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參與組織社會體育活動的社會實踐活動心得
前言
社會在向前發展,時代也在不斷進步,各行各業的人們都以新的形象展現在新的時代。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同樣也要與時俱進,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對新的時代,以新的特點去適應新的時代,這對每個中學生是十分重要的。我認為中學生應具備這樣的新形象:敢於創新,重於實踐,還要學會為人民服務。
創新對一個國家來說顯得極其重要。創新慣穿於人類發展的任何時期、任何角落,它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社會發展的樞紐、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加速了社會的進步,豐富了社會的財富。一個國家只有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不創新就要被陶汰,就要被消滅。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而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創新能力的競爭。在新時代中,各行各業都在飛速發展,如果沒有創新精神,是難以適映現代社會的。所以說,勇於創新是中學生應具備的新形象。
除了創新,實踐也很重要。有了新方法,不去實踐,也只是誇誇其談,毫無實際意義。學校之所以重視我們中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就是想讓我們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將新的創意運用到實踐中去,這樣有利於我們良好素質的培養,同時,我們創新能力也得到更好的發揮。而且,我們能在實踐中得到真正的知識,只有你親自做了,體驗了,才會有新的感受,「絕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重於實踐也是中學生應具備的新形象。
創新和實踐,我認為它們最根本在於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中學生必須做到的。一個不熱愛國家和人民的人,又怎能談得上具備新時代的新形象呢?如果不為人民服務,他心中只有自我,是難以有所作為的。有些中學生認為要為人民服務就得大有作為,其實不然,只要能補一塊磚,添一片瓦,都是可以的。所以說,為人民服務是中學生應具備的新形象。
在新的時代里,我們中學生要具有新的形象。我堅信,只要我們具備敢於創新、重於實踐、樂於為人民服務的新形象。我們中學生是能夠與時俱進的!
㈡ 培訓心得體會怎麼寫
心得體會怎麼寫 1、什麼是「心得體會" 在參與社會生活與社會實踐中,人們往往會產生有關某項工作的許多感受和體會,這些感受和體會不一定經過嚴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對這項工作的感性認識和簡單的理論分析。
用文字的形式把這些感受和體會表達出來,就是「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應用文體,屬於議論文的范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 2、心得體會怎麼寫?
心得體會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I、標題 心得體會的標題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 1)、在XX活動(或X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 2)、關於XX活動(或XX工作)心得體會(或心得) 3)、心得體會 如果文章的內容比較豐富,篇幅較長,也可以採用雙行標題的形式,大標題用一句精練的語言總結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標題是「在XX活動(或X X工作)中的心得體會」,例如: 從小處著眼,推陳出新 ——參加班組長培訓的心得 II、正文 這是心得體會的中心部分 (1)開頭 簡述所參加的工作(或活動)的基本情況,包括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的過程及結果。
(2)主體 由於心得體會比較多地傾向於個人的主觀感受和體會,而人的認識往往有一個逐漸發展和演變的過程,因此,在心得體會的主體部分的結構安排上,常常以作者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感受和認識發展、情感變化為中心線索,組織材料,安排層次。具體的安排方
法主要有兩種:並列式結構和遞進式結構。 A.從不同角度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總結成幾個不同的方面,分別加以介紹,層次之間是並列關系。即: 體會(一) 體會(二) 體會(三) ………. 在每一部分內部,可以採用先從理論上總述,再列舉事實加以證明的方法,使文章有理有據,不流於空談。 B.遞進式結構比較適合於表現前後思想的變化過程,尤其是針對以前曾有錯誤認識,經過活動(或工作)有所改變的情況。 在層次安排上,遞進式結構應先簡述以前的錯誤認識,再敘述參加活動的原因、時間、地點、簡單經過,然後集中筆墨介紹經過活動所產生的新的認識和感受,重點放在過去的錯誤與今天的認識之間的反差,以此證明活動的重要意義。 (3)結尾 心得體會的結尾一般可以再次總結並深化主題,也可以提出未來繼續努力的方向,也可以自然結尾,不專門作結。 (4)署名 心得體會一般應在文章結尾的右下方寫上姓名,也可以
在文章標題下署名,寫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後。
3
、寫作心得體會應注意的問題
(1)
避免混同心得體會和總結的界限。一般來說,總結是單位或個
人在一項工作、一個題結束以後對該工作、該問題所做的全面回顧、
分析和研究,
力求在一項工作結束後找出有關該工作的經驗教訓,
引
出規律性的認識,
用以指導今後的工作,
它注重認識的客觀性、
全面
性、
系統性和深刻性。
在表現手法上,
在簡單敘述事實的基礎上較多
的採用分析、推理、議論的方式,注重語言的嚴謹和簡潔。
心得體會相對來說比較注重在工作、
學習、
生活以及其他各個方
面的主觀認識和感受,
往往緊抓一兩點,
充分調動和運用敘述、
描寫、
議論和說明甚至抒情的表達方式,
在敘述工作經歷的同時,
著重介紹
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和感受。
它追求感受的生動性和獨特性,
而不追
求其是否全面和嚴謹,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只論一點,不計其
余」
。
(2)
實事求是,不虛誇,不作假,不無病呻吟。心得體會應是在實
際工作和活動中真實感受的反映,
不能扭捏作態,
故作高深,
更不能
虛假浮誇,造成內容的失實。
(3)
語言簡潔,生動。心得體會在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
的基礎上,
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
抒情及各種修辭手法,
以增強文章
的感染力。
㈢ 體育活動感悟
關於體育運動的感想------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就沒有高品質的生活,就不能更好的為國家出力。所以,我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 「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體質不斷下降令人擔憂。最近一次全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報告表明,學生肥胖人數在過去5年內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視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為76%,大學生高達83%。視力不良、超重及肥胖仍然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全國大、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與2000年相比,我國青少年學生、兒童的近視率已居世界第二位;青少年肺活量水平繼續下降。與2000年相比,7歲到18歲和19歲到22歲兩個年齡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別下降303毫升和238毫升,為下降率最明顯的人群。
針對這些問題,我國去年召開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今年又啟動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體育運動」,力爭用3年時間,使85%以上的學生能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中共中央、國務院還首次就增強青少年體質專門下發文件。
有人曾形容「陽光體育運動」意味著學校體育的春天到來。 「體育運動」號召學生到陽光下、到操場上、到大自然中去鍛煉身體,陶冶情操。
這不,我們學校也開展了這一活動。每到大課間活動時,操場的同學們有的跳繩,有的踢毽子,有的打籃球,有的踢足球,還有的玩一些體育小游戲。同學們玩的真是不亦樂乎,每位小朋友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臉。
陽光體育不但可以促進同學間關系和諧發展,而且還可以帶來歡樂,調節情緒,減少郁悶,舒展身心,陶冶情操,還有利人體肌肉的生長,真是一舉多得啊。
如今,「體育運動」已經開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了,效果也很明顯。原來晨跑時總有一些女生不能堅持到底,現在在沒有一個同學掉隊了。學生跳繩、踢毽子的數量和速度都有了很大提高,肺活量呈上升趨勢。可見,「體育運動」這項活動成效確實很大,也確實普遍提高了青少年的體質。因此,我們應該多多發揚「陽光體育」精神,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
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富則中國富,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進步則中國進步。所以,身為21世紀接班人的我們,更應該鍛煉身體,好好學習,為祖國做貢獻!
㈣ 參加學校組織的校內體育比賽心得體會
現將活動開展一年多來的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組織啟動
接到《石家莊市教育局XX年「校園文化主題年」活動指導方案》後,我們認真對文件進行了學習,並予以轉發(高教〔XX 〕33 號)。又結合縣實際情況,制定了《高邑縣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教育科、思政體衛科等相關科室科長參加的高邑縣校園文化建設領導小組,為創建活動提供了組織保障,開展了校園文化建設系列活動。
二、活動的開展情況
活動開展後,我們制定了「一年打基礎,二年上台階,三年出精品」的總體規劃,主要開展了以下活動:
1、利用我縣於XX年11月份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導評估的有利時機,開展了大規模的校園綠化、美化活動。
2、各學校抓住迎奧運的時機,開展了「奧運主題系列文化活動」舉辦了學生主題作文、主題演講等活動。
3、開展文化警示語育人活動。在學校樓道、餐廳、教室、花池、草坪等處所用文化意義的警示語代替傳統的環境衛生標語。
4、在開展「xxxx」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的基礎上,開展學生頌讀「中華經典」(《三字經》、《弟子規》等)活動,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5、利用重大節日(建軍節、國慶節等)和世界主題紀念日(世界環境日等)開展以國情、環保、健康、法制等為內容的主題活動。
6、在增強學生體質方面,在繼續開展好每年的全縣中小學春秋兩季運動會的基礎上,XX年,我們又舉辦了縣首屆教職工運動會。
7、積極拓寬學校藝術教育,各學校每年舉辦一屆藝術節,全縣每年舉辦一次文藝匯演,每三年舉辦一次綜合內容的全縣中小學生藝術節。
8、廣泛動員各級學校的廣大師生積極參與,人人動手,開展創新實踐活動,XX年參加市探索者創新大賽,44人次獲獎,我縣教育局還獲得了市教育局頒發的活動優秀組織獎勝。
此外,我們還在開展學生心理咨詢方面進行積極探索,選派優秀教師參加市心理咨詢師培訓;還組織開展了集體主義教育等活動。
三、工作成績與不足
校園文化主題年活動開展以來,通過上述一系列活動的舉辦,各學校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普遍開展了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部分學區、學校還結合自身實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僅深厚了校園文化氛圍,還有力的推動了學校管理工作的開展。
我縣王同庄學區在全學區開展了「8-1」活動。即:在每個工作日時間中抽出1小時,進行體育鍛煉或開展文體活動。使人人參與其中,享受快樂與健康。這同時也是對周濟部長「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號召的響應。(此活動詳細材料附後)
萬城學區谷興庄學校針對小學生不注意保護樹木、在牆上亂塗亂畫的不良習慣,開展了「每棵樹都育人,每堵牆會說話」的校園文化創建活動。即:學生認領維護校園樹木,在每棵樹上掛上有警示意義的語句、謎語等,並定期更換;學校在校園里劃出一定區域的牆壁專供學生「塗鴉」,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塗鴉」出了文明、「塗鴉」出了文化。上述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學生改掉了不良習慣,同時又形成了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