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實訓基地的項目的目標主要是什麼
實訓基地項目主要的項目目標其實是選擇物聯網領域內來培養中、高級技能人才,以這些人才培養為主要目標的技工院校、大中型企業技能培訓中心、具備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就是我門鎖認知到的公共實訓基地。
❷ 四川興科城市交通技工學校都有哪些實訓基地
四川興科城市交通技工學校的實訓基地,
不掛網公布的。
可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以學校的說法為准。
❸ 廣東省城市建設高級技工學校怎麼樣
簡介:廣東省城市建設高級技工學校(原廣東省建材技工學校)創辦於專1980年,系政府辦屬學的國家級重點高級技工學校,直屬於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學校師資實力雄厚,共有教職工350人,其中專職教師280人,具有高、中級以上職稱的佔70%,還擁有一批專業技能實訓教師。學校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承擔建材行業技術咨詢、培訓和編寫廣東省技工學校部分教材、刊物編寫、全省農民工培訓等工作,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
注冊資本:3879萬人民幣
❹ 急需電焊工藝實訓報告一份!
工程實訓報告
光陰似劍,轉眼間, 一周的實訓就這樣結束了,至於我總體的感覺只能用八個字來概括「雖然辛苦,但很充實」。在這一周里,我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我也深深地體會到工人們的辛苦和偉大,工程實訓是我們學校各個專業的必修課之一,也許我們以後不會真正的從事工業生產,但這一周給我留下的寶貴經驗是永遠難以忘懷的,並將作為我可以受用終生的財富。
剛開始的時候,感覺時間好漫長呢,一個周呀,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熬過這實訓的日子。可是,轉眼間,一個周已經過去了,最後一天即將向我們招手,不知怎麼的,原來一直盼望的最後一天,可是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我們突然對實訓產生一種強烈的難以割捨的情愫,真的不願和你分開——工程實訓,你讓我們在快樂中獲取無盡的知識。
在實訓期間我有很深的感觸,很感謝學校能給我們提供這個實習的機會,使我們獲得了課堂里邊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識,也許將來不會走上這個崗位,但是現在所學的知識和感受卻是終生難忘。雖然臟點累點,這些都無所謂,重要的是我們有了收獲、也有了成果。
一周看似漫長,其實也很短暫。其間有休息時師生共同的開懷大笑,也有工作時嚴肅的面孔。每天很快的就過去了。直到下課時才感覺到累,但內心卻充實了許多。雖然每天上課時間很短暫,但它讓我感受到了工作的氛圍,工作環境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感受。
每一天,大家都要學習新的技術,並在實習時間里,完成從對各項工種的一無所知到製作出一件成品的過程。在老師們耐心細致地講解和在我們的積極的配合下,基本達到了預期的實習要求,圓滿地完成了一周的實訓。實訓期間,通過學習鉗工。我們做出了自己設計的工藝品。鉗工是最費體力的,通過銼刀、鋼鋸等工具,手工將一個鋼筋磨成所要求的形狀,再攻螺紋等步驟最終做成一個工件。一個下午下來雖然很多同學的手上都磨出了水泡,渾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做出的成品,大家都喜不自禁,尤其是通過電工自己做成了一台收音機,更感到很有成就感。這次實訓給我的體會是:第一,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過程中,培養、提高和加強了我們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第二, 培養和鍛煉了勞動觀點、質量和經濟觀念,強化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安全技術規則和愛護國家財產的自覺性,提高了我們的整體綜合素質。 第三,在整個實訓過程中,老師對我們的紀律要求非常嚴格,同時加強對填寫實習報告、清理工作台、遵守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等要求,對學生的綜合工程素質培養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
我覺得每一次的實訓對我自己來說非常有意義,非常實在.它們給我的大學生活添上了精彩的一筆.讓我更貼近技術工人的生活,讓我增長了更多的專業知識,讓我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 兩年後我們就業的時候,就業單位不會像老師一樣點點滴滴細致入微的把要做的工作告訴我們,更多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觀察、學習。不具備這項能力就難以勝任未來的挑戰。隨著科學的迅猛發展,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很多領域是我們未曾接觸過的,只有敢於去嘗試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像鉗工,它看似簡單的銼和磨,都需要我們細心觀察,反復實踐,失敗了就從頭再來,培養了我們一種挫折感等等。一周的實訓帶給我們的,不全是我們所接觸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僅僅是通過幾項工種所要求我們鍛煉的幾種能力,更多的則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實習結束後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感悟,去反思,勤時自勉,有所收獲,使這次實訓達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總而言之,雖然在幾天的實習中,我們所學到的對於技術人員而言,只是皮毛的皮毛,但是凡事都有一個過程。我們所學到的都是基本的基本,而技術人員也是從簡單到復雜「進化」而來的。
這次工程實訓我覺得非常有意義,雖然有點累,但我們確實學到了不少知識,在和師傅們聊天中,同時也學到了工作經驗,我們這些年輕人剛剛參加工作時,不管工作有多艱難一定要耐心,沉住氣,不要一上崗看到工作優點累,有點艱難就不幹,立即跳槽。這樣做是不明智的,也是不正確的。年輕人首先應該學會掌握工作經驗,學好真正的技術知識,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非常感謝學校和老師給了我們這么一次難得的實習機會,來鍛煉我們的意志。說實在話,有這次實習機會很必要,再過兩年我們畢業就要去工作了,通過這次實習我明白了,也想通了,不管在那裡工作,不管工作有沒有自己想的好,我都會堅持幹下去,努力學好技術知識。
❺ 如何推進高技能公共實訓中心建設
淺談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中心建設的若干建議
作者:劉權日期:2016-06-20
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載體,建設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是提高職業培訓和技能人才培養評價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創新舉措,不僅是解決當前培養、評價服務能力不足,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必然要求,而且是轉變政府職能,增強人力保障部門公共管理和服務水平的迫切需要。浙江省奉化市當前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相比過去有了很大的發展,為本市的經濟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但與鄞州、餘姚、慈溪等周邊縣市區相比,奉化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尤其是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存在起步晚、規模小、投入少等諸多問題,尤其是目前還沒有新建寧波市級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現就該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做如下探討:
一、適合該市的基地建設模式
從該市的產業結構來看,物流、紡織服裝、氣動元件、廚衛家居、汽車摩托車及零部件為我市重點發展產業,尤其是氣動行業,已經成為奉化品牌產業,目前奉化氣動協會擁有200多家會員企業,已奠定奉化氣動產業國內「三分天下」的格局,氣動行業急需大量高層次藍領,故以氣動元件和機械加工產業需求,設置數控、模具、維修電工為主的高技能實訓工種,可以採取政校企共建模式,整合職教中心、技工學校、培訓中心資源,由市政府、氣動協會共同出資,建設奉化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
參照周邊地區的成功經驗,可以將「基地」建設納入該市職教院校、氣動產業園的總體規劃,即在現有職教院校實訓區內按照「基地」建設的要求,結合職教院校自身要求,緊密依託氣動產業發展需要,加以統一建設。在項目規劃時,結合我市的規劃步驟,可以本著頂層設計、一次性規劃、適當留白、分步實施的原則,隨著我市建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陸續開設相應技能培訓項目。在資金籌集上,應考慮「基地」的公益性,投資方式以政府投入為主,建議從促進就業資金、失業基金、人才專項工作經費、及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專項經費等資金中籌措公共實訓基地建設資金。同時可以運用金融貸款、吸納民間資金等多種渠道融資。應將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納入市財政預算管理。
二、基地建設功能定位
高水準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與運行要充分體現「公共性、公益性、先進性和示範性」原則,總體規劃上要做到「開放性、兼容性、可組態性、擴展性、通用性」,要本著資源共用的原則,構建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管理多元化,形成政校企合作、多方共贏、「超市式」培訓、工廠化實訓等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
基地以公共性、公益性為功能定位,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相結合,以市場化運作為主。基地主要服務我市經濟建設,一是適應我市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和實現科技成果要求,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培訓,培養我市急需的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二是開展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實訓師資培訓,提升實訓教師的技能素質和教學水平;三是為各類教育培訓機構提供技能實訓所需的場地和設施設備,切實提高實訓質量;四是開展職業(工種)資格鑒定工作;五是為各類技能大賽提供優質平台,努力成為推動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和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孵化器。基地實行「無償服務、成本分攤」的機制。基地無償為企業、院校、社會培訓機構、社會團體提供實訓場地、實訓設備,進駐基地的實訓單位按實承擔水電費、實訓耗材等成本。
三、基地建設預期願景
本中心主要以數控、模具、電子電工為主的專業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其中電子電工類專業實力在寧波縣市區位居首位,3年內納入寧波高技能人才「155」公共實訓基地。其中機械實訓使用面積3600㎡,實訓設備價值5000萬,實訓設備按現代製造企業產品設計加工流程為參考進行配置。設備包括產品設計逆向工程、快速原型製造,世界頂尖五軸高速加工技術、柔性製造系統、車銑復合製造單元、多種方式四軸加工技術、車削、銑削加工中心、數控車CNC電加工技術、特種加工技術、快速成型技術及高精密測量技術。各種設備和該市現代製造業的加工設備零距離接軌,先進性、前瞻性強。能涵蓋數控、模具等相關工種的國家職業標准,能滿足各個級別的職業技能鑒定,也能根據企業的需求和中心配置的設備開展專項技能的培訓和鑒定。電子電工實訓使用面積1500㎡,實訓設備價值800萬元,實訓設備根據我市主要產業和戰略產業發展趨勢,以及企業對技能人才需求狀況進行配置,能滿足機電類、自動化類相關專業的教學和實訓,同時還涵蓋了該行業相關工種的國家職業標准,可進行各級別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分析我市今後對技能人才需求量,今後5年,每年大約需要新增技能人才12000名,其中高技能人才近2000名。除企業自主培養、職業院校培養、向外引進等途徑外,基地按承擔35%左右的培養任務,即每年大約培養技能人才4200名,其中高技能人才70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