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南民大藏文培訓的心得體會
現代化建設的步伐,牽動著藏區廣大農牧民文化生活的脈搏,聽廣播、看電視,尤其是一些現代音像、通訊器材的使用,使得學習漢語文已經成為藏族地區的一個最為突出的現象之一,而進藏工作學習人員如不學好藏話,鬧笑話是小事,出了格犯了政策錯誤就成了大事。
很早以前,由於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生活差異等多種原因,能進藏的人不多,進藏的也多是派駐西藏的官員或者經商做生意的人士,他們大都帶著各自濃重的地方口音。再往後,來的人多了,人們帶著各自的鄉音到藏區工作。最初,就連漢族本身互相交流都很難,就別說藏族老百姓了,更是不知所雲。
到西藏工作的人們,剛開始學習和應用藏話時,通常是「漢話藏話加比劃」,南腔北調鬧笑話。西藏和平解放之初的五六十年代,政府要求進藏工作人員樹立「長期建藏,邊疆為家」的思想,並要學習藏語文,為此還成立了藏幹校,專門培訓進藏工作人員的藏語文速成;同時選派一批批的藏族青年到內地學習漢語文。可見任何交流,都是語言相通為先。一時間掀起了互學語言熱,許多人的學習精神傳為佳話,也有因學語言不準確而鬧笑話,甚至誤會的。
藏語文歷史悠久,千百年來它已經相當成熟了,有自己的一套嚴格的語法規則。就拿拉薩話舉例,它以談話對象的不同身份而使用不同的詞彙,分敬語、非敬語(包括一般語、粗俗語)。而自稱,無論藏漢語言,尤其是現代語中不用敬語。漢語的動詞不因人稱而異,藏語對不同身份的人,必須使用不同的動詞。
我們在澎波農場工作的時候,有一次隊里的翻譯講了個笑話,說某個領導在大會開始時自己先講了兩句藏話開場白,本是為檢驗自己學藏語的水平,結果話一出口,全場鬨堂大笑,他自己莫名其妙。他是這樣說的「額阿朗誦達誦達,切朗年達年達」即「我說說,你聽聽」的直譯。在漢語這說法無可不可,那為什麼令在座所有人笑得差點掀翻了屋頂呢?當時我們的藏語水平也是一般,所以沒覺得好笑。翻譯大姐告訴說,錯在他用敬語說自己,自稱「額阿」(我),不該是「額阿朗」(第一人稱尊稱),而「誦達」(說)是非第一人稱用動詞,而且是敬語,就別說其它語言、語音、語調的准確性了。聽她講解後,我也差點噴飯,想著學語言不僅要大膽,還應謹慎,私下裡還好說,大會上亂放炮,鬧笑話還好說,出了政策的格就糟了。
什麼事都是受過刺激能記得更清,能引出人的「為什麼」。我們學藏話時純粹是由於工作和生活需要,而且語言環境非常之好,周圍沒有幾個會說漢語的。由於先是聽得懂再學著說,所以開始倒沒出什麼大笑話。由於初學純粹是模仿,弄不清時態、主賓格、語序等,就學出錯了。一次一位阿加拉(對已婚成年女性的尊稱),問我「上哪兒去了」,我回答說「汝卡了沁松」(去隊部了)。漢語沒錯,但阿加拉抿嘴直笑,幸虧我倆熟悉,厚著臉皮追問她哪兒出錯了。她說「沁松」(去了)是你說人家(第三者),不能用於自己。當詢問別人去哪裡了時,你才可以用「沁松」。一時間我還真迷糊了,也才知道藏語還有這許多說法!隨著後來模仿語言學習的深入,藏語水平的提高,我終於明白了藏語動詞比漢語還復雜,要掌握准確不下工夫不行,一味模仿也不行,要琢磨明白才是真正懂了,才能運用自如。
二《血對西藏說》的節選
綿羊「魯」,山羊「熱」,黃牛「朗果」氂牛「亞」。犏牛叫「昨」騾子「扯」,毛驢「朋古」馬叫「達」。狗叫「其」,貓「希米」,豬叫「帕巴」魚叫「涅」。「恰破」「恰母」公母雞,生下雞蛋叫「貢阿」。青稞酒叫「槍」,白酒叫「阿拉」。麥餅叫「帕勒」,香煙叫「塔瑪」。「帕勒崗波」是餅干,吸的鼻煙叫「納它」。「其日」就是水果糖,各種紅糖叫「普讓」,「切馬嘎熱」白砂糖,冰糖叫做「謝嘎拉」。每天吃的三餐飯,名字都是叫「卡拉」。總起來,一句話,一切食物叫「薩亞」。
天叫「囊木」地叫「薩」,天上星星叫「嘎瑪」。河水叫「曲」火叫「梅」,太陽「尼瑪」月「達瓦」。
山峰叫做「曰」,山中叫做「拉」。壩子叫做「湯」,森林叫「薪納」。
鹽巴「擦」,酥油「麻」,茶水茶葉都叫「恰」。奶渣「曲熱」酸奶「學」,一切奶子叫「俄瑪」。面叫「出細」米叫「折」,糌粑還是叫「糌粑」。蘿卜萵筍和白菜,就和漢語不差啥。各種肉,都叫「夏」,柴禾「每薪」草叫「雜」。
軍人士兵叫「瑪米」,商人老闆叫「蔥巴」。學生叫做「洛扎娃」,學校學堂叫「洛扎」。老師教員叫「格更」,尊稱老師叫「更拉」。女人、妻子叫「傑曼」,男人,丈夫叫「確卡」。叔伯「阿庫」舅「阿香」,爹是「帕」來娘是「媽」,姐姐,大姐叫「阿價」,哥哥,老兄叫「覺拉」。妹妹、弟弟叫「我瑪」,親戚總稱是「本家」。
此乃18陸軍一名軍官為推廣藏語而編寫的。沒有基礎發音部分,僅供臨陣磨槍使用。
2. 跪求西南大學的在職研究生學習,怎麼個學習法嘞,有木有熟人可以推薦一哈也,感謝感謝。
現在在職學習很多都是周末上課的,個人感覺蠻方便,現在很多時候周末內休息也沒有很多安排,我容就是在文化宮那點報名學習西大MBA,很榮幸的俺聽到過幾次西南大學鄭老師的課,那個巴適喲,灰常不錯啊,大師就是大師,推薦大家有機會去聽哈,大學的課堂就應該師這樣的!!!
3. 培訓後的個人總結怎麼寫
其完成本職工作所必需的正確思維認知、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基於認知心理學理論可知,職場正確認知(內部心理過程的輸出)的傳遞效果才是決定培訓效果好壞的根本,而通常通過某一階段之後應對其作出相應的學習收獲培訓總結。
【篇二:培訓完的總結怎麼寫】
> > > > 企業員工培訓後感想與收獲企業員工培訓後感想與收獲周末參加了xxxx老師的《打造團隊核心凝聚力》的體驗式培訓,體會頗深。看似淺顯的句子,故事和游戲里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和意義,使我受益匪淺。當助教們高聲倒數著開門後,絢麗的燈光閃爍,我們匆匆入場。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還是那個我,每天穿行在教室食堂與食堂之間,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偶爾跟朋友出去逛逛。然後開始日復一日的瞎忙活,淹沒在這喧囂的學校里。我不會知道這個世界還有幾個可愛的孩子會成為我的第一批學生。
西南中心小學 四(10)班 麥嘉恆文明是冬日裡的太陽,溫暖了人們的心田。文明是黑夜裡的一盞明燈。照亮了人們的前程。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准備去三水廣場購物,來到紅綠燈路口,我們站在路邊等待指示。
三星愛施德銷售心得 微笑第一 用心第二 時光匆匆,我進三星愛施德已有一個多月了,在此期間有太多的辛酸苦辣甜。我想對公司說:「謝謝你讓我更快地成長!」 在愛施德是我學習東西最多的一個月。
4. 幹部升職個人總結怎麼寫
幹部升職總結範文(一)
一、政治思想表現
本人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版,擁護黨的路權線、方針、政策,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和領會黨的xx大、精神,積極參加政治學習,並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完成心得體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本人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模範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聽從領導,服從分配,關心學生,熱愛集體,待人真誠,作風正派,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依法執教,文明執教,克已奉公。
二、教育教學能力
作為教師,我始終牢記「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長流水,」為了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我先後參加了遼寧教育學院的「三溝通」專科學習和西南大學漢語言文學的本科學習。系統的學習了《教育學》、《心理學》、《語文教材教法》等教育教學理論,使自己具有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教育功底。工作中,我堅持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中國教育報》《作文評改報》、《語文學習報》、《班主任之友》等報刊雜志。積極參加業務學習和教育技術培訓,藉助網路了解教育教改的新動態,新方向,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努力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5. 西南大學員工培訓的作用是什麼用
一、在師德師風方面
在本次的師德培訓中,通過聽報告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鄒順康教授「教育管理與師德師風建設」、培訓學院黨總支書記張國鏞「學德高尚為師 身行正確為范」、重慶教育學院任運昌教授「留守兒童與『學困生』教育教學問題及對策」和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王牧華教授在「學校品牌塑造與學校文化建設」的講座,使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教師,不僅要有愛心和責任心,更要學會跟孩子溝通,跟家長溝通,多了解孩子需要什麼?而不是一味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
①、教師要有愛心。教育是愛的事業,冰心老人曾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這種愛是教育的橋梁,是教育的推動力,這種愛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博大無私的愛,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其實,當老師的,總是想當個好老師,都知道要對學生付出愛心,用愛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雖然有時也會因學生的調皮而埋怨,因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他們的違紀而失態,雖然有時也感到很累,很煩,但心中總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我是老師,我要給這些尋夢的孩子引路,在他們心裡寫一本最美的書。這強烈的意識激勵我以真誠去擁抱每一個學生。
②、教師要有責任心。有人說,教師工作是一個「無底洞」,有看不見的深度,摸不著的廣度。這就要求一個有志於教育事業的教師,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必須愛崗敬業,樹立教書育人的社會使命感責任感。要熱愛教師職業,把它看成是一種事業,這樣才會為教育事業不懈努力,並在工作中時時感到苦中有樂,時時有一種幸福感,這樣才能保證所任教的學科取得優異的成績,讓同學們學得舒心,家長滿意,領導信任。
③、教師要學會與孩子及家長溝通。鄒順康教授、張國鏞教授、任運昌教、王牧華教授授告訴我們,要把教育看成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流,人不是生活在道理中的,而是生活在情感與生活中的。我們要學會站在家長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因為我們與孩子是社會關系,所以內心有一定的標准,規則,會理性的去看待問題。但家長與孩子卻是親緣關系,是以情感為准則的,他們為了孩子,什麼都可以但當。所以,我們在與之溝通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問題,這時候,作為老師,要學會改變與家長溝通的視角,要從同理性的角度與之看待問題,去了解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家長最關注的其實不是孩子的成績,而是孩子的生命,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在中層幹部管理方面
1、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克服學習上的懶惰性
由於工作事務繁雜,自己老是借口忙而放鬆學習,即使學習了,也只是面上的學習,這實際上是學習上懶惰的表現,是學習主觀能動性不夠的問題。通過此次培訓,使我感受到了在新形勢和任務面前加強學習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必須廣學博覽,盡可能地獲得各方面的知識和信息,以適應工作的需要,特別是要積極主動地接受新理念、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
2、從零碎學習向系統學習轉變,克服學習上的隨意性
在學校實現「特色學校」目標中,學校的形勢發展日新月異,新知識和新信息層出不窮,需要學習的方面和內容很多,涉及面很廣,如果在學習上心血來潮,雜亂無章的話,就很可能導致什麼都想學,什麼都學不好的結果。因此,必須在學習上結合本職工作,堅持不懈地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有目的搞好系統學習,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學習和工作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目的。
3、拓展眼界學識,完善知識結構
這次培訓聽了領導和專家的精彩講課,使我拓展了眼界學識,完善了知識結構。曾國平教授的講座,使我對執行力的理論和我校發展有了初步的了解;肖成全教授「基於教師群體互惠成長的合作」的講座關於幹部隊伍建設的講座,使我如何做個好乾部以及對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王牧華教授在「學校品牌塑造與學校文化建設」講座中,使我對品牌學校的知識水平的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拓展了視野;培訓學院黨總支書記張國鏞「學德高尚為師 身行正確為范」講座,使我對學校中層幹部,不光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培養自己的學習力,不斷更新自己工作技能,運用自如的教學能力,不斷創新的研究能力,隨機應變的管理能力,體貼周到的服務能力。
三、在教育教學方面
①、備而能用並備而有效 大凡成功的課必定是充分准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應該備而能用,減少無效備課。課前有效的備課要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目標是方向,只有方向正確才會使課堂收到良好效果。有效的備課還要把握適量、適度的教學內容。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並沒有明確規定,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不能貪多失效,也不能求少圖方便。
②、導之有「方」並導之有「效」 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設計有方的導入能緊扣學生心弦,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將學生帶入課堂的情境中,水到渠成,導入方能有效。
教學過程是教師向學生傳遞教學內容,並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教學過程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因此,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好教學語言,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不僅如此,課堂上的時間也要把握好,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要調控好。雖然有時候因為課堂上的突發因素,或許是非重點內容佔用了一些時間,教師一定要從整堂課的角度來安排時間。可是,教學組織要面向全體學生,課堂教學應使全體學生都受益,即使不能完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也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寧願減少教學內容,也不能因為要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了學生接受能力。
③、題不在多而在精 練習設計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它起著監控、鞏固、反饋的作用,是教學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必須服務於教學,不僅對學生有意義、有價值,還要有趣。練習設計要有梯度,數量要適當,目的要明確。以後我還要做到有練習教師要先做,有練必選,有練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改。
總之,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使自己認識到,要做一個稱職的領導幹部就必須努力學習,勇於實踐,善於總結,勤於思考,嚴於律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成為一名組織信任、教師擁護的好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