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心得總結 > 中心學校校本培訓計劃

中心學校校本培訓計劃

發布時間:2021-01-02 05:10:59

❶ 百度文庫下載 步仙鄉中心學校校本研修實施方案

您要的附件已上傳 請盡快下載 如果滿意 請採納回答

❷ 永泰縣大洋中心小學怎麼樣

簡介:學校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放在首位,回以「立足常態答課,關注學生有效參與」為主題,以行動研究作為校本培訓的重要方式,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認真解讀、貫徹、落實各項工作計劃和工作思路,明確目標,落實有效教學,著眼於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突出了三大管理:加強班子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學生管理,堅持以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創新」為宗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注冊資本:222.8萬人民幣

❸ 介紹福建省泉州市國專中心小學,快啊!

光前學村是新加坡著名愛國僑領李光前先生在1938年創辦的,學村位於閩南著名僑鄉南安市梅山鎮芙蓉鄉,佔地750畝,梅山拱峙、蘆水環繞、風景秀麗。
抗日烽火連天的1938年,光前先生以興學報國之志,在家鄉芙蓉村創辦國專小學,偏僻山村從此亮起現代教育的明燈。1943年是抗戰的艱苦歲月,先生懷著「戰時更需要教育」的信念,又創辦了國光中學,拉開了學村發展的序幕。新中國成立不久,先生不顧個人安危匯出巨款,請其岳尊陳嘉庚先生主持擴建國光中學、國專小學,新建國專醫院和國專幼兒園,形成頗具規模名聞遐邇的學村。1956年周恩來總理在北京親切接見李光前先生,對其愛國愛鄉、熱愛教育的精神給予高度評價。1993年10月南安市人民政府在紀念李光前先生誕辰100周年時正式命名為光前學村。
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光前先生的哲嗣新加坡著名實業家、慈善家李成義、李成智、李成偉昆仲紹述先賢,弘揚興學報國、造福桑梓的遺願,1991年在家鄉建立芙蓉基金會,旨在服務海外僑親熱心家鄉公益的意願,促進梅山僑鄉的公益事業發展。十七年來,李成義先生昆仲為學村建設捐資上億元,在芙蓉基金會的精心組織實施下,對原有的國光中學、國專小學一、二、三、四校和國專幼兒園進行全面重建,遷址新建了泉州市光前醫院,新創辦了國光初中、國光二中、南安工業學校、國專二幼等。新建校舍近百座,總建築面積達150000平方米。光前學村教育規模翻了一番,學校由6所增至13所,師生數成倍增長,現有教職工800多人,學生數12000多人,辦學水平進入全省前列,學村內已有7所學校達到福建省示範學校的標准。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青少年、兒童在這擁有優質資源的7所學校中就讀。
光前學村秉承李光前先生手訂的「公毅」校訓,堅持「以人為本,重在發展,追求一流,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七十餘年來,人才輩出,享譽中外,校友遍有五湖四海,其中有省部級黨政領導幹部、兩院院士、博士生導師、知名作家學者、世界羽壇冠軍、全國勞模以及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可謂「耕耘七十,為國育才」。
2004年10月,光前學村因辦學成效顯著、貢獻卓越被全國僑聯授予「科教興國示範基地」的光榮稱號。
一、辦學成效
1、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辦學水平穩步提高。
「科教興國示範基地」命名四年來,光前學村各學校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與接班人為己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確立「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德育居首」的辦學思想,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做為各校的方針大計來抓。我學村各校都能結合各自實際,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教育的會議、文件精神,確立工作目標,制訂發展規劃與工作目標,優化管理、深化改革,努力構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素質教育運行機制,各校在原有的基礎上,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辦學效益不斷彰顯。國光中學九次蟬聯福建省「文明學校」榮譽稱號;國光中學和國光初級中學均為「福建省示範學校」和「福建省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南安市工業學校被評為福建省首批重點中專學校;國專小學一、二校也分別為福建省示範小學和農村示範小學;國專一、二幼兒園也分別達到福建省優質園、標准園要求。各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都在不斷提高,國光中學近四年為高等院校輸送3000多名本科生源,2008年,本科人數首次突破千人大關,達到1200人。國光初級中學在規模、質量、效益、創新上做文章,近四年中考成績年年攀升,2007年、2008年中考成績居南安前列。南安市工業學校近四年為社會輸送了2000多名合格的中專畢業生,為部隊、機關、企事業單位培訓近萬名技術人員,為福州大學、漳州大學等輸送500多名優秀生源。
2、全面育人凸顯特色,課程改革扎實推進。
學校教育特色建設要著眼於社會發展的需求,著重於挖掘本校的資源與優勢。學村各校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培養學生具有良好思想品質和健康人格做為教育的根本,充分發揮僑校優勢,形成以平民偉人李光前先生為代表的華僑愛國精神與崇高人格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德育特色。各校成立「關工委」、「家長學校」,與部隊、社區共建文明片區,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路;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寓德育於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通過提升班級建設質量,創建有助於學生發展的班級文化,建立新型的班級活動模式,讓學生的生命活力得到舒發,學習環境與生存質量得到改善;通過德育科研課題的開展,推進德育創新。
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為各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供難得機遇,各校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制定並啟動實驗方案,扎實有效地開展實驗工作,國光中學、國光初級中學、國專第一小學都是以「福建省課程改革樣本校」,也是「福建省實施課程改革的先進學校」。它們在校本教研、考試與評價制度改革、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學科的整合以及教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積極探索,不僅極大地促進各學生、教師、學校三者之間的和諧持續發展,同時為區域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做出了貢獻,原教育部王湛副部長盛贊光前學村各校推進課程改革措施得力,效果明顯。
藝體教育歷來是我學村各校的一大特色。各校發揮藝體師資力量強,設備充足的優勢,組建學校藝術團、田徑運動隊、排球隊、象棋興趣小組、美術興趣小組等,按計劃開展活動,使學生的天賦及興趣得到培養,並在各級各類競賽中頻頻獲獎。四年間,從國光中學、國光初級中學、國專小學三所學校,就有400多人次獲得體藝類南安市級以上獎項。
3、示範作用明顯增強,帶動區域整體發展。
光前學村13所學校計有7所為福建省示範學校,還有三所也為泉州或南安達標校。這些學校在課程實驗、教育科研、人力資源開發、學校制度建設、環境建設、學校文化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學村各校的示範輻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輸出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學村各校經常接受參觀訪問與外來觀摩學習,經常接受各級教育部門的調研與督導,經常與海內外兄弟學校開展交流考察,傳播各校的辦學理念,輸出各校辦學經驗,展示各校的魅力。今年六月,福建省幼教教研員研修班學員到國專幼兒園觀摩教育活動,與會領導認為其水平不亞於城市幼教。其二,對口支援。國光中學支援向陽中學幫助該薄弱校組建電腦教室,向九都中學提供150套課桌椅,為山區薄弱校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質支持;國專第一小學與九都鎮的美星小學、和安小學等建立對口支援關系,為他們提高教育教學上的幫助及捐款捐物;國專第二幼兒園組織有經驗的教師較長時間到樂峰中心園、碼頭中心園等幫助指導工作,使這些幼兒園在教育教學及課題研究等方面都取得很大程度的提高,使這兩所幼兒園通過「南安市優質幼兒園」的評估。其三,結對聯誼。國專第一小學與新加坡南華小學結對子相互往來,並授受新加坡光華小學、彌陀小學、南洋學校等來訪。國光中學與新加坡華中學校締結為姐妹學校,在管理教育乃至選派學生學習方面達成合作意見。前年和去年夏天,南安市工業學校主持並承辦了3期「南安市印尼華裔青少年華文教育夏令營」,為印尼華裔青少年提供學習的平台。
二、辦學體會
1、領導重視,僑親支持是學村發展的基本條件。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的重視及全社會的共同關心與支持,學村七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得到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充分關注與重視,這四年,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韓啟德、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全國僑聯主席林兆樞、副主席李欲晞,以及國僑辦、全國人大華僑委的領導先後來學村視察調研,對學村的辦學方向給予指導,對辦學水平給予肯定。原教育部王湛副部長、省教育廳劉平副廳長以及泉州、南安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多次蒞臨我學村,對學校辦學給予指導。
學村創辦過程中,更是得到新加坡海外僑親無微不至的關心,2004年以來,在原來上億元投入的基礎上,新加坡李氏基金成義先生昆仲又增捐贈建設資金1800多萬元。李成義先生昆仲創立的芙蓉基金會發揚自力更生精神,創立永久基金,從其收益中撥出1000多萬元投入學村建設。受李成義先生的委託,芙蓉基金名譽理事長吳定基先生親自為南安市工業學校新校區建設工程奠基,並多次來校視察工程進度,調研辦學質量,爭取加大投入,完善辦學設施,使校舍建設和內部設施達到高規格、高標准。
領導的關心、僑親的支持極大增強全校師生創建一流業績的信心與使命感,四年來,學村全體師生牢記李成義先生「念創業之維艱,鑒任務之神聖,弘揚教化,蔚為國光」的教導,團結一致,踐行「以質量求效益,以效益促發展,以發展贏得僑心」的僑校辦學思路,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提升辦學水平。使學村各校成為一所所享有良好社會聲譽的僑鄉名校。
2、秉持先進教育理念,確立正確的辦學思想是學村發展的基本前提。
光前學村創辦之初,各校十分注意對先進教育理念及辦學思想的研究,充分意識到用科學的教育思想、辦學思想、管理思想引領學校發展、提升辦學水平的積極意義。
南安市工業學校一貫遵循「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秉承「德以修身,技以立業」校訓,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和艱辛跋涉中,形成了「崇德、好學、精技、強身」的優良校風,學校按照「育人為本,教育為主,強化學校管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質量,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中等工程技術勞動者」的辦學指導思想,依靠豐富的辦學經驗、合理的專業設置以及學生過硬的實踐技能、卓有成效的畢業生推薦工作,吸引了八閩大地的莘莘學子。辦學以來,學校年年完成招生計劃,在激烈的辦學競爭中不斷得到發展,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合格的中等工程技術人員。
國光初級中學貫徹「以人為本,和諧共生」的辦學理念,致力推進「四園共建」戰略的實施,全面開展「綠色校園、書香校園、數字校園、人文校園」創建活動,進一步推動學校的和諧發展。由於先進教育思想的引領,才使教師、學生產生力量的聚合,使學校定位、發展目標、工作方針、行動策略符合實際、符合時代要求、符合教育內在規律,使學校步入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3、確立催人奮進的辦學目標,堅持不懈的探索實踐,是學村發展的基本途徑。
學校管理者審時度勢,適時提出與時俱進、符合學校實際的發展目標,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策略。舉個典型的例子,國光初級中學是1999年8月從國光中學分離創辦的初中校。這所新辦老校能否再走向輝煌,人們心存疑問,但是學校領導班子抱著對事業高度負責的堅毅決心,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提出了「穩定隊伍,凝聚人心,整合資源,堅持發展」的工作思路,以「發展」為學校工作的主題,制定學校發展的「十五」規劃,提出在2004年創建福建省示範初中的工作目標。可以說,正是明確的發展目標,以及在實現目標過程中,堅持以師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全校師生的創造力和主動精神,在共同目標及利益關聯之中,達成「校興我榮,校弱我恥」的共識,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解決前進中一個又一個問題,一絲不苟的做好一件一件實事,達成一個又一個發展目標,上下同心,終於在2004年夏天通過省級示範校的驗收。「科教興國示範基地」命名以來,國光初級中學又適時提出新世紀初葉辦學目標和「十一五」發展規劃。即以「打造八閩名校」為辦學目標,以「營造書香校園,塑造名師團隊,創造一流業績,打造僑校品牌」為辦學總理念,提出在「十一五」期間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加強學校「三個文明」建設,建成「福建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福建省文明學校」。目標規劃、思路所具有的前瞻性、導向性、凝聚性和激勵性,有力地推動著國光初中全體師生朝著它奮斗。
4、抓緊隊伍建設,優化教師群體,是學村發展的基本策略。
「人的因素第一」。學村各校發展中主要內驅力在於充分發揮學校中人的作用。
首先,我學村十分注意領導班子的建設尤其是思想建設,著力強化五種意識即發展意識、大局意識、民主意識、服務意識、自律意識。近四年來,各校領導班子,包括中層幹部,正是以學校發展為大局,率先示範,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民主管理,服務到位,樹立起團結和諧、勤奮求實的集體形象,贏得廣大教職員工的信任支持,具備較強的威信和號召力,引領帶動教師同舟共濟,形成一種團結進取、力求發展的良好工作氛圍。
其次,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各校堅持走教師發展學校策略。主要做法體現在以下五個「抓」。一抓師德建設,提高以德立教、依法從教的責任感與事業心,規范教學行為;二抓繼續教育提高教師學歷層次及育人能力;三抓校本培訓與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綜合素養及教科研能力;四抓骨幹教師及青年教師培養,樹立榜樣與典型,形成隊伍核心力量;五抓教師評價制度改革,引導教師自我更新,主動發展。並通過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如課題研究、技能比賽、聽課評課、校本課程開發等為教師提供各種發展平台。
目前,學村各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對學生高度負責的育人意識,群體協作的團隊精神得到廣大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公認與贊譽,形成推動學校發展的核心資源。僅國光中學,全校共有教育碩士研究生27人,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32人,其中國家級1人,省級8人,泉州市級23人,這四年,兩名教師獲得全國先進,8名教師獲得福建省省先進。鄭曉東老師於去年作為福建省唯一參賽的代表榮獲全國第四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優質課交流一等獎第一名。此外,教師教學研究能力也明顯增強,這四年,計有98篇論文在各級CN以上刊物發展。國專中心小學師資力量雄厚,專任教師66人,已有本科學歷的教師達10人,南安市級以上骨幹教師32人,學科帶頭人7人,南安市級以上優秀教師43人次。
5、與時俱進,創建新型學校文化是學村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
光前學村七十年辦學歷史形成豐富的文化積淀,是學村辦學十分重要的資源。首先是「光前精神」的形成。其內涵是以校主李光前先生為代表的「勤儉創業、誠信為本,愛國重教、樂育英才,急公尚義、樂善好施」的精神,這種精神熏陶、浸染著光前學村學子的靈魂。其次,在學村辦學文化中,「追求一流的精神,科學規范的制度,寬松和諧的管理,嚴謹求實的作用」這些優良的文化傳統,長期規范並影響著學村人的處世態度和做事方式,成就了國光系列學校成為一所所名校。
做為文化的延續,學村各校在辦學過程中,十分注意繼承,革故鼎新,與時俱進,賦予學村優秀文化以新的內容。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各學校在辦學理念中正致力彰顯「為了每位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終身發展」這個價值取向。在管理過程中,各校在力求科學、規范、高效的基礎上,講究人文關懷,突出以人為本,依靠人、尊重人、服務人、發展人,使師生在寬松和諧的人際氛圍中,發揮主人翁精神,自尊、自強、自信、自立,主動尋求發展,激發出師生的智慧與創造力,使他們成為學校新型文化的創造主體。此外,在制度創新方面,學村各校正著力構建促進本校師生成長的新的科學管理制度與評價制度,為學校持續發展提供最為可靠的保證。
三、不足與思考
成績沉澱後是思考,喜悅褪去後是奮進。我學村在新形勢下尤其是面臨新課程改革實驗,正接受著新的挑戰。主要不足有:1、資金困難。學校各校的校舍建設與配套設施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李氏基金。政府投入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村各校的發展。2、鑒於學村規模的壯大及協調管理各個單位的需要,學村亟需設立一個管理機構。3、我學村雖地處農村,但大部分學校系福建省示範校或達標校,希望政府和教育部門給予學村各校在招生、收費、師資配備、經費核撥政策上的松綁與扶持,比照城市同列學校。4、南安市芙蓉基金會旨在實現海外僑親熱心家鄉公益事業之願望,服務梅山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及其他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是僑界公益組織的一個品牌。希望有關部門給予稅費方面的減免政策。5、鑒於光前學村目前已建立比較完備的基礎教育體系,具備創辦高等教育的條件,為進一步凝聚僑心、爭取僑資,把僑鄉教育越做越大越好,希望全國僑聯會同教育部門給予我學村在籌建高等院校予政策支持與專業指導。創辦高等教育本是光前先生念茲在茲之夙願,但願通過我們的努力達成先生的遺願。
四、展望未來
萬千學子從這里邁出,遍及五湖四海,立勛軍工學商。歷史是一筆財富,回眸學村崢嶸歲月,我們心中無比自豪。
歷史也是一種期待,展望未來,我們倍感重任在肩。今天的芙蓉園,延續著七十載的非凡歷程,也綿延了七十載的教育理想,積淀著濃厚的文化底蘊。面對著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面對「科教興國示範基地」榮譽稱號,我們深感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要進一步弘揚光前精神,繼往開來,激流勇進,共獻心力,共謀發展,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挑戰,以堅實的步伐走向輝煌,為把光前學村打造成一個全國知名、在海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集學前教育、中小學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國民教育體系的一流學村而不懈努力。
芙蓉園的今天,來之不易;芙蓉園的明天,會更璀璨!

❹ 南京地區的中心小學教師的70%和30%績效工資全部算作「職工本人年工資總額」嗎

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增強教師主人翁意識,充分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的工作積極性,激發教師內在動力,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根據《正安縣教育局關於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考核工作的實施意見》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我校教師績效工資考核發放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維護教職工利益,構建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激勵機制,規范學校內部分配辦法,探索建立科學規范的分配機制,充分發揮津貼補貼的杠桿作用,以責任和業績為依據,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拉開分配差距,體現干與不幹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乾壞不一樣,激勵教職工愛崗敬業,扎實工作,開拓進取,積極主動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推動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二、實施對象

我校在編在崗的正式工作人員

三、實施原則

1、堅持「不勞不得,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津補貼發放以工作績效(教師量化積分)考評結果作為主要分配依據,無論什麼原因,只要沒有崗位績效考核結果,就不能參與津貼分配。

2、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實行一月一評,及時公示。

四、考評程序

1、每月結束,由校行政組織教導處、教研組相關人員組成考評小組,按考評細則,對照過程進行檢查評估,綜合考評,實行量化積分,然後將考評結果進行公示,無異議後累計分配績效工資。

2、中心小學組織考評小組對轄區內的村級完小、教學點依照考評辦法進行抽查復評,對各校教職工的工作績效進行評定,進行津貼發放(柏楊教學點由市坪中心小學全程考評,與中心完小教職工考評辦法一樣)。

五、績效工資分配辦法

1、績效工資總額的70%分別按對應檔次按月打入工資帳戶。

2、績效工資總額的30%,由學校統籌整體安排,不屬於任何個人,學校按教師績效考核結果量化分配。

凡違反《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及有關文件規定,受到主管部門通報批評、警告、記過、開除留用察看處分的,或是受到公安機關刑事處罰的,不參與考評,不享受所有績效工資,70%部分列入學校30%部分總額一同考核。

3、績效工資的30%一學期發放一次(每年的7月和12月)。
市坪鄉中心小學

2009年6月26日

小學老師量化考核細則

為了深化我校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切實將教育教學工作落實到各個環節中,根據《正安縣學校管理基本要求》(試行)和正教通〔2008〕70號文件精神,本著「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的原則,精心打造一支師業精,作風優的教師隊伍,綜合有關文件精神和我校實際,制定這一考核方案。

一、考核內容:師德師風20分,教學常規60分,政治業務10分,勞動紀律10分。

二、考核依據:以《學校內部管理方案》為依據進行量化考核,加分不封頂,扣分保底為零。

為了深化我校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切實將教育教學工作落實到各個環節中,根據《正安縣學校管理基本要求》(試行)和正教通〔2008〕70號文件精神,本著「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的原則,精心打造一支師業精,作風優的教師隊伍,結合有關文件精神和我校實際,制定這一考核方案。

三、考核的原則及方法

1、人人平等,量化津貼考核,獎勤罰懶、獎優罰劣,優績優酬

2、本方案涉及的內容實行積分制,按人均每月100分計算,扣分保底為零,加分不封頂,月末結算,也可以期末累計兌現績效津貼,每學期績效考核期限為三、四、五、六、九、十、十一、十二這八個月,但期末結束的一月份套入十二月份計算,七月份套入六月份計算。期初二月份套入三月份計算,八月份套入九月份計算,按學年度分學期單獨核算,積分實行年度累計,校行政根據工作需要可用一學期積分對教職工進行量化考核。

3、 經費來源:本方案所涉及的考核經費完全由正式在編在崗教職工績效津貼的百分之三十進行統籌。

4、考核方法,根據學校計劃實行人人平等量化,期末按量量化積分累計計算兌現教師績效津貼工資,其計算辦法是收支平衡,先把班主任津貼、代課金等付出後,按公式計算,其公式為:

教師個人績效工資(一學期)=【各級職稱30%績效工資(一學期)-(一學期班主任津貼、代課金、崗位津貼等)】÷各級職稱教師總積分(一學期)×教師個人總積分(一學期)。

四、考核內容及分值

(一)、師德師風(20分)

1、加分因素

①、關心愛護學生,社會聲譽好得到家長好評,得到社會和相關部門的高度評價加1分。

②、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校各項力所能及的工作,為學校發展獻計獻策,本職工作任勞任怨,完成較好的加1分。

③、正確,果斷地處理學校或班級突發事件,致使學校財物、聲譽或學生身心健康未受到威脅和影響的,據情節加1-3分。

④、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所帶班級紀律嚴明,未發生任何事故,學風優良,進取心強,得到該班任課教師一致好評的給班主任加1分。

⑤、完全按照教師職業道德標准要求自己,工作完成較好的加1分。

2、扣分因素

①、教職工惡意毆打、謾罵、挖苦、諷刺學生,影響較壞的,一次扣2分,由此造成意外事故的加倍扣分處理,並負相關連帶責任。

②、拉幫結伙,搬弄是非,對他人進行排擠打擊,發生嚴重沖突的,一次扣2分。

③、無故拒絕接受學校工作安排一次扣2分,或接受任務安排遲遲不行動落實者,一次扣1分。

④、將學生趕出教室,或借故對學生施以報復,或因學生未完成各項任務而讓其停課反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一次扣2分。

⑤、在工作環境和崗位上著奇裝異服,穿背心,短褲、拖鞋、戴墨鏡,坐著給學生講課等不符合為人師表形象的,一次扣1分。

⑥、在工作期間參與社會打牌賭博,色情活動一次扣10分。

⑦、家長、學生對任課教師不滿意,反映大,經查實,過錯方是教師的一次扣2分。

⑧、上課打接電話一次扣1分,行政人員確因特殊事需找教師,必須親自到教室。

⑨、升旗儀式一次不參加扣2分。

(二)、教學常規及其成果(60分)

1、教學常規

①、各項工作計劃,總結等內容按時完成,差一次扣1分。

②、差一節教案扣1分,未持案上課被查實,該節課作曠課論處,並完成當節課內容。

③、按教學管理上要求,差一次作業扣2分,差一次作文扣3分,作業隨時抽查,月底匯兌。

④、每月有目的聽課不少於2節,差一節扣1分,聽課記錄評價未寫扣0.5分。

⑤、家訪每月4次,由班主任作記錄,差一次扣1分,弄虛作假,兩人各扣1分。

⑥、所有單元測試卷必須全考且批改三分之二,學期結束累計計算,不足者差一次扣2分。

⑦、教研:缺一次會扣2分,事假1次扣1分,一般請假1次扣0.5分,特殊病假不扣分(以醫院證明為准);黑板報質量較差,敷衍了事扣2分。

⑧、校本培訓,缺1次扣2分,無培訓記錄一次扣1分。

⑨、開會時,進行結對開小會,或備課、改作業試卷、打瞌睡等與會議無關的,每次扣1分。

⑩、在遠程教育培訓中,不按時交各項資料的一次扣1分,拒絕完成的一次扣2分。

11要求上交學校的各項資料一律自行列印,每學期期末清理一份未列印的扣1分。

12遠程教育主題班會,學生培訓等在按到通知後不召開,不到位的,扣該課責任人2分。

13不按操作規程,導致遠教設備、實驗設備損毀或發生事故的,一次扣5分。

14遠教設備每人每學期至少運用4次,差一次扣1分。

實驗教學常規按實驗室規則進行。

2、教學成果

①、平均率獎,以上期成績為基分,學期統考上升一個百分點加3分,下降一個百分點扣1.5分,保留一位小數。五六年級各班的基礎相等。

②、語、數雙科合格率:一二年級達40%、三、四年級達30%、五、六年級達20%,獎任課教師3分。

③、鄉內統考統評,平均分獲全鄉第一名加3分,第二名加2分,最後一名懲2分,凡上雙科或三科考試科目的按成績最好的一班計算。

④、被評為鄉級骨幹教師、教學能手的加1分,縣級加2分、市級加3分、省級加5分。

⑤、實驗教師未按要求完成實驗和相關表冊的,缺一項扣1分,學生實驗操作達不到規定標準的差一個百分點扣0.5分。

⑥、圖書室開放程度不夠,各班圖書借閱率達不到90%的扣圖書管理員2分,每月統計一次,圖書角建立不好,流於形式,每月扣指導教師或班主任各2分。

⑦、專職教師必須按照專業職責和學校安排、開展好各類活動,一次不到位,或到位後沒認真開展工作,作為交辦任務未完成扣分。

⑧、非考試科目和未授課教學工勤管理人員和柏楊教學點的教師的教學成果獎按考試科目人員加減分的平均分計算。

(三)、政治業務(10分)

1、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活動,學生獲省級一、二、三等獎的團體獎,指導教師加5分,市級加4分、縣級加3分,鄉級加2分,個人依次遞減1分。

2、教師參加上級主管部門舉辦的各類業務競賽、技能競賽活動,獲省、部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6、5、4分,市級一二三等獎分別4、3、2分,縣級一二三等獎分別2、1、0.5分。

(四)、勞動紀律(10分)

1、班主任的考核由少先隊考核量化,凡被評為「文明班級」的每月加1分,可累計計算。

2、出勤:

①、事假一天扣50元,學校付代課金,所扣款項納入教師績效津貼工資中累計考核,不扣積分,不作為學校收入。

②重病假按相關文件執行,常規性病假由學校及工會核實後自付代課金, 每天扣積分 0.5分。

③、特殊事假:

A、指父母、岳父母、孩子、配偶在縣以上醫院住院治療(以住、出院證明為准),送孩子入學或孩子所在學校有事急需家長等,代課金自付,不影響積分。。

B:教職工本人或父母、岳父母確因身體原因需到縣以上醫院檢查(以病歷、化驗單,繳費憑證為准),自付代課金,每天扣0.5分。

C、教職工叔父母、姑父母、舅父母、同父母之姊妹親自超辦的紅白喜事,(只限婚、喪、嫁、-娶)准假一天,不扣積分,代課金自付。

D、教職工學業提高培訓,學校開代課金,不扣積分。

E、外鄉鎮教師一月准特事假一天,代課金自付,不扣積分。

④、遲到、早退一節次(以5分鍾為限、含5分鍾)扣積分1分, 6-10分鍾扣3分 ,11—14分鍾扣4分,15分鍾以上作曠課或曠會論處,並另外扣積分10分。若當堂課不去,按曠課翻倍處罰。

⑤、曠會按教學常規中的規定計算,大型集會每次按兩節課時間計算,不到者作兩節曠課。曠課一節扣發教師日均工資總數的三分之一,曠工一天扣教師日均工資總數的三倍,並扣積分20分。

⑥、學校管理人員因工作失職未履行相關職責,貽誤工作的,除追究相關責任外,一次扣5分。

⑦、社會、學生、家長反映教師工作不努力,責任心不強,誤人子弟,學生及其家長聯名書面要求更換教師的,一次扣3分,經學校出面調和仍不改正的一次扣10分,屢教不改,學校將終止該教師的聘用合同關系。

⑧、凡是學校及相關辦公室根據工作需要安排的工作任務,拒絕接受任務且態度強硬的,一次扣5分。

⑨、全學期全勤加5分,(除公假外)凡涉及的所有請假,(包括當天調課)均不得全勤。

五、工作量

1、教學人員工作量按文件規定執行,差一節課扣積分10分,不足一半的工作量,除如數扣除積分外,績效津貼工資按工作量的相應比例計算,若積分為零,則不享受30%的績效津貼工資。

2、非教學人員的工作量按學校各項崗位職責執行,量化加、減分按上述相應條款對照量化。

3、凡是借調到外鄉、鎮的教師,績效工資的70%按月打入工資帳戶,30%部分納入我校教師績效津貼一起計算。不對其工作量進行考核。

4、凡此方案中未涉及到的內容,在具體量化時需要認真考核的,由學校校行政會議和績效考核小組決定。

六、班主任津貼在30%的績效工資中列支,原則上按每生每月一元計算,不足20人的按20元發放。具體操作按班主任考核細則量化積分發放。一學期按5個月計。

該辦法從2009年1月1日起執行

更多的你可以查閱 政府績效管理研究網-復旦大學公共績效與信息化研究中心 網站中的 「參考資料」 欄目

閱讀全文

與中心學校校本培訓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辦春考培訓學校 瀏覽:734
九江船員培訓中心 瀏覽:5
台州繪墨藝術培訓有限公司 瀏覽:207
非科級後備幹部集中培訓總結 瀏覽:419
東北舞蹈藝考培訓機構 瀏覽:427
民營企業家培訓班結業式 瀏覽:59
2017入黨培訓內容 瀏覽:828
順德駕駛員培訓中心 瀏覽:125
姜堰市三水培訓中心網站 瀏覽:263
電動汽車維修培訓視頻 瀏覽:737
機關黨務幹部培訓內容 瀏覽:423
企業培訓為自己工作心得體會 瀏覽:512
線上培訓工作 瀏覽:303
泉州舞蹈培訓招聘 瀏覽:709
禮儀培訓三年計劃書 瀏覽:926
稅務學校培訓個人總結 瀏覽:508
專業技術人才初聘培訓小結 瀏覽:980
是實驗室設備安全培訓 瀏覽:54
北京砂鍋米線培訓學校 瀏覽:127
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建議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