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朋輩心理輔導員是什麼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已達到了尾聲。在這培訓期間,162名新生朋輩心理輔導員、149名助班學長收獲了多方面的成長,在團體輔導策劃、談話心理與談話技巧等方面都有所提升,讓我們一起重溫一下這干貨滿滿的培訓日常吧。
8月30日上午,全體成員和老師們線上齊聚舉行開班儀式,朋輩心理輔導員們一一亮相,表達了自己作為朋輩的期許和願景。
(助人自助的成長之路的授課內容)
當日下午,心理健康教育與發展中心副主任劉葵結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為學員們帶來了一場干貨滿滿的「助人自助的成長之路——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角色和任務」主題講座,系統介紹了朋輩心理輔導員們的角色和任務。
(全國高校百佳心理委員交流座談會)
晚六點半,我校三位全國高校百佳優秀心理委員——代寶靚、張晨露、張益康,與朋輩們分享了自己作為心理委員的心得感悟,以期朋輩們能夠收獲得一些啟發,更好地開展之後的工作。
(團體輔導理論與實務)
作為朋輩心理輔導員,應當如何開展一場精彩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呢?別急,曹瑋老師為你支招。8月31日,曹老師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將什麼是團體、團體心理輔導的優勢、如何策劃等團體輔導理論與實務的知識娓娓道來。
8月31日,張英萍老師用「講練結合」的授課方式給大家帶來兩堂「談心談話技巧」主題課程。通過觀摩視頻、點評案例,再輔以張英萍老師細致的講解,新生助班們明白了每個技巧的內涵與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9月1日下午14點,阮敏爾老師給新生助班們帶來「助人自助的成長之路——新生助班的角色與任務」主題講座。阮老師一開始先邀請同學們談談自己對助班身份的理解,基於此,阮老師做了詳盡的補充,一點點完善了同學們對新生助班角色與任務的認知。
除去開展團體輔導、增進新生班級的交流與溝通,在金華市第二醫院黃恩主任醫師和學校楊雪龍老師的耐心講解下,朋輩們學習了包括抑鬱症、雙相障礙等在內的大學生常見心理障礙的識別和干預。相信經過課程的學習,朋輩們已經建立了對心理障礙的正確認識,並能夠在同學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幫助。
為確保朋輩輔導員的工作順利進行,9月1日,心理中心的高建偉老師圍繞常見的談心談話技巧對朋輩們進行培訓,以生動活潑的例子,向大家講解了積極關注、傾聽、具體化、簡述語義、共情、自我表露等多種技巧的內涵及其應用。
B. 朋輩心理輔導有哪些基本要素和工作技巧
文檔介紹:朋輩心理輔導技巧 ;主要內容;相關數據(一);相關數據(二);一、朋輩心理輔導;朋輩心理輔導之實質;1. 具備「五心」 ;;尊重;1. 尊重即維護當事人的價值和尊嚴;【實例分析】;【實例分析】;尊重;2. 真誠即內心的自然流露,不是靠技巧獲得;【實例分析】;【注意事項】;【注意事項】;【注意事項】;尊重;3. 共情即同感、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同理心等;【實例分析】; 心理保健員1:不用擔心啦,你這么聰明,一定會學好的。 心理保健員2:你一定是沒用功,所以成績才會這么差。 1、2否認當事人的情緒和想法,忽視當事人的感情,這種沒有同感的否定式回應,想當然的回應對輔導的進展沒有任何幫助。 ; 心理保健員3:這次沒考好,以後用功一點就行了。 心理保健員4:這次數學考試成績很糟糕不等於以後學不好數學,你不懂要多問老師啦。 3、4隻是提供建議和解決問題,屬於解答式回應,對輔導對象沒有什麼實際效果。 ; 心理保健員5:聽得出,這次沒考好讓你感到很失敗。你的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數學考不好令你覺得很難過,你希望能找到方法使你的成績更好,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應該用哪些方法來解決你的問題。 5才是共情式回應,反映了當事人目前的情緒和想法,當事人也會針對朋輩輔導員的反應表示贊同或反對。這是一種引導式回應,它不但使朋輩輔導員可以了解當事人,而且加深了當事人對自己的了解,也有助於良好的輔導氣氛和關系的建立。;如何熟練地使用共情技巧呢?; (2)當朋輩輔導員不太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確、是否達到了同感時,可使用嘗試性、探索性的語氣來表達,請當事人檢驗並作出修正。如: 朋輩心理保健員:聽你的話,你好像對你的班主任很反感,但又敢怒不敢言,是不是這樣? 當事人:噢!不是這樣的,我對他的印象並不那樣壞。 朋輩心理保健員:噢,對不起,我可能聽錯了,但由於這一點很重要,我希望你能舉些例子,好讓我更清楚你對班
C. 大學新生輔導員開學對新生要講什麼
新生輔導來員是比授自課老師更親近學生的了!我個人認為吧,你不要把自己搞得太嚴肅了,說些關乎平時新生要注意的,生活,學習問題還有就是要好好的和他們溝通,生活中讓他們感覺溫暖,你是過來人,把你上大一不懂的告訴他們(*^__^*) 嘻嘻……,小女子就說這些了
D. 怎樣做好做朋輩心理輔導員
人生經驗與心理輔導類書籍,都需要,而且,站在一個中立的立場,不可過左,不可過右,就是與傾訴者保持一定的感情距離,讓她(他)信任你卻不能依賴你。//
經驗是非常重要的,悟性、天賦、智慧。。。。。
E. 輔導員職業能力培訓中,應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一、准確把握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所謂角色定位,是指與人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和行為模式。
對於任何一種職業來說,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取決於該職業的角色定位。
高校輔導員職業定位準確,對輔導員搞好千頭萬緒、忙碌繁雜的日常工作具有引導作用,對輔導員完善知識結構具有促進作用,對輔導員走上職業化、專業化發展道路具有鮮明的指導意義,是輔導員找到組織歸屬感、事業成就感的關鍵性因素。
准確把握輔導員的定位,首先要辯證地處理好人生導師與知心朋友之間的關系。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和《標准》明確指出,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之間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作為教師,輔導員應具備廣博的知識,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作為知心朋友,輔導員應維持雙方認可認知模式下的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相互聯系,並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自覺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的角色是相互聯系的:一是二者都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橋梁,都是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目的而服務的;二是二者之間相互促進,人生導師功能的有效發揮,需要知心朋友的愛心作保證。知心朋友作用的發揮,需要藉助於人生導師的身份加強教育效果。但二者的側重點又有所不同:人生導師側重於教師的導向功能、傳承功能、約束功能,具有穩定性、權威性和約束性。知心朋友則更側重於教育雙方的平等性、包容性和對話性。輔導員要清醒地認識到教師與朋友之間的共性與區別,把握好亦師亦友的關系,切實把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落到實處。
F. 你認為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在大學里存在的意義有哪些
大學如果是進行心理輔導的話,可以直接聯系學校的心理協會或者學校的輔導員,學校心理輔導員的主要職責就是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的人格,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困難,這個在學校是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G. 2,什麼是朋輩心理輔導,大學生如何有效的開展朋輩心理輔導
(1)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改變的。大學生應該有能力解決一般性的問題。(2)一個回人答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發展越好,越有能力幫助別人解決問題。(3)朋輩心理輔導是有效的輔導方法,通過朋輩心理輔導,用自己的資源去幫助同學和別人。(4)通過朋輩心理輔導的示範和群體活動,能夠在校園里建立一種人文關懷和同輩支持的行為和氛圍。 (1)渴望成為身心健全適應環境,追求自我實現的人。(2)真誠渴望自己能幫助別人。(3)有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4)有能力處理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種事件。(5)有能力創造一種良好的群體氣氛。(6)有良好的敏覺力和同理心。(7)能在心理訓練和督導中成長。 (1)要有「五心」即愛心、熱心、耐心、細心、同理心。(2)做到「五認」即認知、認真、認同、認可、認識自己。(3)對人負責、不作價值判斷、不指責、不批評、一視同仁。(4)投入助人、聆聽、共情、關愛心靈、關心生存、觸撫心情(5)掌握基本輔導技巧。
H. 什麼是朋輩輔導員
顧名思義,朋就是朋友;輩就是同輩.「朋輩輔導員」就是指與同學這一群體處於同一等級、同一「輩分」的熱心於所從事的工作並經過專業培訓,在同學中從事咨詢等工作的學生,即peer counsellor 。 如:朋輩心理輔導員就是熱心於心理健康工作並經過心理培訓,在同學中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學生。
近年來,受學業繁重、家庭生活困難、就業難度加大等多種因素影響,大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明顯增高。有不少學生會出現人際交往、感情生活、理想與現實、學業壓力等方面心理問題,有的甚至發展為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有關大學教育工作人員表示:「一個大學有4萬多學生甚至更多,僅靠幾百名輔導員遠遠不夠,教師和輔導員難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而學生同齡人之間的溝通往往比師生間更容易和有效。『朋輩輔導員』就生活在學生們中間,能第一時間發現同學的心理問題,開展心理輔導。這是各個大學嘗試探索『朋輩輔導員』制度的初衷。」
近來各高校在校內嘗試「朋輩輔導員」制度,精心選聘了眾多優秀學生擔任學生輔導員。據了解,擔任「朋輩輔導員」的都是從各個學院的各個年級選出的有熱情、有能力、在同學中具有威信及親和力的學生。此外,一些大學還專門邀請一些心理學專業的博士、碩士研究生為「朋輩輔導員」做心理學培訓,以便他們掌握一些心理輔導的基本知識和技巧。這些學生輔導員的主要職責是和同齡人對話,幫助同學解決學習、心理和生活等多方面問題,彼此促進,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