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論建築施工企業如何防範常見風險
建築復企業建築施工企業是制從事建設工程的建築施工、設備安裝等生產活動的經濟組織。由於工程項目特徵、工作區域的不同,使得建築施工企業的最大特點就是流動性,從而在勞動用工方面表現出流動、分散、短期、階段、交叉流水作業、多工種配合等特點.建築施工企業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和多樣性決定了管理上的難度。
❷ 建築施工合同風險防範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建築施工合同風險防範的基本措施有:
1、採用施工合同洽談權、審查權、批准權三權相對獨立,相互制約的辦法,減少合同中的漏洞。大中型建設工程合同一般由業主負責起草,業主為了預防施工企業在合同履行中的索賠,特意聘請有經驗的法律專家和工程技術顧問起草合同,一般質量較高,其中既隱含許多不利於承包人的風險責任條款,又有業主的反索賠的條款。因而要求施工企業的合同談判人員策略上,應善於在合同中限制風險和轉移風險,對可以免除責任的條款應研究透徹,做到心中有數,切忌盲目接受業主的某種免責條款,達到風險在雙方中合理分配。對業主的風險責任條款一定要規定得具體明確。在合同談判過程中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談判顯得尤為重要。
2、加強合同履行時的全過程動態管理。由於施工合同管理貫穿於施工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這就需要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在整個施工合同履行過程中,對每一項工作,都要嚴格管理,妥善安排,記錄清楚,手續齊全,否則會造成差錯引起合同糾紛,給企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3、合理轉移風險。對於預測到的合同風險,在談判和簽訂施工合同時,採取雙方合理分擔的方法。由於一些不可預測的風險總是存在的,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推行索賠制度是轉移風險的有效方法,關鍵是要學會科學的索賠方法。科學的索賠方法在於必須熟悉索賠業務,注意索賠策略和方法,嚴格按合同規定要求的程度提出索賠,把開展索賠工作變成為合理合法的轉移工程風險的主要手段。
❸ 如何防治建築施工企業風險
1.規避投標風險。開發商是資金鏈的龍頭,其支付能力是當前施工企業必須認真面對的風險。(1)加強標前調查,對擬投標項目的風險進行充分的分析。(2)編制標書時應審慎報價,避免低價惡性競爭。價格上留有餘地,才有一定抗風險的能力。(3)注意合同條款與合同風險。施工企業應盡可能爭取套用主管部門推廣使用的示範合同文本,特別應約定簽證索賠事項的程序與許可權、竣工結算時間、材料與人工市場價格波動時合同價款的調整方法、延遲支付工程款的違約責任等,墊資合同還應約定由建設單位支付墊資的利息(未約定利息時按不支付利息處理,相當於施工企業無償結款給開發商使用)。有條件時,盡可能請專業律師幫助審查招投標文件和合同條款。
2.防範建築施工項目合同風險。在策略安排上,承包商應善於在合同中限制風險和轉移風險,達到風險在雙方中合理分配。承包商對於業主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免除責任的條款應認真研究,切忌輕易接受業主的免除條款。否則,合同履行中業主就有可能引用所謂法律障礙
和合同依據為借口,對承包商的損失拒絕補償,並應用免除條款對其拒絕付款推卸責任,承包商將會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由此,對業主的風險責任條款一定要規定得具體明確。(1)施工合同是否合法,業主的審批手續是否完備健全,合同是否需要公證和批准。(2)合同是否完整無誤,包括合同文件的完備和合同條款的完備。(3)合同是否採取了示範文本,與其對照有無差異。(4)合同雙方責任和權益是否失衡,確定如何制約。(5)合同實施會帶來什麼後果,完不成的法律責任是什麼以及如何補救。(6)雙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發現歧義及時溝通。在合同的簽訂和實施過程中,不要輕易相信任何口頭承諾和保證,少說多定是一個必須養成的工作習慣。
3.加強財務風險防範。建築企業在財務活動中由於各種客觀存在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企業財務實際收益和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因而產生了蒙受損失的機會或可能性。當前建築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建築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經營過程中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加,增大了建築企業財務風險。(1)建立財務評價體系。財務支付能力是衡量企業財務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建立一個以現金支付能力為標準的建築企業評價體系十分必要。(2)建立資金管理體系。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提高建築企業資金運行效益,保證建築資金合理、安全使用是增強建築企業抵禦財務風險能力必要措施。(3)盤活現有存量資產。建築企業的大量的資金積壓和沉澱是以存量資產的形態存在的。
因此合理利用現有資源,是實現建築企業資產經營,防範財務風險的關鍵。(4)加強成本控制管理。建築企業應建立有效的內部成本控制管理體系,制定科學的目標利潤管理指標,生產過程實行嚴格的成本核算和監控制度。
4.全面提高安全質量管理。只有搞好安全質量管理,建築企業才能持續發展,增強實力,加強其抵禦風險的能力。我國建築企業應從生產施工和安全質量管理兩方面同時入手,採用新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模式來提高安全質量管理的效率。對於容易造成群死群傷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如深基礎、開挖、支護、降水及模板工程、吊裝工程、腳手架工程等,應單獨編制專項的安全施工方案;同時,要有針對性地制訂安全技術措施和企業內部監控措施,保證產品或工程的質量。
5.外部風險的防範。建築市場瞬息萬變,外部環境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企業要密切關注外部因素的變化,注意政策變化趨勢,監控市場要素的價格變化。在預計外部環境因素發生變化時,對於能夠規避、化解、轉移的外部風險,要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調整策略,盡量減少外部因素風險對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如預計匯率和利率變化,可適度適時的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險。預測主要建築材料市場價格變化趨勢,可進行適量的期貨交易。