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語言文字規范化
2001年1月1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全面走上了法制的軌道,對於促進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進步意義重大。一年來,圍繞貫徹實施該法律,以城市為中心,以學校為基礎,以國家機關為龍頭,以新聞媒體為榜樣,以公共服務行業為窗口,語言文字規范化的工作穩步推進。
城市人口集中,地區輻射力強。2001年,國家啟動城市語言文字評估工作,第四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也以重慶、廣州和上海等方言區為重點,舉辦了不少有新意和特色的活動。如南京市組織了以「迎華商大會,凈化古城市容」為主題的「啄木鳥行動」,對社會用語用字進行了有效整治。
語言文字法施行以來,各級學校積極把普及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納入學校管理常規,採取措施消除使用方言和不規范漢字的落後現象。如浙江寧波慈溪市把工作重點放在教師隊伍上,建立推普示範單位結對輔導制度,嚴格教師職業資格的普通話要求,效果明顯。
在國家機關,越來越多的工作人員在公務活動中自覺使用普通話。在重慶市一次市政府辦公會上,市長要求「每一位發言者都使用普通話」,引起社會強烈反響。一年來,新聞出版部門從自身做起,凈化語言文字的環境。甘肅省為提高廣電系統的普通話水平,對全省播音員、節目主持人進行了全員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已有90%以上人員達到規定等級。2001年,國家語委組織信息產業部、民政部、建設部、民航總局、國家旅遊局等十幾個行業系統研究了主要公共服務行業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建立了工作聯系和協調機制。目前,金融、信息等許多公共服務行業已把語言文字規范要求列入本系統有關崗位的技術標准和服務規范。
規范語言文字需要齊抓共管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施行以來,「講普通話,寫規範字」的觀念已然深入人心。然而,推進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工作並非易事。
2001年4月,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和國家語委組成調研組,赴湖北、湖南、陝西、甘肅四省調研該法的貫徹情況。調查發現,有的省沒有語言工作委員會,地市語言文字工作機構也不健全。在西北地區,一些地方由於環境封閉,語言觀念陳舊,說普通話還被人譏笑,甚至有家長不贊成用普通話教學;有人認為當地屬北方方言區,語言交流障礙不明顯,不重視推廣普通話和規范漢字。南方地區,有人認為公務員不必專門培訓普通話,「只要能聽懂就行了」;一些學校用方言授課的現象仍較嚴重,有些城市繁體字等不規范用字現象有所回潮。
這雖是局部地區的情況,但也反映了面上的一些問題。國家語委強調,維護語言文字的純潔、健康,不但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標志,也是關系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大問題。當前,社會語言應用空前活躍,語言文字作為交際工具的作用日益突出,這種情形下,加大語言文字工作的力度尤為迫切。另一方面,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共有70多種語言,50多種現行文字,這決定了推廣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不可能一蹴而就。國家語委有關負責人認為,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關鍵在落實,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真正負起責任,健全語言文字工作機構,及時出台具體的相應法規或實施辦法。同時加強對語言文字的管理和監督。由於涉及面廣,這項工作不僅要依靠語言文字工作部門,其他部門也必須協同配合,齊抓共管。
❷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以下簡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於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將於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憲法》制定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是我國第一部語言文字方面的專項法律,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地位,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作出了規定。它的頒布實施將有力促進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和標准化,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對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發展科學文化、提高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平、增進各地區民族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義。
❸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實施有什麼重要意義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頒布實施將有力促進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和標准化,使國家通用語言內文字在容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發揮作用。
同時,對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發展科學文化、提高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平、增進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均具有重要意義。
(3)國家語言文字法培訓總結擴展閱讀: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修訂通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此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制定是為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准化及其健康發展,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
文字法表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語言文字規范化穩步推進
200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全面走上了法制的軌道,對於促進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進步意義重大。四年來,圍繞貫徹實施該法律,以城市為中心,以學校為基礎,以國家機關為龍頭,以新聞媒體為榜樣,以公共服務行業為窗口,我市的語言文字規范化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語言文字法施行以來,各級學校積極把普及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納入學校管理常規,採取措施消除使用方言和不規范漢字的落後現象。
近年來,隨著普及普通話工作的深入開展和教師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制度的實施,社會上自願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人員逐漸增加。2004年起,每年的6月和12月,將定期開展面向社會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從而進一步促進普通話在全社會的普及。
在國家機關,越來越多的工作人員在公務活動中均能自覺使用普通話。對國家公務員進行普通話培訓和測試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要求,也是高效執行公務、確保政令暢通、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要求。廣播電視媒體也是推廣普通話的重要陣地,多年來,我市廣電部門積極實踐這一精神,大力加強對普通話的普及。為了豐富節目形態,體現地域文化特色,更好地貼近生活、貼近百姓,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時,推出了一系列的普通話節目,有效地增強了市民的推普意識。
規范語言文字需要齊抓共管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施行以來,「講普通話,寫規範字」的觀念已然深入人心。 然而,推進語言文 字的規范化工作並非易事,需要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
社會用字不規范,不僅有損城市的整體形象,而且對人們的思想,特別是對中小學生的認知會造成不良影響。
為進一步加強社會用字管理工作,市政府要求各單位開展清理整頓城區社會用字工作;團市委也要在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期間組織青年志願者上街檢查我市戶外廣告、招牌、標語等規范漢字使用情況,再交由工商、城建等部門進行整頓,以進一步提高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和城市管理水平。
國家語委強調,維護語言文字的純潔、健康,不但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標志,也是關系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大問題。當前,社會語言應用空前活躍,語言文字作為交際工具的作用日益突出,這種情形下,加大語言文字工作的力度尤為迫切。國家語委有關負責人認為,貫徹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關鍵在落實,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真正負起責任,健全語言文字工作機構,及時出台具體的相應法規或實施辦法。同時加強對語言文字的管理和監督。由於涉及面廣,這項工作不僅要依靠語言文字工作部門,其他部門也必須協同配合,齊抓共管,以舉辦第八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為契機,在全社會逐步形成「說普通話,用規範字」的良好風氣。
❺ 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親子共讀學習心得怎麼寫
啊褲子也在做最
❻ 關於我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知識問答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以下簡稱「本法」)
1.本法是於2000年10月31日,第幾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幾次會議通過?
答: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
2.本法是根據什麼法制定的?
答: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3.本法所稱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指什麼?
答:是指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4.國家機關以什麼為公務用語用字,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什麼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
答:普通話和規范漢字;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5.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什麼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
答:《漢語拼音方案》。
6.凡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崗位,其工作人員應當具備什麼能力?
答:應當具備說普通話的能力。
7.違反本法有關規定,不按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使用語言文字的,公民可以做什麼?
答:可以提出批評和建議。
8.公民有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什麼?
答:權利。
9.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有利於維護什麼?
答: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
10.國家獎勵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事業做出什麼的組織和個人?
答: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
11.廣播電台、電視台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播音用語。需要使用外國語言為播音用語的。須經什麼部門批准?
答:須經國務院廣播電視部門批准。
12.本法自何時起施行?
答: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13.本法中規定有六種情形下,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異體字,請說出三種情形?
答:(1)文物古跡。(2)姓氏中的異體字。(3)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4)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5)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6)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特殊情況。
二、普通話水平測試管理規定
14.普通話水平測試(以下簡稱測試)是對應試人什麼程度的口語考試?
答:運用普通話的規范程度。
15.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在哪個范圍內通用?
答:是全國范圍內通用。
三、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
16.普通話水平測試屬於什麼參照性考試?
答:屬於標准參照性考試。
17.普通話水平測試以什麼方式進行?
答:以口試方式進行。
18.命題說話一項在測試時,有無文字憑借?
答:無文字憑借。
19.普通話水平的等級劃分分幾級幾等,分別為什麼?
答:分為三級六等,分別為:一級甲等、一級乙等;二級甲等、二級乙等;三級甲等、三級乙等。
20.要取得教師資格,普通話水平的最低等級是什麼?答:二級乙等。
21.管理人員普通話水平的最低待級是什麼?
答:三級甲等。
22.語文教師和對外漢語教師不低於哪個級別?
答:二級甲等
四、普通話概說及普通話知識
23.普通話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答: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24.普通話是以什麼為標准音?
答: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
25.普通話以什麼話為基礎方言?
答: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
26.普通話以什麼為語法規范?
答: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27.普通話的定義中,「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指的是北京音系,是否包括了北京話里的土詞土音?
答:不包括。
28.規范漢字包括哪兩類?
答:包括經過整理簡化的字和未整理簡化的字兩類。
29.現代漢語普通話里有沒有入聲韻?
答:沒有。
30.普通話聲調的調值一般採用什麼法來描寫漢語聲調的調值?
答:一般採用「五度標記法」
31.普通話的語流音變主要有哪四種?
答:主要有變調、輕聲、兒化和語氣詞「啊」的音變。
32.「漢語」的名稱,始於哪個朝代?
答:始於漢代。
33.春秋時期的漢民族共同語叫做什麼?
答:叫做「雅言」。
34.明清時期的漢民族共同語叫做「官話」,民國時期的漢民族共同語則叫做「國語」。新中國成立後,「國語」改名為?
答:改名為「普通話」。
35.沒有輔音開頭的音節,稱為什麼?
答:稱為零聲母音節。
36.語音最基本的結構單位是什麼?
答:是音節
37.關於普通話,國家推廣什麼,推行什麼?
答:推廣普通話,推行規范漢字。
38.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有三個有利於,分別是什麼?
答:(1)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2)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3)有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39.在語言文字方面,各民族都有什麼樣的自由?
答:各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
40.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依據什麼?
答: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依據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41.公共服務行業以什麼為基本的服務用字?
答:以規范漢字為基本的服務用字。
42.在語言文字使用情況方面,請至少指出三種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的情況?
答:(1)廣播、電影、電視用語用字。(2)公共場所的設施用字。(3)招牌、廣告用字。(4)企業事業組織名稱。(5)在境內銷售的商品的包裝、說明。
43.信息處理和信息技術產品中使用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當符合什麼?
答:應當符合國家的規范和標准。
44.請說出至少兩種可以使用方言的情形?
答:(1)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執行公務時確需使用的。(2)經國務院廣播電視部門或省級廣播電視部門批準的播音用語。(3)戲曲、影視等藝術形式中需要使用的。(4)出版、教學、研究中確需使用的。
45.《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什麼拼寫法的統一規范?
答: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
46.《漢語拼音方案》除了作為統一規范外,還有什麼作用?
答:可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
47.對外漢語教學應當教授什麼?
答:應當教授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48.對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崗位,其工作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應當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標准,對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普通話等級標準的,要如何處理?
答:要分別情況進行培訓。
49.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由什麼部門負責規劃指導、管理監督?
答:由國務院語言文字工作部門負責規劃指導、管理監督。
50.地方語言文字工作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管理和監督什麼?
答:管理和監督本行政區域內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
51.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什麼的用語用字進行管理和監督?
答:依法對企業名稱、商品名稱以及廣告的用語用字進行管理和監督。
52.外國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和科學技術語譯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由什麼部門組織審定?
答:由國務院語言文字工作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組織審定。
53.違反本法規定,干涉他人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將如何處理?
答: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予以警告。
54.推廣普通話的十二字方針是什麼?
答:「大力推行、積極普及、逐步提高」
55.《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中對教師普通話等級標準的規定是什麼?
答:各級各類學校和幼兒園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教師應不低於二級乙等,其中語文教師和對外漢語教師不低於二級甲等,語音教師不低於一級乙等。
56.國務院規定什麼時間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答:國務院決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為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
57.新世紀推廣普通話的工作目標是什麼?
答:2010年以前,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普及,交際中的方言隔閡基本消除;本世界中葉以前,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交際中沒有方言隔閡。
58.什麼叫普通話?
答:「普通」是指普遍、共通的意思,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59.北京話是普通話嗎?普通話的標準是什麼?
答:北京話屬於北方方言,但不是普通話。普通話是「以北方語言為標准音,以北方話為基礎,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
60.國家語委規定,什麼時間實現普通話在全國初步普及、漢字社會應用基本規范的目標?
答:2010年
61.學校以及其他教育機構在教育、教學、會議、宣傳及其他公共活動中,應當以什麼為基本用語。
答:應當以普通話為基本用語
62.學校以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校刊(報)、講義、試卷、板報、板書等應當以什麼為基本用字?
答:應當以規范漢字為基本用字。
63.國家機關、學校以及其他教育機構、新聞媒體、公共服務行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什麼樣的培訓和測試。
答:進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培訓和測試。
❼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頒布有什麼現實意義
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准化及其健康發展,使國家通用專語言文字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發屬揮作用,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
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促進語言文字應用規范化,是保證社會高效運轉和提高社會信息化水平的必要條件,符合我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基礎性工作之一。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評估工作,就是要進一步提升我園語言文字工作的整體水平,推動學校在全社會更好的發揮基礎作用和積極影響。
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范化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教育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對幼兒進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使幼兒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造就數以億計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的需要。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評估工作,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逐步提高應用規范化語言文字水平的過程,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審美教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