同學們深刻體會了紅歌精神,展現了自我的才華,同時也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在整個活動所有在場的團員都能做到:興奮而不混亂、熱烈而不瘋狂;在表演時又做到:謹慎而不拘束、搞笑而不俗氣。這次團日活動讓每位團員增加了對彼此的了解,在心靈上得到一次溝通,情感上得到一次飛躍,靈魂上得到一次升華。願中國共青團的明天更燦爛耀眼!六、活得精彩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