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觸電急救培訓知識
http://ke..com/view/55744.htm
B. 班級觸電急救心得體會200字
一位農民抄伯伯打開了電風扇,電風扇已經破舊不堪,開關似乎都快掉下來了,看著我們都替他揪心,萬一漏電怎麼辦呀,怕什麼來什麼,當農民伯伯休息完,伸手去關開關的時候,被電到了,頓時失去了意識。看到這兒,我不禁想起我小時候,調皮,老是喜歡把插頭插到插座裡面,偶爾冒出的火花還讓我覺得新奇。現在想想,真是一身冷汗呀。電影繼續播放著,那些似曾相識的情景,那些觸目驚心的身影,都讓我們膽戰心驚。原來,我們曾經離死神那麼接近。
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真的遇到這些情節怎麼辦呢,束手無措嗎?當然不是,後面的電影就向我們介紹了當我們遇到此類情況時該如何急救,大概一個原則,首先掐斷電源,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然後撥打急救電話120,在等待救護車的同時,我們可以採取一些心臟復甦急救,我們小孩子當然最能做的就是去呼叫大人幫忙。在一片感嘆中,我們結束了這場電影。
回到教室,電影里的一幕幕還在我的腦中重演,這些看似遙遠卻很真實的事件經常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事故一旦發生,造成的傷害不可估計。我們小學生及時了解這些知識,在以後的生活中,就不會面臨手足無措的狀態,當然,遠離危險,珍惜生命這才是最重要的。
C. 觸電急救的重要性
若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均未停止,此時應將觸電者躺平就地,安靜休息,不要讓觸電者走動,以減輕心臟負擔,並應嚴密觀察呼吸和心跳的變化。
若觸電者心跳停止、呼吸尚存,則應對觸電者做胸外按壓。若觸電者呼吸停止、心跳尚存,則應對觸電者做人工呼吸。若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應立即按心肺復甦方法進行搶救。
(3)觸電急救培訓後個人總結擴展閱讀:
人觸電後,電流可能直接流過人體的內部器官,導致心臟、呼吸和中樞神經系統機能紊亂,形成電擊;或者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和機械效應對人體的表面造成電傷。
無論是電擊還是電傷,都會帶來嚴重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觸電的現場急救方法已是大家必須熟練掌握的急救技術。
D. 觸電急救知識
當發現有人觸電後應立即切斷電源和進行診斷與急救。
E. 觸電人所有外傷都應該在觸電急救之後處理。 答案:錯誤; 願因,應該是怎麼樣
應該第一時間首先讓事主脫離電源,恢復自主心跳呼吸,然後再處理傷口(如有大出血應專同時進行處理)屬。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工地施工現場高空墜物造成嚴重外傷,導致大血管破裂出血,再如高壓線斷裂墜落可造成嚴重外傷,甚而截斷肢體的情況下,此時應同時進行外傷急救和心肺復甦。因為如果不立即進行外傷處理,不能保證足夠的血容量的話,即使心臟開始跳動,也會因為血容量不足而立即進入低血容量性休克狀態,從而使得急救更為難上加難。不僅如此,在某些具體情況下,還可能必須把外傷處理放在觸電急救之後,才能保證觸電急救取得預期效果。
F. 觸電急救知識有哪些
發現有人觸電應立即搶救。搶救的要點,首先應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脫離電源時需防止觸電者摔傷;然後根據觸電情況實施緊急救護。
觸電者呼吸停止,心臟不跳動,如果沒有其他致命的外傷,只能認為是假死,必須立即進行搶救,爭取時間是關鍵,在醫生到達之前或在送往醫院的過程中,不允許間斷救護。搶救時以人工呼吸法和心臟按摩法為主。
(1)人工呼吸法
觸電人呼吸停止後,人體停止了氧氣供應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嚴重地影響到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因此,必須迅速地進行人工呼吸,強迫進行氣體交換,從而使觸電人能夠恢復自主地呼吸。一般情況下,及時地進行人工呼吸,大多數的觸電人都能夠得救。所以,救護者一定要發揚人道主義的精神,不分男女老少,堅持對觸電人施行連續的人工呼吸,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現場急救時,常用口對口吹氣法進行人工呼吸,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收效快,具體做法是:先是讓觸電人臉朝上仰卧,頭部盡量後仰,救護人一手捏緊觸電人的鼻子,另一隻手掰開觸電人的嘴,救護人緊貼觸電人的嘴吹氣(圖8-4)。也可以隔一層紗布或手帕進行吹氣,吹氣時用力的大小要根據觸電人的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每次吹氣要以觸電人的胸部微微鼓起為宜,吹氣後迅速地將嘴移開,放鬆觸電人的鼻孔,使嘴張開,或用手拉開其下嘴唇,使空氣排(呼)出(圖8-5)。吹氣的速度應均勻,一般以每5s重復一次。觸電人如已開始自主呼吸後,還應繼續觀察呼吸是否會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應再繼續進行人工呼吸。但這時人工呼吸要與觸電人微弱的自主呼吸相一致。
圖8-4人工呼吸吹氣示意圖
圖8-5人工呼吸呼氣示意圖(2)心臟按摩法
觸電人如果心臟停止跳動,直觀地來講,就是摸不到脈搏。這時人體內臟血管缺血、缺氧而喪失正常功能,造成死亡。如果搶救及時、正確,還有可能使心臟恢復自主跳動。對心臟停止跳動的觸電者,通常採用人工胸外擠壓法,其目的是強迫心臟恢復自主跳動。具體操作步驟是:
①迅速將病人置於仰卧位,平放於地面或硬板上,解開衣領,頭後仰使氣道開放。搶救者跪(或站)在病人左側,先向病人口對口吹幾口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並得到氧氣。
②用手握拳猛擊病人心前區1~2下,拳擊可產生微量電流,使心臟恢復跳動。
③按壓部位為胸骨中段1/3與下段1/3交界處。
④以左手掌根部緊貼按壓區,右手掌根重疊放在左手背上,使全部手指脫離胸壁。
⑤搶救者雙臂應伸直,雙肩在病人胸部正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按壓要平穩,有規律,不能間斷,不能沖擊猛壓,下壓與放鬆的時間大致相等。
⑥按壓次數:成人每分鍾80~100次;兒童每分鍾100次;嬰兒每分鍾120次。
⑦按壓深度:成人胸骨下陷4~5厘米,兒童3厘米,嬰兒2厘米。
⑧對兒童心臟按壓只需用一隻手掌緊貼按壓區;嬰兒只用中指與食指在按壓區加壓就行了,位置要高一點,靠近乳頭連線中點上方一指。
⑨在進行胸外按壓的同時,要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只有一人搶救時,可先口對口吹氣2次,然後立即進行心臟按壓15次,再吹氣2次,再按壓15次;如果有兩人搶救,則一人先吹氣1次,另一人按壓心臟5次,接著吹氣1次,再按壓5次,如此反復進行,直至有醫務人員趕到現場。
⑩心臟按壓用的力不能過猛,以防肋骨骨折或其他內臟損傷。若發現病人臉色轉紅潤,呼吸心跳恢復,能摸到脈搏跳動,瞳孔回縮正常,搶救就算成功了。因此,搶救中應密切注意觀察觸電人呼吸、脈搏和瞳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