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孩子需要上輔導班嗎
觀點1: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想輸在起跑線上,再加上現在競爭普遍很大,所以大家都想在外面多充充電。
觀點2: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給孩子上補習班,想讓孩子考上好大學,看著別的孩子都上補習班,很多家長都會選擇隨大流!有時候也是一種攀比心理!
觀點3:班級里上課,一些基礎差的、學習不專心的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學好,課後補補趕上大部隊!
觀點4:求個心安!家長認為該花的錢就要花,盡到自己的責任,如果還學不好就是孩子的事情了。
觀點5:因為現在課堂上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考試考的范圍越來越大,涉及課本以外的內容,如果不在課外補課的話,根本就追趕不上。
觀點6:家長不知道假期里把孩子放哪裡,報補習班有一個安全的地方,還能學習知識!
圖片來自網路
反對方:
觀點1:不贊成孩子去很多的補習班,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學習的難度不高,為了學習這些知識去上補習班,完全沒有必要!
觀點2:小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讓孩子了解學習是自己的事,去補習班的被動式教學不適合小學生。
觀點3:想學習的孩子不上補習班也能認真學習,不想學習的孩子在哪裡都學不著!
圖片來自網路
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一位小學老師舉了個實際的例子:「剛入學的時候,孩子們的水平都差不多,但是經過一年級的學習,他們已經發生了變化!」孩子們已經發生了分級:
第一級:班裡的佼佼者,考試成績大都95分到滿分之間。
第二級:大部分的孩子,能跟上進度,大多在90分到95分。
第三級:學習比較費力,知識點需要老師反復講解才能消化,大多在80分到90分之間。
第四級:極個別的孩子,水平在60分上下。比如數學計算能力特別差,只會數手指頭。後來講到「湊十法」「破十法」,根本無法理解,最後期末考試導致卷子都沒有做完,結果不及格!
圖片來自網路
這位小學老師認為:「最後這類的孩子,假期必須補課,不然升學後完全無法跟上進度!」
所以,是否上補習班要根據孩子們實際的學習狀況。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成績優秀,真的沒有必要上補習班。如果是最後這一類孩子,一定需要上補習班,不然會影響來年的學習進度。
圖片來自網路
那麼怎麼補課呢?再舉個實際的例子!
兩個孩子,都是需要補習的孩子,但是二年級結束,其中一個孩子成績上升的很快,另外一個孩子原地踏步,甚至比之前還差!為什麼呢?
第一個孩子:孩子的家長經常和老師交流,並且經常詢問孩子的學習狀況,回家後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從0基礎開始補習數學。老師也在班裡經常表揚這位同學,讓這位同學有了自信心,於是有了很大的進步!
第二個孩子:家長沒有耐心,在家教了幾天後,說教不了,就送去補習班了。上了補習班以後,孩子的作業倒是做得又快又好了,家長很高興。老師說可是在課堂上做題目仍然沒有進步,還是速度慢並且經常出錯。家長不以為然,果然二年級結束,孩子的成績一點都沒有進步!為什麼呢?孩子後來告訴老師,補習班的老師並不教他如何解題,而是直接告訴他答案,因為必須在家長來接他之前,讓他把作業都完成!這樣當然是沒有進步的。
圖片來自網路
所以,是否上補習班,還要根據家長的實際狀況。如果家長有時間有耐心,還是要自己給孩子補習,如果實在沒有時間,那麼就要找好的有資質的補習班,並且自己還是要抽查孩子實際的學習情況。不然浪費錢,也浪費了孩子的時間,還養成了讓別人幫忙檢查作業的壞習慣,等孩子升上高年級了,再來糾正學習習慣也來不及了!真好看。
B. 現在學什麼專業有前途
學自己感興趣的最好,優勢都是相對的,即便有人能講出四年後依舊有優勢的專業,那麼十年後呢?
你不可能工作幾年就徹底轉行吧?但是,能被機器和人工智慧替代的專業一定不能選。
而那些失敗者,則是成天迷茫困惑、渾渾噩噩過日子,並且還在不斷抱怨這個社會不給他們機會。
最後總結一下,要學的專業一定是你本人感興趣並且能能利用到你自身優勢,因為專業學好了,最終是為了更好的就業,即便這個專業非常有優勢,但你一點興趣都沒有,你長期就業下來,自己也會非常痛苦!
C. 求一篇關於美術培訓方面心得的文章
這個暑來假開始了,但是暑假好像又自沒有開始一樣,因為我們還要正常的進行上班學習「暑期培訓活動」。我們美術也不例外,最近幾年素質教育抓的緊,我們美術也成了眾人關注的一個熱點了。說實話,「培訓」真是不情願啊,誰都會利用暑假來安排上自己的一些事情來干,我也不例外,可是這個暑假時間就少得可憐,我只有來麻煩自己的父母來照顧孩子了。 培訓的前兩天我是在學校進行的,我們都很認真的准備著到縣里發言情況。到了第三天,聽了周局長的講話後,我又忽然覺醒一般,自己該充充電了。工作五年了,自己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並沒有真正為了這份事業了工作呀。 參考: http://www.027wk.com/public/about.php?part=faq&id=47
D. 為了考上清華大學,你做過哪些努力
俗話說的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耕耘並非埋頭苦幹,蠻干,而是有計劃的練習與學習,自我反思缺少什麼,就補充什麼。
世上沒有絕對的天才,只有聰明人背後無限的努力。雖然最後,成績出來時,一切就猶如我們常聽見的"刷刷題,考試不難的!!"諸如此類的話語,但這背後無非都藏著努力奮斗的千言萬語。
E. 課程顧問話術心得:家長對藝術教育不關心怎麼辦
美術藝術行業課程顧問話術心得:家長對藝術教育不關心怎麼辦對於非傳統科目的教育培訓機構來說,在市場推廣與家長溝通的環節過程當中,最難突破的點自然就是很多家長對非傳統科目的輕視。往往認為學校不考的科目,孩子就沒必要花錢去學。這也是當前很多欠發達地區的家長普遍認識。
那麼對於課程顧問來說,面對家長的冷漠,我們應當怎樣向家長解釋,並闡述孩子學習美術類課程對孩子成長帶來的優勢呢?我們只有提出我們的賣點並刺激家長的痛點,才能使家長改變傳統的刻板觀念。
下面,我就和各位老師分享一篇孩子針對藝術類課程學習的意義,希望能夠給從事藝術教育行業的咨詢老師們帶來一些啟發。
美術藝術行業課程顧問話術心得:參與藝術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好處
成功教育網
記憶能力的提高
也許看到孩子毫無「藝術感」可言的繪畫,大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信手塗鴉」,這無可厚非,如果小孩的繪畫完全符合大人門的審美觀點,那樣就說不上「想像」了,如蘋果,因為「模仿」的蘋果算不上真正的再創造。但是這並不表示孩子的繪畫作品是沒意義的,只是在我們成人思維里缺少對孩子作品的理解成分。在他們看來,一個小圈圈就是一片雲朵、一個人物形象,幾個粗細不均的線條就是一棟房子、幾棵樹,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古人最早用的甲骨文就像是小孩的「無意識記憶」!
孩子們將自己在感受外物時儲存在腦海里的記憶翻找出來,然後以「稚嫩」「天真」的方式抽象地表達出來。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們在5歲以前的創作性是最高的,幾乎能等同於繪畫大師。他們的繪畫內容並不是虛無的,是對現實的一種記憶恢復,只是表現方式不是我們成人慣有的接受方式而已。
觀察能力的提高
當您的孩子樂滋滋地指著自己畫中的「小古怪」說這是超級~,那是無敵~時,不要用滿帶不信任的眼神打擊他。雖然畫面有些混亂、形狀有些離譜,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常見而不屑一顧的事物,是以怎樣的角色或姿態出現在他感知的世界裡呢?
其實這就是孩子觀察能力的表現,不受固定格局限制的他們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經無法注意到的細節,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時候比大人的還敏感細膩呢。
想像能力的提高
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看懂孩子畫的是什麼呢?
因為我們跟孩子的想像力、認識能力有差別。成人都喜歡規矩、真實的東西,而孩子的世界裡充滿了童話般的爛漫,花兒會唱歌,太陽長鬍子,小兔子拿著氣球,電視機長著兩只手……這正是想像力的最好表現。
同時,對色彩的運用更能顯出孩子們大膽的想像力,他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意願隨意塗抹顏色,紅色的小人兒、綠色的房子、藍色的小貓……不過不要用「離譜」去理解他們看到的世界,因為在他們眼裡,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
情緒的及時宣洩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指出:「畫1小時畫獲得的東西,比看9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心理學家有時候治療病人的時候要先讓病人畫幅畫的原因。在兒童心理學里也有這一項,通過對孩子的繪畫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緒、心理疾病根源。
孩子有著天性的童趣和強烈的表現欲,他們的喜怒哀樂躍然紙上。在他們還不能用豐富的語言來表達內心世界時候,通過手腦結合的方式——繪畫便產生了。也就是說,其實每一幅畫都是孩子真實內心思想的寫照,是孩子情緒的外在表現。告訴您一個小秘密:如果孩子的塗鴉中線條生硬、混雜、重疊,顏色暗淡,這些說明此刻他或許正有不良情緒。相反,如果孩子的塗鴉線條柔和、豐富,顏色明快,則表示孩子的情緒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錯。
繪畫使左右大腦一起「開工」
在日常生活中,動手能力主要開發的是人的左半腦,思考畫什麼,怎麼畫,以及對手部運動的控制,這些都會促進左腦的智力開發。
在繪畫的時候,孩子無意間培養了對顏色、形狀、空間位置的判斷認知能力,這些對右腦智力的開發很有益處。
所以說,繪畫可以同時活動左右大腦。在不斷繪畫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不斷打破原有的思維和定式。當接受到外界的新鮮事物時,靈感一觸即發,左右大腦同時「開工」。
繪畫過程鍛煉孩子的種種能力
從簡單塗鴉開始,孩子就在不斷創新,從最開始運動軌跡的線條到有意義的形狀,再到顏色,再到內容,創造力可以無限發揮。
從大量的兒童繪畫作品和兒童繪畫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孩子繪畫是一種加強記憶力,促進孩子觀察力,培養孩子想像力的過程。它是由微妙精細的觀察能力、形象的思維能力、高效的記憶力、創造的想像力,再加上手的協調運動和豐富的表達能力組成的。這些能力可是補品不能輕易辦到的啊!
繪畫是一種表情達意的形式繪畫也是一種藝術,它跟音樂、舞蹈一樣富有魅力,可以說是人類表情達意的一種形式。無論是孩子的還是成人的繪畫作品,都附帶了個人感情因素在裡面。要知道,沒有感情的作品是僵硬死板,無生命力的。所以,要想您的孩子從小具有藝術細胞,不妨讓他試試!當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