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製一件玩具的過程(50字左右)
和我一起長大的玩具:風箏。
今天我製作了一件玩具:風箏。首先我准備好材料:紙、竹篾、膠水等。然後用竹篾搭建成一個風箏的骨架輪廓。搭風箏骨架的時候我仔細用心,骨架搭好之後,我拿出紙張,用膠水把紙張貼到剛才製作好的風箏骨架上。
弄好之後,我找來了繩線,把繩線固定在風箏上,就這樣,我的玩具就做成了。
通過這件事發現自己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另外,看著自己親手製作的風箏飛上天,心裡有說不出的自豪。
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語言組織、表述能力。
解答時,需要緊扣題干所呈現的現象和所表達的觀點,進行概括歸納,再結合自身日常生活體驗與積累作答。題干要求分享自己親手製作過的玩具,可以講述它的製作過程,帶給你的歡樂等等,此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
(1)自製玩具培訓內容擴展閱讀:
一、敘事小作文的6要素:
敘事就是敘述事情,就是以書面的形式把一件事情說清楚。因為文章是寫給別人看的,為了讓別人看明白你寫的事情,我們必須在敘事時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是指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二、敘事小作文中心明確
一篇好的敘事文,必定有一個明確的中心,也可以說是文章的立意。立意,就是在下筆之前先明確寫作意圖,確定主題。從我們平時的經驗來看,文章質量的高低、價值的大小、作用的強弱,衡量的關鍵,主要看中心是否明確。因此,確定文章的中心,是敘事的根本。
B. 如何使幼兒對老師的自製玩教具感興趣
自製玩教具對每個幼兒教師來說都不陌生,它是幼兒教師必備的一項基本功。它既可以運用與教育教學,又可以對孩子進行熱愛自然、珍惜資源、關心和保護環境意識的培養。利用廢物避免污染,充分利用它們來進行環保小製作。讓幼兒懂得節約能源、關注環保,同時在小製作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發散性思維、合作精神,這些,將對他們今後的環境行為的正確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如何進行玩教具製作呢? 一、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教師對玩教具製作的認識 幼兒園自製玩教具,是一種教學或輔助教學的用品,它是教師根據教育需要和幼兒發展需求,對各種自然資源和材料,進行收集、分類、加工、改造、組合,重新進行玩具製作的產物。針對教師們以往以完成任務為目的自製玩教具工作,其結果只是教師被動地製作幾件玩具,而作品往往也缺少針對性、教育性、創新性、安全性和精美性。對此我園開展了園本培訓。通過培訓,使我園教師認識到自製玩教具對幼兒的發展有著獨特的價值。自製玩教具與商品玩具相比,具有及時性、針對性、靈活性、感染性等獨特的價值與特點。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本班空間的大小而設定玩具的大小,根據幼兒的需求量而決定製作的數量,並根據幼兒的情況對玩教具及時進行修正,使其達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從而教師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 二、走出去,引進來,拓寬教師玩教具製作的設計思路 為了讓教師更直觀地了解自製玩教具特點,豐富教師對玩教具製作的設計思路,拓寬教師的視野,激發教師的創作靈感。我園教師多次去參觀學習他園的經驗,並帶回大量的新信息、圖文資料等。組織教師觀看研討,並針對玩教具的可玩性安全性創新性精美耐用教育功能等方面多次研討,使教師在研討過程中不斷反思與改進,設計能力得到加強。例如我園製作的水果拼盤,就是老師們在參觀玩教具展評時,看到用紙漿製作的玩具十二生肖,突發靈感,回來後用廢舊報紙和幼兒一起製作水果拼盤,幼兒十分喜歡。 三、在教育實踐中針對性地設計玩教具 我園自製玩教具大都有明確的學習內容和發展目標,可用於科學、語言、音樂、健康等教育領域。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各種直觀層面的玩教具設計有助於展示抽象的科學原理,幫助幼兒感知、理解其中的科學道理。如《有趣的跑道》,教師在教具的製作中,跑道採用棉面、毛線面、石子面、光滑面,讓幼兒在進行賽車比賽中,理解摩擦力與車速度的關系,不僅能幫助幼兒感知賽車,更有助於幼兒發展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育活動中,直觀層面的替代性設計能幫助幼兒進行數概念的學習。例如玩教具《益智迷宮》,就是幼兒畫冊中的走迷宮,老師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添加不同的教育內容,發揮不同的功效,就體現了玩教具的多功能性。也就是說大班、中班、小班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游戲。如小班游戲時,可以讓幼兒沿著15的順序走,中班的幼兒游戲時可以沿著110的順序走,大班的幼兒游戲時可以沿著單雙數的順序或者得數是幾的順序走。經過不斷交流、反思和總結,我園教師在玩教具的結構設計上有了更大創新。如教師們製作的《多功能智慧樹》,此玩教具融知識性、操作性、趣味性、多功能性、觀賞性為一體,加深了孩子們對數字的認識及對加減法的理解,再通過故事形式進行引導,使幼兒學習更富有趣味性。使孩子們玩起來愛不釋手。 四、安全第一,嚴把設計、選材、製作、使用關 自製玩教具在安全性方面的評價應當參照國家關於玩教具的安全、衛生標准,確保在材料的使用、操作方法等方面不會對幼兒造成傷害。 我園自製玩教具的選材大都是因地制宜,利用廢舊物進行製作。每學期開學時幼兒就把假期積攢的廢舊物帶到幼兒園來。如紙製品,(紙盒、紙箱、舊報紙、一次性紙杯)、塑料製品,(汽水瓶、吸管、塑料紙杯、空葯瓶)、金屬製品,(鋁的啤酒罐、鐵皮罐頭罐等)、木製品,(一次性方便筷等)等等。老師們把他們進行分類整理。然後進行消毒處理,以備待用。嚴格禁止這些材料成為傳播疾病的媒介。使製作材料達到安全標准和衛生要求。從選材和製作上看它是否結實、耐用、衛生;有沒有尖銳的東西可能誤傷到幼兒;不可使用過小的珠子,以免幼兒吞食或造成窒息傷害。當幼兒首次接觸玩教具時,教師都要操作演示,確保幼兒安全有序地進行游戲,把可能發生傷害的危險降到最低限度。 五、開展自製玩教具展示活動,促進教師自製玩教具能力的發展 近年來,我園始終堅持每學期進行一次自製玩教具交流、展示活動。為不斷提高自製玩教具的質量與水平,展示中每個班的教師都將自己精心設計的玩教具介紹給大家,包括設計目的、所用材料、玩具功能、玩法和使用效果幾個方面。通過此活動,使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得到宣傳,有益經驗得到交流,有效提高了教師自製玩教具的積極性,保證了該活動的深入開展。每學期我們在玩教具交流展示的基礎上,都以文字與照片的形式,將優秀的自製玩教具整理成冊,以此方式不斷積累優秀的玩教具製作經驗,使大家的智慧與創意以文字與圖像的方式保留下來。我們認為,這是幼兒園的一筆財富,它為教師再製作提供了經驗與借鑒,為教師的再創作節省了時間。 另外,將教師自製的玩教具匯集成冊可以使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得到尊重,創意與設計思想得到交流,讓教師體驗到成功感,從而進發出新的創造的火花與熱情,再次投入到新的創造性工作中。自製玩教具在我園得到蓬勃發展,不僅促進了教師觀念和行為的轉變,提高了教師自身的素質,而且充分體現了教師和幼兒的創造力,也是推進我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一種有益的嘗試。
C. 幼兒園玩教具製作應遵循哪些教育原則
幼兒園自製玩教具活動的意義
一、幼兒園自製玩教具的意義
游戲是幼兒的生活,玩具是他們親密的伴侶。通常我們把成人專門為兒童製作的、供兒童游戲之用的物品稱為「玩具」,對於幼兒來說,「玩具」可以是任何東西。
「教具」一般是指「教學時用來講解說明某事某物的模型、實物、圖表和幻燈等的總稱」,主要用作教學的輔助物。「寓教於樂」一直是人們對於教育、尤其是年幼
兒童教育的理想。幼兒園自製玩教具,是社會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自製玩教具在取材上往往利用當地的自然材料,我們為什麼還要倡導幼兒園自製玩教具呢?因此我們更加有必要重新認識幼兒園自製玩教具的重要意義。
(一)製作玩教具以彌補教育資源的不足
自製玩教具是厲行節約、勤儉辦園,減輕幼兒園在購置玩教具方面的負擔,是倡導幼兒園自製玩教具的重要原因。
(二)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玩具為幼兒的學習提供了各種感知覺刺激和可操作的、具體形象的「概念框架」,為幼兒動手動腦主動學習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玩具的具體形象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決定了玩具作為幼兒學習的「課本」的年齡適宜性,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
(三)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展
幼兒參與自製玩教具的活動,從過程到結果對於幼兒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幼兒動手做玩具的過程是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激發他們探究的興趣,培養其動手能力、想像和創造性,豐富他們的經驗體驗到自己的能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四)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根據幼兒游戲活動的需要和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自製玩教具,充分發揮玩教具的功能和作用,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是幼兒教師重要的專業技能。開展幼兒園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在對話與互動過程中和幼兒共同成長。
(五)促進家長參與和家園合
家長可以幫助收集自製玩教具的材料、提供設計和製作經驗、參與圍繞自製玩教具開展的主題活動等,提高家長參與的深度;有助於家長體驗和認識自己的教育責任和能力,喚醒和增強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角色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來,有益於增進親子關系以及家長之間的分享和交流。
二、自製玩教具應遵循的原則
(一)教育性
1、玩具是幼兒最親密的夥伴,也是幼兒學習的重要資源,是幼兒的「教科書」幼兒園自製玩教具的「教育性」,還應當體現在根據幼兒園的課程目標和內容來考慮自製玩教具適宜的「用途」,充分發揮自製玩教具的作用,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要避免為做玩教具而做玩教具的傾向。
(二)科學性
教育性玩具通常包含一定的學習任務,它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讓幼兒通過操作來學習和理解抽象的概念。應當說,它更像「教具」或「學具」,其「教育」功能大於「娛樂」功能。
(三)創新性
幼兒園自製玩教具的「創新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構思新穎。自製玩教具在外形、結構、使用方法以及所用的材料等方面要「獨具一格」或能「推陳出新」。還應當從它是否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水平、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來評價。在自製玩教具時,要考慮玩教具所承載的知識、概念和原理是否是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需要去學習的,幼兒是否能夠真正理解這些知識、概念和原理。
D. 幼兒園教師自製教玩具優秀作品選的內容介紹
教具和玩具對於幼兒認識事物、積累經驗、發展智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書所專收集屬的作品所用的製作材料俯拾皆是,製作方法簡單易行,極具推廣價值。相信無論是對城市還是農村的幼兒教師都會有所幫助,使他們從中得到啟迪。希望幼兒教師們能夠創作出更多、更好、更美的教玩具奉獻給孩子們。
E. 幼兒園教師自製教玩具歡樂跳跳跳活動教案
目 標 玩具的形狀、顏色,材料的質感。會藉助工具進行簡單的操作,嘗試對材料進行簡單的拼擺、剪、貼、粘、堆積、組合等。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初步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學會交流,懂得謙讓和分享,樹立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提高動手能力。 教 學 重 點 體驗運用簡易材料設計製作玩具的樂趣。 教 學 難 點 材料合理、恰當地利用,組合構成新形象。 作 業 要 求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己喜歡的材料製作一個小玩具 學 習 材 料 軟、硬質瓶,紙箱,杯,盒,氣球,泡沫板,各色彩紙,繩,膠水,剪刀等。 過 程 師 生 活 動 教學意圖 教 學 設 計 1、創設有趣味的學習情境。 (1):將大家帶來的玩具堆積起來用布蒙上,學生從中摸玩具,先說一說手觸摸玩具的感覺,猜一猜是什麼玩具,然後再拿出來給大家看。 (2):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用身體、動作、表情和聲音進行模仿,如:娃娃的哭聲,小白兔的動作,小狗的叫聲,飛機飛翔的樣子、聲音等。 (3):各組把各類玩具進行有趣的組合,採用講解員和參觀者的形式介紹和交流玩具。 2、引發想像。 (1):在眾多的簡易材料中任選一種自己感興趣的材料,觀察材料的形、顏色,觸摸材料,感受材料的感覺,聯想能做什麼玩具。 (2):想一想自己做什麼玩具,需要什麼材料,根據自己的想像有目的地選擇材料。 (3):教師可運用信息技術,提供多種自製玩具的形象,或通過實例講解,豐富學生的想像,啟發聯想,解決學生的思維障礙。 3、設計、製作。 學生自主選擇材料,學習方式最好是合作式,自主結成合作夥伴。製作過程中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材料共享,工具共用。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在活動中答疑、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種方法。製作活動的場地最好比較寬松,學生不受座位的限制。 通過創設有趣味的學習情境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適形造型能力 開闊學生思路 培養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
F. 幼兒園創意自製教玩具的內容介紹
本書著重向讀者介紹各種不同類型,材料,功能,風格的玩具,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學習新知識,並在學習的過程中參與動手製作,參與游戲,感受製作和欣賞美能帶來的快樂。
G. 幼兒園自製玩具比賽游戲及教育教學活動案例
幼兒園教師教玩具現場製作評比的活動方案
為了調動教師設計製作教玩具內和運用教玩具開展教育容活動的積極性 與創造性,充分發揮自製教玩具在幼兒園教育與游戲活動中的作用,5 月 29 日,南門中心幼兒園開展了教師教玩具製作評比活動。
2 月份至 4 月份,教師分類收集了大量廢舊物品,並查閱資料、相互 溝通,進行教玩具的選材和製作。
5 月 29 日上午,我園行政領導和全體教 師共同對製作的教玩具進行評比打分。此次評比活動分為兩個板塊,行政 領導參評和教師互評。
每位行政領導和教師根據教育性、 科學性、 安全性、 創新性、美觀度等評選標准對每件作品進行評分,行政領導和教師評分各 占 50%。本次教師製作的教玩具形式多樣,種類豐富,涵蓋了科學類、數 學類、藝術類、體育類等。5 月 29 日下午,根據每個人的評分對教玩具進 行了評獎,評出了一等獎 1 名,二等獎 2 名,三等獎 3 名,鼓勵獎 4 名, 並頒發證書和獎品。
通過本次活動,極大地調動了教師製作教玩具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 之間相互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