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殘疾人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殘疾人社會工作實務在我國的開展涉及多個部門,也涉及各類人群。殘疾人社會工作實務必然涉及到社會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和通用過程模式等。在這里,考生需要對教材中給出的四大模式進行理解性記憶。
1.社區康復模式
(1)開展社區康復工作的有利條件。
①社區建設工作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組成部分。
②社區中有配置較為合理的資源。
③在社區中殘疾人可以得到方便、及時的康復服務。
④在社區中可因地制宜地為殘疾人提供各種康復服務。
(2)社區康復的原則。
①社會化的工作原則。
②成本低、覆蓋廣的原則。
③因地制宜的原則。
④因陋就簡的原則。
⑤因勢利導的原則。
⑥康復對象及其家庭積極參與的原則。
(3)社區康復的內容。
①開展殘疾的預防。
②開展康復評定。
③開展全面康復服務。
⑧鼓勵和促進殘疾人參與社會的政治生活,保障其政治權利。
3.職業康復模式
職業康復是殘疾人全面康復的重要環節,其流程為:咨詢——評估——培訓——就業指導。
4.教育康復模式
教育康復的主要對象是機構中和城鄉社區的各類殘疾人,也稱為特殊教育。社會工作者在運用特殊教育方法時,應從以下幾方面介入:
(1)對殘疾人。有選擇性地開展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咨詢服務或各種專門的輔導。
(2)對殘疾兒童父母、親屬。使他們正確認識和對待殘疾人,矯正不當行為和進行心理疏導。
(3)對社會組織、服務機構和其他殘疾人康復工作者。促使他們掌握有關知識,並使其知識、技能不斷提高。
Ⅱ 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殘聯社會工作者
愛崗就業,最重要的是以平常心對待殘疾人士,不要以看殘疾人的眼光看待他們
Ⅲ 社工對殘疾人的服務內容有哪些
服務內容
1、殘疾預防
1)致殘的風險因素
殘疾給人們帶來痛苦,給家庭造成不幸,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社會的負擔。估計在世界人口中,至少有25%的人受到殘疾帶來的不利影響。現代康復技術盡管相當先進,但仍不能解決全部的殘疾人問題。因此,了解致殘原因,對殘疾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是降低致殘率,減少殘疾帶來的不良影響的關鍵。
2)主要預防措施
殘疾人社會工作者在預防殘疾中可以發揮積極作用。比如,在社區中普及致殘原因方面的知識,幫助服務對象識別高危的致殘因素並及早採取措施,對於已經殘疾的服務對象,提供康復信息,幫助他們獲得各種運動治療、作業、語言、心理治療等康復功能訓練,使用輔助用品用具,改善功能和日常活動能力。
2、康復
1)康復模式
我國目前採用的康復模式與機制主要有以下幾種:世界衛生組織模式,社區服務模式,家庭病床模式,特殊類型殘疾人的社區康復模式。
2)康復類型
康復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醫療康復,教育康復,職業康復,社會康復。
服務方法
1、個案工作
個案工作方法會深入探求個人和家庭整體上的需求,量體裁衣擬訂工作方案,並與殘疾人及其家庭一道實施方案,在實施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提供持續的支持和幫助,使殘疾人及其家庭能克服障礙,增強能力,發揮潛能。對於一些長期受歧視、受忽視的殘疾人來說,個案工作方法所提供的接納、尊重、溫暖、關懷、積極肯定的人際關系尤其具有良好的作用。
2、小組工作
小組工作也是普遍運用的開展殘疾人社會工作的方法。小組不僅提供了人際交往的機會,而且能給組員帶來信息的分享、情緒的疏導、技能的學習、心理上的支持和實際的幫助等。對於那些長期與社會相對疏遠的殘疾人及其家庭來說,小組工作有助於他們建立起重要的社會支持網路,化解與社會的隔離。小組的方式對於殘疾人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和文化,參與社會、奉獻社會也能起來重要作用。
3、社區工作
同個案工作和小組工作方法相比,社區工作方法更注重從較為宏觀的層面評估殘疾人群體的需求,制訂工作方案,解決並消除殘疾人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障礙,使其能有更好的康復和發展機會。在用於殘疾人社會工作時,社區工作方法尤其注重為殘疾人營造富於支持性的社會環境。
Ⅳ 從社會工作的角度,殘疾人工作存在哪些問題對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建議
這得看什麼殘疾了!好比失明人士,幾乎什麼都不能做!
Ⅳ 殘疾人社會工作實務與其他社會工作實務的區別和聯系
兩者的差別是理論與實踐。社會工作綜合能力著重考生理解這個專業的的一般理論,包含各方回面的初步理解,答是比較廣的知識點,考試時也主要考知識點。社會工作實務貌似在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已經提及,但真正深入理解還是需要在社會工作實務這一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