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撰寫教學論文》心得體會
一、要在學習和積累上動腦筋 學術論文是學習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學習成果的體現.為了能夠寫出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必須收集一定的信息,積累足夠的資料,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理論素養.因此,要把學習和積累作為提高撰寫學術論文能力的「奠基工程」來抓,在學習和積累上多動腦筋. 1.資料的積累 撰寫學術論文,離不開參考資料.在研究某一個問題之前,應充分了解他人在這個問題上的見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盡可能多的背景材料,這樣才能發前人之未發,成前人之未成. 2.知識的積累 知識積累過程的本身就是一個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智能結構的過程.豐富的知識積累,是撰寫學術論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要積累知識,不僅要動眼看,動腦想,還要動手寫,將有用的東西記錄在案,以便克服遺忘,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 3.經驗的積累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創造了許多成功的經驗,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規律,萌發了許多想法和感受.對這些想法和感受,都應隨時做好記錄,使之積累為論文創作的富貴財富. 二、要在選題和撰稿時下功夫 通過學習和積累、研究和探索,為我們的論文寫作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為了能夠真正寫出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選題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從教育主管部門、專業學會和各類研討會等指定的研究課題中,篩選出符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研究專長的典型問題作為論題,加以研究,撰寫成文. 2.在教學實踐中,注意細心觀察,勤於思考,就自己體驗較深又感興趣的地方觸發靈感,加以提煉,將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形成論題. 3.通過認真閱讀書刊雜志,在綜合、借鑒別人科研成果的基礎上,受到有關論點和問題的啟示,發現論題,總結經驗、推陳出新,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 總之,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留心」.只要平時留心,注意積累,好的選題是時刻都可能出現在你的思維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記下來,為以後進行篩選或提煉論題做好准備.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高質量的論文不是想寫就能寫出來的,它飽含著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個學習和思考的夜晚,犧牲了若干個節假日熬煉出來的.撰寫論文難,發表論文更難,但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動腦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於學習積累、善於研究探索的教師,都能夠寫出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來.
2. 讀《教師如何寫教育論文》心得體會
利用暑假的時間,認真閱讀了《教師如何寫教育論文》一書,受益匪淺,隨感而發。 一、選題要適當 選題是否適當,直接關繫到學術論文的價值大小和寫作的成功與否。因此,確保選題沒有毛病,應該是論文寫作首先要考慮的。一般而言,在有研究價值的前提下選擇較小的題目。小則容易出新,容易寫實、寫好。有些大題目,則可以分成幾個小題目來寫,使論點更明確、內容更集中、論述更深刻。不要動不動就是素質教育、均衡化之類的,而是應該從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出發,把素質教育、均衡化這些宏大命題具體化。其次,不要求全求大,一篇論文不可能窮盡所有問題或一攬子解決所有問題。就當前廣大教師的實際情況而論,因一般教師難以集中很多的時間、精力來搜集資料,研究、撰寫題目較大的文章。 怎樣才能做到從小處入手、以小見大呢? 第一,教師寫論文應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態。教師的論文不是教育理論的「高端」發現,而是要強調教育理論的「終端」運用和結合實踐的創新。而要注意觀察和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從中發現研究的問題,因為課堂是教師最好的實驗室。教師要善於獨立思考,打破思維定式,不人雲亦雲,不迷信專家。這樣才會有所創新。 第二,可以對選題的研究范圍進行限制,或者從縱向上來截取,或者從橫向上來攝取,應該根據自己的教育實踐,選擇一些小的題目進行寫作。 二、論證要清晰科學 觀點是論文的靈魂和統帥。一篇論文如果在觀點上有失誤,立論的根基不穩,其價值如何或有無價值,就值得懷疑了。論文在觀點上容易出現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幾種:基本觀點錯誤,論文從總體上站不住腳;觀點偏頗,未能客觀全面科學地認識問題;觀點不夠鮮明,要說明什麼心中無數;觀點陳舊,人雲亦雲,毫無新意;思想空泛,認識膚淺,缺乏深度;觀點與材料不合,論點論據不夠和諧統一;觀點自相矛盾,前後說法不一。 列小標題無論對讀者閱讀,還是作者本人寫作,都有指導作用。建議基層教師寫論文要先列小標題,一篇論文分成幾塊來寫,做到心中有數。小標題最好是句子而不是短語,至少二級標題必須是句子。因為短語的意思是不明確的,跟著短語寫會跑題。只有把小標題列好了,才能保證在組織文字的過程中,能緊緊扣住文章的主題和結構。 談問題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有分寸感,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把話說絕對、說過頭。常會見到有的文章對所要闡釋的問題、方法等的意義或作用等強調到不恰當的地步。如論述培養發散思維,就一味突出其重要性,似乎只有這樣做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先進的教育思想;同時又貶低其他,好像求同思維和它是對立的,是傳統的落後的教育思想的產物。再如談到多媒體教學時,就無限地誇大其作用,好像它把教學的規律也改變了,只有這樣才顯示了教育的現代化。寫教育論文,同樣不能靠貶低其他來抬高自身,切忌抓住一兩點而不及其餘。
3. 如何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培訓有感
要在學習和積累上動腦筋 學術論文是學習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內,也是學習成果的容體現.為了能夠寫出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必須收集一定的信息,積累足夠的資料,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理論素養
4. 《教師如何寫教育論文》之心得
太倉市實驗幼教中心 實驗幼兒園 張曉雯說起寫論文,幾乎是很多老師頭疼的事,每到園部要求完成一篇論文時,我們總是感覺無從下手,沒有題材,因此就缺少了寫論文的動力與積極性,而且多數老師都會藉助網路這一信手拈來的平台尋找一些自己覺得適合的東西進行組合與再造,而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教師往往忽視了自己實踐教學中的教育要素,在論文組合結束之際即使加入自己苦心回憶起來的一兩個實例,也缺少了說服力與真實性,因為此時的論文不是以實例為源動的,它們只是為結合理論理論而添加的一些「澆頭」。 自從閱讀了田宏忠老師撰寫的《教師如何寫教育論文》一書,我對撰寫論文才有了一些初級的認識與體會:一、踏踏實實地做 在做任何一個教育實踐之前,我沒有能力去事先預設好要寫的論文,更沒有能力將實踐圍繞著所設想的論文題目去進行,但我知道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就有可能成為將來寫論文的題材,而且在實踐中我們要以自己發現的問題為中心,不依不饒地圍繞解決問題進行一系列的研究措施,使得問題有思、實施有據,那麼論文所借用到的事例就有血有肉。二、認認真真地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如果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能發現很多較好的事例,卻沒能如實地進行記錄,那麼,到寫論文的時候,誰會為我再現那些真實的經歷呢?又有誰能喚起你當時的感想呢?所以,我在每次與孩子們的互動中都會留意一些事情的發生與發展,事後簡單記錄,並及時做好過程性的反思。這樣的記錄日復一日,就會留下很多有價值的素材,待到寫論文時,只要進行簡單的梳理,就能輕而易舉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了。
5. 如何撰寫論文 培訓總結
網路學習心得體會隨著社會的進步,電子時代的迅速發展,渴望求知的人是越來越多,然而網路教育給了我們一個大好時機——再次重返校園。尤其對於在職人員來說,網路教育的到來,為我們提供了新的人生起點。迎來了新的教育方式,讓我們隨時隨地不受地區、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更快捷、方便地接受的新知識,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人生價值。說起網路教育,我也是第一次接觸,它給我的感覺是新穎、好奇。或許就是這種好奇心,像一個強大的磁場,使我對網路學習產生很大的樂趣。剛開始接觸網路學習,我也是有點陌生,不太習慣。跟大家感覺是一樣的,在接觸新事物的同時,必然都有一個適應過程嗎?只要習慣了,慢慢地就會找到學習的家竅門和網路學習的規律。參加網路學習,絕不是為了一時的興趣,更不是為了時髦、裝門面。而是想通過知識的積淀,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輔設一條使自己成為對人民、對社會有用的人生之路。我深知這條路上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更不會總是坦途。在「求知」的道路上,我還必須付出的辛勤和汗水。樂觀向上的人生觀會伴我勇敢地走下去,必會到達光輝的彼岸。我也曾說過,既然選擇了校網路教育,就要把握機遇,克服種種困難,戰勝自我就是順利!珍惜現在,珍惜所有。最後把自己特喜歡的人生語錄送給網路學習的全體同事!人生:因有朋友而酣暢,因有事業而從容;因有成就而自豪;因有家庭而溫馨;因有愛人而強大;因有希望而奮發;因有健康而快樂!祝大家都能夠擁有利用校園網路的技術,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發揮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是傳統的教師和學生地位觀點.在此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有從以他人的指導為主體到以自己的實踐活動為主體的轉變.在校園網路建設過程中,教師參加培訓是必要的,但是能否做到學以致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自己學習主體地位的發揮,即自己的投入和實踐.哲學的觀點認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內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就是這個道理.人家的經驗畢竟是人家的,我們可以借鑒,但是否行得通,還需要自己去實踐.只要我們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多實踐,多探索,多研究,不怕困難,不怕困難,就能到達自己期望的目標。總之,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再從知之較多到知之較精的過程.教師對校園網路建設的認識,也是這樣.只要自己能盡快地實現以上幾個方面角色的轉變,並能正確,合理,高效的利用校園網路,那麼他不僅可以培養自我獲取知識與更新知識的能力,而且可以通過計算機與網路的強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體制與教學模式,培養出適應信息時代需求的新型人才,從而確保有較高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以便與「知識爆炸」和知識迅速更新換代的發展趨勢相適應.相信,"「以人為本」的作用便能在校園網路建設中發揮出來,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網路資源的潛能.以上便是本人對校園網路建設過程中教師角色轉變的認識和理解。進入新世紀,當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改變的同時,教師所面臨的一些老問題變成了新問題,而的新問題則層出不窮。面對信息技術給人們的學習方式、交往方式所帶來的深刻變革,面對金錢至上物慾橫流的社會,教師要能抵禦誘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顆冷靜平常心。不要只看腰纏萬貫,風流瀟灑,也要看到身敗名裂,鋃鐺入獄,甚至丟了小命的。他有他的幸福,我有我的快樂,教師就要志存高遠,趣避庸俗,"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潔身守志,獨立於世。這正是教師這一職業的特殊性決定的。做不好人也教不好學。因此,做一個好老師崇高的師德是第一位的,要一身正氣,為人師表。教師除了在自己所教專業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還要對其它學科和領域的知識"知得廣"。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我們的學生要學會學習。而我們,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而應教學相長,在學會工作的同時,也要學會學習,加強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不斷地給自己增添燃料,儲備能量,使自己不斷完善,充實自我,必須形成終身教育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自信地面對學生。葉聖陶說過,他並不稱贊某老師講課時有怎樣的最高藝術,"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一堂課究竟怎麼上?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地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教學,是不利學生的潛能開發和身心發展的。比如常見的語文閱讀教學,教師過多的講解、分析和說明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這可以讓他們在課前先收集一些資料。這就可以從網上收集到很多這方面的知識。在21世紀的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怎樣收集資料將比簡單的傳授知識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學生受用終身,也可以使學生在某種程度上超過教師。"在本世紀,傳統的師生關系將發生變化。教師將的在思維方式與知識的導向性上給學生以指點。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樣,只會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輸,不是表演,是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地方學習到的知識,如網路、課外書籍等。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沒有止境地學習,是每一個向上者必要的,更是我們這一代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斷地進步,就得活到老學到老。在學習上不能有厭足之心。從古至今,有成就的人,哪一個不是從勇於學習,不斷鑽研中受益的呢?有人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有人覺得學習是為了考試、工作等其他實在可見的目的。通過接觸網路教育後我這樣認為,學習是源自內心的需要。我們需要過得充實,心靈需要不斷的給養來保持新鮮。當你坐下來,認真地讀一本好書,讓思維隨著作者馳騁,當然,學習不只限於書本,網路教育就是一種學習的好方式,並且是一種與他人溝通、與社會接觸的有效途徑。網路教育給了我人生很大的啟示和幫助,我一定要充分利用網路教育的平台「活到老,學到老」!
6. 如何撰寫教案的培訓心得,幼兒園教師論文撰寫培訓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7. 《教師如何寫教育論文》讀書心得
政治組 周琴 每每碰到我們學校的教科室王主任,我的頭不禁往下沖,不敢與其對視。原因很簡單,擔心他又問:「小周,文章有沒有寫啊?」對於寫文章,實在不是特別喜歡,偶爾寫一篇、得個獎,也是有人在後邊拿著「鞭子抽」,不得不為之,反倒也成就了自己。其實課堂教學和教育科研是教師成長的兩個重要方面,同時又是相輔相成的,對於教學的反思與總結,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教法的總結,對答題方法的指導、時事熱點的思考,都可以成為教科研的素材。文章來自教學的積累與反思。要寫好一篇政治教學論文,必須做好幾下幾點:一要注意選題的新穎性。確定一個能令人感到耳目一新、與眾不同的題目,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要能在已有的觀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拓展,另闢蹊徑;二要注意內容的豐富性。作為一線政治教師,在政治教學實踐中會積累很多好的教學案例,平時如果注意積累、總結、提煉、歸納,就會得到豐富的寫作素材。這樣,寫出來的論文就不會只有空對空的理論;三要注意語言的優美性。一直羨慕語文老師的深厚的文字功底,同樣寫一個班主任工作案例,不會讓人覺得乾巴巴的。生動的語言會讓你的文章穿上美麗的外衣。四要注意標題的實效性和趣味性。好的標題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五要注意寫作的技巧。要寫好一篇文章,先要布好局,擬定出文章的框架目錄,注意層次分明、邏輯嚴密。接下來進行資料的查閱和文章的撰寫。最後要反復推敲、修改、潤色。教師平時要注重教學案例的撰寫,為寫論文打下基礎。教師要對教學過程進行真切的回顧,「照鏡子」,「過電影」,把自己的教學一覽無餘地再現,用新的觀點進行嚴格的審視,客觀的評價,反復的分析。教學過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確錯誤,都能由模糊變得清晰。能使教師把某些教學問題認識得比較深刻,解決得比較恰當。利於教師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看清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就是重新認識教學事實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研究的過程,總結的過程,提高的過程。首先要選擇自己留心思考、認真研究過並有所收獲的問題,這樣的選題才有可能考慮寫作,沒有實踐基礎或雖有實踐但無收獲體會,是寫不出好文章的。其實也文章也並非是一件難事,難在畏難情緒。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積累、善於發現、勤於思考,一定能寫出好文章。
8. 如何撰寫教學論文和教學反思
畢業論文抄是學術論文的襲一種形式,為了進一步探討和掌握畢業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畢業論文進行分類。由於畢業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畢業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畢業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後三種論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學生可以選擇的論文形式,這里不作介紹。文科大學生一般寫的是理論性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