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沒有參加過電子設計大賽的
我參加過,心態和實力很重要!
注意我把心態放在第一位!
附:電子設計競賽入門的學習方法
一.學習硬體部分
1.制板軟體和模擬軟體。
制板軟體主要是將電路圖和PCB圖在電腦上繪制,PCB圖是我們使用制板設備進行電路板製作的必須圖紙。制板軟體包括Protel99、Protel DXP、Pads等,只要求掌握一種。其中Protel99功能較為簡單,學習資料很多,容易上手,基本能滿足比賽要求。
模擬軟體可學習Multisim8或Proteus7.1,一般模擬純模擬和數字器件使用Multisim8,模擬單片機等可編程器件的綜合型電路採用Proteus7.1。
2.模擬、數字電路基礎學習。
此部分可通過學習模電、數電教材,結合模電、數電基礎實驗,同時上網搜索一些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自己理解後製作成實物,並通過調試積累模擬、數字電路的基本設計和調試經驗。
3.外圍晶元及外圍介面電路設計。
此部分大家可通過分析與理解別人的設計電路進行學習。學習的過程中有問題要多查資料,多利用網路。初學者可從51單片機入手,借閱有關51單片機應用方面的書籍。很多不懂的問題只要往網路一搜,答案就有一大堆可供大家參考。
4.電路調試
電路的調試在於多動手。前期的學習大家可在書本上或網路上找到相應的電路原理圖,基本看懂後自己用電路板製作成實物,再通過實物的調試達到實驗現象與理論分析一致。大家也可製作某一個電路模塊,通過可拔插的導線(杜邦線或排線)連接到購買的單片機開發板上,再通過編程式控制制自製模塊的工作。總之,電路調試只有多動手製作才會發現問題,只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不斷提高電路製作和調試的能力,積累相關的經驗。也只有通過製作實物你才能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勵你不斷奮斗!
5.學習資料
圖書館7樓有關模電、數電教材、Protel99軟體、制板軟體、模擬軟體、單片機、EDA、DSP、電路設計等方面的書籍。
上網搜索有關制板軟體、模擬軟體學習的電子書和視頻學習資料並下載相關軟體。進入51單片機論壇可搜到大量電子版本的介面電路(或51單片機外圍電路及其應用)學習資料和視頻錄像。
二.學習軟體部分
軟體學習首先必須找准一種想學的可編程器件。可編程器件種類很多,有單片機、ARM、DSP、FPGA等,但其各有千秋。
1. 單片機
單片機相當於一台內存和硬碟較小、缺乏鍵盤和顯示器的小計算機,通過單片機C語言或匯編語言編寫不同的程序,下載到單片機中便能讓單片機去實現一些功能。比如,要製作一串彩燈(假設為8個),當硬體製作完後,我們給單片機編寫不同的程序便能控制這8個燈從左至右循環點亮、從右至左循環點亮、每隔一個點亮一個燈、每隔一定的時間讓燈閃爍等。同樣的一個電路,只需改變程序便能實現各種不同的功能,非常方便。
(1)單片機種類
市場主流的單片機包括AT89C51/C52、AT89S51/52、STC89C51/52、STC12C5A60S2、STC12XX系列、AVR系列、PIC系列等,其中紅色部分標注的單片機內核完全一樣(均採用51內核)、開發語言和開發工具基本兼容,只是他們自身所包括的資源有差別(類似於電腦的CPU速度、內存、硬碟大小不一樣)。初學者建議從AT89S52、STC89C52或STC12C5A60S2入手(STC12C5A60S2是51內核單片機中資源最為豐富、性能最優越的單片機之一)。
飛思卡爾單片機大部分是16位匯流排。該單片機性能好,價格也不算太貴,公司每年8月左右還會舉辦全國性的智能車競賽,要求參賽者的智能車都必須使用飛思卡爾公司的單片機作為控制器。有興趣的同學也可學習該單片機。
凌陽單片機具有很強的語音功能,單片機內置了採集語音的AD,可以用來直接做語音識別。並且,公司推行「大學計劃」,產品配套的資料和源代碼較多,可直接移植。相關信息大家可上網查詢。
(2)單片機開發工具
學習51單片機編程開發軟體(Keil C51)、模擬軟體Proteus7.1(在模擬軟體上繪制原理圖、程序可虛擬載入到原理圖的單片機進行模擬,觀看結果)或購買單片機開發板(包含單片機和部分外圍電路的系統板)。一般來說,各類低端單片機價格相對都比較便宜(幾元至幾十元不等),其開發板也較為便宜(200元左右)。
(3)51單片機資料獲取
圖書館7樓有關51單片機C語言方面的書籍。網路上51單片機C語言學習的電子書、視頻學習資料等,上網搜索並下載Keil C51單片機開發軟體及其使用方法介紹的相關電子書)。
2.ARM
ARM是一種較為高端的單片機,他的發展經歷了ARM7、ARM9……到目前,市場上ARM10都隨即可見。他數據匯流排較多,目前最高已達32位。其外部時鍾高,可達60MHz,許多ARM晶元還內置倍頻功能,可大大提高其工作主頻,加快運算速度。其內部的RAM和Flash較51系列單片機和其他低端單片機都大得多,控制非常方便。同時,其開發語言也可使用ARM專用的C語言,從而使用戶開發更為方便。ARM可根據其內部資源的不同嵌入不同的操作系統,組成嵌入式系統的操作平台(例如,手機里運行的各種版本的操作系統等。其實,手機內部的核心控制器就是一片ARM和DSP組合的晶元),能夠方便用戶的二次開發,方便進行產品的升級。目前,市場上主流的ARM晶元為三星和飛利浦的。周立功公司開發了大量採用飛利浦ARM晶元的開發板,其所附學習資料也較為詳細,大家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款中高端ARM入手(學習ARM原則上可以不再學習比他低端的單片機)。一般來說,ARM的價格相對低端單片機來說也要高上好幾倍(幾十元至上百元),其開發板價格就更貴(中端開發板在600元左右)。
ARM學習資料來源:1,圖書館7樓有關ARM嵌入式系統的學習資料。2,購買ARM開發板時所附資料。3,網上搜索ARM的學習資料。4,網上搜索不同公司的ARM開發軟體。
3. DSP
DSP可視為更高端的單片機(資源豐富、主頻率高、速度快)。其突出的優勢在於他的結構決定了DSP在進行信號處理時的速度非常快,並且,他在控制方面用戶使用起來同樣也很方便。前面提到的單片機和ARM主要還是適合於控制,而DSP則集控制和數據高速處理於一體,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可編程器件。據往年競賽情況來看,DSP在電源類題、控制類題中都很有優勢。當然,在信號類題型中其優勢也不小。往年的部分競賽題可以說不使用DSP或FPGA這類高速處理器的話非常困難或無法完成其所有功能。這足見高速控制器在競賽中的作用。DSP同樣可採用其專用的C語言及專用開發軟體進行開發。其價格較高(幾十元至百元),開發板的價格視具體晶元而言差別較大。有興趣的同學建議從中端DSP晶元(54系列,如5410等)入手。
DSP學習資料來源:1,圖書館7樓與DSP型號相關的學習資料。2,購買DSP開發板時所附資料。3,網上搜索DSP的學習資料。4,網上搜索DSP開發軟體。
4. FPGA
FPGA是一種具有大量可編程邏輯門電路的晶元,通過相關的開發軟體和開發工具我們可將設計思想用程序(VHDL語言或Verilog語言,建議學習Verilog語言)進行描述並編譯後下載到FPGA晶元中去運行。FPGA最大的優點就是速度快,各模塊之間是並行的關系,模塊內部的執行時間極短,主頻率較高。並且其埠大多為通用IO,編寫程序時基本不需事先指定埠,只需在與外部器件相連時將信號埠在程序中進行定義即可,非常方便。目前,市場主流的FPGA為Altera和Xilinx公司生產,其價格較高,中端晶元一般在百元左右,開發板價格也達到了幾百元(400元左右)。為能低價購買方便開發的USB開發工具,建議大家從Altera公司的FPGA入手。
FPGA學習資料來源:1,圖書館7樓有關FPGA方面的書籍,包括Verilog語言學習。2,圖書館7樓有關QuartusII(Altera公司FPGA開發軟體)開發軟體的學習資料和ISE開發軟體(Xilinx公司FPGA開發軟體)的學習資料。3,網路上可搜索大量的相關學習資源。
三.報告撰寫
競賽前期,書寫報告的同學要適當的從網路上多找找往年的設計報告進行閱讀。閱讀的過程中多學習其書寫格式(包括報告的結構和內容的完整性、字體格式及標題、段落等格式)。同時建議大家上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網上下載相應的論文格式。當然,負責報告的同學還要多學習軟硬體知識,多與組內軟硬體成員交流,多從組員中獲取和積累寫報告的有用資料。對於某一道賽題,在網路上找到的相關資料可能對寫報告都有用,一定要分類及時保存。總之,寫報告的同學任務也很艱巨,必須不斷學習軟硬體知識,盡可能多的去掌握軟硬體知識,協調和分配組內成員的工作。
四.電子設計的一般步驟
1. 拿到題目後三個組員分頭閱讀,理解清楚題意,查閱資料,各自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
2. 共同討論設計方案,通過理論計算,模擬,查閱資料等確定最終方案。確定的方案應簡潔、可靠、顧全大局,在確保基礎部分或基本功能能完成的情況下,如需繼續完成發揮部分應盡量做到硬體部分只需進行較少的改動或不需改動,而軟體的改動則相對簡單(能用軟體完成的功能應盡量考慮用軟體來實現)。確定方案要慎重,題目開始後一般沒有時間允許你更換方案。
3. 分工合作。負責軟體的同學和負責硬體的同學將能確定的介面商定好,並分頭編程和設計、製作電路板,調試電路。負責報告的同學前期可幫忙准備硬體和軟體。
4. 電路和軟體完成後進行聯調,報告編寫的同學也應抓緊編寫設計報告。聯調的過程中遇到問題組內成員應相互討論(往往很多時候自己發現不了自己的問題),共同解決。
5. 包裝,參數測量、記錄、分析。作品自測後(完善設計報告)要統一評測,因此,電路連接必須可靠。每一個電子系統都是一個完整的整體,製作完成後應將許多電路模塊固定於一個結實的絕緣基板上,確保系統的穩定性。
㈡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電源類試題主要是些什麼內容
電源類一般要用到功率電子技術方面的知識,基礎知識主要是模電,特別是MOS管方面的內應用,非常重要。其他可容能還涉及功放,運放等內容。
另外,一般還有單片機在裡面進行數字控制,相關內容會涉及到單片機最小系統,AD/DA轉換,數碼管/液晶顯示,鍵盤輸入等內容。
電源類最難的地方在於功率電路設計,以及指標的獲得,比如輸出電壓,電流以及必要的精度指標,還有電源的一些特性參數,比如帶負載能力,紋波系數等等。總的來說,電源類的題目不太好做。模電內容比較多。
你的那四類中,最簡單的是控制類,每年做的人也最多,數據採集類其次,電源和儀表類差不多,可能還是儀表類多一些(儀表類主要涉及模電基礎內容,相對難度比電源還是小一些),做得人最少的是通訊類,主要是高頻太難了,而且變數很多,拍一下可能狀態就要變了。
㈢ 參加電子設計比賽團隊介紹怎麼寫
根據你的情況,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把模電數電這種,最基礎的課程搞得熟一點。
然後,你必須要明白,現在全國電賽的出題難度和方向比早先的時候可是難的多了,你和你的團隊必須有堅定的信念,任何時候都不言放棄。
每屆競賽都會有作弊的行為,例如有指導老師動手設計製作拿去參賽的、也有直接在外面找個高手去做,做好拿去測試的。這種事情發生的太多了。因此,現在的題目綜合性比原來的要高很多,一方面是要提高團隊的配合,另一方面全國專家組的專家想從出題的角度來盡量杜絕槍手的行為,綜合性的題要是要個槍手團隊的話,那成本就有點高了。
然後呢,在你的團隊中需要有一個相對比較全面、責任心強、善於和相關老師溝通請教、有不畏艱辛為參加電賽並且獲獎決心的人來擔任組長,這個組長要想盡一切辦法提供便利條件:比如實驗室、買元件、聯系儀器、圖書資料、請教老師、外出做PCB等等很多繁瑣的內容,這些內容組長都應該首當其沖的。組長不代表有任何權利,而是付出更多。
當然,大多數學校都要經過選拔,有很多人就會被不幸的淘汰掉。然後,有時候分組情況是由學校的指導老師來安排的,你也可以自己聯系,但必須要得到老師的認可。
現在,說說具體要做些什麼准備。
第一,你和你的同學要努力學習,好好看書,基礎知識最起碼你要知道是怎麼回事情。
第二,要打探情報,要從多方面了解往年競賽你們學校里都是哪些老師在進行指導工作,誰帶的成績普遍比較好,這些內容本校的學生應該都很好查到的。
第三,找到這個老師,問問他明年還帶不帶學生參加競賽,學校的培訓計劃是什麼。向他表表你的決心,並告訴他你的學習狀態和准備情況。咨詢他,你們需要准備什麼,要尊重老師的建議。
第四,要去找找往年的試題,看看往年都出些什麼樣的題目。按照出題的方向,分為哪幾類。一般情況都會有這幾種類型的題目:電源類、信號檢測和控制類、信號處理類等等吧。要分析你們的老師比較擅長那類型的題目,你們就要重點研究。
第五,要多動手,一定要多動手。你要是連電烙鐵、示波器都不會用還參加什麼競賽。動手這個要展開說又要5000字,所以就簡單說點吧。
你必須要達到的幾點要求:
1.完美的焊接工藝;
2.各種儀器的熟練使用;
3.各種常用元器件的識別(種類、材質、參數等等);
4.產用晶元的使用方法和引腳定義(常用運放、比較器、數字電路、AD\DA、電源晶元等等);
5.單片機的使用,說起單片機。你說你現在在學習郭天祥的教程,那個教程是很實用的。他那個是做好的成品板子,電路已經固定了,也很適合教學。但對於你來說,你的思路一定要廣,不要受他的思維限制。現在階段你先跟著教程學學,作為教學內容已經很好了。教程嘛,都是單元電路的介紹和使用。到了後期,要根據學習和掌握情況,你要自己設計出一個系統,把鍵盤、顯示、AD\DA這些常用的東西在一個系統里都用上。後期,根據老師的建議看需要選擇什麼單片機。
6.我覺得應該是細節了,焊接工藝可靠程度、電路的布局、PCB的走線、測試點的安置、電路的安裝等等,這些都有可能直接給你判死刑。在學校測得好好的,拿去測試點的路上由於顛簸,電路那裡出了問題,到時候你要是做不到如火純情,直接就手忙腳亂,一個頭兩個大,直接就掛了。大概是我第一次參加全國競賽的時候吧,有個兄弟的電路剛一通電,之間晶元冒了一股青煙隨後,隨後一直碩大無比的電解電容直接爆炸,直接被測試老師攆出去了。大概是加電源的時候極性搞反了。
還有什麼等我想到了再說,你先好好准備准備。
其實有很多內容,都要走一步看一步,要看你到時候的選題方向才能具體說的,現在根據你的情況,只能說個大概。
到時候,要根據你們小組成員的個人情況來進行分工,現在說都太早了,不太合適。
全國電賽,是為電子信息類學生提供的非常好的一個學習、交流、展示的平台。他可以讓你學到很多東西,提升你的競爭力,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實際的東西。既然有這么機會就要努力爭取!
話又說回來了,全國電賽,任何一所學校,不論強弱,或多或少都會有老師參與。你以為每次競賽結束後的一年全國組委會出版的獲獎競賽選編都是學生的作品么?!現在的本科生是什麼樣子,有幾斤幾兩還需要多說么。當然,也有強人,但那隻是少數。
所以呢,可以這么說,競賽的獲獎和你的老師有著直接的關系。
如果你能夠拜於名師門下,那就要恭喜你了。有師德的老師,是值得每一位學生用一輩子來尊重的。
激情創造、精彩無限!
Dare to creat & enjoy!
祝你在2011年的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展示你的風采、獲得好成績。
㈣ 電子設計競賽放大器類准備哪些模塊
根據你的情況,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把模電數電這種,最基礎的課程搞得熟一點。
然後,你必須要明白,現在全國電賽的出題難度和方向比早先的時候可是難的多了,你和你的團隊必須有堅定的信念,任何時候都不言放棄。
每屆競賽都會有作弊的行為,例如有指導老師動手設計製作拿去參賽的、也有直接在外面找個高手去做,做好拿去測試的。這種事情發生的太多了。因此,現在的題目綜合性比原來的要高很多,一方面是要提高團隊的配合,另一方面全國專家組的專家想從出題的角度來盡量杜絕槍手的行為,綜合性的題要是要個槍手團隊的話,那成本就有點高了。
然後呢,在你的團隊中需要有一個相對比較全面、責任心強、善於和相關老師溝通請教、有不畏艱辛為參加電賽並且獲獎決心的人來擔任組長,這個組長要想盡一切辦法提供便利條件:比如實驗室、買元件、聯系儀器、圖書資料、請教老師、外出做PCB等等很多繁瑣的內容,這些內容組長都應該首當其沖的。組長不代表有任何權利,而是付出更多。
當然,大多數學校都要經過選拔,有很多人就會被不幸的淘汰掉。然後,有時候分組情況是由學校的指導老師來安排的,你也可以自己聯系,但必須要得到老師的認可。
現在,說說具體要做些什麼准備。
第一,你和你的同學要努力學習,好好看書,基礎知識最起碼你要知道是怎麼回事情。
第二,要打探情報,要從多方面了解往年競賽你們學校里都是哪些老師在進行指導工作,誰帶的成績普遍比較好,這些內容本校的學生應該都很好查到的。
第三,找到這個老師,問問他明年還帶不帶學生參加競賽,學校的培訓計劃是什麼。向他表表你的決心,並告訴他你的學習狀態和准備情況。咨詢他,你們需要准備什麼,要尊重老師的建議。
第四,要去找找往年的試題,看看往年都出些什麼樣的題目。按照出題的方向,分為哪幾類。一般情況都會有這幾種類型的題目:電源類、信號檢測和控制類、信號處理類等等吧。要分析你們的老師比較擅長那類型的題目,你們就要重點研究。
第五,要多動手,一定要多動手。你要是連電烙鐵、示波器都不會用還參加什麼競賽。動手這個要展開說又要5000字,所以就簡單說點吧。
你必須要達到的幾點要求:
1.完美的焊接工藝;
2.各種儀器的熟練使用;
3.各種常用元器件的識別(種類、材質、參數等等);
4.產用晶元的使用方法和引腳定義(常用運放、比較器、數字電路、AD\DA、電源晶元等等);
5.單片機的使用,說起單片機。你說你現在在學習郭天祥的教程,那個教程是很實用的。他那個是做好的成品板子,電路已經固定了,也很適合教學。但對於你來說,你的思路一定要廣,不要受他的思維限制。現在階段你先跟著教程學學,作為教學內容已經很好了。教程嘛,都是單元電路的介紹和使用。到了後期,要根據學習和掌握情況,你要自己設計出一個系統,把鍵盤、顯示、AD\DA這些常用的東西在一個系統里都用上。後期,根據老師的建議看需要選擇什麼單片機。
6.我覺得應該是細節了,焊接工藝可靠程度、電路的布局、PCB的走線、測試點的安置、電路的安裝等等,這些都有可能直接給你判死刑。在學校測得好好的,拿去測試點的路上由於顛簸,電路那裡出了問題,到時候你要是做不到如火純情,直接就手忙腳亂,一個頭兩個大,直接就掛了。大概是我第一次參加全國競賽的時候吧,有個兄弟的電路剛一通電,之間晶元冒了一股青煙隨後,隨後一直碩大無比的電解電容直接爆炸,直接被測試老師攆出去了。大概是加電源的時候極性搞反了。
還有什麼等我想到了再說,你先好好准備准備。
其實有很多內容,都要走一步看一步,要看你到時候的選題方向才能具體說的,現在根據你的情況,只能說個大概。
到時候,要根據你們小組成員的個人情況來進行分工,現在說都太早了,不太合適。
全國電賽,是為電子信息類學生提供的非常好的一個學習、交流、展示的平台。他可以讓你學到很多東西,提升你的競爭力,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實際的東西。既然有這么機會就要努力爭取!
話又說回來了,全國電賽,任何一所學校,不論強弱,或多或少都會有老師參與。你以為每次競賽結束後的一年全國組委會出版的獲獎競賽選編都是學生的作品么?!現在的本科生是什麼樣子,有幾斤幾兩還需要多說么。當然,也有強人,但那隻是少數。
所以呢,可以這么說,競賽的獲獎和你的老師有著直接的關系。
如果你能夠拜於名師門下,那就要恭喜你了。有師德的老師,是值得每一位學生用一輩子來尊重的。
激情創造、精彩無限!
Dare to creat & enjoy!
祝你在2011年的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展示你的風采、獲得好成績。
當然是保持良好心態啦,至於模擬電子、數字電子、單片機原理、感測器技術、信號與系統、自動化等一系列課程肯定要學的踏踏實實,再看看歷年競賽題,推薦一個網站http://www.nuedc.com.cn/
你好!看樣子你是大學生,一般說來參加這種比賽的都是學電子專業的,好處那就不用多說了,無論是對自身還是將來就業都是很有幫助的,課程有:《電工電路基礎》《低頻電子線路》《數字電路》《高頻電子線路》《電子測量》《智能儀器原理及應用》《感測器技術》《電機與電氣控制》《信號與系統》《單片機介面原理及應用》等等。
所要學習的科目當然不能定局,知識面越廣越好,它是對各個科目綜合運用的產物,而且要具有非常強的動手和創新能力,對一個人的動手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起來不要急於求成,掌握一些基本電路及調試,焊接技術,Protel軟體的使用,能製作機器人最好對機械結構方面也要懂些。
很多東西只要學習了不一定什麼時候就能用到,不要在學時表面感覺沒用就不注重它,那樣就犯了很大的錯誤了。在電子DIY學習過程中你會體會到很多樂趣的。
不錯啊,大一就有這個想法了,很好啊!!
我大三才參加的,只培訓了一個假期就參賽了,結果拿了個省三等。。
建議你現在打好基礎,做好只是儲備:
1.數電,模電,單片機原理,C語言,這幾個是必學的,重要,相當重要。
2.收集相關資料,比如晶元數據手冊,應用筆記,源程序,製作實例,現在吧資料積累好了,到時候用起來很方便。
3.多跑電子市場,買些原件回來自己動手做一些東西,鍛煉實踐能力
4.看下往年電子設計大賽的題目,學習別人設計的長處,最好自己總結下,寫成自己的東西。
5.找你們學校以前帶電子設計競賽的老師,告訴他你自己的想法,希望他能給你點建議或者幫助
6.堅持,堅持,在堅持,克服困難,持之以恆!
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學好了,等你正式參加比賽的時候,什麼ARM,DSP,FPGA等用起來也就不是很困難了!切記,不要趕時髦,追新潮,最基本的東西全掌握了,新東西也不就那麼神秘了!!
推薦書我感覺沒什麼必要,你現在才大一,需要學的基礎的東西還很多,好好加油吧,祝你成功!!!!!!!!!
1、單片機基礎,至少熟悉一款單片機,比如說51單片機或者PIC片機,51是比較容易入門的,挑一些模塊來調試,像數碼管顯示,LCD顯示,鍵盤,等等,要熟悉IO口的使用及定時器 2、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的知識,數字電路主要是D觸發器和編碼、解碼,模擬電路主要是放大器,選一些典型放大電路來調;3、熟悉一些電子元件的識別方法,像電阻電容的等等。;4、多看一些競賽論文,學習別人的方案;5、有一個好的團隊;6、多實踐,多調試。
呵呵,准備那是必須的。我至今參加過好幾次國和省比賽。電子大賽三個人為一組,一般分工為:一個負責軟體(51單片機),一個負責硬體(電路和畫板),一個負責論文(我們都是這樣分的)。如果你想參加的話建議你先找好搭檔。先分工好來。自己硬體和軟體最好都要會一點。硬體的看些模電和數電的 。軟體看單片機(重要) 。 ....就這樣。祝你成功. 。。。再補充 :比賽前你們三人可以拿一些以前比賽的題目去做,先鍛煉你們的配合能力和實踐能力。比賽時和平時三個人一定要多溝通!
這個明顯得看你主攻哪一類的~
以控制類為例
硬體:
1、電源模塊12V、9V、5V、3.3V較為常用,如果用電池那麼還要考慮升壓塊,如果用一些必須負電壓供電的晶元,就還要把比如LM337做進去;
2、最小系統和系統的擴展,以備I/O口不夠的特殊情況,要題目允許乾脆加CPLD;
3、驅動模塊,電機驅動L298必備,也可以考慮准備CMOS,步進電機控制可以考慮加L297,繼電器電路也可以做一下,用2803或者2003;
4、各類感測器模塊,至少得准備尋跡光耦(個人使用覺得RPR220不錯),霍爾感測器(A04E)和磁鋼,光電槽和碼盤,避障的光電開關,趨光的光敏電阻或者光敏二極體,另外最好准備些以前比賽中出現過的感測器,沒用上就當玩唄,比如接近開關(探測金屬),角度感測器(太貴了),超聲波等等;
5、信號處理模塊,比如光耦我們希望它出來的是開關量,但要不是就得加比較器,所以配合光耦,比較器模塊是必備的(推薦LM339、LM393),又比如信號回來需要放大,那就需要用到運放,適當准備幾塊運放的晶元比如(TL082、TL084);
6、AD/DA模塊,其實在控制類方面DA在歷屆比賽中用的並不多,但AD卻是經常出現,比如角度感測器進來的電壓信號通過AD轉化成數字;
7、顯示模塊,LCD,數碼管,LED,蜂鳴器一個不能少,為什麼用了LED還用數碼管呢,為什麼峰鳴器也是顯示模塊呢,這里的顯示很大程度上的意思是給人的反饋,比如在平衡點穩定了,讓峰鳴器叫叫;
8、鍵盤模塊,有輸出當然要有輸入咯。
9、其他:控制類很容易出現小車,所以准備一個車摸最好,電機是必備的,要有條件把減速電機、步進電機、測速電機都准備好;說到電機,那麼聯軸器就要准備了,這說明做電子的時候也要適當准備些機械的東西;又比如說考慮周到點,無線通信模塊也加進去,那麼機、電、光、聲、磁就都有了。
軟體:
1、LCD顯示程序、鍵盤輸入程序;
2、AD\DA SPI傳輸程序;
3、AD採集後數據處理演算法;
4、電機控製程序,要把減速電機做到像步進電機一樣一步步走,光調速是不夠的,提到調速就要說下面一點PWM了,要把步進電機通過頻率和細分調速調到滿意。
5、PWM通道和比特率輸出;
6、延時和記時(這里的延時指用軟體延時,這里的記時指用記時器);
7、秒錶、測速、測距、尋跡演算法、避障演算法等等;
8、其他的一些不一定需要的演算法:比如復線。
當然,好的身體和心態也是必不可少的哦
課程方面:
還要學單片機啊、嵌入式系統、數字電路、CPLD/FPGA設計、C語言、匯編、微機介面
模電要好好學,信號沒多大用
CPLD/FPGA編程/模擬用QuartusII
單片機模擬用Proteus
模電模擬用Multisim
單片機編程用Keil,用的C語言和匯編
嵌入式還要用到Linux的內核
還有個畫PCB板的,Protel 99SE,現在最新的叫「Altium Designer」
反正這些東西都會要用的,要學起來東西很多,建議你要用到什麼看書吧~而且電子設計競賽都是幾個人一組,分工合作吧~
數字電路,模擬電路時必須會的,單片機經驗要有,如果有DSP或FPGA經驗也很好,但要看實驗室能否提供那麼高級的開發設備。焊工要過硬,畫PCB的能力也要過關,相應的要了解些電磁兼容的問題。當然,還要懂相應學科的理論知識。比如信號處理,高頻。。。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歷屆題目
第一屆(1994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題目
題目一 簡易數控直流電源
題目二 多路數據採集系統
第二屆(1995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題目
題目一 實用低頻功率放大器
題目二 實用信號源的設計和製作
題目三 簡易無線電遙控系統
題目四 簡易電阻、電容和電感測試儀
第三屆(199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題目
A題 直流穩定電源
B題 簡易數字頻率計
C題 水溫控制系統
D題 調幅廣播收音機
第四屆(199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題目
A題 測量放大器
B題 數字式工頻有效值多用表
C題 頻率特性測試儀
D題 短波調頻接收機
E題 數字化語音存儲與回放系統
第五屆(2001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題目
A題 波形發生器
B題 簡易數字存儲示波器
C題 自動往返電動小汽車
D題 高效率音頻功率放大器
E題 數據採集與傳輸系統
F題 調頻收音機
第六屆(2003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題目
電壓控制LC振盪器(A題)
寬頻放大器(B題)
低頻數字式相位測量儀(C題)
簡易邏輯分析儀(D題)
簡易智能電動車(E題)
液體點滴速度監控裝置(F題)
第七屆(2005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題目
正弦信號發生器(A題)
集成運放參數測試儀(B題)
簡易頻譜分析儀(C題)
單工無線呼叫系統(D題)
懸掛運動控制系統(E題)
數控直流電流源(F題)
三相正弦波變頻電源(G題)
第八屆(200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題目
音頻信號分析儀(A題)【本科組】
無線識別裝置(B題)【本科組】
數字示波器(C題)【本科組】
程式控制濾波器(D題)【本科組】
開關穩壓電源(E題)【本科組】
電動車蹺蹺板(F題)【本科組】
積分式直流數字電壓表(G題)【高職高專組】
信號發生器(H題)【高職高專組】
可控放大器(I題)【高職高專組】
電動車蹺蹺板(J題)【高職高專組】
【轉】
㈤ 今年電子設計大賽的出題方向
2011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精神(有圖有真相)
2011年7月23日在河南南陽,由河南省教育廳主辦的河南省高校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研討會上,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專家組組長,北京理工大學羅偉雄教授在會上詳細談了今年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基本要求及賽題特點。其相關精神,總結如下:
1、賽題數量減少,大概5題;難度有所降低,題型突出基礎知識(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和單片機應用)的綜合應用能力的考核,降低專業特性和專業特色,降低直接應用性特性(也是降低專業特色的一個方面)。
原因:今年要回歸電子設計競賽的初衷,即突出基礎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主要包括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和單片機應用。而不會像2009年及之前的專門為特定專業出題(如自動化控制,通信等)。所以,今年的題型更具一般性,更能兼顧各專業的基礎知識的教學,即能保證任何相關專業的學生都能作的賽題。
過去的惡性循環是,賽題越來越難,原因是賽題一旦公布,許多學校就有大量的後續團隊,甚至各大相關的公司都介入競賽,幫助完成賽題,結果導致下屆競賽不得不加大賽題的難度,結果卻脫離了競賽的初衷。因此今年的題型和難度都有所變化,但為了濾除可能的作弊,將於9月13號再對得獎隊搞一個全封閉型競賽。
2、由於有飛思卡爾競賽,及降低專業屬性,故小車控制類題不會有(此偏工業控制),無線通信類題不會有(此題偏通信)。但電路匹配網路、電源設計類題可能有。
3、沒有純數字或純模擬的題;
4、賽題更多偏向於硬體設計,與單片機相關的軟體設計內容一定有,但不會多,量也不會大。因為軟體設計量太大,容易導致作弊,或外部協作力量的介入,對競賽評判不利,所以諸如DSP、嵌入式系統等太偏軟體設計的賽題不會有;
5、新技術新器件仍然鼓勵使用,但並不額外加分。與數字電路相關的設計可利用FPGA/CPLD及其相關小系統上完成;
6、SOPC技術的應用只突出適用性。即賽題不會提出用什麼技術,只要能按要求完成,任何技術都可以。羅教授特別提到,SOPC實際上就是一個FPGA加一個內部的單片機。
7、今年的模擬電路設計肯定包含運放的不同類型的應用,強調這是基礎。
8、在評審中,今年仍然可能考慮系統的性價比和功耗。所以如果直接將介面完備的系統板(如DE2板)用到競賽中有可能扣分。
9、賽題將突出電子設計的特點,而降低其他能力的考核。如與機械加工,道路加工,轉軸加工、吊瓶、木板選擇等等。因為這些能力不應該在競賽的考核范圍內,否則就不叫電子設計競賽了。
所以根據這個精神,今年的賽題,純電子類,純基礎知識應用類題一定較多。
10、為了突出電子技術的硬體設計,今年起,將往年50分的論文分數降低到20至30分,增加電路實物設計的分數。即今年的評分更加註重硬體系統的技術指標。硬體不過關,論文再好也不會有什麼分。
9月13日的全封閉電子設計賽相關情況和要求:
參加競賽對象是已經獲全國一等二等獎的參賽隊。全封閉8個多小時,完成一個難度不大的數字模擬小系統設計項目。FPGA和單片機最小系統需自備(針對數字電路的設計),模擬電路由此次日本贊助公司提供一片專用晶元,提供詳細的使用說明。此專用晶元最大的可能是一片多運放的器件,但也有可能是ADC或DAC。因此還要准備通用板,好焊接此器件(建議現在就上網搜索此公司的相關器件產品)。對於評審,要求此系統的焊接器件要符合規范,器件引腳和連線要盡可能短,減少干擾可能。
1.jpg (58.88 KB)
2011-7-29 10:22
談談電子設計競賽(羅偉雄教授演講內容)
一. 今年競賽新規則
1.在各省市確定上報全國的競賽隊(10%)後,全國專家組評審之前,要對上報隊進行一次綜合測試,在9月13日進行。此環節進行辦法:由全國專家組出題,在各省市進行。要求製作一個數-模混合小系統,時間一天。採用封閉方式。綜合測試以滿分30分,計入總分
2.對獲全國二等獎的隊進行復測。
3.題目數量有可能減少。
二.競賽目的
更好的實現教育長期規劃,進行教育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工程素質和協作精神
1.競賽的初衷是指導電子類的課程建設。
2。 在競賽中能發現課程中的薄弱環節。
3。將新技術引入教學內容。
4。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促進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的改革
何謂創新意識
用已學知識獨立的完成一系統
三、競賽內容
以電子技術應用設計為主要內容,包含模一數混合電路、單片機、嵌入式系統、DSP 、 SOC,、可編程器件、EDA軟體的應用。
四。出題思路:
還是要圍繞電子設計競賽為本科生教學
服務的宗旨。競賽姓「教」。要加強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來出題。當然,競賽搞了十幾年,在出題方面有不少困難。這幾年有兩個傾向:一是出題越來越難,二是太接近應用方向。
五.如何進行培訓
從最基本的開始,模擬電路[放大器.電源].數字電路.[FPGA.CPLD]。單片機[控制和運算]
如何將以上部分組成系統
首先,以講座的形式給學生講課。主要內容有如下幾點:
1. ,主要給學生開拓思路;分析數學存儲示波器、頻率特性測試儀等。
2. 單片機應用
3. 放大器製作
4. CPLD FPGA的應用
5. 電源及模擬電路的結構
6. 實驗報告的撰寫等。
一個專題為一個單元時間。然後,給學生出一些專題,主要有:
數字電路系統、放大器製作、簡單的通信系統---收發信機、精密電源製作。
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後,可以相互交流。
㈥ 求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習計劃書
在這里,我沒有言傳身教的意思。只是想根據自己和身邊同學的一些就業經歷,寫點小建議,希望給這個專業的一點啟發。
一、繼續深造 VS 找工作。
在就業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也許大家大三起就開始憂心自己畢業後該何去何從了。擺在大家面前最為清晰的,是兩條路:繼續深造(考研/留學)和找工作。
現在研究生擴招給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深造的機會。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考研。千萬不要只是為了逃避就業的壓力。
如果你不是熱愛學習的好學生,讀研究生所學到的東西並不見得比在工作中學到的要多;如果你對學習充滿熱誠,並有信心有毅力堅持攻克技術難點,那麼,留下來繼續深造一定不會錯。
在社會上,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最大區別在什麼地方呢?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更看中的是綜合能力而不是文憑。而大的企業,特別是外企,會將這個分的很明白,一般研究生的工資比本科生要高一點點。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想在大企業中混到高層,考研一定不會錯!如果你想放手自己博一博,就不必畢業就讀研。
考研前好好想清楚,分析下自己的性格,如果你野心很大、不太安分、很有想法、願意闖出一片自己的天空,有鮮明的個性,畢業就考研似乎不太合適。可以先投身社會,在工作的積累和摸索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長項後,再業余補充專業知識。否則,讀完研究生後才發現專業和自己的理想有分歧,會影響了挖掘自己潛力的最好時機。同時還會因為自己在專業上付出太多,不捨得為理想放棄專業知識,從而束縛了自身的發展。
如果你對現在所學的專業很有興趣,或者你希望自己以後在某個領域有穩定的發展,你很塌實、安分、穩重、好學,就可以毫不猶豫的考研。
其實要明明白白的想清楚,並作出取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對某些事情做出抉擇的時候,首先把他們放在同一高度上面。人不可能同時追兩只兔子,懂得取捨和放棄的人才是聰明的。
二、找工作前的准備工作
當你決定開始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知道: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你今後的發展。我和我的同學們,在畢業幾年後的今天,漸漸從同一起跑線上拉開了差距,這個差距,就是由第一份工作的工種之差導致的。
也許你上了不少的就業輔導課,看了不少的就業指導書,咨詢過爸爸媽媽、老師、師兄師姐。大家都會從各個角度給你意見。我總結了一句話:「把握主動權,眼光放長遠。」
什麼叫「把握主動權」呢?
很多人會把找工作當作一個艱澀的任務,認為只要能找到和專業相關的一份工作就謝天謝地了。其實,找工作和考試是一回事,要找到方法、抓住重點。我覺得首先要把握主動權,不要被用人單位牽著鼻子走。
我有很多同學,畢業的時候找工作挺順利的,但是一工作就開始叫苦不迭,頻頻跳槽,從而蜻蜓點水般,混了幾年,什麼都不透不專,白白浪費光陰。
大家不妨按我說的方法試試看:
參加招聘前先把自己感興趣的單位和職位勾出來。各種各樣的工種是否讓你眼花繚亂?怎麼才知道哪個職位適合自己,怎麼去做准備,是順利應聘過關的關鍵。電子工程師、單片機開發、軟體工程師、硬體工程師、項目工程師、品質管理、系統分析員、項目管理員……太多太多職位都和電子信息工程有關了。你一定要做足工夫,去網上查找也好,詢問前輩也好,弄清各個工種到底是做什麼的,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系,發展前途如何。(記得這個工作一定要做哦!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來找答案)
例如電子工程師和硬體工程師,乍一看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其實學問大著呢。通常情況下,硬體工程師多做研發工作,要求工作經驗,對產品性能的熟悉度、對模擬數字電路設計能力等要求很高。而電子工程師一般是輔助工程/生產部門,要求相對於硬體工程師較低一點,這個職位對應聘者使用工具的能力(ORCAD、POWERPCB、OFFICE軟體等)有要求,這個職位會接觸到比較多的畫圖、製作BOM表、文檔管理等。同時還對普通的電路設計、元器件的熟悉度有要求。
熟悉完不同職務的區別與要求後,接下來就要熟悉下你所要應聘的單位的產品及其發展了,這個可以上該公司網站去查一下,很方便。
然後根據你得到的信息做准備工作,花一個星期惡補下相關專業知識。知己知彼,定能百戰不殆。
按上面的步驟來准備,你就很好的把握了主動權。不會因為忘記了太多專業知識,應聘前忙的抓狂卻不的要領了。另外,應聘不同的職務要相應的製作不同的簡歷,把別人感興趣的東西呈現出來,也是制勝的秘訣哦~
我有一個同學,他應聘了一份自己很感興趣但和專業並不太相關的職業,他只花了幾天,把這個公司好好鑽研了一下,把自己想做的職務好好了解了一下,然後針對該公司對崗位的要求做了一份簡歷。結果當然是得償所願拉。該同學的職業生涯發展的很順。
即使你當時的技能對這份職業來說還有一定差距,但用人單位更重視的是你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和態度。技能可以在工作中補上,熱情和態度卻是很難培養的。
眼光放長遠
相信你做完上面說的准備工作以後,會對每個工種有所了解,心裡也規劃了一個自己的職業發展圖。這個時候,不要太在意第一份工作的工資。只要這個工種你感興趣,覺得有發展空間,就值得你去做。在工作中得到的經驗才是最寶貴的財富。想想看,剛去工作,自己能力還不夠,有人開工資讓你學習,偷笑都來不及呢!我有個同學,剛畢業的時候工資很低,但是工種不錯。現在工資翻了不知道多少番了。
最後,盡可能的去正規的、規模稍大一點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制度完善、各個方面都有保障,也有很多培訓的機會。大公司人才濟濟,對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很有幫助,另外,從大公司跳槽出來,找工作更方便一點。:)
三、挑選適合自己的企業
由於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所以大家在工作中經歷到的事情也會不同。總的來說,剛剛開始工作,不太懂得游戲規則,總會出現這樣那些的問題,讓自己常常煩惱、困擾、孤單、迷茫。這些都很正常,不必慌張。只有經歷了這些,我們才會進步和成長。
有句話很正確:大公司學做人,小公司學做事。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管理體系和制度,分工也很不相同。
在大公司,比如外企、國企和一些頗具規模的私營企業裡面,你需要先了解一下該公司的背景,企業文化。在這樣的公司中,不乖巧的話很難被重視,因為人才實在太多了,誰會注意你呢?不重視並不是說有沒有升職機會,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學習、培訓的機會。
外企相對而言簡單一點點(港資、台資則不一定),由於這些企業是在別人的土地上,都非常規矩。基本上一切都會按照勞動法來對待員工,福利也不錯。他們的分工會比較細致,人事、培訓制度都比較完善,進去後,認真做好份內的事情就好。
港資、台資則非常的資本主義,他們深知剩餘價值的意義,會盡量把員工用得很徹底。在這樣的公司,其實你應該慶幸,因為總有很多做不完的事情壓著你,你可以學的更多,進步的更快。雖然壓力比較大,但是這對年輕的你來說,是好事情。我有同學在港資做過一年,壓力很大,做了很多她原以為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這段時間,她經常因為工作太累而哭泣,但是還是咬牙堅持著。後來她告訴我們,在這個公司工作,她學會了如何承受壓力,專業知識也得到很大的進步,學到了很多東西,回頭看時,她很慶幸有這樣一段成長的經歷,讓她對今後的發展更有信心。
至於進國企,應該是適合那些性情溫和的朋友吧,福利好,工作輕松,會讓人思想、精神都比較鬆懈,久而久之,就變成坐沙發的土豆拉~也不想輕易挪窩了。這樣的生活很愜意。按部就班,卻也漸漸磨滅了年少的銳氣。
進規模較小的公司,你就要賭一把了。公司人員不多,規章制度也不一定健全。這樣的公司,一個人當多個人用。公司一點點小波動都會直接影響你的飯碗。不過,如果你有眼光,或者運氣好,而且對自己的綜合能力比較自信,這里也會是最容易產生奇跡的地方。在這里,你可以放開手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你的想法也很容易直接反映到老闆那裡。由於沒有太多的階級競爭,你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曝光在老闆的眼皮底下,是人才還是蠢材,馬上能見分曉。只要公司發展順利,少不了你的好處。被提拔還是被炒魷魚,直接看你的工作成績。這樣的環境比較公平。一旦公司發達了,你馬上就可以輝煌騰達,年少有為了。看了小公司的運作,自己也會有當小老闆的沖動的。呵呵~成敗就在一念之間。如果你上進、有能力、勇氣和信心,去小公司搏一把也不錯。
最後,特別安分的朋友,也可以考慮下考公務員。
敢拼敢闖的朋友們,來深圳、上海或者北京吧,這里是你夢開始飛翔的地方。競爭、壓力、機遇會把你刺激得強強壯壯的!
四、如何辨別自己適合哪種工種
適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工種實在太多了。除了我前面提到過的電子工程師、硬體工程師、軟體工程師、單片機開發等直接與專業有關的工種之外,還有很多與專業相關或是不相關的工種你都可以考慮。在這里,我無法一一列出各個工種之間的差異,只能給一點選工種的建議。
俗話說「行行出狀元」。只要自己努力,做什麼工種都有可能取得成功。而讓這個「可能」變成現實的,就是你對這份工作的興趣、熱忱、態度與執著了,這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前面我曾經強調過,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從你開始第一份工作起,你就進入了經驗積累階段了。當你找尋第二份工作的時候,多半會依仗第一份工作的經驗的,因為這個是你擅長的,而用人單位又是多麼的強調經驗的重要性。慎重選擇第一份工作的工種,會讓自己在今後的發展中少走很多彎路,把握成功的先機。
當你對各個工種的性質有一定的了解的時候(前面第一節中我有提到),不妨考慮下這三個問題:
1. 我會做些什麼?
2. 我想做什麼?
3. 我有把握做好什麼?
這三個問題要分開來獨立思考,不要局限於自己的專業。人常說「活到老學到老」,四年專業知識的學習沒有道理操縱了你一生的發展方向。所以,盡管發散開去思考這三個問題。
如果你的答案中有兩個是相同的,我認為你就可以毫不猶豫的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如果各不相同(特別是第二題的答案跟你的專業無關),你就得嚴肅的面對這個問題了。這個時候,一定要多多征詢長輩和前輩的意見。
先聽聽長輩對你人格方面的評價,大家一起好好分析下你是個什麼樣的人,綜合素質如何。把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一一列下來(表一)。
再向前輩咨詢下你感興趣的工種需要什麼樣的專業知識、綜合素質,發展前景如何。然後一一列下來(表二)。
現在,把表一和表二的內容對比下,看看你是否具備你喜歡的工種所需要的素質。舉幾個很典型的例子:如果你內向、害怕與陌生人打交道;不善言表;比較怕吃苦;不太能承受壓力;喜歡按部就班的生活等等,很明顯,你就不適合做銷售人員。如果你自學能力較強、求知慾高、愛鑽研、執著、聰明,就比較適合做研發。
上面兩個例子很典型,所以很好決定下來。通常情況下,都不會那麼乾脆簡單。如果你實在是決定不了,那就保險一點,從和專業相關的工種中選一個你稍稍感興趣點的做。要知道,很多事情,只有你走進它了才會了解它。
人的一生總會有許多個轉折點,不用太緊張。我只是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勸告大家:起飛前,慎重選擇一條比較清晰的航道,這樣會讓你飛得更快更好。
五、正確看待工作壓力
這一節似乎和找工作關聯不是太大。
對於工作中的壓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應對方法。我想,方法應該是因人而異的,因為每個人的抱負不一樣,所以承受的壓力也不一樣。
好強、好勝的人總是會活得很辛苦,但是當付出有所回報時,也許你會覺得一切都很值。
我們為了被重視,為了升職,為了加薪,拚命學習、工作、加班,然而所得到的並不能讓我們滿足。而在我們為了自己的事業打拚的同時,常常忽略了生命中其他一些也很重要的東西:忘記給父母打電話;沒有時間聯系朋友;沒有精力陪男/女朋友逛街、旅遊;無法靜下心來慢慢計劃自己的業餘生活……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壓力,讓人常常困擾、寂寞、悲傷、壓抑、煩躁。
我們一起探討下如何釋放壓力吧?!把你釋放壓力的好方法共享出來,讓我們一起加油,讓工作更輕鬆些,讓生活更精彩些。
我就先拋磚引玉吧:
我是一個好強好勝而且挑剔的人,所以我總是覺得壓力很大。
我緩解壓力的辦法就是盡可能認真的做每一件事情。工作、生活都要有計劃。所有的一切只是為了讓自己回頭看的時候不要遺憾、不要後悔。這樣,即使是失敗了,我也會告訴自己:一切都是天意,不要回頭再想了。
我信奉這樣兩個道理:
萬物是平衡發展的,有得必有失。當你失敗/悲傷的時候,想著:總算是熬過這一劫了,這個劫遲早要來,還好是降到了這件事情上,不算太糟糕;當你成功/開心的時候,想著:我只是在某些事情上付出了更多,失去了更多,所以,才可以安心享受這份喜悅。(所以,有這種心態的人不會貪便宜,因為擔心會在其他方面失去一些東西,來彌補這個便宜)。
人的一切,包括心情、狀態、智商等內在或外在的,都是呈拋物線發展的。在低迷的時候,不要懊惱,想著熬過這陣子就好了,現在在谷底呢;在狀態好的時候,告訴自己現在是走到了谷峰,不要太得意,不會一直這么好狀態的,所以也不要以現在的成績來衡量和要求自己。
做到上面這些,我就可以以一個好的心態來面對壓力了。
你呢?有什麼好的方法?不管是思想上的還是行動上的,說出來,給大家參考參考下吧~ ^O^
要掌握什麼技能取決於你將來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取決於你現在的興趣愛好。
分類說一下吧:
1. 從事硬體開發類:
A.想做諸如手機、PMP、PC等產品的研發,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是最基礎最必須掌握的科目。ORCAD等教畫圖的也是必須掌握的。
B、想做IC設計,數字信號處理是最關鍵的科目,其次是數字電路模擬電路。編程語言也要掌握好。
2. 從事軟體開發:
A、嵌入式系統:C語言,C++。編譯與調試。
B、單片機:單片機編程,匯編都掌握好。動手能力要強。
以上是最關鍵的科目,其他的輔助科目也有很多很重要的,特別是一些工具類的。要珍惜每一次進實驗室的機會,把每一個實驗項目弄透(原理、實現方法)!
大學學的專業課程基本上都很重要的,最好是都認真學,做研發工作,很多都是融會貫通的。即使你學的和你做的沒有直接聯系,但是操作起來的方法、流程基本是相似的。學過的東西總有用到的一天。
所以好好學習吧。注意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這個很關鍵。從這個角度出發,期末考臨時抱佛腳並不是完全沒有好處哦。可以鍛煉你怎樣在最短的時間學會最關鍵最有價值的內容
㈦ 今年電子設計大賽我們打算 做控制類的,不知道需要准備些什麼模塊和晶元,望各路前輩給些指點
1.歷屆的 「控制類賽題」在屆電子設計競賽中,「控制類賽題」 除了1994和1995年外,其它每屆都有,共有9題:① 水溫控制系統(1997年C題);② 自動往返電動小汽車(2001年C題);③ 簡易智能電動車(2003年E題);④ 液體點滴速度監控裝置(2003年F題);⑤ 懸掛運動控制系統(2005年E題);⑥ 電動車蹺蹺板(2007年F題本科組);⑦ 電動車蹺蹺板(2007年J題高職高專組);⑧ 聲音引導系統(2009年B題);⑨ 模擬路燈控制系統(2009年I題)。其中與電動小車有關的有6題。2. 從歷屆賽題可以看到:從歷屆的賽題來看,主攻「控制類」賽題方向的同學需要了解和掌握:(1)系統控制方案和演算法設計(2) 微控制器電路模塊製作和編程:如:AT89S52、MSP430F1611、MSP430F2274、Atmega128、PIC16F628A、ADuC841、C8051F022、W78E51B 、STM32F103VET6等等。(3)微控制器外圍電路模塊製作和編程:如鍵盤及LED數碼管顯示器模塊、RS-485匯流排通信模塊、CAN匯流排通信模塊、無線收發器電路模塊、ADC模塊、DAC模塊等等。(4)感測器電路模塊製作和編程:如光電感測器模塊、超聲波發射與接收模塊、溫濕度感測器模塊、傾角感測器模塊、角度感測器模塊、音頻信號檢測模塊等等。(5)電機控制電路模塊製作和編程:如直流電機驅動模塊(L298 N)、 步進電機驅動模塊(L297+L298N,TA8435H)、舵機控制模塊、光電隔離模塊等等。(6)放大器電路模塊製作:小信號放大器電路模塊、濾波器電路模塊、音頻放大器(7)電源電路模塊製作(8)電動小車製作3. 建議:「控制類」賽題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知識點,特別是有關自動控制理論與演算法方面,對有些專業的同學來講,在專業課程中是沒有的,需要自己去搞清楚。這一點很重要。理論用來指導行動。沒有理論基礎,盲人摸象,行動一定會有困難。「系統控制方案和演算法設計」是控制類賽題的重點,對於不同的賽題,控制目的和要求都是不相同的,其「系統控制方案和演算法設計」也都是不相同的。而「系統控制方案和演算法設計」往往決定該賽題能否成功的關鍵之一。在訓練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往屆的賽題,適當做一些修改,進行培訓。隨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深入和發展,電子設計競賽從題目要求的深度、難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在競賽規則中對微控制器選型、電路模塊的採用的限制、「最小系統」的定義、「性價比」與「系統功耗」指標要求等也出現了一些變化。根據目前的競賽規則,訓練過程中製作的一些功能模塊是可以在競賽中使用的。建議訓練過程中,對歷屆賽題中經常出現的基本電路和功能模塊(如直流電機驅動模塊、 步進電機驅動模塊、感測器模塊等)進行設計與製作,製作和掌握這些模塊的使用,為競賽做好充分的准備。根據我們在培訓過程中對學生的了解,主攻「控制類」賽題方向的同學通常對數字信號處理掌握較好,而對模擬電路、小信號處理(如2009的音頻信號)缺乏訓練。模擬電路知識是電子設計競賽中的一個重點。控制類賽題也不會是純數字量處理(如全部都是開關動作),從2007、2009的賽題就可以看到這個趨勢。主攻「控制類」賽題方向的同學需要注意和加強模擬電路方面的訓練。主攻「控制類」賽題方向的同學還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考慮一下還有可能出現什麼控制類的賽題,還有可能出現什麼樣的控制演算法,還有哪些感測器可能被使用(如圖像識別感測器模塊、色彩感測器模塊、電子羅盤模塊等),在培訓過程中事先訓練一下。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十二五規劃」教材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系統設計(第2版)」一書,在詳細分析了歷屆控制類賽題與特點基礎上,用多個設計實例,系統介紹了系統控制類作品的設計要求、系統方案和演算法、電路設計、主要晶元、程序設計等內容。「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十二五規劃」教材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系統設計(第2版)」由黃智偉編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1出版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ARM嵌入式系統應用設計與實踐」 一書,以ARM嵌入式系統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應用所需要的知識點為基礎,以LPC214x ARM微控制器最小系統為核心, 以LED、LCD和觸摸屏顯示電路,ADC和DAC電路,直流電機、步進電機和舵機的驅動電路,光電、超聲波、圖像識別、色彩識別、電子羅盤、傾角感測器、角度感測器,E2PROM,SD卡,無線收發器模塊,CAN匯流排模塊的設計製作與編程實例為模板,目的使學生能夠簡單、快捷的掌握ARM系統,並且能夠在電子設計競賽中應用。本書所有實常式序都通過驗證,相關程序清單可以在北航出版社「下載中心 」下載。「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十二五規劃」教材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ARM嵌入式系統應用設計與實踐」由黃智偉編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1出版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十二五規劃」教材「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常用電路模塊製作」 一書,指導學生完成電子設計競賽中所常用的微控制器電路模塊、微控制器外圍電路模塊、放大器電路模塊、感測器電路模塊、電機控制電路模塊、信號發生器電路模塊和電源電路模塊的製作,所有電路模塊都提供電路圖、PCB圖和元器件布局圖。所製作的模塊可以直接在競賽中使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十二五規劃」教材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常用電路模塊製作」由黃智偉編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1出版
㈧ 2011年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電源類題目需要准備哪些模塊
2011年全國電子設計競賽賽題預測(權威版)
首先, 2011年題目應該與往年差異不大。無非是儀器類、電源類、放大器類、控制類等幾大塊。所以現在老師用以前的訓練模式給學生打基礎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有一下幾點要注意:
因為推薦全國都有筆試考核,筆試多數以電子基礎、模電知識為主,所以2011年年全國題目應該會繼續在模電題目上下功夫,而數字電路,因為現在出題難度、晶元功能等原因,可能會不再考。
頻譜儀、信號發生器、相位儀等相關題目都基本出過,所以如果儀器類繼續出題目的話,可能還是在原先的基礎上加強功能或者增加難度,但是這類型題目出的次數都比較多,不懷疑換類型的可能。儀器方面也要根據實驗常用的儀器來判斷哪些儀器在往年還沒有涉及,而有可能當做新的方向來考核的,比如失真度儀什麼的。
電源類好似是每年必出之題,所以建議不管出不出這類題,學生在平時鍛煉的時候還是鍛煉下為好,做幾個電源,電流的、電壓的,不出專門題目,說不準在其他題目上還能有所應用。再說,你就做個DDS信號源鍛煉下,也浪費不了多長時間嘛。
放大器類題目前面幾屆也出過,上屆專科組出過,本科組沒有,預計今年會繼續加入放大器類的題目。
2011年全國競賽器件將會允許嵌入式、DSP、FPGA的相關晶元使用,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用嵌入式還是單片機參加相關的題目。因為嵌入式難度較大,多數學校都沒有很好的開展嵌入式,所以直接出嵌入式題目的可能性不大。
控制類題目,前面幾屆多數採用小車車體,但是隨著感測器及小車功能的擴展應用,題目也出的差不多了,再出好的題目有點難度,估計可能不會在以小車為載體,但是學生在學習控制電機等方面,小車還是一個不錯的鍛煉平台,即使不考,但是練習還是有必要的。
語音類題目,從前幾屆來看,幾乎每屆都有設計,雖然多數是作為擴展功能實現的,但是不可否認這是一個電子競賽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所以2011年有可能會扶正,專門出一語音存儲、多媒體或語音處理方面的題目。
建議現階段同學們可以練習一下RC振盪器、相位測試儀,多功能存儲示波器等基礎性題目,爭取到時可以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以上是對2011年年競賽的簡單預測,僅做參考,相應學習、練習還是根據自己學校、小組的實力、學校的安排來進行,只要知識掌握全面、動手能力強,不管遇到哪方面題目,都能順利解決。
最後,祝大家都能在在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
補充意見:
1、低功耗、小信號測量與處理的題目可能也會有。
2、結合今年低能減耗的大形勢,低功耗的題目確實是很可能出。
/*******************************************************/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遼寧賽區會議」指導思想:
這次會議上除開展一些常規內容外,還宣布了一些「小道消息」,也是會議老師最想聽的內容:
1、這次不提出最小系統的概念,(如以前AD\DA都需要自己設計電路,這次沒有特殊要求),嵌入式、DSP、FPGA均可引入
2、PC機、筆記本不能出現在賽場
3、基礎測試計入總分(參評國家獎時,每組派一個學生參加筆試,筆試成績計入總分)
4、這次提出性價比,性價比佔5~10分
5、功耗分析,占的分數很重(老師多次強調,老師說也是決定國家一等獎作品的重點),老師建議大家在做設計時將能測功耗的點留出來,事先要有準備;
6、可以採用小系統板,電路中必須有學生自己設計的電路部分,不能使用評估板,大系統板;
7、減少設計報告的評分比重。
版主言:競賽指導思想越來越明確了!大家加油啊!
/*******************************************************/
由於資深競賽專家對競賽趨勢做了預測:
1。電子競賽題目來看,應該還是會照顧到電子相關專業,類型不會有太大變化,但隨消費電子的普及,題目里或獲獎作品裡會有消費電子功能的身影,
2。創新是電子行業發展的動力,今年題目會更加鼓勵創新,題目發揮部分自由度更大,最後獲獎作品裡會百花齊放,更「多媒體」
3。隨著多媒體的普及,今年帶有顯示部分的題目,用彩屏獲獎機會、比例會加大,說不定圖像感測器今年會有使用
4。隨著嵌入式的普及,用32位參賽的門檻的降低,今年獲獎作品不乏32位系統
5。隨著soc技術的發展,集成度越來越高,數字電路搭建會少,模擬的不會減少,集成度高的小系統板不會受限制,可能會得到更多應用
6。從以往目前競賽成績好的學校來看,基本是動手早、學校重視、老師負責,現在都在開始動作,陸續搞選拔等基礎培訓工作。
7。小車題目很經典,對檢測控制專業是很好的題目。
專家還提出建議:
1。建議老師提早動手,選拔優秀人才,sowt分析自己的優劣勢,明確今年競賽的參賽題目方向、拿獎目標。
2。近期通過單片機板培養學生競賽的基本功,通過興趣產品、電子競賽禮包,提重點在c語言編成、單片機開發調試能力。
3。中期玩轉角度感測器、指南針、超聲波、紅外等周邊產品,有能力要沖擊全國冠軍的隊伍,學一下32位,爭取在擴展題目內容里多拿分。
2011年電子競賽突擊寶典
有許多認識我的同學經常會問我一些關於怎樣參加電子競賽怎樣准備,他們打算參加全國電子競賽,但又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該從何做起 ,該怎麼准備,今天我以個人的看法和我的經驗所知,也收集補充了這些網上的建議,希望能給大家做個參考(2年一次每次都有新的變化,本文章僅限於2011年電子競賽參考)
1、對競賽滿懷熱情
很清楚,熱情是保持一個人對一件事物的熱忠程度,它可以引導你,為你注入強大的動力。相信很多人參加國賽純粹是為了將來找工作時可以在自己的簡歷上填上這個經歷,這就不是一種熱情了。因為對他們來說參加競賽才是首要的,至於能否拿獎次之,也就不注重競賽的過程。這我不是很提倡,我提倡的是用熱情參賽,但我並不提倡三分鍾的熱情。其次,我看到好多人都站在考研和參賽的抉擇口,在此我額外補充一點。我覺得這種情況最好要不要遲疑太久,要明確自己的方向,當機立斷,免得兩頭分心,吃力又不合算(畢竟一個人精力有限)。正所謂無,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2、關注和收集國賽資料,了解規則
如果你有意參加的話,平時就要多關注全國電子競賽信息,收集一些往年競賽資料,了解評分規則,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3、團隊的選擇。
我在團隊這方面也沒什麼高見,相信大家這以後的准備過程中會組建起來自己的團隊。一個能在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中得獎的團隊必須具備這么幾個特徵: 絕對喜歡電子開發。在軟體、硬體、論文寫作中各有所長。你想想3個只會C語言的傢伙合一起能幹什麼。這樣的團隊還不如大家一起看看《越獄》、《24小時》實在。選好團隊後就要確定團隊核心人物。大家一定都能想得到,一旦進入備戰階段,組員間的探討是必然的,各抒己見固然好,但往往也比較容易起爭執。這時如果有個核心人物,他的話在非常時期大家必須絕對服從,他說了算。
4、正確認識自己的團隊優勢資源,明確分工。
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認清自己團隊的優勢,充分調用組員中的優勢資源,比如:某個組員在編程方面有優勢,那麼就應該合理分配編程工作給他,這樣大家分工也就相對明確了,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所長,將團對協作的力量發揮到最大。
5、基本技能的准備
磨刀不誤砍材功,根基不牢就不要往上爬,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這個方面,你需要連接常用的電路,如高增益放大電路,跟隨電路,濾波電路的設計,學習protel制圖軟體,會劃電路原理圖,會PCB制板。在准備期間一定要學會用萬用板焊接電路,或者用三氯化鐵腐蝕電路,這個效果非常好。在正式比賽前,一定要於團隊在4天內練習做一個完整的電子系統,時間安排在8月初最好(推薦凌陽大學計劃賽前熱身套件),不要以為你能做好各個模塊,但是聯機調試你就不一定成功,總是會缺點什麼,事實證明,大部分的競賽隊失敗就失敗在最後的聯機。
6、選對核心器件是關鍵
(單片機)選型 CPU是電子設計競賽的核心器件。現在的微處理器很多,如 比較古老的8051單片機,AVR單片機,PIC單片機,MSP430單片機。現在也出了很多新型單片機,這類單片機含有很多的擴充資源,如大量的FLASH(這些FLASH對LCD字型檔很有幫助)、中速AD,D\A、多定時器、PWM,語音功能等等,這些資源會給開發帶來很多的方便。從個人經驗看,競賽一定要用自己擅長的單片機,但根據題目的不同,不同的單片機實現起來難度也不一樣。如果准備時間短,沒有很豐富的單片機開發經驗又對自己水平不是太自信的朋友,可以學習一下凌陽的61板,快速入門和豐富權威的自學資料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時代的變化,電子產品的更新也是日新月異的,現在很多人都喜歡上了嵌入式和DSP。根據09年競賽的精神利用嵌入式與DSP參加電子競賽也會逐漸提到日程上來,如果做的是關於高速數據處理的的題目,比如高速數據採集,高速數據傳輸等等,這樣這兩個東西會有用武之地。
7、基本模塊的准備
參加電子設計競賽,離不開一些基本模塊。像LED,LCD子電路,子程序。(這點凌陽的61板做的很好,有很多現成的標准函數可以調用)AD,DA電路,搞控制的總得選好步進電機的型號,驅動電路,驅動程序吧,那搞無線的應該准備什麼呢?自己去想吧!有一個一等獎選手告訴過我,他說「在競賽前我就知道我會得獎,因為我把該准備的東西都准備了,而且在比賽前幾天都夢到了比賽題目",他說得有點誇張,但是也很可信,足以證明這個准備對整個比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8、專注自己的強項
下面對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談幾點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試題:其實每年的競賽試題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控制類的如 簡單的工業控制、小車;傳統題目如數據調理、數據採集,無線傳輸系統;電源設計;簡單儀器、儀表設計(每年必要一題)如2005年的簡易頻譜分析儀,2003年的簡易邏輯分析器。建議為了奪獎的朋友專注自己的強項。
㈨ 我打算大三前先參加數學建模,大三後參加電子設計,有經驗的人過來說一下經驗啊!
我覺得你可以提前先自學單片機,想參加電子競賽的話,真的需專要動手能力強,模電屬數電單片機,還有很多軟體要學,如果你想把一個弄好就得專心的弄一個,不要這個又想學點那個又想學點,這樣什麼都學不精,我們這個專業的話,要是學精了一個東西就對我們以後找工作很有好處的。。。。。如果你想參加電子競賽的話,多多了解下吧!!!!!沒那麼容易噢,當然如果你早點准備的話,對以後參見比賽之前的培訓很有好處!!!!!
而且你想考研的話盡早的准備下吧!
我覺得參加電子競賽和考研沒很大沖突,但是你弄其他方面的沖突就有點大了!
加油吧!
看好你噢~~~~
㈩ 我想參加明年的電子設計大賽 需要什麼准備嗎
根據你的情況,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把模電數電這種,最基礎的課程搞得熟一點。
然後,你必須要明白,現在全國電賽的出題難度和方向比早先的時候可是難的多了,你和你的團隊必須有堅定的信念,任何時候都不言放棄。
每屆競賽都會有作弊的行為,例如有指導老師動手設計製作拿去參賽的、也有直接在外面找個高手去做,做好拿去測試的。這種事情發生的太多了。因此,現在的題目綜合性比原來的要高很多,一方面是要提高團隊的配合,另一方面全國專家組的專家想從出題的角度來盡量杜絕槍手的行為,綜合性的題要是要個槍手團隊的話,那成本就有點高了。
然後呢,在你的團隊中需要有一個相對比較全面、責任心強、善於和相關老師溝通請教、有不畏艱辛為參加電賽並且獲獎決心的人來擔任組長,這個組長要想盡一切辦法提供便利條件:比如實驗室、買元件、聯系儀器、圖書資料、請教老師、外出做PCB等等很多繁瑣的內容,這些內容組長都應該首當其沖的。組長不代表有任何權利,而是付出更多。
當然,大多數學校都要經過選拔,有很多人就會被不幸的淘汰掉。然後,有時候分組情況是由學校的指導老師來安排的,你也可以自己聯系,但必須要得到老師的認可。
現在,說說具體要做些什麼准備。
第一,你和你的同學要努力學習,好好看書,基礎知識最起碼你要知道是怎麼回事情。
第二,要打探情報,要從多方面了解往年競賽你們學校里都是哪些老師在進行指導工作,誰帶的成績普遍比較好,這些內容本校的學生應該都很好查到的。
第三,找到這個老師,問問他明年還帶不帶學生參加競賽,學校的培訓計劃是什麼。向他表表你的決心,並告訴他你的學習狀態和准備情況。咨詢他,你們需要准備什麼,要尊重老師的建議。
第四,要去找找往年的試題,看看往年都出些什麼樣的題目。按照出題的方向,分為哪幾類。一般情況都會有這幾種類型的題目:電源類、信號檢測和控制類、信號處理類等等吧。要分析你們的老師比較擅長那類型的題目,你們就要重點研究。
第五,要多動手,一定要多動手。你要是連電烙鐵、示波器都不會用還參加什麼競賽。動手這個要展開說又要5000字,所以就簡單說點吧。
你必須要達到的幾點要求:
1.完美的焊接工藝;
2.各種儀器的熟練使用;
3.各種常用元器件的識別(種類、材質、參數等等);
4.產用晶元的使用方法和引腳定義(常用運放、比較器、數字電路、ADDA、電源晶元等等);
5.單片機的使用,說起單片機。你說你現在在學習郭天祥的教程,那個教程是很實用的。他那個是做好的成品板子,電路已經固定了,也很適合教學。但對於你來說,你的思路一定要廣,不要受他的思維限制。現在階段你先跟著教程學學,作為教學內容已經很好了。教程嘛,都是單元電路的介紹和使用。到了後期,要根據學習和掌握情況,你要自己設計出一個系統,把鍵盤、顯示、ADDA這些常用的東西在一個系統里都用上。後期,根據老師的建議看需要選擇什麼單片機。
6.我覺得應該是細節了,焊接工藝可靠程度、電路的布局、PCB的走線、測試點的安置、電路的安裝等等,這些都有可能直接給你判死刑。在學校測得好好的,拿去測試點的路上由於顛簸,電路那裡出了問題,到時候你要是做不到如火純情,直接就手忙腳亂,一個頭兩個大,直接就掛了。大概是我第一次參加全國競賽的時候吧,有個兄弟的電路剛一通電,之間晶元冒了一股青煙隨後,隨後一直碩大無比的電解電容直接爆炸,直接被測試老師攆出去了。大概是加電源的時候極性搞反了。
還有什麼等我想到了再說,你先好好准備准備。
其實有很多內容,都要走一步看一步,要看你到時候的選題方向才能具體說的,現在根據你的情況,只能說個大概。
到時候,要根據你們小組成員的個人情況來進行分工,現在說都太早了,不太合適。
全國電賽,是為電子信息類學生提供的非常好的一個學習、交流、展示的平台。他可以讓你學到很多東西,提升你的競爭力,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實際的東西。既然有這么機會就要努力爭取!
話又說回來了,全國電賽,任何一所學校,不論強弱,或多或少都會有老師參與。你以為每次競賽結束後的一年全國組委會出版的獲獎競賽選編都是學生的作品么?!現在的本科生是什麼樣子,有幾斤幾兩還需要多說么。當然,也有強人,但那隻是少數。
所以呢,可以這么說,競賽的獲獎和你的老師有著直接的關系。
如果你能夠拜於名師門下,那就要恭喜你了。有師德的老師,是值得每一位學生用一輩子來尊重的。
激情創造、精彩無限!
Daretocreat&enjoy!
祝你在2011年的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展示你的風采、獲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